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探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詹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52-1754,共3页
以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土地抛荒现象为例,指出了我国土地抛荒的现实性,进而从土地承包制度等方面指出了土地抛荒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要从建立土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和督察制度;创新制度,促使土地流转;实行土地承包大稳定、小调整制度;大力调... 以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土地抛荒现象为例,指出了我国土地抛荒的现实性,进而从土地承包制度等方面指出了土地抛荒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要从建立土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和督察制度;创新制度,促使土地流转;实行土地承包大稳定、小调整制度;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来解决土地抛荒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荒 土地承包 土地制度
下载PDF
物化苍凉——张爱玲意象技巧初探 被引量:17
2
作者 许子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9-175,共7页
在张爱玲的笔下,被形容的不论是特殊情景中的风景还是某种抽象的情绪,通常都表现出一种“以实写虚”的倾向,聪明的比喻被发展成了充满暗示的丰富意象,而大量琐碎奇绝杂色质感的物化意象,则成为作家在对于苍凉的感悟中对抗恐惧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张爱玲 意象 苍凉美 文学创作 现代文学
下载PDF
对高校田径教学现状的思考及改革设想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涛 邱宗忠 《湖北体育科技》 2007年第6期707-708,共2页
就当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对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高校田径教学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完善田径教材自身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激励学生加入到田径运动中来,使田径课教学在健身教育中... 就当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对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高校田径教学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完善田径教材自身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激励学生加入到田径运动中来,使田径课教学在健身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落 现状与对策 田径教学
下载PDF
月光下的忧郁与癫狂——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意象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锋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3,共8页
本文认为张爱玲的月亮意象的创造吸取了中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不同内涵,创造了月亮的千面形象,特别是描写蚀月、具有杀气的蓝月亮与照得人心发慌的太阳般月亮意象,表现了月亮的奇异面,传达了某种荒诞意念,与其荒凉的美学观相一致,并由此观... 本文认为张爱玲的月亮意象的创造吸取了中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不同内涵,创造了月亮的千面形象,特别是描写蚀月、具有杀气的蓝月亮与照得人心发慌的太阳般月亮意象,表现了月亮的奇异面,传达了某种荒诞意念,与其荒凉的美学观相一致,并由此观照人类的终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月亮 荒凉
下载PDF
说不尽的苍凉——张爱玲小说苍凉感产生原因剖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岩 齐欣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1-86,共6页
张爱玲的小说往往蕴涵着一种直触人心的悲剧意识,而"苍凉"、"悲凉"也成了其小说风格的最佳代名词,同时,也是小说的核心所在。然而,其苍凉感的产生并不仅仅是由于故事的悲剧性,也来源于整个文本的字里行间以及作品... 张爱玲的小说往往蕴涵着一种直触人心的悲剧意识,而"苍凉"、"悲凉"也成了其小说风格的最佳代名词,同时,也是小说的核心所在。然而,其苍凉感的产生并不仅仅是由于故事的悲剧性,也来源于整个文本的字里行间以及作品之外的作者的个人因素。从文本和作者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张爱玲小说苍凉感产生的多方面原因,从而可以展示张爱玲及其小说的独到之处与美之所在。首先,从篇名的距离、故事的距离、世俗的贴近、人物的不彻底性、意象的暗示、创作者的隐匿六个视角探讨张爱玲小说苍凉感产生的文本技巧。其次,从中西文化的积淀和苍凉的人生体验两个方面揭示张爱玲自身的遭际在形成其作品苍凉基调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苍凉 原因
