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东组泥岩水作用的特征强度及其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柳万里 晏鄂川 +3 位作者 戴航 杜毅 肖炜波 赵松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1-326,共16页
为探讨饱水作用对巴东组泥岩的强度参数与变形特性及其能量演化的影响规律,进而建立力学特性、能量演化以及微裂纹发育三者间的内在联系,首先开展天然与饱和状态下泥岩的单轴压缩试验,采用应变曲线法确定特征强度,定量比较分析泥岩特征... 为探讨饱水作用对巴东组泥岩的强度参数与变形特性及其能量演化的影响规律,进而建立力学特性、能量演化以及微裂纹发育三者间的内在联系,首先开展天然与饱和状态下泥岩的单轴压缩试验,采用应变曲线法确定特征强度,定量比较分析泥岩特征强度的劣化规律和能量参数的数值差异,深入挖掘泥岩水岩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特征,据此给出泥岩饱水软化机制的能量解释。试验发现饱水作用对泥岩力学特性的影响表现为特征强度降低、脆性变形减弱、塑性变形增强、各变形段差异明显,对泥岩能量演化的影响表现为饱水后岩石吸能与释能性质减弱、耗能性质增强、各段的能量分配规律不同。随后,基于试验数据依托颗粒流软件虚拟实现同等条件下的数值试验,分析模拟试样微裂纹发育特征与能量演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揭示泥岩能量演化的微细观机制。结果表明颗粒流理论在从细观力学角度解释岩石损伤破坏机制方面具有优越性,为岩石非均质特性的微细观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巴东组 水作用 特征强度 能量演化 细观力学机制
原文传递
采煤工作面煤层三维模型构建及动态修正技术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万里 张学亮 王世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73-1983,共11页
高精度工作面煤层三维模型是实现无人开采的有效保障,但现阶段构建的煤层三维模型普遍存在以静态模型为主且垂向分辨率较低的问题,为满足无人开采对煤层三维模型高精度的要求,煤层三维模型必须要有一个动态精细修正的过程。为此,在详细... 高精度工作面煤层三维模型是实现无人开采的有效保障,但现阶段构建的煤层三维模型普遍存在以静态模型为主且垂向分辨率较低的问题,为满足无人开采对煤层三维模型高精度的要求,煤层三维模型必须要有一个动态精细修正的过程。为此,在详细分析了煤层三维模型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一种煤层三维模型的动态精细修正技术,进而提升煤层三维模型局部精度,实现工作面的有限透明。主要思路是在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动态融入回采作业中最新探测的工作面激光扫描数据、顶/底煤厚数据和采煤机截割轨迹信息,采用二次序列规划法精确计算出煤层三维模型局部区域的修正值,并利用克里格空间曲面插值法把修正值插入到煤层三维模型中,这样利用上一回采阶段新揭露的修正数据去动态修正下一回采阶段的煤层三维模型,如此逐级递进,逐步求精,从而提升煤层三维模型精度,使修正后的煤层三维模型更准确地表达出工作面实际煤层的结构信息,为工作面无人化开采控制提供关键基础数据。在斜沟煤矿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前100刀修正后煤层垂向误差绝对值小于0.2 m区域比修正前提高了将近一倍,证实了该研究方法可有效提高采煤工作面煤层三维模型局部精度,提升煤层三维模型的实用价值和应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煤层三维模型 动态精细修正 无人开采 有限透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3
作者 孙刚 刘万里 +1 位作者 白牧鑫 杨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948-950,共3页
目的观察疏和平逆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疏和平逆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目的观察疏和平逆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疏和平逆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内镜有效率均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76.67%和83.33%,治疗组中医证候及内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3.33%、36.6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和平逆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疏和平逆汤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下载PDF
大跨悬索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分析与结构方案比选 被引量:20
4
作者 蔡小培 刘万里 +2 位作者 谢铠泽 谭茜元 张乾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0-167,共8页
