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商主义经济学革命:意义、贡献与现实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贾根良 张志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2-52,共11页
本文以哈奇森判定经济学革命的四条标准为准绳,通过对重商主义经济学在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哲学基础上与经院哲学存在根本性不同的比较,论证了重商主义经济学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及其意义。经过这次革命,经济学成为... 本文以哈奇森判定经济学革命的四条标准为准绳,通过对重商主义经济学在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哲学基础上与经院哲学存在根本性不同的比较,论证了重商主义经济学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及其意义。经过这次革命,经济学成为独立发展的学科,从而成为现代经济学的起源。作为一种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和高度依赖具体情境的经济学,重商主义经济学及其经济政策体系对后世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替代性经济学研究传统的源头,本文对重商主义经济学革命的讨论对于认识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重新定向经济学、重建发展经济学和制定适合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经济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商主义经济学 经济学革命 经济思想史 经济史
原文传递
拯救地球要求经济学全面更新——建立大协调经济模式及经济理论,走向美好未来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营波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6期3-11,共9页
全球化的经济活动,冲击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各种全球问题,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反弹回来,又冲击着人类的经济思维和经济学。经济学必须全面更新,才能适应建立全球化协调的经济机制,帮助统筹解决和预防各种全球问题,实现可持... 全球化的经济活动,冲击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各种全球问题,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反弹回来,又冲击着人类的经济思维和经济学。经济学必须全面更新,才能适应建立全球化协调的经济机制,帮助统筹解决和预防各种全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在这个大尺度上,对全新的经济学的概念、框架、体系,做了专题的系统研究,并拓宽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与合作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协调机制 经济学革命 新概念 新体系
下载PDF
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及商品经济学批判——兼谈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巫文强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文章认为,因商品经济学存在严重缺陷而不能使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相一致,经济学的研究要回到经济活动的本源——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来,使经济学真正成为研究经济发展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的学问。人的发展... 文章认为,因商品经济学存在严重缺陷而不能使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相一致,经济学的研究要回到经济活动的本源——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来,使经济学真正成为研究经济发展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的学问。人的发展经济学作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应该担当起纠正商品经济学偏差的责任,并把研究的视角从商品分析转向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上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随着以人为目的发展经济的呼声不断高涨,经济学革命的到来是迟早的事。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人们感受得更深刻,也更有经济学变革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学 生产和分配 人生存和发展 人的发展经济学 经济学革命
下载PDF
从芦山峁到石峁——北方高原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
4
作者 戴向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9,F0002,共12页
北方高原主要指子午岭以东、太行山以西、阴山以南、南至洛川-霍州一带的黄土高原东北部地区,囊括了陕北、晋中北、冀西北和内蒙古中南部,在史前考古中基本构成了“北方文化区”的范围。新石器时代晚期,该地区经历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其... 北方高原主要指子午岭以东、太行山以西、阴山以南、南至洛川-霍州一带的黄土高原东北部地区,囊括了陕北、晋中北、冀西北和内蒙古中南部,在史前考古中基本构成了“北方文化区”的范围。新石器时代晚期,该地区经历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其中,吕梁山以西、南流黄河两侧的晋陕高原和内蒙古河套地区,遗址数量多,分布密集,近年陆续发现了许多龙山时代的大遗址,显然是北方高原史前末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心所在,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高原 龙山时代 经济革命 市社会革命
原文传递
多向度的“革命”:中共成立前陈独秀革命思想演变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泰龙 《苏区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14-28,共15页
陈独秀最初极力推崇以实现共和为目标的政治革命,在感受民国政局混乱之后,转向民众的心理建设,并将“革命”内涵加以拓展,延展至伦理、道德、文学等各方面。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开始眼光向下,主张民众运动。在对世界劳动运动历史规律进行... 陈独秀最初极力推崇以实现共和为目标的政治革命,在感受民国政局混乱之后,转向民众的心理建设,并将“革命”内涵加以拓展,延展至伦理、道德、文学等各方面。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开始眼光向下,主张民众运动。在对世界劳动运动历史规律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他由主张民众运动发展为主张劳工革命。陈独秀主张的革命具有多重向度,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等关系复杂。最终,两种“社会革命”在社会主义道路前提下合而为一,“经济革命”“政治革命”则独立性消解并融入“社会革命”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共和 社会革命 政治革命 经济革命
下载PDF
开源经济的现代价值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马艳 郭白滢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2-121,共10页
开源经济是基于开源软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之所以受到学界的关注是因为开源经济对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参与者"利己"与"利他"双重行为倾向违背了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 开源经济是基于开源软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之所以受到学界的关注是因为开源经济对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参与者"利己"与"利他"双重行为倾向违背了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开源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治理机制相比传统企业制度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高效性;开源软件生产克服了公共物品供给的难题等。但是,开源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却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开源经济的研究对于在现时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经济 现代价值 经济学革命
