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婚姻自由的角度谈同居现象的存在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凯 《当代法学》 2003年第1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婚姻自由 权利义务 合意 民事行能力 同居 自然人 当事人 存在 符合
原文传递
思维是关键 关键在超越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叔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本文一开始就指出了 ,人之所以为人 ,思维处于关键 ,并认为 :做人做事 ,知识是基础 ,思维是关键 ,实践是根本。本文接着分析了学中必须有思 ,以求“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分析了行中必须有思 ,以求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本文再接着分... 本文一开始就指出了 ,人之所以为人 ,思维处于关键 ,并认为 :做人做事 ,知识是基础 ,思维是关键 ,实践是根本。本文接着分析了学中必须有思 ,以求“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分析了行中必须有思 ,以求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本文再接着分析了要学中思 ,行中思 ,以求将学、思、行三者融成能创新的整体。本文还着重强调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再次力主须将逻辑思维同形象思维紧密结合。本文最后提出了在教学中 ,要高度重视启迪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能力 学生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教学 知识 必然王国 自由王国
下载PDF
孔孟的人格论——三大德(仁智勇)与大丈夫 被引量:7
3
作者 邓球柏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50-55,共6页
关键词 人格心理 向性 人的尊严 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品质 德品质 特征 人格论 存在
原文传递
道教斋醮仪式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泽洪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10,共8页
斋醮是道教祭祀仪式的名称 ,道教斋醮在世界宗教祭祀中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斋”、“醮”内涵的辨析 ,认为道教灵宝斋法、正一醮仪的产生 ,不同斋法、醮仪的配合使用 ,使道教具有完备的科仪格式。在道教兴盛发展的唐宋元明时期 ,斋醮... 斋醮是道教祭祀仪式的名称 ,道教斋醮在世界宗教祭祀中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斋”、“醮”内涵的辨析 ,认为道教灵宝斋法、正一醮仪的产生 ,不同斋法、醮仪的配合使用 ,使道教具有完备的科仪格式。在道教兴盛发展的唐宋元明时期 ,斋醮仪式成为国家祭祀大典 ,并成为民间传统祭祀文化的主流。道教斋醮具有济度、祈禳的宗教功能 ,斋醮是道教思想的仪式化反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思想 斋醮仪式 世界宗教 科仪 反映 宗教仪式 文化意义 象征 民间
原文传递
道德与宗教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世英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共8页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道德的根据何在?此乃人生不可回避的一个严重问题。各民族的进化史上大都有一个很长的时期把道德置于宗教的基础之上,以对神的敬畏作为道德的根据。西方传统主要在“上帝”那里找道德的根据,中国传统主要在“天”(“...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道德的根据何在?此乃人生不可回避的一个严重问题。各民族的进化史上大都有一个很长的时期把道德置于宗教的基础之上,以对神的敬畏作为道德的根据。西方传统主要在“上帝”那里找道德的根据,中国传统主要在“天”(“天理”)那里找道德的根据。本文意在探讨一种“没有宗教的道德”的根据的可能性。作者认为,道德决非可有可无之事,但道德可以不需要主宰人间祸福的“上帝”或“天”作依据。作者结合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主张以“万物一体”作为道德的根据。人之所以必须讲道德,在于人本与人(包括万物)为一体,“民吾同胞”的道德精神源于“万物一体”。缺乏对“万物一体”的领悟从而缺乏“民胞”的道德精神的人,不是真正的人。作者强调要以对“万物一体”的崇敬之情代替“上帝”和“天”,以重振道德的权威性,让我们的民族把讲道德、尊重道德视为人之为人的根本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精神 万物一体 根据 宗教 中西哲学 天理 回避 根本 依据
下载PDF
品德语词的内隐记忆发展研究初探 被引量:8
6
作者 高湘萍 徐媛 李冰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5-557,579,共4页
实验采用内隐记忆加工分离 (再认型 )程序设计 ,考察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年龄组被试对道德词、不道德词、中性词三类语词的内隐与外显记忆成绩 ,结果发现 :对不道德词的记忆具有更强的内隐性特征 ;中学生确实处于道德发展的一个特殊... 实验采用内隐记忆加工分离 (再认型 )程序设计 ,考察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年龄组被试对道德词、不道德词、中性词三类语词的内隐与外显记忆成绩 ,结果发现 :对不道德词的记忆具有更强的内隐性特征 ;中学生确实处于道德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或者转折阶段 ;道德认知的内隐研究应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词 德认知 成绩 内隐记忆 中学生 品德 大学 德心理研究 内隐性
下载PDF
朱熹新道统说之形成及与易学之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3-38,共6页