为确定千米级悬索桥上无缝线路铺设方案,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可考虑桥塔、主缆及吊索影响的悬索桥上无缝线路空间耦合模型,对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受力变形规律与结构优化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悬索桥温度跨度较大,全桥仅采用... 为确定千米级悬索桥上无缝线路铺设方案,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可考虑桥塔、主缆及吊索影响的悬索桥上无缝线路空间耦合模型,对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受力变形规律与结构优化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悬索桥温度跨度较大,全桥仅采用常阻力或小阻力扣件时钢轨伸缩力分别为1754.36、1243.36 kN,与基本温度力叠加后钢轨强度无法满足规范要求;为减小梁体伸缩变形对无缝线路受力的影响,主梁两端需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简称调节器);建议调节器尖轨铺在主跨连续梁,基本轨位于引桥并跨越梁缝,量程取±600 mm及以上;考虑梁端调节器伸缩量较大,应采用伸缩抬枕装置保证轨下基础的刚度均匀性;梁端调节器区域轨道受力变形复杂,建议加强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无缝线路 梁轨相互作用 伸缩附加力 钢轨伸缩调节器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的特厚煤层厚度动态探测技术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万里 马修泽 张学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06-2714,共9页
煤层厚度动态探测对于提升工作面煤层三维模型局部精度及实现智能化精准开采具有重要意义。而现阶段煤厚探测普遍以薄煤层为主很少涉及特厚煤层,且在进行煤厚计算时主要使用单一的介电常数进行计算,探测方式大多为静态点测,探测效率较... 煤层厚度动态探测对于提升工作面煤层三维模型局部精度及实现智能化精准开采具有重要意义。而现阶段煤厚探测普遍以薄煤层为主很少涉及特厚煤层,且在进行煤厚计算时主要使用单一的介电常数进行计算,探测方式大多为静态点测,探测效率较低且测点之间的探测精度难以控制。为提高特厚煤层三维模型局部建模精度,迫切需要对工作面两巷区域的特厚煤层信息进行动态探测。为此,在详细分析了目前特厚煤层厚度探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基于带通滤波的煤岩界面识别技术、煤层介电常数精确校正技术、基于时间同步的探测数据定位技术,实现了两巷特厚煤层厚度的动态测量。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在钻孔位置利用探地雷达对煤厚信息进行静态探测获取煤岩分界面数据,利用钻孔数据与雷达探测煤岩界面信息对煤层的介电常数进行校正;其次,利用插值法获取相邻两钻孔之间的煤层介电常数,探地雷达结合单片机与加速度计测量信息实现对钻孔之间煤厚信息动态探测,精确计算出探地雷达位移量,并利用井下巷道开拓时已标记的距离信息对雷达位移进行校正;最后,基于时间同步原则将探测数据与位移进行匹配,实现探测数据精确定位,融合校正后的介电常数与带有位移信息的探测数据准确计算出各个探测位置的煤厚信息。在塔山煤矿试验结果表明特厚煤层动态探测误差小于10%,满足煤层三维模型局部建模垂向精度的要求,验证了该方法进行特厚煤层厚度动态探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特厚煤层 动态探测 介电常数 局部修正
下载PDF
益气养阴祛瘀汤配合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万里 冯艳 张杰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汤配合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水平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汤配合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水平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Y水平,采用全自动凝血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为70.0%(2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4,P=0.004)。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528、4.337,P值均<0.05);观察组CRP[(9.25±1.21)mg/L比(15.24±1.74)mg/L,t=4.905]、HCY[(12.59±2.05)μmol/L比(16.52±2.05)μmol/L,t=4.82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T[(15.20±1.17)s比(12.95±1.02)s,t=4.891]、APTT[(36.72±1.98)s比(33.02±1.68)s,t=4.553]、TT[(14.67±0.95)s比(12.21±1.10)s,t=4.210]均高于对照组(P<0.05),FIB[(2.55±0.25)g/L比(3.03±0.51)g/L,t=4.02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祛瘀汤配合针刺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脑组织损伤,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恢复期 针刺疗法 穴位 头针刺激区 益气养阴祛瘀汤 同型半胱氨酸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AHP中互反判断矩阵的区间权重确定方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万里 刘卫锋 常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37,共5页
文章借助层次分析法(AHP)中互反判断矩阵的剖分,得到所有可能的完全一致性权重向量,对所有权重向量对应分量,找出最大最小值,从而准确地确定出区间权重向量,并验证所得到的区间权重满足规范化特性。对于较高阶判断矩阵,给出列剖分法近... 文章借助层次分析法(AHP)中互反判断矩阵的剖分,得到所有可能的完全一致性权重向量,对所有权重向量对应分量,找出最大最小值,从而准确地确定出区间权重向量,并验证所得到的区间权重满足规范化特性。对于较高阶判断矩阵,给出列剖分法近似处理。所给方法克服了常用规划模型的烦琐以及带来偏差的问题,充分显示判断的不一致性波动程度,示例显示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互反判断矩阵 区间权重 完全一致性
