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力虫霉EB-82灭蚜菌发酵产物的有效成分研究Ⅱ.化合物EB-82B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海燕 陈勇 许鸿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04-406,409,共4页
从毒力虫霉EB-82灭蚜菌的发酵产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单体化合物EB-82B,经过IR、EI-MS、UV、1H-NMR、13C-NMR、DEPT等波谱分析鉴定为二十六烷酸(hexacosanoicacid)。田间实验... 从毒力虫霉EB-82灭蚜菌的发酵产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单体化合物EB-82B,经过IR、EI-MS、UV、1H-NMR、13C-NMR、DEPT等波谱分析鉴定为二十六烷酸(hexacosanoicacid)。田间实验表明该发酵产物有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虫霉 二十六烷酸 灭蚜菌素 EB-82B 蚜虫
下载PDF
心肌生长刺激因子的分离、纯化及生化鉴定(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军卫 佘鸥 苏又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2期15-18,共4页
目的 从人胚胎心室肌细胞中提出了一种在体外可刺激Wistar小鼠原代心肌细胞DNA合成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纯化物质 ,称之为心肌生长刺激因子 (MyocardiumGrowthStimulatingFactor,MGSF)。 方法 采用硫酸铵分级离法、阴离子纤维素交换层析... 目的 从人胚胎心室肌细胞中提出了一种在体外可刺激Wistar小鼠原代心肌细胞DNA合成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纯化物质 ,称之为心肌生长刺激因子 (MyocardiumGrowthStimulatingFactor,MGSF)。 方法 采用硫酸铵分级离法、阴离子纤维素交换层析、高压液相色谱洗脱、SDS -PAGE、毛细管电泳、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 该物质分子量为 3.7KDa ,含有 17种氨基酸 ,同最新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文库扫描进行同源性分析 ,并确定此序列可能为一种新的氨基酸序列 ;并对其进行了生化鉴定 ,其临床意义正在进一步研究这中。结论 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MGSF可能为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有效的药物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生长刺激因子 分离 纯化 生化鉴定 心室肌细胞 胚胎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 氨基酸序列
下载PDF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住院前后血清NT-proBNP、cTnI、sST2、GDF-15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1
3
作者 陈鑫龙 田晶 +6 位作者 张青 杨弘 韩瑞 任嘉 闫晶晶 张岩波 韩清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1622-1626,共5页
目的评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住院前后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蛋白2(sST2)、血清分化生长因子-15(GDF-15)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影响因素,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干预提... 目的评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住院前后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蛋白2(sST2)、血清分化生长因子-15(GDF-15)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影响因素,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干预提供一些见解。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5例,住院前后分别测定NT-proBNP、cTnI、sST2及GDF-15的含量,评估其住院前后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NT-proBNP、cTnI、sST2降低(P<0.05),GDF-15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回归分析表明,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者,NT-proBNP降低明显;体质指数(BMI)增加和高龄者,NT-proBNP降低不显著;ALT增高者,cTnI降低显著;应用硝酸酯类药物者,cTnI降低不显著;舒张功能降低、高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者,sST2降低显著(P<0.05);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强心剂、心率快、高血压、吸烟的病人,GDF-15降低明显;使用钙拮抗剂的病人,GDF-15降低不明显。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和干预时,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病人,通过生物标志物的反馈,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对优化慢性心力衰竭,特别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和干预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 生物标志物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心肌肌钙蛋白I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蛋白2 血清分化生长因子-15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真武汤加减对阳虚水泛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对BNP、sST2、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郭磊磊 彭立 +2 位作者 舒华 李启玉 谢易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对阳虚水泛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对脑钠肽(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对阳虚水泛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对脑钠肽(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30例)和参照组(32例)。参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真武汤加减治疗。两周均以8周为1个治疗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NP、sST2、VEGF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27/3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68.75%,22/32)(P<0.05),实验组治疗后心悸、气短喘息、胸闷、浮肿和肢寒体冷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NT-proBNP、LVESD和LVEDD水平低于参照组,LVEF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BNP、sST2水平低于参照组,VEGF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可有效的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减轻心力衰竭程度,提升心脏功能,增强心肌功能,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加减 阳虚水泛型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脑钠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疗效 影响
下载PDF
托伐普坦联合桂哌齐特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等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广弟 郭照军 +1 位作者 黄茂芹 廖煌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31-134,共4页
