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飞 吕国华 +2 位作者 康意军 王冰 李晶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325-132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和细菌学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根据发生感染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感染14例,迟发性感染22例。结果早期感染一般伴有全身症状,...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和细菌学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根据发生感染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感染14例,迟发性感染22例。结果早期感染一般伴有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脓液培养主要为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力强的细菌,迟发性感染一般无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不升高,ESR升高,脓液培养主要为类白喉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力较弱的皮肤正常菌群。早期感染患者予以清创、持续冲洗引流。除3例反复清创无效,将内固定取出以外,其余内固定均予保留。迟发性感染者予以内固定取出、清创、持续冲洗引流。33例平均随访2·6年,经上述治疗后仅1例患者早期深部感染迁延不愈致椎体骨髓炎,术后3个月伤口再次出现流脓,其余均愈合。结论胸腰椎固定后早期感染及迟发性感染的发生机理可能存在差异。早期感染由致病力强的细菌引起,累及范围广。而迟发性感染由致病菌弱细菌引起,发展慢且较局限。对早期深部感染可以保留内固定行病灶清除,持续冲洗引流,多次清创无效,感染控制不佳则需要早日将内固定取出,以免炎症扩散。而迟发性感染则需取出内固定,否则难以消除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治疗 后路内固定 深部感染
原文传递
载药骨基质明胶防治人工关节感染和松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安民 游洪波 孙淑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2,共2页
目的 探讨载药骨基质明胶 (C BMG )防治人工关节感染和松动的可能性。方法 将C BMG置入兔体内 ,于术后 4h及 1~ 15d每日采血 ,取骨组织和肌肉测定C BMG体内释药浓度及持续时间。将C BMG植入兔人工关节周围 ,术后 4、6、8、10周不同... 目的 探讨载药骨基质明胶 (C BMG )防治人工关节感染和松动的可能性。方法 将C BMG置入兔体内 ,于术后 4h及 1~ 15d每日采血 ,取骨组织和肌肉测定C BMG体内释药浓度及持续时间。将C BMG植入兔人工关节周围 ,术后 4、6、8、10周不同时期测定兔人工关节周围的成骨情况。结果 C BMG体内释药时 ,局部组织早期浓度高 (>3 2 .5 μg/g) ,以后为稳定的低浓度释放 (<2 5 μg/g)。C BMG组人工关节周围成骨量及各时期股骨头拔出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C BMG既能持续释放抗生素防治人工关节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骨基质明胶 人工关节 深部感染 无菌性松动 C-BMG
原文传递
抗生素骨水泥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忠福 李晓光 刘金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研究抗生素骨水泥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预防效果,降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感染率。方法对2013年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78例老年患者分成单纯骨水泥假体组、抗生素骨水泥假体组和生物性假体组3个组... 目的研究抗生素骨水泥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预防效果,降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感染率。方法对2013年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78例老年患者分成单纯骨水泥假体组、抗生素骨水泥假体组和生物性假体组3个组,每组各26例,进行手术前和手术后的第1天、第1周和第1个月对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的沉降率检验,对手术后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组患者中单纯骨水泥假体组出现1例深部感染,感染率为3.85%;抗生素骨水泥和生物性假体组未出现感染,在手术后的第1周和1个月后检查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个月后抗生素骨水泥组、单纯骨水泥组和生物性假体组的血沉分别为:(21.67±4.03)、(30.17±4.79)、(21.58±3.87)mm/h,生物性假体组和抗生素骨水泥组血沉均明显低于单纯骨水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组在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深部感染情况有一定的疗效,对于易感人群特别是老年人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骨水泥 髋关节置换术 深部感染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治疗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雪松 陈雪 +4 位作者 王成成 糜大国 徐华 戴涟生 杨志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35-3439,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个体化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2月-2018年4月人工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5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感染组,同期同术式但术后未感染50...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个体化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2月-2018年4月人工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5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感染组,同期同术式但术后未感染50例患者为未感染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找出感染可能影响因素。观察个体化治疗情况,对比二次治疗后各时点髋关节/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经分析,既往接受骨折手术、翻修手术、有骨肿瘤、手术时间长、术后引流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可能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50例深部感染患者47例接受二期翻修,2例一期翻修,1例清创保留假体治疗,术后复发4例,其他46例感染控制理想;术后各时点,患者膝关节/髋关节功能均提高(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受诸多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术前评估感染风险,并给予合理干预;局部组织炎症轻微,血沉、C-反应蛋白表达正常者,二期翻修是治疗金标准;急性感染者可采取抗菌药物+保留假体清创治疗;针对一般情况较好、感染轻微且有敏感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可选择一期翻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深部感染 影响因素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致病菌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韦东 范吉文 +5 位作者 郑明辉 凌杜华 张宇婧 钟锦涛 谭炜浩 瞿东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7-871,共5页