《大学章句序》和《中庸章句序》是朱熹四书学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的内容之一,是将伏羲、神农和黄帝引入道统,置于尧舜之上,并将道统心传之源上溯至太极。在儒家经典中,羲、农、黄三位圣王见于《周易·系辞传》,而太极范畴亦... 《大学章句序》和《中庸章句序》是朱熹四书学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的内容之一,是将伏羲、神农和黄帝引入道统,置于尧舜之上,并将道统心传之源上溯至太极。在儒家经典中,羲、农、黄三位圣王见于《周易·系辞传》,而太极范畴亦出于《系辞传》,故朱子的新道统说乃是根植于易学的。朱熹在其四书学代表作品中推举伏羲,又将太极观念作为道统之源,说明其四书之学乃是以易学为依据的。朱子学中《易》与四书的这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四书 朱熹 太极 《周易·系辞传》 代表作品 大学 观念
原文传递
老子教育思想的社会功能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长虹 《晋阳学刊》 2004年第6期57-59,共3页
随着中国教育向国际化、全球化的迈进,厚重的传统教育思想如何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是我们必须思考并加以研究的。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中,老子作为道家创始人,其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关键词 老子 复归于朴
下载PDF
老子养生思想新解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玉辉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老子 德经》 本原 天地 运动变化 体系 创始人
原文传递
道家的“虚静”说与审美创造自由心态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詹艾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6,143,共7页
“虚静”说源出于道家哲学,老庄认为道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虚”和“静”。其时,“虚静”属于人生哲学范畴。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虚静”哲学范畴被进行了美学改造,从而使得“虚静”具有了艺术创作论和审美态度论的双重内蕴。西方的“静... “虚静”说源出于道家哲学,老庄认为道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虚”和“静”。其时,“虚静”属于人生哲学范畴。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虚静”哲学范畴被进行了美学改造,从而使得“虚静”具有了艺术创作论和审美态度论的双重内蕴。西方的“静观”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态度理论,它与中国古典关学的“虚静”说在审美创造的自由心态的论述层面上是基本一致的。在对苏轼论“空”、“静”的个案研究中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了虚静(静空)与审美创造自由心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静”说 自由心态 审美创造 中国古典美学 哲学范畴 家哲学 基本特征 历史语境 审美态度 态度理论 个案研究 “静” “虚” 创作论 “空” 苏轼论 老庄 人生 关学 静观
原文传递
神仙吕洞宾形象的演变过程 被引量:5
11
作者 欧明俊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2年第2期59-65,共7页
本文联系道教史,理清神仙吕洞宾形象的演变轨迹及特征。吕洞宾本是晚唐宋初人,懂剑术,善诗词,云游各地,是个避世乱的隐士。北宋仁宗时已开始“仙化”,并被吸收为道教中的神仙。北宋末,徽宗封他为“妙通真人”,这是神仙吕洞宾形象的第一... 本文联系道教史,理清神仙吕洞宾形象的演变轨迹及特征。吕洞宾本是晚唐宋初人,懂剑术,善诗词,云游各地,是个避世乱的隐士。北宋仁宗时已开始“仙化”,并被吸收为道教中的神仙。北宋末,徽宗封他为“妙通真人”,这是神仙吕洞宾形象的第一次“升格”。南宋时,道徒们进一步编出神仙传承统系,吕仙成为内丹南宗的祖师之一。他还甘作“地仙”,走向民间,济世度人,成为民众的保护神。金、元时全真道盛行,吕仙被奉为“五祖”之一,成为南北二宗的祖师,并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加封,享有“帝君”之誉。元杂剧频繁演义着吕仙故事,扩大了他的影响。明清时,内丹东、西派也借吕仙以自重。吕仙形象通过戏剧、小说的宣传进一步民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 吕洞宾 故事 形象 晚唐 隐士 元杂剧 内丹
原文传递
道教的孝道思想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远国 《文史杂志》 2002年第5期85-86,共2页
"忠孝"是儒家提倡的一种普遍道德,"神仙"是道教追求的一种终极理想,在许多人看来,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干.然而,在道教发源地青城天师洞,一块"忠孝神仙"的金字巨匾,堂而皇之地悬挂门庭.在道教众多的教派,... "忠孝"是儒家提倡的一种普遍道德,"神仙"是道教追求的一种终极理想,在许多人看来,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干.然而,在道教发源地青城天师洞,一块"忠孝神仙"的金字巨匾,堂而皇之地悬挂门庭.在道教众多的教派,尚有以忠孝为本的净明忠孝宗.于是,当我们认真审视道教的教理教义时,便发现儒家的伦理道德早已深浸入道教的思想学说之中.正因为如此,要学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具,焉论神仙,这已成为道教界的一个共识.这里,就道教的孝道思想做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忠孝 儒家 教理 神仙 追求
下载PDF
生命的价值与尊严:道德教化的价值目标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铁芳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人是目的”理应成为道德教化的基本价值理念 ;完整、独立的生命存在是道德教化的基础 ,提升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是道德教化的基本目标 ;尊重人的生存的基本需要和相应价值诉求 ,在此基础上引导个体追求更高的存在境界和存在价值 。
