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耦合MOP与GeoSOS-FLUS模型的县级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复合优化 被引量:69
1
作者 曹帅 金晓斌 +5 位作者 杨绪红 孙瑞 刘晶 韩博 徐伟义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1-1185,共15页
在自然资源整合不断加强,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复杂的形势下,采用单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式难以有效满足区域土地利用合理规划的需求。综合考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布局优化的集成体系... 在自然资源整合不断加强,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复杂的形势下,采用单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式难以有效满足区域土地利用合理规划的需求。综合考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布局优化的集成体系,对提升规划适用性具有积极作用。选取常州市金坛区为研究区,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为优化目标,设置自然演变、经济优先和生态优先三种发展情景,在通过MOP(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利用GeoSOS-FLUS模型实现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结果表明:通过集成MOP和GeoSOS-FLUS模型,采用'结构+约束+布局+准则'研究模式探索县域单元下的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优化,对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有一定帮助。从案例分析结果看,城镇工矿用地数量在自然演变和经济效益优先情景下分别增加了39%和95%;林地在生态效益优先情景下增加了40%;农村居民点在三种情景下分别减少33%、66%和66%。在三种发展情景下,空间格局都将面临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两级分化的现象,后期区域发展中应加强城乡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促进空间布局均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布局 MOP模型 GeoSOS-FLUS模型 优化 金坛
原文传递
1995-201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其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63
2
作者 张晓琳 金晓斌 +3 位作者 范业婷 刘晶 单薇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9-706,共18页
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可实现土地利用功能协调,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功能协调角度构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分析框架,利用江苏省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5期遥感影像及相关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构建三级土地利... 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可实现土地利用功能协调,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功能协调角度构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分析框架,利用江苏省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5期遥感影像及相关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构建三级土地利用功能评价体系,以县域为评价单元,通过三角模型和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解析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协调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总水平提升减慢,其中生产、生活功能不同程度提升,生态功能明显下降。(2)生产、生活功能空间集聚不突出,生态功能的热点、冷点区域呈"Y"型集聚分布。(3)不同功能区功能协调性态势不一,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优化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程度较弱并持续恶化。建议江苏省在落实发展蓝图和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应优先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重点开发区生活功能转型、Ⅰ类限制开发区生产功能转型策略,并严格落实禁止开发区的生态保护责任等差别化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功能 土地利用转型 功能协调 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
原文传递
江苏省土地利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变化与耦合特征分析 被引量:58
3
作者 单薇 金晓斌 +3 位作者 冉娜 范业婷 刘晶 周寅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41-1551,共11页
土地作为生产、生活和生态(简称"三生")功能的综合载体,对其功能进行定量评价和耦合协调特征分析是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国土空间优化配置等的重要基础。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基于"三生"功能内涵解析,采用多尺度融合数... 土地作为生产、生活和生态(简称"三生")功能的综合载体,对其功能进行定量评价和耦合协调特征分析是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国土空间优化配置等的重要基础。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基于"三生"功能内涵解析,采用多尺度融合数学模型,构建了集成行政单元和格网尺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2015年为研究断面,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江苏省"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土地利用生产和生活功能有较大提升,增幅分别为13.79%、21.72%,但空间差异显著,苏南各市县占比最高,苏中次之,苏北普遍较低;生态功能均有所下降,总减幅为6.03%;(2)江苏土地利用"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类型区划分为良好协调区、中级协调区、初级协调区、次级协调区和低级协调区5种类型;良好协调区和中级协调区均有所增加;初级协调区占比增加22.05%,且增幅最大;次级协调区占比减少33.91%,且减幅最大;低级协调区占比均最低。(3)江苏"三生"功能耦合协调水平时空分布特征显著,苏南耦合协调水平最高,苏北耦合协调水平变化最大,省域总体从初级协调损益水平提升为初级协调同步水平。本研究实现了在区域层面进行多尺度融合的土地利用"三生"功能评价,可为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功能 多尺度融合 格网空间 耦合协调 江苏
原文传递
基于“要素—景观—系统”框架的江苏省长江沿线生态修复格局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44