下载PDF
无砟轨道简支梁桥墩纵向刚度限值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蔡小培 谭茜元 +1 位作者 刘万里 张乾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8-44,共7页
研究目的:桥墩纵向刚度合理限值是铁路桥梁设计和轨道设计的关键参数,本文考虑桥上板式无砟轨道多层结构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建立简支梁桥-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空间耦合模型,分析桥墩纵向刚度对不同跨度简支梁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 研究目的:桥墩纵向刚度合理限值是铁路桥梁设计和轨道设计的关键参数,本文考虑桥上板式无砟轨道多层结构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建立简支梁桥-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空间耦合模型,分析桥墩纵向刚度对不同跨度简支梁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不同跨度简支梁桥的桥墩纵向刚度合理限值。研究结论:(1)简支梁跨度L≤64 m时,桥墩纵向刚度的控制指标为梁轨相对位移值;跨度超过64 m后,钢轨强度成为桥墩纵向刚度的控制指标;(2)铺设常阻力扣件时,32 m、48 m、64 m、80 m和96 m简支梁桥墩纵向刚度限值分别为210 k N/cm、500 k N/cm、700 k N/cm、1500 k N/cm和2000 k N/cm;(3)综合考虑结构安全性和工程经济性,对于80 m和96 m简支梁桥,可通过全桥铺设小阻力扣件来大幅度降低桥墩纵向刚度;(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无砟轨道简支梁桥的桥墩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 无砟轨道 无缝线路 桥墩刚度 梁轨相对位移
下载PDF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佩琳 刘万里 +1 位作者 杨璐 苏坤涵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217-220,共4页
根据近5年来相关文献资料,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中医诊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存在优势,临床基于整体审查、辨证施治、防治结合等理念,运用中医内治、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等特色疗法... 根据近5年来相关文献资料,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中医诊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存在优势,临床基于整体审查、辨证施治、防治结合等理念,运用中医内治、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等特色疗法,配合摄生调养的"治未病"手段,在缓解该病难治症状,预防发病或复发等方面应用前景广泛。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中西医结合 治未病 综述
下载PDF
落石运动特征试验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柳万里 晏鄂川 +1 位作者 魏鹏飞 李丽华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8,共12页
危岩崩落时会与坡面碰撞解体为块径不同的落石,而落石运动特征影响因素众多,导致难以准确预测落石运动全过程。本文以湖北汤池峡崩塌为例,在调查分析崩塌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开展现场危岩清除试验,通过拍摄危岩崩落过程获取落石运动数据... 危岩崩落时会与坡面碰撞解体为块径不同的落石,而落石运动特征影响因素众多,导致难以准确预测落石运动全过程。本文以湖北汤池峡崩塌为例,在调查分析崩塌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开展现场危岩清除试验,通过拍摄危岩崩落过程获取落石运动数据,并采用Rockfall软件对比研究落石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当法向恢复系数Rn=0.37、切向恢复系数Rt=0.87、粗糙度f=6°、摩擦角α=30°时,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吻合较好,该参数组合可准确表征落石运动过程。基于Rockfall软件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发现,不同因素对落石运动特征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尤以α对落石运动的影响机制最为复杂。当选取因素单位变化率为敏感性排序依据时,对于落石运动距离、弹跳高度和总动能而言,Rn、Rt、f、α、m(落石质量)、H(初始高程)等因素的敏感性排序分别为:Rt>Rn>f>H>m、H>Rt>Rn>f、m>Rn>H>Rt>f。本文相关成果可指导落石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判定,并为崩塌防治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 运动特征 Rockfall软件 因素敏感性 汤池峡
下载PDF
长江荆江河段滩槽演变与航道水深资源提升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云平 李明 +3 位作者 刘万利 朱玉德 杨丽洁 余文钧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0-252,共13页