下载PDF
繁华丽影照苍凉——贾平凹的长篇新作《暂坐》读札 被引量:4
6
作者 雷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0,共7页
《暂坐》描写都市女性群体斑斓的日常生活,有对女性问题思考的新向度,女性的自强自立,尤其“经济独立”,并不意味着女性真正“解放”,男性化的社会、文化结构、是女性难以突破的重围。小说所述的女子群体之“成功”与富足的生活背后,依... 《暂坐》描写都市女性群体斑斓的日常生活,有对女性问题思考的新向度,女性的自强自立,尤其“经济独立”,并不意味着女性真正“解放”,男性化的社会、文化结构、是女性难以突破的重围。小说所述的女子群体之“成功”与富足的生活背后,依然膺服于男性所代表的权力之掌控;爱情、婚姻的残破也缘于深层男性文化结构之规约。同时,小说亦内蕴着对人生的沉思与关怀,“暂坐”乃是一种人生短暂与莫测之困厄处境的隐喻。在叙述视角、结构、语言上,小说也为城市书写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暂坐》 女性问题 人生 苍凉
下载PDF
从“被吃者”到“吃人者”——悲剧理论视域下《金锁记》人性解读
7
作者 严娱婷 黄红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张爱玲《金锁记》的主人公曹七巧充满了悲剧意味。张爱玲本人认为曹七巧是一个“彻底的人物”,但由于人性的复杂性,曹七巧身上依然具有许多“不彻底性”。因此,直接将曹七巧的原真本性定义为“残缺”存在一定的争议。该文以亚里士多德... 张爱玲《金锁记》的主人公曹七巧充满了悲剧意味。张爱玲本人认为曹七巧是一个“彻底的人物”,但由于人性的复杂性,曹七巧身上依然具有许多“不彻底性”。因此,直接将曹七巧的原真本性定义为“残缺”存在一定的争议。该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为切入点,围绕着情节的“突转”与“发现”,深入分析曹七巧的人性转变及隐藏在背后的人性哀歌,可知人物只是在反复的幻象重构与破灭的过程中才最终走向异化,由原来的“被吃者”转变为一个面目可憎的“吃人者”。这也是一个人性被践踏、变衰微,并最终灭亡的过程,折射出张爱玲本人对于人性苍凉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理论 《金锁记》 不彻底性 突转 幻象 苍凉
下载PDF
《呼兰河传》:“荒凉”一词的修辞阐释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为忠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11期40-42,共3页
小说《呼兰河传》在第四章反复使用了"荒凉"一词。通过对其中四个节首的"荒凉"作修辞阐释,可以得到四种修辞义——生与死的麻木,人与人的冷漠,人与鬼的相慰,时与空的消逝。而这四种修辞义分别辐射到了小说的一些具... 小说《呼兰河传》在第四章反复使用了"荒凉"一词。通过对其中四个节首的"荒凉"作修辞阐释,可以得到四种修辞义——生与死的麻木,人与人的冷漠,人与鬼的相慰,时与空的消逝。而这四种修辞义分别辐射到了小说的一些具体章节,使小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辐射状的修辞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河传》 荒凉 修辞认知 修辞义
下载PDF
苍凉的生命底色——浅析张爱玲小说的意象群之隐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毛灿月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1-82,85,共3页
张爱玲以月亮、风雨、镜子等传统意象的悲凉美学意蕴,为她的人物命运铺上了一层苍凉的底色。这些意象在写实性中饱含着浓重的主观色彩和抒情意味,实现了小说人物心理描写的诗化。意象中隐含的作家的人生体验、认识与感悟等,显示了张爱... 张爱玲以月亮、风雨、镜子等传统意象的悲凉美学意蕴,为她的人物命运铺上了一层苍凉的底色。这些意象在写实性中饱含着浓重的主观色彩和抒情意味,实现了小说人物心理描写的诗化。意象中隐含的作家的人生体验、认识与感悟等,显示了张爱玲写作的基本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意象群 苍京
下载PDF
建设新农村视角下的耕地抛荒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北省的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丹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8年第5期100-103,共4页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业劳动力涌进城市,农村耕地出现抛荒现象。耕地抛荒是建设新农村面临的重大任务,根据所分析耕地抛荒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耕地 抛荒
下载PDF
论张爱玲小说的感官书写——以《金锁记》为例
11
作者 刘桉安 何星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5-9,共5页