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致病菌谱及影响致病菌检出率的因素,为提高致病菌检出率、规范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南方医院骨科学科脊柱骨科诊断为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深部感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致病菌... 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致病菌谱及影响致病菌检出率的因素,为提高致病菌检出率、规范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南方医院骨科学科脊柱骨科诊断为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深部感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致病菌检出种类及检出率,探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感染类型(早发性及迟发性感染)、取样时间(初次手术后至样本收集的时间)、取样前抗生素干预与否、抗生素干预时间(取样前抗生素治疗的天数)等因素对致病菌检出率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89例患者中,38例血培养或切口组织培养阳性,检出率为42.7%,其中单一病原菌31例,混合感染7例。共培养出47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细菌26株,革兰氏阴性菌20株,真菌1株。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27.7%)、大肠埃希菌(8株,17.0%)、表皮葡萄球菌(5株,10.6%)、铜绿假单胞菌(5株,10.6%)。感染类型(P=0.002)、取样时间(P=0.044)及抗生素干预(P<0.001)均影响致病菌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抗生素干预时间对检出率无影响(P<0.05)。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致病菌检出率为42.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迟发性感染更易培养出致病菌,抗生素干预及取样时间均可影响致病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内固定术 深部感染 致病菌 检出率
下载PDF
甘肃黄芩、苦参、金银花对深部酵母样真菌感染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美玲 魏莲花 +2 位作者 田洹 王宏伟 黄亚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甘肃黄芩、苦参、金银花中抑制深部酵母样真菌感染的有效活性成分。方法将甘肃黄芩、苦参、金银花洗净、烘干、粉碎成(80目)细粉,收集临床分离酵母样真菌5种共8株,接种于90mm萨布罗平板,在无菌条件下,将平板打孔为6mm,... 目的探讨甘肃黄芩、苦参、金银花中抑制深部酵母样真菌感染的有效活性成分。方法将甘肃黄芩、苦参、金银花洗净、烘干、粉碎成(80目)细粉,收集临床分离酵母样真菌5种共8株,接种于90mm萨布罗平板,在无菌条件下,将平板打孔为6mm,每孔填入黄芩、苦参、金银花药粉25.73mg,在药粉中滴加无菌蒸馏水3~5滴,35℃培养24~48h,观察抑菌环大小。结果黄芩药粉对5种酵母样真菌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6.0、13.5、13.0、13.0、10.5mm;苦参粉和金银花粉抑菌环为0。结论甘肃黄芩中含有抑制酵母样真菌的有效活性成分,甘肃苦参、金银花中无有效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抑菌物质 深部感染 酵母样真菌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伤口深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亚东 白宇 +1 位作者 陆生林 庄小强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伤口深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12例患者,应用敏感抗生素,保留内固定、彻...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伤口深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12例患者,应用敏感抗生素,保留内固定、彻底清创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二期缝合。结果12例病人经过1-3次负压引流后感染得到控制,均顺利行二期创面缝合。随访9~36个月,患者感染均未再复发。结论对于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的深部感染,应用敏感抗生素,彻底清创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利于伤口的早期愈合,但是否保留内固定物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脊柱后路内固定 深部感染
下载PDF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庄泽民 丁真奇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9期3534-3537,共4页
脊柱内固定术常用来治疗脊柱创伤及椎体滑脱、脊柱侧弯、椎管狭窄等各类脊柱疾病。随着脊柱内固定材料及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脊柱内固定术的手术量逐年增加。尽管现代的无菌条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脊柱术后感染仍是脊柱内固定术后一... 脊柱内固定术常用来治疗脊柱创伤及椎体滑脱、脊柱侧弯、椎管狭窄等各类脊柱疾病。随着脊柱内固定材料及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脊柱内固定术的手术量逐年增加。尽管现代的无菌条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脊柱术后感染仍是脊柱内固定术后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不仅显著增加医疗费用,而且可能会导致内固定的失败、骨髓炎及假关节的形成,甚至会威胁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 深部感染 治疗
下载PDF
三黄汤联合负压吸引在糖尿病足深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9
作者 黄亚莲 陈金逸 +1 位作者 陈宗存 符茂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28-3031,共4页
目的:探究三黄汤联合负压吸引在糖尿病足深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足深部感染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三黄汤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 目的:探究三黄汤联合负压吸引在糖尿病足深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足深部感染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三黄汤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保肢率(92.86%)与对照组患者的(81.43%)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抗生素使用时间(8.47±1.31)d、换药次数(18.96±2.01)次、创面愈合时间(27.56±2.98)d和住院时间(25.47±3.28)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1.64±1.53)d、(23.11±2.38)次、(35.85±4.29)d、(35.48±4.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糖尿病足部溃疡Wanger分级中1级的患者(55.71%)明显优于对照组(5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gG、IgA、IgM、CD4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N、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汤联合负压吸引在糖尿病足深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提高患者保肢率,缓解溃疡症状,减少换药次数,机体免疫能力提高,缓解炎症病变,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汤 负压吸引 糖尿病足 深部感染
下载PDF