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通过系统性航道整治和疏浚维护,长江荆江河段航道水深已由2002年的2.9 m提升至2020年的3.5~3.8 m,但仍低于上游三峡大坝库区(4.5 m)及下游河段(4.5~6.0 m),航道水深与上下游不衔接且制约长江航道综合效益发挥... 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通过系统性航道整治和疏浚维护,长江荆江河段航道水深已由2002年的2.9 m提升至2020年的3.5~3.8 m,但仍低于上游三峡大坝库区(4.5 m)及下游河段(4.5~6.0 m),航道水深与上下游不衔接且制约长江航道综合效益发挥。为了适应上下游航道水深,需提升荆江河段航道尺度,亟需明确航道水深资源、碍航特征与河道演变等关系。以长江荆江河段为对象,分析1960—2020年水沙及地形等资料,开展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滩槽演变与航道水深资源提升关系研究。研究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河段以枯水河槽冲刷为主,冲刷量占全部冲刷量的90.97%,江心洲和边滩面积减少18.3%,其中江心洲、边滩面积减幅分别为9.4%和24.9%;在河床冲刷与航道整治工程实施条件下,以4.5 m×200 m(水深×宽度)进行航道尺度核查,荆江河段碍航总长度占全河段5.3%;4.5 m水深碍航特征包括砂卵石河段枯水位下降幅度高于河槽下切深度引起航道水深不足,沙质河床内弯曲河段“凸岸侧边滩冲刷、凹岸侧深槽淤积”引起滩槽形态及航道边界不稳定,以及分汊河段内洲滩萎缩与汊道间不均衡冲刷引起枯水航路不稳定及水深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演变 汊道分流关系 航道水深资源 荆江河段 长江中游河段
下载PDF
对辽沈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治疗的思考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万里 李晓晨 +5 位作者 张杨 刘若实 赵艺 刘妍彤 任爽 张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27-29,35,共4页
通过对辽宁沈阳地区及湖北襄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临床证候、病机特点及辨证论治等相关资料的总结分析,认为此次疫病同时具有湿、寒的特点,审证求因,南北方各有侧重;南方侧重于"湿",北方侧重于"寒"。提出辽... 通过对辽宁沈阳地区及湖北襄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临床证候、病机特点及辨证论治等相关资料的总结分析,认为此次疫病同时具有湿、寒的特点,审证求因,南北方各有侧重;南方侧重于"湿",北方侧重于"寒"。提出辽沈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建议:三因制宜,结合地域和时令特点求同存异;综合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临床表现,分期而论,分证而治;注重个体体质差异,探寻邪气从化过程,辨体施治;活用六经辨证,防止疾病传变;做到重视预防,合理调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中医药疗法 三因制宜 辽沈地区
下载PDF
长联大跨桥梁无缝线路力学特性与结构设计 被引量:11
13
作者 蔡小培 田春香 +2 位作者 王铁霖 刘万里 高梓航 《高速铁路技术》 2020年第2期73-79,86,共8页
随着桥梁跨度、联长的不断增加,复杂的梁轨相互作用给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在总结桥上无缝线路计算理论和求解模型的基础上,以某长联大跨桥上无缝线路为例,对其力学特性和结构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1)长联大... 随着桥梁跨度、联长的不断增加,复杂的梁轨相互作用给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在总结桥上无缝线路计算理论和求解模型的基础上,以某长联大跨桥上无缝线路为例,对其力学特性和结构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1)长联大跨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较大,钢轨强度往往难以满足规范要求;(2)梁端设置伸缩调节器,可有效减小梁轨相互作用,放散钢轨纵向力;(3)梁端设置抬枕装置可有效缓解梁缝增大导致的轨道刚度不均匀问题,需与伸缩调节器配套使用;(4)长联大跨桥上轨道设置健康监测系统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联大跨桥梁 无缝线路 伸缩调节器 梁轨相互作用 健康监测
下载PDF
旋覆代赭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田硕 刘万里 +1 位作者 苏坤涵 冯丽萍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7期205-209,共5页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治疗脾胃虚弱、痰气上逆之痰气痞的代表方,有降气消痰、补益脾胃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查阅近年相关文献资料,总结该方在消化系统相关病症及眩晕、顽固性咳嗽等病症中的具体应用,结合药理实验研究,初步...