4
作者 韩博 金晓斌 +6 位作者 项晓敏 赵庆利 林金煌 洪长桥 金志丰 胡静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161,共21页
在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征程中,实施尺度、要素、途径复合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解决区域系统性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江苏省长江沿线地区这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区域,基于"要素—景观—系统"框架构建生... 在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征程中,实施尺度、要素、途径复合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解决区域系统性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江苏省长江沿线地区这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区域,基于"要素—景观—系统"框架构建生态修复潜力评价体系,采用Kmeans聚类分析、Getis-Ord Gi*热点分析等方法识别生态修复分区与热点,构建由点、线(带)、面组成的生态修复格局,提出生态管控与修复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修复具有多尺度性、对象复合性及途径多样性,在宏观、中观、微观尺度下具有不同的对象、目标与途径,并可以通过不同级别与类型规划进行衔接;(2)研究区要素层生态修复潜力平均值为0.460,空间分布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景观层生态修复潜力热点区分布于环长江入海口区域,冷点区分布于扬泰平原区,根据系统层评价指标可将研究区划为5个聚类分区;(3)根据评价结果可以构建"五区、三带、两核心"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并在发展导向、空间管控策略、工程措施等方面提出生态修复对策。本文可为江苏省沿江区域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生态修复内涵与实施范式探索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格局分析 生态规划 长江 江苏省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整治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 被引量:42
5
作者 韩博 金晓斌 +3 位作者 顾铮鸣 尹延兴 刘静萍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07-3030,共24页
中国国土整治历经40年发展,在促进乡村耕地保护、解决土地资源低效利用问题、助力扶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中国国土整治事业发展历程,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与文献综述方法总结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国土整治研究的关键问题,得... 中国国土整治历经40年发展,在促进乡村耕地保护、解决土地资源低效利用问题、助力扶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中国国土整治事业发展历程,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与文献综述方法总结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国土整治研究的关键问题,得到以下结论:中国国土整治事业与研究都历经国土整治规划、专项国土整治、国土综合整治三个阶段,促进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土整治的最重要历史任务;目前形成了以解决国土空间与资源利用问题为目标,以服务政策管理需求为导向,以土地利用研究为理论支撑,以农用地整治、农村居民点整治、国土综合整治等为主要对象并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拓展的研究体系;形成了包括业务管理部门与特色科研单位为核心的分散组团式研究群体;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整治研究围绕土地整治规划选址与分区决策、土地整治项目全流程监测监管与绩效评价、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土地整治政策成效评估等现实需求以及土地整治驱动生态系统变化机制、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土地利用冲突协调机制等科学问题开展了大量特色研究,充分发挥地理学经世致用特点。面向未来国土综合整治研究,应重点围绕"理论框架—问题识别—规划决策—技术体系"解决关键问题,以理论研究推动中国国土整治事业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国土整治 研究进展 关键问题
原文传递
近15a江苏省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38
6
作者 顾铮鸣 金晓斌 +2 位作者 沈春竹 金志丰 周寅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53-2462,共10页
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基于InVEST模型产水模块,定量分析了江苏省2000~2015年产水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估了水... 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基于InVEST模型产水模块,定量分析了江苏省2000~2015年产水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估了水源涵养功能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江苏省多年平均产水量为571×10~8m^3/a,水源涵养总量78. 39×10~8m^3/a;(2) 2000~2010年江苏省水源涵养功能呈下降趋势,2010~2015年有所回升,考虑到降水因素,江苏省实际水源涵养功能持续降低;(3)土地利用变化使15a来水源涵养功能下降15. 2×10~8m^3,降低幅度为16. 9%;(4)流域尺度上水源涵养功能与江苏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关系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优化、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时空变化 INVEST模型 主成分分析 江苏省
原文传递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关键问题 被引量:35
7
