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顿代步”的理论商榷——莎剧诗体汉译两个片段的形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军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没有形式,就没有诗歌,格律是诗歌所以为诗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检验"以顿代步"离不开对诗歌概念的界定,本文对英汉诗歌在体裁、篇幅、诗体等诸多方面的异同进行梳理。新诗"顿"的划分以语义为基础,而英诗"步"... 没有形式,就没有诗歌,格律是诗歌所以为诗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检验"以顿代步"离不开对诗歌概念的界定,本文对英汉诗歌在体裁、篇幅、诗体等诸多方面的异同进行梳理。新诗"顿"的划分以语义为基础,而英诗"步"则奉语音为标准,"顿"和"步"并不等价,"以顿代步"在逻辑上值得商榷。从莎剧白体诗诗体汉译的实践来看,译文往往只能做到用五顿简单对应五音步,很难实现表达原诗节奏的深层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顿代步 英诗 汉诗 莎剧
原文传递
从一则译例看英诗汉译中的“以顿代步”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婉梅 朱明炬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9-92,共4页
英诗汉译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采用的翻译方法主要有四种。具体到英语格律诗 ,采用白话格律新诗形式来翻译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以顿代步”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巧 ,“以顿代步”使得全面传达原诗的韵律美成为了可能。然而 ,... 英诗汉译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采用的翻译方法主要有四种。具体到英语格律诗 ,采用白话格律新诗形式来翻译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以顿代步”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巧 ,“以顿代步”使得全面传达原诗的韵律美成为了可能。然而 ,不能机械地理解“以顿代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诗歌 格律 "以顿代步"
下载PDF
从杨德豫译诗看其诗学观 被引量:1
3
作者 边立红 侯燕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杨德豫先生不仅译作丰富,对译诗也有独特的见解,是现代英诗汉译的名家。文章借鉴闻一多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对杨德豫的诗学观及译诗进行解读,从而得出:杨德豫坚持用汉语格律诗翻译英语格律诗... 杨德豫先生不仅译作丰富,对译诗也有独特的见解,是现代英诗汉译的名家。文章借鉴闻一多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对杨德豫的诗学观及译诗进行解读,从而得出:杨德豫坚持用汉语格律诗翻译英语格律诗,主张"以顿代步",韵式悉依原著,在译诗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诗学观,并且在诸多实践中实践着自己的诗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德豫 诗学观 格律诗 以顿代步
下载PDF
简论卞之琳的翻译思想与实践
4
作者 王钰哲 《昆明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9-132,共4页
卞先生独特的翻译理念与实践是我国现代翻译界的"新声"。他关注形式的重要性,以"信"为核心提出了"信"、"似"、"译"的翻译思想,并通过"以顿代步"的原则翻译了诸多诗歌及参... 卞先生独特的翻译理念与实践是我国现代翻译界的"新声"。他关注形式的重要性,以"信"为核心提出了"信"、"似"、"译"的翻译思想,并通过"以顿代步"的原则翻译了诸多诗歌及参与新诗格律建设,丰富了我国对西方文学译介的成果,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当然,卞之琳先生的翻译思想与实践在给我们以启示的同时也引出了一些值得深究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翻译思想 新诗格律 以顿代步
下载PDF
卞之琳“以顿代步”理论的实践成效分析——以莎翁第73首十四行诗为例
5
作者 吴冬月 《现代英语》 2020年第20期109-111,共3页
"以顿代步"是卞之琳先生提出并实践的英诗汉译的翻译主张。文章将以卞之琳先生的具体译诗为例,以英诗语法分析为基础,评判译文翻译的得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以顿代步"的翻译思路在译诗中的具体实践和读者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 以顿代步 译文比较 成效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