目的研究托伐普坦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和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 目的研究托伐普坦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和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桂哌齐特,观察组给予托伐普坦片联合桂哌齐特。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心衰指标、sST2及H-FABP水平。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2.42%)高于对照组(77.27%)(χ^(2)=9.650,P=0.002)。治疗后,观察组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sST2和H-FA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2%、4.55%(χ^(2)=1.460,P=0.228)。结论托伐普坦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减少患者心肌损伤,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伐普坦 桂哌齐特 急性心力衰竭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 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下载PDF
川崎病儿童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与心血管受损的关系分析
6
作者 杨蜜 刘成桂 +3 位作者 廖志勇 沈伟 吴舒懋 舒慧英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7-40,45,共5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及其与心血管受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KD患儿104例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及其与心血管受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KD患儿104例临床资料,根据其心血管受损情况分为心血管受损组(受损组)37例及心血管未受损组(未受损组)67例。比较2组KD患儿血清sST2、Hcy水平差异,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评估心血管受损严重程度与血清sST2、Hcy水平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sST2、Hcy水平对KD患儿心血管受损的诊断价值。结果心血管受损组患儿年龄低于未受损组(t/P=8.401/<0.001),首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时间≥10 d比例高于未受损组(χ^(2)/P=7.355/0.007)。受损组血清sST2、Hcy水平均高于未受损组(t/P=5.047/<0.001,5.503/<0.001),且随受损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临床分级升高而升高(F/P=50.642/<0.001,55.362/<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ST2、Hcy水平与KD患儿心血管受损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P=0.856/<0.001,0.870/<0.001);血清sST2、Hcy及二者联合预测心血管受损的AUC分别为0.895、0.814、0.911,二者联合的AUC大于其单独预测(Z=2.453、2.331,P=0.014、0.020)。结论血清sST2、Hcy在KD患儿心血管受损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心血管受损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Copeptin、H-FABP、sST-2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心肌损害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罗妍楠 李晓义 靳宏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4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和肽素(Copeptin)、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天津市北辰医院儿科收治的215例MPP患儿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和肽素(Copeptin)、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天津市北辰医院儿科收治的215例MPP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根据患儿心肌损害情况分为心肌损害组和无心肌损害组。另选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opeptin、H-FABP、sST-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PP患儿发生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Copeptin、H-FABP、sST-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患儿Copeptin、H-FABP、sST-2高于轻症组患儿(P<0.05)。215例MPP患儿发生心肌损害44例,发生率为20.47%。心肌损害组Copeptin、H-FABP、sST-2高于无心肌损害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岁、发热时间>5天、发热程度为高热、Copeptin、H-FABP、sST-2水平升高为MPP患儿发生心肌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opeptin、H-FABP、sST-2在MPP患儿中呈现高表达,并随患者病情程度加重而进一步升高,且与年龄<3岁、发热时间>5天、发热程度为高热构成心肌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心肌损害 和肽素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
原文传递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sST2、SOST表达水平及对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文勇 雷雨欣 +1 位作者 孙智平 仇永锋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4-47,53,共5页
目的 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 gene2, sST2)、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表达水平及对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 目的 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 gene2, sST2)、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表达水平及对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组,5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根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疾病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42)和预后不良组(n=30)。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24 h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ST2、SOST表达水平。比较各组血清sST2、SOST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血清sST2、SOST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sST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O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sST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SOST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ST2曲线下面积为0.768,截断值为33.6 ng/mL,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分别为91.66%、59.62%;血清SOST曲线下面积为0.859,截断值为26.8 pg/mL,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分别为92.67%、65.22%;二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902,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分别为87.33%、86.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L分级及血清sST2、SOST均为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疾病转归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sST2水平升高,SOST表达水平降低,且二者表达水平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均是影响患者疾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 骨硬化蛋白 疾病转归
