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0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钟及其配穴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赵娜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5期76-77,共2页
悬钟穴又名绝骨,是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位于下肢而能兼治上部疾患,临床使用率较高,现结合近年来临床研究报道,对该穴单穴及配穴的临床应用进行整理归纳,探讨其临床应用规律,拓展临床辨证取穴思维,并为丰富... 悬钟穴又名绝骨,是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位于下肢而能兼治上部疾患,临床使用率较高,现结合近年来临床研究报道,对该穴单穴及配穴的临床应用进行整理归纳,探讨其临床应用规律,拓展临床辨证取穴思维,并为丰富临床选穴方法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钟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关于人迎穴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英 刘玉檀 《上海针灸杂志》 1996年第2期36-37,共2页
本文就人迎穴的出处、发展、定位、刺法、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1)人迎穴的定位在喉结旁开1.5寸,颈总动脉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2)在颈总动脉与胸乳突肌前缘之间可直刺1~1.... 本文就人迎穴的出处、发展、定位、刺法、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1)人迎穴的定位在喉结旁开1.5寸,颈总动脉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2)在颈总动脉与胸乳突肌前缘之间可直刺1~1.5寸,胖人可刺2寸,针尖深抵颈椎横突前方。(3)针刺人迎穴要求产生酸麻胀的针感沿颈上、颈下传导,并向头部传导为最佳。(4)人迎穴对调节植物神经及内分泌有特异性作用。人迎穴的出处与发展人迎穴出自《内经》之《灵枢·本输》篇'一次脉,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灵枢·寒热病》篇言'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指出了人迎穴的部位和分属经脉,对于其治疗作用及有关理论也分别作了论述,但均未言'禁针'、'禁灸'。及至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进一步明确了该穴的具体部位'在颈,大脉动应手,侠结喉'。并谓此穴'以侯五脏气,足阳明脉气所发'。'禁不可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穴 穴位 定位 刺法
下载PDF
舰船集防系统模拟舱回风净化装置净化效果研究
3
作者 肖存杰 陈茜 燕锐 《人民军医》 2006年第11期682-682,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模拟 净化装置 净化效果 舰船 气相色谱测定法 可吸入颗粒物 《消毒技术规范》 细菌含量
下载PDF
《腧穴学》教学浅谈
4
作者 葛建军 孙立虹 马小顺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2年第3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腧穴学》 教学研究 针灸专业
下载PDF
后顶穴在王居易经络诊察体系的临证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孟笑男 孙洁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6期84-87,共4页
王居易教授通过50余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以经络辨证为主导的经络诊察体系,应用对象主要包括“内科病证”“筋经病证”两大范畴。督脉后顶穴定位方法独特,并进一步细化其主治范围:应用于以“风”“寒”所致气滞血瘀的筋经病证,而对于“湿”... 王居易教授通过50余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以经络辨证为主导的经络诊察体系,应用对象主要包括“内科病证”“筋经病证”两大范畴。督脉后顶穴定位方法独特,并进一步细化其主治范围:应用于以“风”“寒”所致气滞血瘀的筋经病证,而对于“湿”邪为病收效甚微,主要治疗以督脉循行为主的后正中线及两侧旁开半寸部位经筋病为主,强调穴位需经络诊察手法精准定位,同时施特殊行针手法即“搓针导气法”,配合患者呼吸通过长留针以便更好地激发督脉经气,取得更佳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顶穴 王居易 经络诊察 临证应用
下载PDF
闲时转转脚腕
6
作者 张欣 《保健与生活》 2015年第5期45-45,共1页
转脚腕这一简单的动作不仅有利于运动前的热身,还有如下的保健效果:①转脚腕能放松髋关节,矫正骨盆。②有利于矫正小腿骨骼不正,消除小腿肚的赘肉。③可以加速腿部末梢血液循环,改善脚冷。
关键词 末梢血液循环 小腿骨骼 保健效果 运动前 髋关节 矫正
原文传递
十四经穴常用功效标准化的参考方案(二)
7
作者 刘立公 顾杰 +1 位作者 沈雪勇 李科元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第11期46-49,共4页
关键词 十四经穴 功效 标准化 健脾和胃 肾经穴
下载PDF
风池穴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路绍祖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41-45,共5页
本文为我院针灸系主任路绍祖副教授为《单穴临床应用集锦》一书所写样稿,征得作者同意,在此先予刊载,以飨读者。该书由孙瑜、路绍祖等全国二十余所高等医药院校教师集体编纂,专门反映一个穴位治病经验近期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0... 本文为我院针灸系主任路绍祖副教授为《单穴临床应用集锦》一书所写样稿,征得作者同意,在此先予刊载,以飨读者。该书由孙瑜、路绍祖等全国二十余所高等医药院校教师集体编纂,专门反映一个穴位治病经验近期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0万字,共十四章。精选临床常用腧穴近二百个,辑录当代医家应用一个穴位治病的成功经验二千余条。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高等医药院校师生,针灸爱好者,特别是临床喜欢应用一个穴位治病的医家的重要书籍,需要者,请汇款至宁夏医医学院中医系孙瑜(750004),每本定价7.00元(含邮资)。切记明您的详细地址及邮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池穴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腧穴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朱江 付平 +2 位作者 梁军 程凯 王燕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介绍腧穴研究进展情况并进行评价。方法:对1998~2001年国内4种针灸杂志刊载的相关论文进行综述。