多感官叙写使张爱玲的文学作品更为生动,该文以《金锁记》为例,从视觉、听觉、味觉三个角度探讨张爱玲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感受张爱玲苍凉美学的创作意识和虚无的人生观,品味其笔下现世人生的浮世悲欢与苍凉。视觉角度,张爱玲将色彩作... 多感官叙写使张爱玲的文学作品更为生动,该文以《金锁记》为例,从视觉、听觉、味觉三个角度探讨张爱玲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感受张爱玲苍凉美学的创作意识和虚无的人生观,品味其笔下现世人生的浮世悲欢与苍凉。视觉角度,张爱玲将色彩作为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审美符号,通过描写色彩来表现人物内心,渲染环境氛围,传递苍凉美学;听觉方面,张爱玲将自己的生命意识囊括在声音之中,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审美体验,最终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体现其文学作品的内在气质和独特魅力;味觉角度,她从食物书写入手,深入人性道德的孔隙,展现表层食物书写背后蕴含的深层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金锁记》 感官书写 苍凉 悲剧 人生
下载PDF
繁漪和七巧——两个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比较阅读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立华 《黄山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曹禺戏剧《雷雨》中的繁漪和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七巧都是现代文学史上成功的文学形象,她们就外表来看颇多相似之处,但实质上差异很大。蛮性和反抗与惰性和沉沦、歇斯底里与不动声色、悲壮与苍凉表现了二者之间的不同,这种不同既体... 曹禺戏剧《雷雨》中的繁漪和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七巧都是现代文学史上成功的文学形象,她们就外表来看颇多相似之处,但实质上差异很大。蛮性和反抗与惰性和沉沦、歇斯底里与不动声色、悲壮与苍凉表现了二者之间的不同,这种不同既体现了生命存在不同的可能性,也体现了作家对于人生不同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漪 七巧 反抗 沉沦 悲壮 苍凉
下载PDF
A Comparison Analysis Between Rooms and Home is So Sad
13
作者 刘惠函 《海外英语》 2016年第5期154-155,共2页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poems:Charlotte Mew’s"Rooms"and Philip Larkin’s"Home is so Sad(HISS)".Both convey a sense of regret and loss through the port...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poems:Charlotte Mew’s"Rooms"and Philip Larkin’s"Home is so Sad(HISS)".Both convey a sense of regret and loss through the portrayal of abandoned rooms.However,"Rooms"highlights the despair upon the withering away of life and the slow,painful approach of death,while"HISS"expresses the pain upon the loss of loved ones.The rooms in each poem may have different roles in the lives of their owners,but in each case,they form a significant linkage of the past and present,and ultimately symbolise the abandonment of human heart itse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ndoned ROOMS ROOMS HOME IS SO SAD comparison analysis desolation abandon of heart
下载PDF
海子抒情诗中“秋”意象解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高军 汤克兵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5-97,共3页
海子诗歌意象丰富,意蕴深厚,极具艺术张力,例如"秋"意象。本文从三方面论述海子抒情诗中"秋"意象。首先,"秋"象征丰收而荒凉的人世;其次,论述"秋"的感伤;最后,"秋"是幻象丛生的国度。
关键词 海子 荒凉 感伤 幻象
下载PDF
对温暖和苍凉的“悄吟”——浅论《呼兰河传》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梅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萧红回忆故乡所写的《呼兰河传》,却不仅仅是回忆,作家用儿童纯真与成人理性相糅的视角,去关照自己已逝的童年家园,用纯真的语言表现童真童趣,透过儿童的心灵世界来窥探百味人生;同时,也在淡淡的叙述中隐含着作家深切的悲哀和苍凉的况味... 萧红回忆故乡所写的《呼兰河传》,却不仅仅是回忆,作家用儿童纯真与成人理性相糅的视角,去关照自己已逝的童年家园,用纯真的语言表现童真童趣,透过儿童的心灵世界来窥探百味人生;同时,也在淡淡的叙述中隐含着作家深切的悲哀和苍凉的况味,充溢着一种成熟生命对人间冷暖的关爱,以及透过这种关爱所显现的对人类生命轨迹的把握,从而走向一种超越的精神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视角 温暖 成人视角 苍凉
下载PDF
力透纸背的苍凉——《永别了,武器》的美学意蕴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27-130,134,共5页