作者 梁鑫源 金晓斌 +3 位作者 孙瑞 张晓琳 李寒冰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31-3053,共23页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用途冲突、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土地管理效率低下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用途冲突、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土地管理效率低下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传统的以"数量—空间耦合"为核心的优化配置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与此同时,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将直接影响并作用于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立足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重点区域发展(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以保障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目标为导向,围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耕地利用格局优化、耕地集约利用转型、耕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国土整治与农用地管理、土地利用制度创新、土地经济政策优化等特色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地理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优势,为国家土地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发展和制度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综上,通过系统梳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在回顾南京大学学术贡献的基础上提出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试图为可持续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研究进展 南京大学
原文传递
城乡融合背景下淮海经济区乡村发展潜力——以苏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30
8
作者 何杰 金晓斌 +6 位作者 梁鑫源 赵庆利 韩博 肖颖 吴小欢 胡静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40-1957,共18页
乡村可持续发展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与愿景,也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可持续城乡融合系统的落脚点,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背景下,明确乡村发展阶段与状态、测度发展潜力对有效识别乡村未来发展方向和模式、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与... 乡村可持续发展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与愿景,也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可持续城乡融合系统的落脚点,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背景下,明确乡村发展阶段与状态、测度发展潜力对有效识别乡村未来发展方向和模式、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处淮海经济区核心区的苏北地区为研究对象,以7980个行政村为评价单元研究村域单元的乡村发展状态,通过县域尺度上对城乡发展阶段进行约束,以"差异化+一致性"的思路进行乡村发展潜力的综合测度。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乡村可分为"城镇主导""城乡联动"和"乡村主导"三类发展阶段,数量占比分别为15.38%、46.15%和38.46%;(2)研究区乡村发展状态指数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为6.209和1.714,具有高值区、低值区集聚的特征;(3)研究区乡村发展潜力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为2.827和0.923,发展潜力为低、较低、中等、较高和高的评价单元占比分别为4.45%、15.20%、23.22%、35.39%和21.74%;(4)依据乡村发展潜力可将研究区分为"重点挖潜区""权衡挖潜区""适度挖潜区"及"重要维护区"四类,建议分别采用"激发隐性活力,缩小区内差距""以优势要素带动,实现区域权衡发展""明确发展劣势条件,适度填补潜力空间"及"保持发展模式,实现稳定发展"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地区 城乡融合 发展阶段 发展状态 发展潜力 综合分区
原文传递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层级生态节点识别与优化——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晓琳 金晓斌 +4 位作者 赵庆利 任婕 韩博 梁鑫源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4-189,共16页
有效生态网络构建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生态节点的内涵解析,建立了"资源型战略点—结构型战略点—结构型薄弱点"的多层级生态节点识别体系,利用金坛区2015年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PO... 有效生态网络构建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生态节点的内涵解析,建立了"资源型战略点—结构型战略点—结构型薄弱点"的多层级生态节点识别体系,利用金坛区2015年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POI数据等,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最小阻力模型等方法,构建了金坛区层级生态网络,并采用表征网络拓扑结构和节点效用性等指标,定量评价生态节点优化前后的生态网络性能,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多层级生态网络在节点效用、网络整体性能上显著优于一般网络,且在复杂生态水网区域具有较强适用性;(2)金坛区现状生态网络分布不均匀,生态节点布局亟待优化,经优化节点覆盖率提升了17.70%,节点分布均匀度降低45.45%,平均聚类系数提升了87.36%;(3)多层级生态节点体系具有实践应用性,应针对不同类型生态节点采取差别化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节点 布局优化 遗传算法 生态网络 区域生态安全
原文传递
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韩博 金晓斌 +4 位作者 孙瑞 项晓敏 刘晶 曹帅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8-731,共14页
耕地细碎化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下降、耕地撂荒增多等多种农业问题,土地整治是当前中国改善耕地细碎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索适宜的土地整治计量模型以解决耕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从工程设计... 耕地细碎化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下降、耕地撂荒增多等多种农业问题,土地整治是当前中国改善耕地细碎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索适宜的土地整治计量模型以解决耕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从工程设计、权属调整、地块分配三方面构建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选取典型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模型优化,案例区农业生产消耗降低了20.41%、地块平均规模增大了53.72%、户均地块数降低了34.92%,平均耕作距离减小了68.17%,可促进耕地细碎化问题的改善,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研究对丰富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方法,推动耕地细碎化问题解决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耕地 多目标线性规划 权属调整 空间优化配置
原文传递
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空间网格化估计 被引量:21
11
