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场上覆关键层破断角的力学推导和实验模拟 被引量:21
1
作者 许斌 蒋金泉 +1 位作者 代进 郑朋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9-606,共8页
为研究采场上覆关键层破断角,基于弹性力学和岩体力学,建立采场上覆关键层破断的梁力学模型,推导得出关键层破断角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进行公式合理性和可靠性的验证。结果表明:(1)理论计算关键层破断角的变化范围为57.5°... 为研究采场上覆关键层破断角,基于弹性力学和岩体力学,建立采场上覆关键层破断的梁力学模型,推导得出关键层破断角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进行公式合理性和可靠性的验证。结果表明:(1)理论计算关键层破断角的变化范围为57.5°~71.0°,实验模拟破断角为50°~70°,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说明理论推导关键层破断角的计算公式具有较高合理性和可靠性;(2)关键层破断角公式说明,关键层破断角与关键层的内摩擦角、抗拉强度、容重、弹性模量、关键层厚度和上覆载荷层的弹性模量、容重和厚度有关。对某一采场覆岩,关键层破断角的变化主要受关键层自身厚度和载荷层厚度的影响;(3)关键层厚度与载荷层厚度比值h/h'<1.5时,关键层破断角随h/h'的增大而减小,载荷层厚度变化对破断角的影响程度大于岩层厚度变化的影响;(4)当h/h'>1.5时,载荷层厚度增大引起关键层破断角减小,关键层厚度增大引起关键层破断角减小,两者对关键层破断角的影响作用相同,关键层厚度变化对关键层破断角的影响程度大于载荷层厚度变化的影响;(5)当h/h'=4时,关键层厚度变化与载荷层厚度变化对破断角的影响程度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 关键层 破断角 力学研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采动力学与岩层控制关键理论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宋振骐 文志杰 +2 位作者 蒋宇静 蒋金泉 石永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5,共20页
研究岩体采动力学响应和岩层控制技术对促进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保障能源稳定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煤炭资源科学开采的理论基础。矿山岩体灾害(围岩变形、冲击地压等)频发,其形成-演化-发生全过程与采动力演化分布、岩层运动、开采扰... 研究岩体采动力学响应和岩层控制技术对促进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保障能源稳定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煤炭资源科学开采的理论基础。矿山岩体灾害(围岩变形、冲击地压等)频发,其形成-演化-发生全过程与采动力演化分布、岩层运动、开采扰动和能量演化密切相关。基于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提出并阐述了采场岩层控制进展与控制准则,建立了定量分析的力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发展了针对性的岩体灾害控制技术,并创新研制了配套试验研究装备。采动力学与岩层控制理论将岩层控制分为采场岩层控制和巷道围岩控制;提出控制或利用采动岩层运动改变致灾条件,给出“给定变形”和“限定变形”准则;调控“3S”因素准则(围岩应力环境、围岩结构属性、围岩支护结构)改变围岩自稳能力。以岩体灾害控制为目标,提出了以“应力主控”为核心的释能主控技术;建立了岩体灾害控制大小原理和弱面判据(安全系数K、冲击危险性系数U);研发了采场矿压机械模拟试验系统、采动力试验系统和蠕变及动力扰动冲击加载试验系统,实现了实验室尺度还原采动力作用下岩体变形-破裂-运动过程,为研究采动力作用下岩体力学响应提供了试验装备;分别从采场岩层控制、地质软岩巷道控制、工程软岩巷道控制及冲击地压控制4个方向进行了工程案例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工程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力学 岩层控制 岩体灾害 “3S”因素 弱面判据 试验系统研发
下载PDF
基于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的列线图模型早期预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脏毒性风险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英华 郭强 +4 位作者 蒋金全 曾军 崔文婷 刘怡 笪应芬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8期570-575,共6页
目的应用列线图探讨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早期预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脏毒性。方法前瞻性选取在我院乳腺外科经术后病理确诊的乳腺癌女性患者148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周接受化疗,根据化疗1年后是否发生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超过10%... 目的应用列线图探讨超声联合血清学指标早期预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脏毒性。方法前瞻性选取在我院乳腺外科经术后病理确诊的乳腺癌女性患者148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周接受化疗,根据化疗1年后是否发生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超过10%,将患者分为毒性组与无毒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与化疗3周期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清学指标及二维斑点追踪(2D-STI)指标差值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筛选预测心脏毒性的指标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患者出现心脏毒性的概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评估术后早期心脏毒性风险的价值。结果共随访148例患者,失访2例,余14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毒性组18例,无毒性组128例。多因素COX回归显示化疗前与化疗3周期高敏感性心肌肌钙蛋白I差值(Δhs-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差值(ΔNT-proBNP)和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差值(ΔGLS)是预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脏毒性的独立风险指标(HR=1.030、1.003、1.853,均P<0.05)。基于Δhs-cTnI、ΔNT-proBNP和ΔGLS建立的列线图提示患者心脏毒性风险方面具有良好的辨别力(C-index=0.904)和校准度(χ2=8.170,P=0.417,Hosmer-Lemeshow检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患者发生心脏毒性风险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904。结论ΔGLS联合Δhs-cTnI、ΔNT-proBNP绘制的列线图有助于早期评估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心脏毒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 心脏毒性 乳腺肿瘤 恶性 高敏感性心肌肌钙蛋白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列线图
下载PDF
复杂采动条件下煤矿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蒋金泉 李小裕 +2 位作者 张培鹏 丁楠 郑有雷 《中国煤炭》 2018年第9期43-48,53,共7页