《永别了,武器》力透纸背的苍凉表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无论是战争与死亡描写,还是爱情与性描写,一切都冷静而客观,没有热度和温度,显示出一种切骨的苍凉。形成的原因当然很多,既与作者早年的战争经历有... 《永别了,武器》力透纸背的苍凉表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无论是战争与死亡描写,还是爱情与性描写,一切都冷静而客观,没有热度和温度,显示出一种切骨的苍凉。形成的原因当然很多,既与作者早年的战争经历有关,也与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有关,还与作者的艺术追求有关。苍凉比"迷惘的一代"、"虚无主义"等标签更贴近文本和作者写作时的实际情况,蕴含着极为深刻的美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别了 武器》 苍凉 原因 美学意蕴
下载PDF
潘玉良后期绘画的生命性叙事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建章 马永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84-90,共7页
潘玉良是二十世纪中国首屈一指的女画家。正是其生命境遇的特质造就了其特有的创作心境与作品美感。客居法国期间,潘氏的创作风格日臻成熟,可从三方面来解读:一是月宫般荒寒的生命境遇,二是春江月夜般的心理境遇,三是欢乐颂般大自在的... 潘玉良是二十世纪中国首屈一指的女画家。正是其生命境遇的特质造就了其特有的创作心境与作品美感。客居法国期间,潘氏的创作风格日臻成熟,可从三方面来解读:一是月宫般荒寒的生命境遇,二是春江月夜般的心理境遇,三是欢乐颂般大自在的生命境界。读懂潘玉良是了解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绘画史的一把钥匙,正确评价其艺术成就,将对当代美术从形式创新到情感表达具有正面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玉良 生存 心境 荒寒 生命性
下载PDF
古典·现代·隐喻——论张爱玲小说的苍凉意识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亚南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58-61,共4页
苍凉是张爱玲小说风格的主要基调。有别于古典时代的苍凉感,苍凉不仅是一种文体风格的书写,还是现代人生存图景的隐喻。人生和谐、柔和维度的强调拓展了张爱玲人性理解的宽度,构成张爱玲小说苍凉背后的悲悯情怀。从生活的日常性、细节... 苍凉是张爱玲小说风格的主要基调。有别于古典时代的苍凉感,苍凉不仅是一种文体风格的书写,还是现代人生存图景的隐喻。人生和谐、柔和维度的强调拓展了张爱玲人性理解的宽度,构成张爱玲小说苍凉背后的悲悯情怀。从生活的日常性、细节当中读解历史人生,苍凉是生命悲剧体验的隐喻。人在时代生活面前的软弱无力所造成的人生悲剧是形成张爱玲小说苍凉意识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跟张爱玲对五四运动的复杂接受有关。由于对五四精神接受的游移与不定,历史与人在张爱玲那里就成为一种在现实当中无法达到和解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苍凉意识 古典 现代 隐喻
下载PDF
张爱玲《花凋》参差对照写法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4-158,共5页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意味是因为其"参差对照"写法形成的。在虚伪和真实之间并不是强烈的对比,而是一种参差的对照,这样才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对《花凋》中的"参差对照"写法的具体...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意味是因为其"参差对照"写法形成的。在虚伪和真实之间并不是强烈的对比,而是一种参差的对照,这样才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对《花凋》中的"参差对照"写法的具体分析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参差对照"的写法和把握张爱玲小说的苍凉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苍凉 参差对照 《花凋》
原文传递
张爱玲和萧红的散文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官娇英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0-52,共3页
张爱玲、萧红两位女作家对普通生命给予了真诚的观照,她们的散文作品都透露出浓重的悲凉感,同时也体现出了女作家特有的细腻和敏感。由于她们个性的差异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散文亦呈现出迥异的风格:萧红的作品在凝重中表达着人生的无奈,... 张爱玲、萧红两位女作家对普通生命给予了真诚的观照,她们的散文作品都透露出浓重的悲凉感,同时也体现出了女作家特有的细腻和敏感。由于她们个性的差异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散文亦呈现出迥异的风格:萧红的作品在凝重中表达着人生的无奈,包含着对政治的批判;张爱玲的作品在轻盈中描绘着生活的可爱,也展现着人性的永恒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萧红 世俗 苍凉 率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