VSD敷料填塞治疗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芝印 李学良 +1 位作者 韩鑫 李待兮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 VSD)敷料填塞治疗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6例骨折术后深筋膜下感染患者进行VSD敷料填塞治疗,并观察感染得到控制、创腔愈合时VSD使用期数...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 VSD)敷料填塞治疗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6例骨折术后深筋膜下感染患者进行VSD敷料填塞治疗,并观察感染得到控制、创腔愈合时VSD使用期数。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26例骨折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经过1~8期(平均3.6期) VSD治疗,创腔感染均得到控制,创腔内均长满肉芽组织,创面皮肤均愈合,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8.8 d,术后随访均无感染复发。结论 VSD能够控制骨折术后深部组织感染,促进创腔内肉芽组织生长,缩短病程,是治疗骨折术后深部组织感染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骨折 深部感染
下载PDF
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脊柱后路术后手术深部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婧 刘小兰 +3 位作者 郭德群 王四清 陈建军 周亮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790-2793,共4页
目的研究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深部耐甲氧西林阳性球菌感染患者使用不同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0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脊柱后路手术且术后手术部位出现深部感染的患者,且脓液、分泌物及穿刺液检出耐甲氧... 目的研究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深部耐甲氧西林阳性球菌感染患者使用不同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0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脊柱后路手术且术后手术部位出现深部感染的患者,且脓液、分泌物及穿刺液检出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共116例,其中使用替考拉宁治疗60例,使用万古霉素治疗56例。分析深部感染患者检出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分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16例脊髓减压术脊柱后入路切口感染患者手术部位的脓液、穿刺液、分泌物共培养出甲氧西林耐药革兰阳性菌116株,主要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两组患者肌酐清除率、AST、WBC计数、PCT、hs-CRP和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考拉宁组治疗有效率为95%高于万古霉素组治疗有效率的78.57%(P<0.05);治疗后,万古霉素组发生皮疹4例、听力障碍2例和红人综合征2例,替考拉宁组发生皮疹1例,未有听力障碍和红人综合征的发生。结论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深部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抗感染方案选用替考拉宁较万古霉素能够更快地降低感染和炎症指标,有效率更高,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在控制耐甲氧西林的革兰阳性球菌导致的深部组织感染中可优先考虑替考拉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 深部感染 替考拉宁 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球菌
原文传递
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预防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深部切口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宁 申明奎 +3 位作者 白玉 王杰 杨宁宁 夏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预防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深部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75例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320例)术前30 min静脉应用头孢呋辛钠2.0 g,术中每隔3 h追加1次;观察组(355例)常规预防感染方案同对照组...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预防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深部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75例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320例)术前30 min静脉应用头孢呋辛钠2.0 g,术中每隔3 h追加1次;观察组(355例)常规预防感染方案同对照组,在关闭切口前于术野局部应用万古霉素1.0 g。采用病原学诊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部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术后共计17例(2.52%)发生深部切口感染,其中对照组13例(4.06%),观察组4例(1.13%),两组深部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但颈、胸、腰椎区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预防性应用万古霉素可降低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深部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深部切口感染 局部应用 万古霉素
下载PDF
胫骨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濒 郑辉 焦李 《传染病信息》 2019年第6期550-552,共3页
目的 探究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胫骨骨折并行手术治疗且发生深部感染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诊断为胫骨骨折并行手术治... 目的 探究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胫骨骨折并行手术治疗且发生深部感染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诊断为胫骨骨折并行手术治疗且无深部感染的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发生深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骨筋膜室综合征、手术时间是研究组患者发生深部感染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OR=4.110,95%CI:1.230~8.131)、骨筋膜室综合征(OR=5.371,95%CI:1.696~16.534)、手术时间(OR=9.269,95%CI:2.619~3.283)是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组中共检出83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36株(43.37%),革兰阳性菌47株(56.63%)。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1.33%)、大肠埃希菌(21.69%)、溶血葡萄球菌(20.48%)。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氯霉素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克林霉素耐药性高;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较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氯霉素耐药性较强,溶血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均较为敏感。结论 在探究胫骨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现骨折类型、骨筋膜室综合征、手术时间是导致胫骨骨折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胫骨骨折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且结合本研究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经验性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是降低术后并发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深部感染 术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病原分布及炎症介质的早期预测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严贤科 胡伟 +2 位作者 潘沨 唐本森 邱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606-3609,共4页