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治疗脾胃虚弱、痰气上逆之痰气痞的代表方,有降气消痰、补益脾胃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查阅近年相关文献资料,总结该方在消化系统相关病症及眩晕、顽固性咳嗽等病症中的具体应用,结合药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该方的临床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代赭汤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减少与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恬 倪晓薇 +4 位作者 刘万莉 符婷 薛忠慧 季娟 顾志峰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2-728,共7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伴血小板减少与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血浆IL-10和TGF-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20例(A组)、无血小板减少患者47例(B组)、健康对照组13例(C组),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伴血小板减少与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血浆IL-10和TGF-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20例(A组)、无血小板减少患者47例(B组)、健康对照组13例(C组),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及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血浆中IL-10和TGF-β1的水平,分析淋巴细胞亚群、Treg、IL-10、TGF-β1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①A组的Treg比例低于B组和C组(P<0.05),IL-10、TGF-β1、淋巴细胞计数、总T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与Treg、IL-10、TGF-β1、淋巴细胞计数、总T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降低,Treg的数量、比例和功能异常可能在SLE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 调节性T细胞 白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反艾滋病歧视培训方案的改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名 贺连香 +10 位作者 李力 林淳青 曹晓霞 袁素娥 林莉 易宜芳 唐慧 刘万里 莫丹 刘鹏 王红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04-1109,共6页
目的改编反艾滋病歧视培训方案,对三级甲等医院的骨干护士进行培训,探讨此培训方案对三级甲等医院骨干护士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成立反艾滋病歧视方案改编小组,制订改编方案。选择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3个科室... 目的改编反艾滋病歧视培训方案,对三级甲等医院的骨干护士进行培训,探讨此培训方案对三级甲等医院骨干护士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成立反艾滋病歧视方案改编小组,制订改编方案。选择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3个科室的62名骨干护士,对其进行反艾滋病歧视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培训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护士艾滋病知信行量表对骨干护士进行测评。结果与培训前相比,62名骨干护士培训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艾滋病知识得分提高,歧视态度和工作逃避行为得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艾滋病歧视培训改编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提高骨干护士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艾滋病 教育 护理 偏见
原文传递
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脾虚湿毒证31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单永改 刘万里 吴昊 《江苏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脾虚湿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脾虚湿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最终治疗组完成31例,对照组完成29例。对照组予常规术后宣教、饮食指导等...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脾虚湿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脾虚湿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最终治疗组完成31例,对照组完成29例。对照组予常规术后宣教、饮食指导等,不予其他干预,定期随访观察;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浓煎剂健脾利湿解毒方口服,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入组前与观察/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如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等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观察/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患者观察/治疗3个月后、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息肉复发率,比较2组患者术后1年腺瘤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17%(P<0.05)。