原文传递
关于垄断资本的一些理论含义——《垄断资本》未出版的一章 被引量:3
7
作者 保罗·巴兰 保罗·斯威齐(著) 张雪琴(译)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F0002,共19页
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巨型公司的崛起、托拉斯化和垄断化浪潮的袭来,以及阶级斗争在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日趋尖锐,为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所根深蒂固... 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巨型公司的崛起、托拉斯化和垄断化浪潮的袭来,以及阶级斗争在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日趋尖锐,为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所根深蒂固的不合理性进行辩护的欲望日渐导致了一种新的拜物教和理性化的出现,经济学日益沦为替一个越来越倒退的经济社会秩序辩护的学科。在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销售努力从生产过程的辅助性角色演变为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生产与销售的融合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之一。同时,劳动力价值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垄断利润不再仅仅取决于剩余价值总量在垄断资本之间的分配,还可通过降低工人实际工资的形式获得。国内生产净值在剩余价值与工资之间的分割不仅取决于生产过程,而且取决于流通过程。这意味着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不仅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需要在此基础上用经济剩余概念来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资本主义 巨型公司 经济学革命 生产与销售的融合 销售努力 经济剩余
原文传递
试论晚年毛泽东的革命观
8
作者 何云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90,共7页
纵观古今中外,毛泽东堪称最为彻底的革命家。夺取政权对毛泽东来说仅仅是革命的开始,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改造人性才是他的真正志向。他在执政以后试图挑战乃至颠覆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秩序和观念,建立一个全新的理想... 纵观古今中外,毛泽东堪称最为彻底的革命家。夺取政权对毛泽东来说仅仅是革命的开始,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改造人性才是他的真正志向。他在执政以后试图挑战乃至颠覆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秩序和观念,建立一个全新的理想社会。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不惜在实践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不惜与多年的同事和战友分道扬镳。尽管其最终结果并不理想,但他探索新社会新道路的愿望和勇气是值得后人尊敬的。从时代的高度认真反思晚年毛泽东的革命观,对于每一个关心中国和人类命运的思想者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毛泽东 政治革命 经济革命 思想革命
下载PDF
《垄断资本》的一些理论意涵
9
作者 保罗·巴兰 保罗·斯威齐 张雪琴(编译) 《政治经济学季刊》 2023年第1期103-119,共17页
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巨型公司的崛起、托拉斯化和垄断化浪潮的袭来,以及阶级斗争在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日趋尖锐,为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根... 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巨型公司的崛起、托拉斯化和垄断化浪潮的袭来,以及阶级斗争在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日趋尖锐,为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根深蒂固的不合理性进行辩护的欲望日渐导致了一种新的拜物教和理性化,经济学日益沦为替一个越来越倒退的经济社会秩序辩护的学科。在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销售努力从生产过程的辅助性角色演变为必不可少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生产与销售的融合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之一。同时,劳动力价值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垄断利润不再仅仅取决于剩余价值总量在垄断资本之间的分配,还可通过降低工人实际工资的形式获得。国内生产净值在剩余价值与工资之间的分割不仅取决于生产过程,而且取决于流通过程。这意味着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不仅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需要在此基础上用经济剩余概念取代剩余价值和利润概念,以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资本主义 巨型公司 经济学革命 生产与销售的融合 销售努力 经济剩余
原文传递
经济转型时期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初探
10
作者 林忠 杨上广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92-195,共2页
主要通过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研究福建省经济转型时期对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基础上,提出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以及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四点建议:一、进行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建立福建省生态环境... 主要通过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研究福建省经济转型时期对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基础上,提出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以及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四点建议:一、进行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建立福建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二、实行绿色核算,资源、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市场及补偿机制;四、生态环境保护应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福建省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全文增补中
伊懋可“中古经济革命”论的价值与局限再认识
11
作者 张天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150,共13页