目的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假体深部感染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并观察术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分析2010年9月-2017年8月医院5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 目的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假体深部感染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并观察术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分析2010年9月-2017年8月医院5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早期假体深部感染(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另纳入同期医院6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未并发感染(未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组患者深部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构成比。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其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并发深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50例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5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占56.3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24株占43.64%,以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感染组患者血清IL-6、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6在诊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深部感染的最佳阈值为20.37pg/ml,其敏感性为66.67%,特异性为66.04%;PCT在诊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深部感染的最佳阈值为3.12μg/L,其敏感性为65.24%,特异性为62.23%。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易并发深部感染,外周血炎症因子IL-6、PCT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深部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 深部感染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诊断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对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炎性状态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凤花 徐长科 +3 位作者 南运东 耿同宇 吴智辉 朱鑫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对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相关炎性状态指标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了研究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对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相关炎性状态指标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了研究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和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布覆盖),研究组100例,对照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PCT、CRP、TNF-α、IL-6、WBC和ESR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1d的PCT和CRP分别为(0.44±0.10)μg/L、(5.58±1.99)mg/L,低于对照组的(t=3.082,P=0.002;t=7.961,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1d的TNF-α和IL-6分别为(10.44±1.10)ng/L、(6.98±1.99)ng/L,低于对照组(t=30.049,P<0.001;t=15.333,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1d的WBC和ESR分别为(7.11±1.22)109/L、(12.98±3.99)mm/h,低于对照组(t=16.562,P<0.001;t=5.594,P<0.001)。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处置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综合效果显著,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炎性状态控制效果较为理想,相关炎症因子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脊柱骨折 深部感染 炎性状态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水胶敷料对深部感染创面患者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商丹英 李璐 傅丽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585-458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水胶体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对深部感染创面患者的临床预后,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深部感染创面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深部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VSD... 目的探讨分析水胶体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对深部感染创面患者的临床预后,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深部感染创面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深部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VSD联合普通无菌纱布治疗,治疗组行水胶体敷料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的VAS疼痛评分、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以及清洁创面所需时间等指标。