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能 魏昕 +1 位作者 谢小柱 胡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6-268,272,共4页
超声加工技术是在传统制造加工技术中,对工件或者工具施加沿一定方向的可控的超声频振动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加工技术,其具有提高加工工件表面质量、减小加工工具磨损、降低加工区域温度及减少切削力等诸多优点。介绍了超声加工技术在超声... 超声加工技术是在传统制造加工技术中,对工件或者工具施加沿一定方向的可控的超声频振动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加工技术,其具有提高加工工件表面质量、减小加工工具磨损、降低加工区域温度及减少切削力等诸多优点。介绍了超声加工技术在超声振动系统、加工工艺参数、超声复合加工和深小孔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各项研究的加工特点。综合近年来对超声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对超声加工技术研究中存在的待解决问题,并阐述了未来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加工 超声振动系统 超声复合加工 深小孔加工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激光制备微热管复合沟槽吸液芯及毛细压力验证 被引量:6
2
作者 况旭 魏昕 +1 位作者 谢小柱 汪永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5-148,共4页
吸液芯结构是微热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微热管传热性能起到关键作用。目前,随着微热管的微型化,多种新型吸液芯结构相继提出,有效的拓宽微热管的应用领域。激光刻蚀法已成为制备微热管微型沟槽的高效可行法。借助激光刻蚀技术优势制备... 吸液芯结构是微热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微热管传热性能起到关键作用。目前,随着微热管的微型化,多种新型吸液芯结构相继提出,有效的拓宽微热管的应用领域。激光刻蚀法已成为制备微热管微型沟槽的高效可行法。借助激光刻蚀技术优势制备出微热管复合沟槽吸液芯,分析复合沟槽结构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然后建立复合沟槽吸液芯毛细压力轴向分布数学模型,得出微热管内毛细压力沿轴向分布情况,证明复合沟槽提供较大的毛细压力,从而具有优异的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热管 复合沟槽 吸液芯 毛细压力 激光刻蚀
下载PDF
高重频飞秒激光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兆艳 谢小柱 +1 位作者 赖庆 黄亚军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7-104,共8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的激光定量去除是航空航天工业中结构修复的关键技术。然而,CFRP中碳纤维和环氧树脂性能的巨大差异使得激光加工非常具有挑战性,热损伤一直是CFRP激光加工广泛应用的主要障...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的激光定量去除是航空航天工业中结构修复的关键技术。然而,CFRP中碳纤维和环氧树脂性能的巨大差异使得激光加工非常具有挑战性,热损伤一直是CFRP激光加工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为了研究高重频飞秒激光加工对CFRP复合材料的热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分析了激光能量密度、扫描速度和扫描方向对材料烧蚀速率与热影响区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飞秒激光在CFRP上的高精度选区定量去除工艺。结果表明:当工艺参数选择θ=90°,脉宽为290 fs,功率为7 W,频率为100 kHz,扫描速度为300 mm/s,扫描间距为60~80μm时,整体烧蚀表面质量较优,精度(粗糙度)可以达到10μm,去除区域表面热影响区约为33.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工艺参数 热影响区 定量去除
下载PDF
硅片自旋转磨削中基于力的微接触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庆磊 魏昕 +1 位作者 谢小柱 胡伟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6-802,共7页
建立了杯型金刚石砂轮稳定延性域磨削过程中砂轮微单元与硅片的微接触力学模型,采用力分解法研究了其自旋转磨削微观作用机理。法向分解分别运用接触力学中的赫兹理论和"空腔模型"理论分析得出硅片上对应弹性和塑性阶段的载... 建立了杯型金刚石砂轮稳定延性域磨削过程中砂轮微单元与硅片的微接触力学模型,采用力分解法研究了其自旋转磨削微观作用机理。法向分解分别运用接触力学中的赫兹理论和"空腔模型"理论分析得出硅片上对应弹性和塑性阶段的载荷和应力分布情况,以及砂轮微单元上相应的应力分布情况;切向分解运用微观摩擦学理论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以及法、切向合成微接触总应力的情况。分析与试验对比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有效,可为硅片自旋转磨削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自旋转磨削 微接触 硅片 砂轮微单元
下载PDF
改进YOLOv3模型对航拍汽车的目标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晓竹 薛帅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4-89,共6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汽车作为待检测目标时,现有的检测方法容易出现误检、漏检、定位不准,检测精度和速度难以同时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模型YOLOv3的改进模型ZQ-YoloNet。通过实验分析,证明该方法在检测无人机航拍汽... 针对无人机航拍汽车作为待检测目标时,现有的检测方法容易出现误检、漏检、定位不准,检测精度和速度难以同时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模型YOLOv3的改进模型ZQ-YoloNet。通过实验分析,证明该方法在检测无人机航拍汽车时具有良好的效果,精准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了97.73%和78.25%,对1280×720像素mp4格式视频检测时速度不低于40帧/s,能够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拍汽车 目标检测 YOLOv3模型
