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也论道安“本无”说的实质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道安“本无”说的具体涵义一直是学术界一个争论比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勾陈 ,对道安“本无”说内容的辨析 ,否定了认为道安的“本无”说是最接近于鸠摩罗什、僧肇所阐发的般若学“空”义的观点 ,认为道安所理解的“空”从总体而言仍然与魏晋玄学“以无为本”思想的思路是一致的。道安在“本无”说中所表现出的特点表明他在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的交融过程中是一个过渡性的 ,同时又是十分重要的佛教思想家。
作者 彭自强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2000年第3期33-36,共4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吕澄著..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396.
  • 2《中论疏》卷四《因缘品之余》,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第136页上-下,1994年第1版. 被引量:1
  • 3《出三藏记集》卷八,苏晋仁等点校本,第292,311-312页,中华书局.1995年第1版. 被引量:1
  • 4《名僧传抄》第十七《昙济传》,《卐续藏选辑·史传部》第4册第9页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版. 被引量:1
  • 5《不真空论疏》,《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29页上-下. 被引量:1
  • 6《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85页,《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 被引量:1
  • 7《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第13页,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 被引量:1
  • 8[2]《大正藏》第45卷,第166页. 被引量:5
  • 9《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附王衍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4册第1236页,1974年第1版. 被引量:1
  • 10《列子·天瑞》张湛注引《道论》,杨伯峻撰.《列子集释》第10页,中华书局.1979年第1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