结果患者换药时VAS评分治疗组为(2.28±1.13)分、对照组为(4.39±1.6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细菌清除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堵管率、平均创面清洁时间分别为0、11d、对照组分别为47.5%、2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联合VSD治疗深部感染创面患者的预后良好,可缩短创面清洁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细菌清除率,防止引流管堵漏,减少更换引流管的次数,缓解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体敷料 负压封闭引流 深部感染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深部克柔念珠菌感染豚鼠模型的建立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建钊 王英 +2 位作者 顾军 张丽娟 李秀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建立深部克柔念珠菌感染的豚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致病性研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曲安奈德和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诱导豚鼠进入免疫抑制状态后,静脉注射克柔念珠菌悬液,使豚鼠发生深部克柔念珠菌感染;与免疫正常组(对照组)豚鼠比较,观察两... 目的建立深部克柔念珠菌感染的豚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致病性研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曲安奈德和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诱导豚鼠进入免疫抑制状态后,静脉注射克柔念珠菌悬液,使豚鼠发生深部克柔念珠菌感染;与免疫正常组(对照组)豚鼠比较,观察两组死亡情况和脏器的组织载菌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抑制组(实验组)豚鼠的死亡从感染后1d开始,3~4d达到高峰,至第6天止,其死亡率是正常组的10倍(P<0.01);各脏器的组织载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检查的4种脏器中,最为易感的是肾脏,最不易感的是肝脏,各脏器间易感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本实验能有效诱导豚鼠的免疫抑制状态,明显增加豚鼠体内发生深部克柔念珠菌感染的概率;豚鼠的死亡率和组织载菌量是客观反映豚鼠体内真菌感染情况的敏感观察指标。用上述方法成功建立的深部克柔念珠菌感染豚鼠模型可用于后续抗真菌药体内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克柔念珠菌 深部感染 豚鼠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椎弓根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智鹏 张伟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椎弓根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因腰椎管狭窄症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12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腰椎管狭窄症椎...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椎弓根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因腰椎管狭窄症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12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腰椎管狭窄症椎弓根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处理性措施。结果:本研究1244例患者中发生深度感染的有11例,检出病原菌19株,革兰阳性菌9株(占47.37%),革兰阴性菌10株(占52.63%),其中金黄色葡萄菌所占比例最高,为44.44%;患者性别、抗生素使用时间与深度感染的发生率无关(P>0.05);患者年龄>65岁、手术时间>100min、术中出血量>500m L、存在基础性疾病、术后引流时间<2d、BMI>30kg/m2与深度感染的发生率关系密切(P<0.05);经Logistic非条件性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BMI均是诱发深度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诱发深部感染的因素较多,医院要做好围手术期相关治疗护理工作,预防深部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椎弓根内固定术 深部感染 因素分析 处理措施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急性感染的处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骆宏伟 李宏斌 曾青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急性感染的处理办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经验与依据。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出现切口深部急性感染患者25例,对植骨尚未证实融合的患者进行伤口清创,置管引流进行冲洗...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急性感染的处理办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经验与依据。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出现切口深部急性感染患者25例,对植骨尚未证实融合的患者进行伤口清创,置管引流进行冲洗,反复清创无效,感染未能得到控制和植骨证实已经融合的患者则取出内固定,进行病灶清除和灌洗引流;术中采集标本,术后根据药敏结果静脉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结果 25例深部急性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7株,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37.04%、25.93%、18.52%;25例深部急性感染的患者植骨均尚未证实融合,进行伤口清创,置管引流冲洗后22例感染得到控制;3例患者出现反复感染,经证实植骨融合后进行内固定取出和病灶清除,均获得痊愈;在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感染复发,患者症状较术前改善明显。结论伤口清创与置管引流冲洗是治疗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急性感染的有效办法,对植骨尚未证实融合的患者应立即进行伤口清创和置管冲洗引流,不取出内固定,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需取出内固定,清除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深部感染 胸腰椎 植骨融合
原文传递
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雍坤 张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39-42,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腰椎内固定手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术后不可避免地存在深部感染的潜在风险。虽然感染的发生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且其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也存在不确定性,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腰椎内固定手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术后不可避免地存在深部感染的潜在风险。虽然感染的发生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且其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也存在不确定性,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成为临床面临的严峻挑战。感染的防治要点包括避免诱因、诊断及时、用药合理以及常用的保留内固定疗法:清创冲洗负压引流、椎间隙抗生素灌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臭氧水创腔灌注等,同时对内固定的保留和取出做出客观评价,尽量降低感染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内固定术 深部感染 软组织感染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