作者 徐伟义 金晓斌 +5 位作者 杨绪红 王志强 刘晶 王丹 单薇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25-1741,共17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森林生物量是核算森林碳储量的主要因子,其数量及空间分布是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重要参数。论文以中国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为基础,以影响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森林生物量是核算森林碳储量的主要因子,其数量及空间分布是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重要参数。论文以中国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为基础,以影响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的气候(气温、降水)、地形(高程、坡度)和植被因子(NDVI)为辅助,利用降尺度方法估算了1 km×1 km格网分辨率下的中国森林生物量,并从不同空间尺度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中国森林生物量总量约为13.56 Pg,平均生物量密度为65.3 t/hm2,各省森林生物量总量差异较大,总量较高省份主要集中于西南和东北内蒙古地区,其中西南地区(西藏、四川、云南)最高,为4.5 Pg,占总量的33%;东北内蒙古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次之,为3.58 Pg,占总量的26%;2)在省级尺度构建的森林生物量与相关影响因子的回归关系可用于栅格尺度下森林生物量的降尺度估算,多尺度验证分析表明网格化估算结果基本合理;3)中国森林生物量空间格局区域分异规律明显,大致以东北至西南为界,与水热条件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生物量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西南地区(横断山脉)、新疆山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秦岭和东南武夷山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物量 降尺度 空间网格化 中国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8
12
作者 金晓斌 叶超 +8 位作者 岳文泽 马利邦 罗震东 杨忍 吕晓 王成 李传武 张国俊 范业婷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共28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大现实需求。为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探寻城乡协同治理的路径,明晰城乡融合发展的策略,特邀请来自不同领... 城乡融合发展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大现实需求。为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探寻城乡协同治理的路径,明晰城乡融合发展的策略,特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专家就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态势与路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路径、乡村聚落重构、乡村新业态发展、数字技术驱动乡村转型、不同区域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以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等前沿问题进行笔谈,以期推动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关注:(1)全局统筹与区域联动导向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主要壁垒与创新路径。构建城乡有效衔接和互补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以县域为载体加快城乡联动发展,推动流动人口的弹性治理和城乡自然社会统筹治理。推动跨界治理,鼓励东西部地区帮扶协作,实现区域尺度的城乡协同发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强化县域及小城镇的联动作用,增强人才、技术、资本流入的吸引力,推动产业结构向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东部发达地区要构建多点支撑、网络布局、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体系,拓展城乡要素流动的广度与精度,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转型升级和普惠发展。(2)国土空间“规划—利用—整治”驱动下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城乡共治和乡村重构。通过国土空间规划锚定城乡发展空间格局,由规划实施落实城乡空间布局优化,通过空间有机更新提升空间品质,驱动不同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重点关注乡村功能供给水平、资源利用方向和产业发展模式,挖掘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景观等复合功能,探索区域适配、特色凸显、高效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融合发展 体制机制创新 资源优化配置 数字技术驱动 国土空间规划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评价:方法与实证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寒冰 金晓斌 +4 位作者 吴可 韩博 孙瑞 姜国栋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6-185,共20页
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人类与自然界交互的关键载体,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分析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联特征,解释其对SDGs的支撑能力,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内涵解析框架,探索其对SDGs的支撑机制并构建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人类与自然界交互的关键载体,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分析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联特征,解释其对SDGs的支撑能力,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内涵解析框架,探索其对SDGs的支撑机制并构建可持续发展支撑力评价体系,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土地利用系统为核心,在人地关系视角下解析其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分析其在人地耦合系统中的运行机制,揭示其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可为确定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理论解析。(2)山东省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力呈"省域西低东高、市域中心低周围高"分布,研究期内,66%的区域实现了支撑能力的提升,支撑力变化呈现"西北部提升、中部及东部下降"现象。具有农业优势的西部平原区对SDGs的直接支撑及自身稳定力提升,但间接支撑力有所下降,东部经济发达区自身稳定力有所提高,但直接及间接支撑力下降。(3)各类型支撑力变化空间相关性显著。显著区域多分布在市辖区,菏泽市农业发展能力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东营市土地经济产出及社会供应能力呈高—高集聚,土地自身稳定力呈低—低集聚。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实证分析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政策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系统 可持续发展 土地支撑力 山东省