下载PDF
ECMO联合IAPB在急性心源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血气状况、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焦相赟 吴金海 +1 位作者 左远航 杨振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1期3156-3159,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PB)在急性心源性休克(CS)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血气状况、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CS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联... 目的研究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PB)在急性心源性休克(CS)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血气状况、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CS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联合组(51例)。对照组给予IAPB,联合组给予ECMO联合IAPB。比较两组病情程度[采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量表(MODS)进行评估],血气指标[血乳酸(Lac)、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pH值]、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其他相关指标[B型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水平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APACHEⅡ、MO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Lac水平低于对照组,SaO_(2)水平和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EF及CI、SV、C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NP、cTnI、sPLA2、sST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住院期间病死率[9.80%(5/51)]与对照组[13.33%(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O联合IAPB可改善CS患者血气相关指标,提高心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消退,降低病死风险,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源性休克 分泌型磷脂酶A2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
下载PDF
动态观察sST2和Gal-3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妮 王小明 彭四萍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2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两项指标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发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出现心血管事件和未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急性心肌梗... 目的研究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两项指标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发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出现心血管事件和未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各55例,再抽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同年龄段人群资料55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组研究对象的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两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对比检测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率水平。结果研究1组研究对象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两项指标水平均高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两项指标水平检测结果阳性例数多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两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术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者和健康人群,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对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血管事件 术后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 半乳糖凝集素-3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ST2)在慢性心衰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陆军 杨科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究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soluble growth-stimulated expression factors,ST2)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前和治疗后数值变化的意义。方法将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比上述射血分... 目的探究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soluble growth-stimulated expression factors,ST2)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前和治疗后数值变化的意义。方法将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比上述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ST2水平、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以及6分钟步行实验结果。结果治疗后,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患者ST2水平为(38.93±4.67)pg/mL-1,NT-proBNP水平为(528.93±40.13)pg/mL-1,左室射血分数为(44.57±2.23)%,6min步行结果为(256.34±15.34)m,较治疗前患者上述指标数据更优,数据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水平和慢性心衰患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后病情恢复情况的有效依据,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 预后 临床意义
下载PDF