结果:近4年我国腧穴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腧穴特异性研究、腧穴定位研究、单穴主治研究。结论:腧穴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系统... 目的:介绍腧穴研究进展情况并进行评价。方法:对1998~2001年国内4种针灸杂志刊载的相关论文进行综述。结果:近4年我国腧穴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腧穴特异性研究、腧穴定位研究、单穴主治研究。结论:腧穴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系统性、科学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腧穴主治范围将得到进一步确定,腧穴机理研究将为针灸治病原理的揭示掀开崭新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特异性 穴位研究 腧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针刺左侧偏历穴对健康青年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安全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为平 李圆 +1 位作者 程淑萍 郑艺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1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间点针刺左侧偏历穴对健康青年双侧颈内动脉(I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运用该穴提供单穴处方。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男女各8例,用毫针直刺左侧偏历穴0.3~0.5寸,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探头在颞窗分别探及双...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间点针刺左侧偏历穴对健康青年双侧颈内动脉(I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运用该穴提供单穴处方。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男女各8例,用毫针直刺左侧偏历穴0.3~0.5寸,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探头在颞窗分别探及双侧颈内动脉(ICA),观测针刺前、进针时、运针时、出针时、出针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针、运针、出针时各施以平补平泻手法15 s,记录TCD各参数。结果:针刺偏历穴,进针15 min后左侧ICA的Vs及出针时的Vs与针刺前5 min比较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偏历穴能降低左侧ICA进针15 min后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出针时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提示针刺该穴有负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历穴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内动脉 针刺
下载PDF
地机穴的临床运用举隅 被引量:6
11
作者 栾继萍 《针灸临床杂志》 2002年第7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地机穴 临床运用 痛经 水肿
下载PDF
浅谈足太阳膀胱经与治未病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琼娇 李洪波 《大众科技》 2021年第8期81-83,139,共4页
随着人们自我健康管理理念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关注预防医学,关注自身健康发展。中医文化渊源流长,其"治未病"的思想更是贯穿始终。基于足太阳膀胱经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浅谈该条经络和治未病之间的潜在关系和应用,通过调节经... 随着人们自我健康管理理念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关注预防医学,关注自身健康发展。中医文化渊源流长,其"治未病"的思想更是贯穿始终。基于足太阳膀胱经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浅谈该条经络和治未病之间的潜在关系和应用,通过调节经络达到运行气血,使人体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达到"上工治未病"的标准,为治未病从足太阳膀胱经出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太阳膀胱经 治未病 中医
下载PDF
论冲任督带可作为一个诊疗系统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耿 朱文燕 《光明中医》 2006年第12期1-2,共2页
冲任督带是中医基础理论-奇经八脉理论中述及的四条奇脉,由于冲任督带四脉和人体的十二经交叉贯穿,和十二经脉、脏器有着密切联系,冲任督带的功能表现都是以脏腑为基础的,其所主的疾病和与冲任督带的循行路线相交会的经脉关系极大。因... 冲任督带是中医基础理论-奇经八脉理论中述及的四条奇脉,由于冲任督带四脉和人体的十二经交叉贯穿,和十二经脉、脏器有着密切联系,冲任督带的功能表现都是以脏腑为基础的,其所主的疾病和与冲任督带的循行路线相交会的经脉关系极大。因而对一些复杂的内科疾病的辨证根据冲任督带系统来辨证用药就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冲任督带作为一个诊疗系统并不仅仅适用于妇科的经、带、胎、产诸病,它对复杂难辨的内科夹杂证的辨证诊断治疗中更有其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任督带/奇经 诊疗意义
下载PDF
解剖变异和针灸穴位之理论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世安 吕炳强 +1 位作者 魏志刚 陈祖瑞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笔者近年来注意到某些解剖变异与针灸穴位定位越来越为针灸临床所重视。在临床上某些穴位取穴不准和无法取穴甚至伤及脏器均与其解剖变异有关。本文对眶上孔、骶后孔、胸骨孔、剑突孔、掌长肌变异缺如和其相关的攒竹、八髎、膻中、玉堂... 笔者近年来注意到某些解剖变异与针灸穴位定位越来越为针灸临床所重视。在临床上某些穴位取穴不准和无法取穴甚至伤及脏器均与其解剖变异有关。本文对眶上孔、骶后孔、胸骨孔、剑突孔、掌长肌变异缺如和其相关的攒竹、八髎、膻中、玉堂、中庭、鸩尾、间使、内关穴位的定位等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 骶尾椎 胸骨孔 剑突孔 掌长肌变异缺如
下载PDF