原文传递
槽道微热管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旸 魏昕 +1 位作者 谢小柱 胡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7-259,264,共4页
微热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热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用武器等领域,是解决高热流密度电子元器件散热的主要途径之一。槽道微热管凭借其结构简单、导热性能优越、等温性能优良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热管技术... 微热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热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用武器等领域,是解决高热流密度电子元器件散热的主要途径之一。槽道微热管凭借其结构简单、导热性能优越、等温性能优良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热管技术中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介绍了槽道微热管在新型吸液芯结构、传热性能、吸液芯制备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合近年来对槽道微热管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槽道微热管研究中存在的待解决问题,并阐述了未来槽道微热管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道微热管 新型吸液芯 传热性能 制备方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激光制备针翅微热管与传热实验研究
7
作者 李成彬 魏昕 +1 位作者 谢小柱 胡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6-209,共4页
电子产品快速发展同时导致了热量高等问题,为了延长电子产品使用寿命,研究平板微热管的传热性能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为了研究激光制备针翅平板微热管的传热性能,首先采用理论建模确定针翅最优结构,然后通过激光制备针翅平板微热管,最... 电子产品快速发展同时导致了热量高等问题,为了延长电子产品使用寿命,研究平板微热管的传热性能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为了研究激光制备针翅平板微热管的传热性能,首先采用理论建模确定针翅最优结构,然后通过激光制备针翅平板微热管,最后通过实验研究倾角、工作液体、充液率以及槽道结构等因素对针翅平板微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并以温差、热阻以及当量导热系数作为评价针翅平板微热管传热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以水为工作液体,倾斜角度为90°,且在充液率为45%时的针翅平板微热管的传热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微热管 针翅 传热性能 激光
下载PDF
激光制备微热管传热分析与沸腾实验研究
8
作者 魏昕 李成彬 +1 位作者 谢小柱 胡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2-174,179,共4页
电子自动化理论研究逐步深入以及电子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散热问题日益严峻。为了研究激光制备针翅平板微热管的传热性能,首先采用理论建模确定针翅结构,然后使用MATLAB软件计算出其最优解,再通过激光制备针翅平板结构,最后通过沸腾单因... 电子自动化理论研究逐步深入以及电子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散热问题日益严峻。为了研究激光制备针翅平板微热管的传热性能,首先采用理论建模确定针翅结构,然后使用MATLAB软件计算出其最优解,再通过激光制备针翅平板结构,最后通过沸腾单因素实验验证其计算出的最优解对针翅平板微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并以温差作为评价针翅平板微热管传热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当针翅结构高为0.3mm,宽为0.2mm,横向间距0.3mm,纵向间距0.3mm时,平板微热管的传热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微热管 针翅 建模 激光 沸腾
下载PDF
超声振动磨削工程陶瓷的磨削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能 魏昕 +1 位作者 汪永超 谢小柱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5,共3页
为了研究纵扭复合振动超声加工过程中重要加工参数对磨削力动态变化的影响规律,以超声振动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磨削力大小为研究对象,采用纵扭复合振动超声磨削加工工艺方法,搭建测力系统试验平台,研究不同加工参数下磨削工程氧化锆陶瓷材... 为了研究纵扭复合振动超声加工过程中重要加工参数对磨削力动态变化的影响规律,以超声振动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磨削力大小为研究对象,采用纵扭复合振动超声磨削加工工艺方法,搭建测力系统试验平台,研究不同加工参数下磨削工程氧化锆陶瓷材料产生的磨削力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发现:外加超声振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磨削能力,减小磨削力,取较大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会增大磨削力,使得磨削力波动明显,而主轴转速增大则会显著减小磨削力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扭复合振动 超声加工 测力系统 磨削力试验