观察/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入组前(P<0.05),治疗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清EGF、VIP、SP水平均明显低于入组前(P<0.05)及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半年、术后1年息肉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年腺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脾虚湿毒证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大肠息肉的复发率,尤其对预防腺瘤性息肉的复发有一定疗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调节胃肠激素紊乱,阻断新生血管生成,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健脾利湿解毒方 脾虚湿毒证 胃肠激素
下载PDF
辛开苦降法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申中美 刘万里 苏坤涵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亚型中腹泻型最为多见。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优势逐渐显现,多注重调畅气机,调和阴阳,以平为期,旨在恢复肠腑通降、传导的生理特性。辛开苦降法有平调寒热、燮理阴阳、协调气机的功效,代...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亚型中腹泻型最为多见。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优势逐渐显现,多注重调畅气机,调和阴阳,以平为期,旨在恢复肠腑通降、传导的生理特性。辛开苦降法有平调寒热、燮理阴阳、协调气机的功效,代表方剂有乌梅丸、半夏泻心汤等,临床应用已较为普遍,收效颇好。临证运用辛开苦降法,在整体诊查、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可随证灵活化裁,更好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开苦降法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阴阳 气机 寒热
下载PDF
点火条件对密闭管道内预混氢气/空气燃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从煌 曲艳东 +1 位作者 刘万里 翟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2-631,共10页
基于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点火位置(距管左端壁面100、200和500mm)、点火温度(1 000、1 500和2 000K)和点火面积(管左端壁面处半径为50、35和20mm的点火域)等点火条件对1 000mm密闭管道中预混氢气/空气(H2/air)燃爆... 基于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点火位置(距管左端壁面100、200和500mm)、点火温度(1 000、1 500和2 000K)和点火面积(管左端壁面处半径为50、35和20mm的点火域)等点火条件对1 000mm密闭管道中预混氢气/空气(H2/air)燃爆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点火位置距管左端壁面越远,中间节点处温度越高,温升越快;不同点火温度下管内最高温升速率基本同步,且提高点火温度,使得燃烧反应更剧烈,能提高管内气体温升速率,但却降低管内的压力峰值;点火面积越小,预混H2/air燃烧前期温升越快。当采用半径为35mm的点火域和点火位置距管左端壁面100mm的点火方式时,预混H2/air燃爆的各项参数相对较高。不同点火条件对密闭管内气体的动能和内能的影响规律类似于其对管内气体的流速和温度的影响规律,而对涡量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条件 密闭管道 预混火焰 湍流燃烧 火焰前锋
下载PDF
一次春季雹灾的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冬梅 柳琼 +2 位作者 刘婉莉 周涛 李斯荣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68,共5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以及三门峡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6年4月27日山西运城市的雹灾天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空冷温槽是雹灾发生的大环流背景。雹灾发生前大气特征具有上下干、中间湿的"蜂腰状"结构,高低空差动温度平...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以及三门峡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6年4月27日山西运城市的雹灾天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空冷温槽是雹灾发生的大环流背景。雹灾发生前大气特征具有上下干、中间湿的"蜂腰状"结构,高低空差动温度平流造成强烈的位势不稳定,强的垂直风切变及低层大的切变曲率,有利于超级单体和多单体风暴发展;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有利于强对流风暴发展,超级单体发生前1 h地面有中尺度辐合线生成,中低层具有钩状回波特征,并伴有弱的中气旋;多单体风暴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相伴而生,在发展过程中有中气旋生成,并出现风暴顶辐散;春季-20℃层高度低于6 km,与0℃层厚度差小于3.5 km,利于形成密集的大小不均冰雹,对农作物损伤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雹灾 多普勒雷达 大气结构 超级单体 多单体 中气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