伊懋可在《中国历史的模式》(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以下简称《模式》)中提出的“中古经济革命”论在唐宋社会经济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围绕着“经济革命”产生了广泛的学术讨论,由此也形成了对该论截然相反的看法。赞... 伊懋可在《中国历史的模式》(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以下简称《模式》)中提出的“中古经济革命”论在唐宋社会经济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围绕着“经济革命”产生了广泛的学术讨论,由此也形成了对该论截然相反的看法。赞成者认为,它开拓了学者的视野,带动了研究问题的意识;批评者认为,它在史实上没有贡献,且有明显的将中国历史纳入欧洲发展轨迹的企图等缺陷。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该论的价值和局限进行客观全面的再评价。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提出的中国古代经济“革命”论说,几乎都聚焦到了“宋代”。还有很多学者没有使用或者不认可“革命”的说法,但认为宋代经济有非常明显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可见认为晚唐宋元时期(即伊懋可所定义的“中古”)发生的“经济革命”,并非惊人之论,也不是伊懋可首创。《模式》是一部理论著作,主要着眼点在于理论构建。“中古经济革命”论没有提供新的史实,具体结论也面临质疑;但它将主要经济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清晰地勾连起来,以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为底层逻辑,试图发掘这些“革命”的动力所在,并呈现“中古”经济的结构性面貌,是对晚唐宋元初期经济史的综合研究,应当肯定。“中古经济革命论”回答了《模式》中的框架性问题,与“高水平平衡陷阱”论共同构成了伊懋可自我构建的完整理论体系。该论的一些局限为新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但也有一些不足是天生缺陷,作为中国学者必须提高警惕。对待“中古经济革命”论,不能盲从其具体结论,而应“去其甚者(欧洲中心论)”,吸收其方法上的合理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懋可 经济革命 唐宋元
下载PDF
企业经济理论创新——从工业经济时代到数智经济时代
12
作者 李凌霄 李海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7,共16页
数智经济时代,在新技术群的赋能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出现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的态势,这颠覆了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理论认知,促使企业经济理论创新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鉴于此,本文通过拓展“技术-经济”范式,形成技术变革—经济... 数智经济时代,在新技术群的赋能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出现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的态势,这颠覆了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理论认知,促使企业经济理论创新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鉴于此,本文通过拓展“技术-经济”范式,形成技术变革—经济变革—理论变革的逻辑脉络,即新技术群通过影响“成本-收益”变化引发企业经济理论创新,从六个维度系统性地进行阐释,包括从基于传统要素的经济理论到基于数据要素的经济理论,从基于时空合一的经济理论到基于时空分离的经济理论,从基于所有权的经济理论到基于使用权的经济理论,从基于生产者的经济理论到基于“产消者”的经济理论,从基于竞争的经济理论到基于合作的经济理论,从基于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分离的经济理论到基于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合一的经济理论。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旨在促使企业由工业经济时代思维转向数智经济时代思维,引发更多关于企业经济理论创新的探讨,构建更为体系化的企业经济理论范式,从而更好地指导、服务数智经济时代下的企业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经济时代 企业经济理论 创新 新技术群 技术变革—经济变革—理论变革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实践探索与中国奇迹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文 肖玉飞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50,共21页
从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到逐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探索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全部历史征程,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 从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到逐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探索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全部历史征程,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基本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据社会矛盾变化灵活运用经济政策,开辟了新民主主义经济革命道路,创造了中国革命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和平赎买方式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随后中国共产党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历经曲折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共产党创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奇迹 新民主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原文传递
绿色消费的标准化技术体系研究
14
作者 余小黄 《中国标准化》 2011年第6期54-57,共4页
本文以新经济革命为基点,论述了可持续消费的内涵、特征及建立模式的原则,分析了国内目前实施可持续消费的障碍,阐明了可持续消费必须以技术标准为基础,建立可持续消费技术标准体系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前提,并提出了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 本文以新经济革命为基点,论述了可持续消费的内涵、特征及建立模式的原则,分析了国内目前实施可持续消费的障碍,阐明了可持续消费必须以技术标准为基础,建立可持续消费技术标准体系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前提,并提出了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的有效对策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 革命 绿色消费 技术标准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推进流通革命 营建和谐社会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铁生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4,共3页
我国的市场经济始于流通,流通领域也最早与世界经济接轨,流通造福社会,市场改善民生,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和社会转型中起到了先导作用。但是,我国流通领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流通体制有待深化改革,一些重要商品和服务存在寡头垄断,... 我国的市场经济始于流通,流通领域也最早与世界经济接轨,流通造福社会,市场改善民生,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和社会转型中起到了先导作用。但是,我国流通领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流通体制有待深化改革,一些重要商品和服务存在寡头垄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流通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信息技术落后,基础设施问题突出,流通立法滞后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对于流通理论界而言,首先要解决方法论的问题,即正确对待马克思流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中的流通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流通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行业学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充分合作,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流通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流通 流通理论 流通革命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