下载PDF
飞秒激光全划切超薄碳化硅基片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炜 刘涛 +4 位作者 何家乐 张家发 张宇梁 龙江游 谢小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6-313,共8页
目的为实现超薄碳化硅基片全划切,需在加工出窄线宽(小于25μm)的切割槽的同时保证基片的强度。方法使用波长为1030 nm的红外飞秒激光对碳化硅基片进行全划切加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分析脉冲重复频率、脉冲能量、切割速度... 目的为实现超薄碳化硅基片全划切,需在加工出窄线宽(小于25μm)的切割槽的同时保证基片的强度。方法使用波长为1030 nm的红外飞秒激光对碳化硅基片进行全划切加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分析脉冲重复频率、脉冲能量、切割速度和扫描次数对切口宽度、深度以及断面形貌的影响,采用能谱仪对不同脉冲能量下的划切断面进行微区元素分析,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划切断面粗糙度,以及采用电子万能实验机测试划切样品的抗弯强度。结果划切断面的元素主要有Si、C、O3种,O元素富集在断面的上下边缘位置。SiO_(2)颗粒喷溅重沉积影响断面微纳结构。断面的粗糙度随脉冲能量的增强而上升,基片强度反而下降。在激光脉冲能量为3.08μJ、脉冲重复频率为610 k Hz、切割速度为4 mm/s、切割12次的条件下,可以加工出宽度为15μm、深度高于100μm的良好切割槽,断面粗糙度为296 nm,基片抗弯强度为364 MPa。结论切割槽宽度和深度与脉冲重复频率、脉冲能量、切割速度和扫描次数有关。O元素的分布说明存在SiO_(2)堆积在断面上下边缘部分的现象。使用小脉冲能量激光进行划切,可以减少SiO_(2)颗粒喷溅重沉积,从而使断面出现大量熔块状结构,得到粗糙度较低的断面形貌。断面粗糙度降低,意味着划切断面存在的微裂纹等缺陷减少,从而使强度上升。本试验最终采用较优激光划切工艺参数,实现了飞秒激光全划切超薄SiC基片,槽宽仅为15μm。由于短脉宽小脉冲能量高重复频率激光的作用以及激光辐射下SiC材料的相分离机制,基片划切断面烧蚀形貌良好,且抗弯强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切割 超薄碳化硅 红外飞秒激光 断面形貌 粗糙度测试 强度测试
下载PDF
军事变形伪装目标的识别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晓竹 薛建栋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7年第5期27-30,共4页
针对传统的目标识别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军事变形伪装目标的识别技术亟待加强等问题,对变形伪装军事目标的识别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采用SIFT算子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并匹配,采用快速排序法对识别目标按照相似度排序,并开发了一套... 针对传统的目标识别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军事变形伪装目标的识别技术亟待加强等问题,对变形伪装军事目标的识别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采用SIFT算子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并匹配,采用快速排序法对识别目标按照相似度排序,并开发了一套军事变形伪装识别系统。通过系统测试可知,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在海量图像库中识别出存在变形伪装的军事目标,并能够找出相似的军事目标,按照相似程度将这些目标排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伪装 图像特征提取 SIFT算子 快速排序法 测试软件
原文传递
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脑瘫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晶 于雪峰 +5 位作者 谢小勇 朱燕 吕岫华 刘伟 艾萍 刘珊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证明电针刺激脑瘫鼠头部运动区具有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作用。方法:构建脑瘫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头部电针组,电针+LY294002组,每组15只;正常组仅进行假手术处理,模型组进行造模手术,头部... 目的:证明电针刺激脑瘫鼠头部运动区具有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作用。方法:构建脑瘫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头部电针组,电针+LY294002组,每组15只;正常组仅进行假手术处理,模型组进行造模手术,头部电针组造模后直接给与电针刺激脑瘫鼠头部运动区干预;头部电针+LY294002组在造模前20 min脑室内注射PI3K抑制剂LY294002,造模后给与电针刺激脑瘫鼠头部运动区干预;在造模后的不同时间节点各组取5只实验大鼠,先后进行BBB运动功能等级评分,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Akt、p-Akt的表达,脑组织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头部电针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在各时段都较高,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减少,海马组织Akt、p-Akt的表达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头部电针+LY294002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是电针刺激脑瘫鼠头部运动区治疗脑瘫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瘫 海马神经元 细胞凋亡 PI3K/AKT