关键词 德教化 人的生存 人是目的 价值诉求 生命 尊重人 引导 理念 尊严
下载PDF
《老子》“为学”和“为道”辨证与阐释
14
作者 徐建勇 奉隆瑜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0,共8页
“为学”和“为道”是《老子》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为学”指的是学习经验性的知识,包括人学、物学和事学的知识;“为道”则强调对“道”的领悟和达观。但实际上“为学”与“为道”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一致的一面,即... “为学”和“为道”是《老子》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为学”指的是学习经验性的知识,包括人学、物学和事学的知识;“为道”则强调对“道”的领悟和达观。但实际上“为学”与“为道”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一致的一面,即在“为”的层面上两者一致,而在“学”与“道”的层面上则不同。具体而言,两者在内容、目的上有同有异,但在方法上则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原文传递
老子教育思想再评价——以郭店竹简《老子》为依据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国钧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62-265,共4页
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老子》与今本多有差异,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价老子的教育思想。《史记》的记载与简本《老子》相契合,说明老子是先秦诸子中最早关注道德重建问题的思想家,孔子是在老子的影响下致力于道德重建的。老子区分... 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老子》与今本多有差异,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价老子的教育思想。《史记》的记载与简本《老子》相契合,说明老子是先秦诸子中最早关注道德重建问题的思想家,孔子是在老子的影响下致力于道德重建的。老子区分了"明"与"智"两种智慧,在此基础上又对"为道"与"为学"作了严格的区分,进而提出了自觉守道,主动施教的教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教育思想 郭店竹简 《老子》 《史记》 德重建 “明” “智” 学”
下载PDF
道德内化过程的心理矛盾及其教育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安福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1994年第2期30-32,54,共4页
道德内化过程的心理矛盾及其教育四川教育学院陈安福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如何才能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用道德内化理论来解释说明这一过程。近几年,国内也对道德内化问题展开了讨论,但对“道德内化”一词的理解与使... 道德内化过程的心理矛盾及其教育四川教育学院陈安福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如何才能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用道德内化理论来解释说明这一过程。近几年,国内也对道德内化问题展开了讨论,但对“道德内化”一词的理解与使用并不一致。一种是指社会道德规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内化 社会德规范 过程 教育 思想品德 学生 心理矛盾 心理学家
下载PDF
也论道安“本无”说的实质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自强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2000年第3期33-36,共4页
道安“本无”说的具体涵义一直是学术界一个争论比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勾陈 ,对道安“本无”说内容的辨析 ,否定了认为道安的“本无”说是最接近于鸠摩罗什、僧肇所阐发的般若学“空”义的观点 ,认为道安所理解的“空”从... 道安“本无”说的具体涵义一直是学术界一个争论比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勾陈 ,对道安“本无”说内容的辨析 ,否定了认为道安的“本无”说是最接近于鸠摩罗什、僧肇所阐发的般若学“空”义的观点 ,认为道安所理解的“空”从总体而言仍然与魏晋玄学“以无为本”思想的思路是一致的。道安在“本无”说中所表现出的特点表明他在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的交融过程中是一个过渡性的 ,同时又是十分重要的佛教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般若 魏晋玄学 僧肇 佛教 学术界 观点 交融
原文传递
道教神霄派渊源略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远国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围绕道教神霄派的渊源始末,例举唐代道教符派的一些事迹,认为道教之雷法已于其际开始流行,从而为神霄派在北宋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汪真君的存在与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神霄派 雷法 存在 渊源 事迹 北宋 唐代 成立
原文传递
论湘西苗族鼓舞 被引量:3
19
作者 龙庆凤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鼓舞 湘西苗族 民族艺术 形式 脉络 丰富
下载PDF
德育目的观的现代化转换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瑞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德育目的 传统德育 发展性功能 个体性功能 正本 习惯 自我发展 本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