足三里穴中枢神经网络作用机制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钟治平 刘波 +1 位作者 吴珊珊 叶泳松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4期174-177,共4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局部一致性探讨足三里穴的中枢神经网络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名青年健康志愿者,于针刺足三里前及针刺足三里拔针后25 min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脑功能成像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 目的:应用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局部一致性探讨足三里穴的中枢神经网络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名青年健康志愿者,于针刺足三里前及针刺足三里拔针后25 min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脑功能成像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方法处理功能磁共振(fMRI)成像数据。结果:针刺拔针后25 min后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颞上回、后扣带回、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苍白球、右侧枕中回、左侧额内侧回等脑区的ReHo值较针刺前增高;双侧中央后回、左侧枕中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右侧额内侧回等脑区的ReHo值较针刺前减低(P<0.05,K值≥10)。结论:针刺足三里后额叶、颞叶、枕叶、扣带回相关脑区局部一致性发生改变,提示足三里的认知影响、镇痛及胃肠功能调节的中枢神经网络作用机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针刺 功能磁共振 局部一致性(ReHo) 肯德尔和谐系数(KCC)
原文传递
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古代文献中阴谷穴临床应用规律
16
作者 邓云鹏 魏腾腾 +5 位作者 何广帅 朱芷欣 张淑宁 刘高飞 靳诺佳 杨旭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232-1236,共5页
目的通过整理归纳阴谷穴古籍文献中的相关条文,对其古代临床应用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中收录的1156部中医古籍为检索源,依据纳排标准提取阴谷穴相关条文,以该穴主治病证、腧穴配伍、治疗方... 目的通过整理归纳阴谷穴古籍文献中的相关条文,对其古代临床应用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中收录的1156部中医古籍为检索源,依据纳排标准提取阴谷穴相关条文,以该穴主治病证、腧穴配伍、治疗方法、刺灸法计量及禁忌证为条目,建立相应的数据集并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条文213条,涉及西晋至清朝的53部古籍,阴谷穴主治病证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其中单穴主治病证共计29种,优势病证为癃闭、腹胀、舌纵、淋证、崩漏、阴痿、腹肿、腿痛、鼓胀、妊娠恶阻、体寒热、小便黄;配伍主治病证共计38种,优势病证为癃闭、腹胀、崩漏、喑哑、积聚、腹痛、鼓胀、阴茎痛、阴痿、霍乱、痫证。配伍腧穴所属经脉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为主,出现频次排名前5的常用配穴为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复溜。治疗方法以针刺和艾灸为主,刺激量以“刺四分、灸三壮”最为常用。结论阴谷穴主治范围广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单穴主治病证29种,配伍主治病证38种。在治疗方法方面,针刺深度以四分为宜,灸法以三壮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谷穴 针灸 临床应用规律 古代文献
下载PDF
国颁标准《经穴部位》与腧穴定位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卫东 王丕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7-209,共3页
骨度折量定位法与指寸定位法是传统的两种基 本取穴法,不少学者经深入研究得出了许多结论,为准确掌握和适当使用这两种取穴法提供 了重要参考。国颁标准《经穴部位》的颁布,统一和规范了有关腧穴定位,为针灸学术的发 展作出了一... 骨度折量定位法与指寸定位法是传统的两种基 本取穴法,不少学者经深入研究得出了许多结论,为准确掌握和适当使用这两种取穴法提供 了重要参考。国颁标准《经穴部位》的颁布,统一和规范了有关腧穴定位,为针灸学术的发 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不当之处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穴 骨度法 同身寸法 《经穴部位》 腧穴 定位 研究现状 相关问题
下载PDF
“四花”穴定位的文献考证 被引量:9
18
作者 贾春生 王雪苔 《针灸学报》 1989年第3期36-38,共3页
“四花”穴,为古代治疗骨蒸劳瘵之著名灸穴之一,记载于多种古代医籍中,现代针灸医籍中将此收入经外奇穴类。关于“四花”穴的定位,在古代诸医籍中记载并不一致,主要有二种,一是以《外台秘要》、《苏沈良方》所载为代表。其“四花”穴的... “四花”穴,为古代治疗骨蒸劳瘵之著名灸穴之一,记载于多种古代医籍中,现代针灸医籍中将此收入经外奇穴类。关于“四花”穴的定位,在古代诸医籍中记载并不一致,主要有二种,一是以《外台秘要》、《苏沈良方》所载为代表。其“四花”穴的四个点呈棱形分布的定位:一是以《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为代表的呈正方形分布的定位。而现代针灸医籍及文章中,在收载和引用此“四花”穴时,多从后者,或有甚者将两者混为一谈;故有必要从文献角度加以考察,以求正误。一、“四花”穴出处的考察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四花”穴的名称及定位系唐·王焘《外台秘要》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花穴 定位 针灸 文献考证
下载PDF
杨介宾教授临证选穴配方点滴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瑞辉 《陕西中医函授》 CAS 1998年第4期20-21,共2页
本文介绍了杨介宾教授临床擅长应用特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及八脉交会穴)、注重同名经配穴、四肢疾患多配夹脊穴及倡导担截配穴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 特定穴 同名经配穴 夹脊穴 担截配穴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针刺配合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7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世英 《河北中医》 2010年第5期732-732,共1页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刺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