下载PDF
外周血Th9和IL-9水平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金文静 谢晓洪 朱念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Th9比例及IL-9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7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不同分为COPD稳定期(n=73)和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n=103),并取健康非吸烟人群85例和健康吸烟人...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Th9比例及IL-9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7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不同分为COPD稳定期(n=73)和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n=103),并取健康非吸烟人群85例和健康吸烟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对四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测试,采用流式细胞术法(FCM)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外周血Th9比例及IL-9水平。结果 COPD稳定期和AECOPD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FEV_1/FVC及6 min步行试验(6MWT)值均显著低于健康非吸烟组及健康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COPD稳定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外周血Th9比例及IL-9水平高于COPD稳定期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Th9比例及IL-9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非吸烟组与健康吸烟组间Th9比例及IL-9水平无明显差别。AECOPD患者IL-9水平与Th9比例呈轻度正相关(r=0.578,P<0.05),COPD稳定期组两者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Th9细胞可能通过分泌IL-9在COPD的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IL-9可以作为COPD呼吸道炎症的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 TH9 IL-9
原文传递
人工养殖的大鲵皮中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碧仙 陈扬 +3 位作者 曹宇 谢晓林 朱燕 李灿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3-85,共3页
采用酸解法提取大鲵皮中的胶原蛋白,通过比色法测定了大鲵皮中L-羟脯氨酸的含量,由L-羟脯氨酸的含量换算出胶原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大鲵皮中L-羟脯氨酸的含量为2.602%,胶原蛋白的含量为28.86%。
关键词 大鲵皮 比色法 L-羟脯氨酸 胶原蛋白
下载PDF
饲料糖脂比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血液指标和肝脏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丽萍 郑文佳 +6 位作者 秦超彬 高风英 谢帝芝 闫潇 朱华平 卢迈新 聂国兴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6-1386,共11页
为探讨糖脂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5种不同糖脂比(1.5、2.3、3.9、7.0、16.5)的等氮等能饲料,以吉富罗非鱼幼鱼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8周的饲养实验。结果显示,随饲料中糖脂比... 为探讨糖脂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5种不同糖脂比(1.5、2.3、3.9、7.0、16.5)的等氮等能饲料,以吉富罗非鱼幼鱼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8周的饲养实验。结果显示,随饲料中糖脂比升高,吉富罗非鱼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和蛋白质效率(PER)先升高后降低,糖脂比为3.9和7.0时,WGR、SGR和PER最高。饵料系数(FCR)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在糖脂比为3.9和7.0组显著低于其他组。随着饲料糖脂比的增加,吉富罗非鱼全鱼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在糖脂比为16.5时达到最低水平,但仅与1.5组存在显著差异。血浆甘油三酯在糖脂比最高组也出现显著降低,血浆胆固醇同样在糖脂比最高组显著低于3.9组。然而血糖的变化趋势相反,当糖脂比为16.5时显著高于其他组。随着糖脂比的升高,吉富罗非鱼幼鱼肝脏中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及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则逐渐下降。根据二次回归模型得出,在等氮等能的饲料条件下,吉富罗非鱼幼鱼最适宜的糖水平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9.69%和9.53%,其对应的糖脂比为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糖脂比 生长 血清学指标 PK PEPCK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