原文传递
江南水网区域复合型生态网络构建初探——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瑾 金晓斌 +3 位作者 孙瑞 顾铮鸣 韩博 周寅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27-2435,共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南水网区域原有的自然生境和生态过程遭到破坏,城市生态安全受到威肋、地域特色景观风貌逐渐丧失,构建复合生态网络对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综合考虑生物过程、水文过程和人文过程,基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南水网区域原有的自然生境和生态过程遭到破坏,城市生态安全受到威肋、地域特色景观风貌逐渐丧失,构建复合生态网络对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综合考虑生物过程、水文过程和人文过程,基于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境网络和游憩网络,利用ArcGIS水文分析构建水绿网络,通过GIS空间叠加构建多目标融合的生态网络框架,以常州市金坛区为案例区进行复合网络构建探索。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单目标生态网络源地面积表现为水绿源地>生态源地>游憩源地;双目标生态源地面积中生态水绿源地>水绿游憩源地>生态游憩源地,源地面积在区域总面积中占比较小,主要分布在西部茅山和南部长荡湖区域;(2)研究区三重功能廊道主要分布在中部与西侧茅山之间,除此之外,西南部还分布大量生态和水绿廊道;东北部还分布较多游憩廊道;(3)后期应对源地和廊道分布较多的西部和南部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保护,而对东部和北部等生态脆弱区重点建设,提升其生态功能;(4)经案例验证,构建复合型生态网络可以联系区域中相对孤立的景观斑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区域景观格局、引导区域空间合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生态网络 累积阻力模型 水文分析 江南水网区域
原文传递
农用地整治建后管护体系解析与模式选取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温鑫 金晓斌 +3 位作者 赵庆利 杨晓艳 项晓敏 周寅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81,共8页
研究目的:探讨农用地整治建后管护的内涵,构建建后管护的要素结构框架。基于不同管护模式特点,通过案例对备选模式进行适用性分析。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突变级数评价法。研究结果:(1)建后管护体系包括管护主体、管护客体与管护环境三... 研究目的:探讨农用地整治建后管护的内涵,构建建后管护的要素结构框架。基于不同管护模式特点,通过案例对备选模式进行适用性分析。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突变级数评价法。研究结果:(1)建后管护体系包括管护主体、管护客体与管护环境三大要素;(2)建后管护依据主体不同可分为政府管护、集体管护与个体管护等模式;(3)采用突变模型,从区域条件、工程条件、参与者条件等方面对建后管护模式适用性进行定量评价,可为具体项目的管护模式选取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农用地整治建后管护是对土地资源、工程设施和土地利用的综合管理,是保障效益长效发挥的关键,具体实践中应基于实际情况,选取相宜的管护模式,以推进建后管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建后管护 体系 模式 要素
下载PDF
高自然价值耕地内涵解析、特征识别与分类管控——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师 金晓斌 +3 位作者 王世磊 刘静萍 应苏辰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56-2871,共16页
中国耕地生态系统受损日趋严重,识别具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价值的耕地并进行差异化管控意义重大。参考欧盟高自然价值农田理念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高自然价值耕地的内涵,建立涵盖空间组成结构和关键功能的纵向传导识别方法,基于“利用强... 中国耕地生态系统受损日趋严重,识别具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价值的耕地并进行差异化管控意义重大。参考欧盟高自然价值农田理念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高自然价值耕地的内涵,建立涵盖空间组成结构和关键功能的纵向传导识别方法,基于“利用强度—邻域环境—本底条件”的综合分类体系,对高自然价值耕地进行空间识别和类型划分,并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高自然价值耕地以保护资源本底为目标,在具备基本生产功能的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研究区共有高自然价值耕地21.04×10^(4)hm^(2),占耕地总量的11.6%,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向西部山地的过渡地带以及南部浅丘地区;(3)研究区的高自然价值耕地包括自然演退防治类、综合效益提升类、人为干扰管控类、区域特色挖掘类、立地优化整理类和现状重点保护类。研究结果可为推动耕地多元功能保护,创新耕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自然价值耕地 内涵解析 空间识别 分类管控 成都平原
原文传递
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逻辑与路径
17
作者 金晓斌 沈镭 +6 位作者 黄贤金 邓祥征 胡守庚 柯新利 吴志峰 赵多平 刘晶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11-2028,共18页
中国社会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已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对于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 中国社会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已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对于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的逻辑与路径,邀请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学者,就“新质生产力”与自然资源管理的逻辑关系、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定位与功能、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启示与要求、促进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的重点领域,以及新质生产力应对气候变化与践行“双碳”目标、赋能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建设、重塑城乡协调发展新形态、保障粮食安全与助推农业强国建设路径等前沿议题发表观点。旨在深入解析这一议题及相关关键问题的解决路径,探索新质生产力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为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参考。综合各位专家的主要观点,以新质生产力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应特别关注以下关键问题:(1)面向全域、全要素、全过程、多部门协同的自然资源系统管理与机制创新;(2)面向综合保障自然资源安全与强化关键资源供给稳定的新质生产力培育重点领域与路径;(3)面向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与精准管理的“数智化”新质生产力培育体系建设与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自然资源 高质量管理 机制创新 “数智化”转型