bFGF对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冬平 梁伟国 +2 位作者 戴丽冰 沈雁 陈鸿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bFGF对人退变髓核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观察退变髓核细胞基因表达量高于正常髓核细胞的生长刺激因子对退变髓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取第2代髓核细胞,随机将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分为5组。A组... 目的:探讨bFGF对人退变髓核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观察退变髓核细胞基因表达量高于正常髓核细胞的生长刺激因子对退变髓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取第2代髓核细胞,随机将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分为5组。A组:加入100μg/L bFGF;B组:加入200μg/L bFGF;C组:500μg/L bFGF;D组:1 000μg/LbFGF,E组:对照组,不加干扰因素。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髓核细胞测定细胞II型胶原和糖胺多糖的mRNA表达;检测细胞外基质II型胶原和糖胺多糖表达水平。结果:bFGF刺激退变髓核细胞,II型胶原、糖胺多糖mRNA,细胞外液Ⅱ型胶原和糖胺多糖含量在第7天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5)。14 d、21 d II型胶原、糖胺多糖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细胞外液Ⅱ型胶原和糖胺多糖含量在14 d、21 d两个时间点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结合文献调研,bFGF在椎间盘髓核细胞中存在着双重效应(促进或改善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BFGF 生长刺激因子
下载PDF
几种蔬菜提取汁对嗜酸乳杆菌HS111菌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淑珍 吴荣荣 李辉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2,共3页
为研究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刺激因子,初步研究了黄瓜、番茄、胡萝卜天然提取汁对嗜酸乳杆菌HS111菌种生长的影响。由单因素刺激试验结果得出:5%黄瓜汁、10%番茄汁、12%胡萝卜汁为HS111菌种的最佳刺激浓度;由正交试验L9(33)得出的最佳天然... 为研究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刺激因子,初步研究了黄瓜、番茄、胡萝卜天然提取汁对嗜酸乳杆菌HS111菌种生长的影响。由单因素刺激试验结果得出:5%黄瓜汁、10%番茄汁、12%胡萝卜汁为HS111菌种的最佳刺激浓度;由正交试验L9(33)得出的最佳天然刺激因子组合为3%胡萝卜汁、3%黄瓜汁和12%番茄汁。因此,黄瓜、番茄、胡萝卜天然提取汁对嗜酸乳杆菌HS111菌种生长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活菌的数量,进而为人体肠道益生菌刺激因子的研究和健康饮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生长刺激因子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几种蔬菜汁对嗜酸乳杆菌HS112菌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辉 吴荣荣 魏淑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139-5141,共3页
为研究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的生长刺激因子,初步研究了黄瓜、番茄、胡萝卜天然提取汁对嗜酸乳杆菌HS112菌种生长的影响。由单因素试验结果得出,黄瓜汁的5%、番茄汁的6%、胡萝卜汁的8%为HS112菌种的最佳刺激体积分数;... 为研究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的生长刺激因子,初步研究了黄瓜、番茄、胡萝卜天然提取汁对嗜酸乳杆菌HS112菌种生长的影响。由单因素试验结果得出,黄瓜汁的5%、番茄汁的6%、胡萝卜汁的8%为HS112菌种的最佳刺激体积分数;由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天然刺激因子组合为8%胡萝卜汁、9%黄瓜汁和4%番茄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生长刺激因子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sST2联合NT-proBNP评估ARNI干预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丽 赵文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85-89,93,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因子2(sST2)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SV)干预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衰再入院的预后价值。方法入选2018年10月~2020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因子2(sST2)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SV)干预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衰再入院的预后价值。方法入选2018年10月~2020年1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HFmrEF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临床终点事件(全因死亡或心衰再入院)分为事件组(n=21)和非事件组(n=67)。搜集患者一般资料信息、入院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合并症情况、用药情况和临床终点等资料。通过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对可能预测HFmrEF患者预后的变量进行筛选,将单因素分析中与临床终点有统计学意义的协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而分析基线sST2和NT-proBNP对HFmrEF患者临床终点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6~12个月期间,88例患者中全因死亡2例、心衰恶化再入院19例,被纳入事件组,其余患者67例被纳入非事件组。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T2和NT-proBNP均是HFmrEF患者临床终点事件的预测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sST2预测临床终点事件的AUC为0.728,最佳诊断界值为352.86 pg/ml,敏感度85.7%,特异度61.2%;NT-proBNP预测临床终点事件的AUC为0.790,最佳诊断界值为4255.00 pg/ml,敏感度100%,特异度68.7%;两者联合检测预测患者临床终点事件的价值高于任一单一指标,AUC为0.923,敏感度95.2%,特异度80.6%。结论sST2联合NT-proBNP可早期评估ARNI干预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因子2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烧伤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伟伟 麻琳 张虹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sST2)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137例烧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血清sST2水平检测。分析不同烧...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sST2)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137例烧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血清sST2水平检测。分析不同烧伤面积、不同烧伤分度、是否合并脓毒症、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及不同时间血清sST2水平动态变化。分析血清sST2水平与烧伤患者预后的关系,sST2水平对烧伤患者合并脓毒症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sST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清sST2水平于入院72 h达到峰值(P<0.05)。血清sST2水平随着烧伤面积和烧伤分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烧伤合并脓毒症组血清sST2水平高于单纯烧伤组(P<0.05),死亡组血清sST2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脓毒症、APACHEⅡ评分、sST2水平是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72 h血清sST2水平预测烧伤患者合并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3,入院72 h血清sST2水平预测烧伤患者不良预后的AUC为0.804。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72 h血清sST2≥49.35 ng/mL的烧伤患者脓毒症发生率高于血清sST2<49.35 ng/mL的烧伤患者(P<0.05),入院72 h血清sST2≥51.69 ng/mL的烧伤患者病死率高于血清sST2<51.69 ng/mL的烧伤患者(P<0.05)。结论 烧伤患者血清sST2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与烧伤面积、烧伤分度、合并脓毒症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血清sST2水平可能作为烧伤脓毒症和不良预后的敏感警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