原文传递
城乡融合对低碳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8
作者 刘笑杰 金晓斌 +2 位作者 罗秀丽 周寅康 肖人荣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9-1319,共21页
城乡融合是国土空间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探究其对低碳土地利用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和低碳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运用ESTDA框架和空间计量模型量化了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对低碳土地利用的... 城乡融合是国土空间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探究其对低碳土地利用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和低碳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运用ESTDA框架和空间计量模型量化了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对低碳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性,并对具体因素及其空间效应进行甄别。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与低碳土地利用效率在波动中上升,区域差异显著并呈现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扩散模式;(2)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与低碳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且空间依赖程度呈增强态势,局部格局保持稳定并表现出HH型和LL型的空间聚类趋同现象;(3)城乡融合发展相对于低碳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空间整合性较弱,且局部关联和动态跃迁展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特征;(4)城乡融合是影响低碳土地利用的关键因素,其发展水平每提高1%将导致本地低碳土地利用效率增加0.2%,而控制因素中科技投入和对外开放的直接效应为正,财政压力和生态压力的直接效应为负,财政压力、环境规制、公共服务设施和土地市场化则均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制定低碳高效的土地利用政策,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土地利用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低碳 长三角
原文传递
共生理论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城市边缘区城乡融合机制与模式
19
作者 罗秀丽 金晓斌 +3 位作者 刘笑杰 张苏枢 应苏辰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67,共15页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沿地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破解城市边缘区城乡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其研究对于实现全国性城乡融合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共生理论为视角,以“理论解析—机制构建—模式梳理—实证研究”为主线,提出全域土地...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沿地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破解城市边缘区城乡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其研究对于实现全国性城乡融合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共生理论为视角,以“理论解析—机制构建—模式梳理—实证研究”为主线,提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城市边缘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与模式。研究表明:(1)城乡共生系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和共生界面,当前发展不平衡的共生单元、要素流动不平等的共生环境、非对称互惠的共生模式是城市边缘区向共生系统演化的主要障碍。(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要素流动重塑共生环境,以空间重构赋能共生单元,以功能提升驱动共生模式,是推动城乡系统向对称互惠共生关系演化的共生界面。(3)城市边缘区对称互惠城乡融合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城乡生活等值、经济互惠和生态共享,具体模式划分为都市农业型、特色产业型、休闲旅游型、田园综合体和宜居社区型。(4)黄桥街道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城乡要素、优化城乡格局、提升城乡功能,形成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城乡融合模式。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市边缘区 共生理论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模式
原文传递
农业职业本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三重逻辑——基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调查研究
20
作者 王小松 靳晓斌 +5 位作者 蒋飞燕 杨静凤 秦凤连 陈鹏安 梁晴怡 徐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279-282,共4页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应当厘清农业职业本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揭示农业职业本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的现状。应采用“课堂理论+企业锻炼+田间劳作”的教学模式、共建“学校+农企+乡村”的协同育人平台、完善...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应当厘清农业职业本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揭示农业职业本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的现状。应采用“课堂理论+企业锻炼+田间劳作”的教学模式、共建“学校+农企+乡村”的协同育人平台、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地位和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职业本科 乡村振兴 意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