依据济宁三号煤矿的地质条件和资料,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FLAC3D模拟了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先沿底板掘进,183上07工作面后回采;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先沿顶板掘进,183上07工作面后回采;183上07工作面先回采,183下05工作面... 依据济宁三号煤矿的地质条件和资料,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FLAC3D模拟了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先沿底板掘进,183上07工作面后回采;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先沿顶板掘进,183上07工作面后回采;183上07工作面先回采,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沿顶板掘进3种不同的183下05工作面胶带运输平巷布置层位与183上07工作面之间的采掘关系方案,得到了不同采动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应力应变情况。结果表明,方案二胶带运输平巷沿顶板掘进巷道两帮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与方案一相比基本一致,两帮位移量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底板底鼓量显著增大。方案三巷道两帮的垂直应力明显大于方案一,顶板下沉和巷道底鼓量均明显增大,两帮最大变形量与方案一区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顶板掘进 底板掘进 采掘关系
下载PDF
靶向PSMA分子探针Al18F-PSMA-BCH的制备优化及其初步显像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特立 刘辰 +6 位作者 夏雷 郭晓轶 蒋金泉 朱华 李囡 王铁 杨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43-747,共5页
目的优化靶向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Al18F-PSMA-BCH(北京肿瘤医院)的标记方法,研究该探针进行临床试验及临床转化的可行性。方法将无载体的18F-加入到含有标记前体PSMA-BCH、AlCl3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的反应瓶中,震荡摇匀后11... 目的优化靶向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Al18F-PSMA-BCH(北京肿瘤医院)的标记方法,研究该探针进行临床试验及临床转化的可行性。方法将无载体的18F-加入到含有标记前体PSMA-BCH、AlCl3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的反应瓶中,震荡摇匀后110℃加热15 min,经Sep-Pak Light C18柱纯化和0.22μm微孔无菌滤膜过滤,制得Al18F-PSMA-BCH。测定其放化纯和体外稳定性;研究Al18F-PSMA-BCH在5名健康志愿者[年龄:(68±7)岁]体内的生物分布并估算吸收剂量;对1例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患者(65岁)行PET/CT显像研究。结果制得的Al18F-PSMA-BCH未衰变校正的产率为(38.0±3.5)%,放化纯大于99%,比活度为(16.4±4.4)MBq/nmol,在室温生理盐水体系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健康志愿者体内,Al18F-PSMA-BCH主要在膀胱、肾脏、泪腺、腮腺和下颌下腺等部位有高摄取,其中肾脏的内照射吸收剂量最高[(152.89±33.43)μGy/MBq],而骨骼中较低[(11.10±1.23)μGy/MBq];健康志愿者的全身有效剂量为(0.0135±0.0025)mSv/MBq。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患者PET/CT显像可见多发骨转移病灶。结论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pH调节剂制备得到的Al18F-PSMA-BCH有用于对前列腺癌诊断、分期和复发监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同位素标记 氟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深部大型硐室壳体均撑支护控制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光丽 王树立 +2 位作者 张开智 蒋金泉 夏均民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531,共7页
针对当下煤矿深部支护难题,立足于服务年限长的大型硐室,提出深部大型硐室支护控制原则:全断面均撑、耦合让压及超强防冲支护。基于壳体的优良力学性能,借鉴建筑和岩土工程领域的相关技术,提出深部大型硐室壳体均撑支护控制技术:以&quo... 针对当下煤矿深部支护难题,立足于服务年限长的大型硐室,提出深部大型硐室支护控制原则:全断面均撑、耦合让压及超强防冲支护。基于壳体的优良力学性能,借鉴建筑和岩土工程领域的相关技术,提出深部大型硐室壳体均撑支护控制技术:以"U型钢棚+双层链接钢筋网"并辅以混凝土整体浇筑,形成内层衬砌承重强壳体;以"浅部注浆+预应力注浆锚索+高压封闭深部注浆"形成外层围岩自承载壳体;两者组合形成沿硐室轴向的连续双层壳体结构,通过锚索高预应力张拉内层承重强壳体,在硐室全断面内提供均布预应力,实现硐室全断面均撑支护。系统分析了壳体均撑支护作用机理与技术优势,推导了内层壳体最小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及硐室稳定性判据。研究成果在千米深井唐口煤矿大型绞车房硐室进行了成功实践,对于当下矿井深部支护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大型硐室 壳体均撑 高压封闭注浆 最小承载能力
原文传递
BIM信息化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林水仙 嵇晓雷 +1 位作者 姜锦泉 饶文昌 《建设科技》 2022年第2期30-32,37,共4页
随着建筑产业化的发展,BIM信息化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BIM信息化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出发,研究BIM信息化技术在建筑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构件生产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体现了BIM信息化技术与... 随着建筑产业化的发展,BIM信息化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BIM信息化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出发,研究BIM信息化技术在建筑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构件生产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体现了BIM信息化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高度融合,为装配式建筑的实施完成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建筑业的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信息化技术 装配式建筑 全寿命周期管理
下载PDF
断层影响区工作面埋深对煤柱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蒋金泉 李小裕 +1 位作者 丁楠 徐传伟 《中国煤炭》 2018年第12期56-59,共4页
基于杨柳矿实际的工程地质数据,通过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建立断层模型,模拟了工作面不同埋深地质条件,得到了不同开采深度下工作面与断层间不同宽度煤柱垂直应力演化特征及垂直应力集中系数演化规律。模拟研究数据表明,煤柱承载的垂直应... 基于杨柳矿实际的工程地质数据,通过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建立断层模型,模拟了工作面不同埋深地质条件,得到了不同开采深度下工作面与断层间不同宽度煤柱垂直应力演化特征及垂直应力集中系数演化规律。模拟研究数据表明,煤柱承载的垂直应力及应力集中系数并不是随埋深显现线性增加或减小变化;煤柱垂直应力在工作面浅埋深开采时呈直线型线性增大,中等及深埋深呈阶梯型逐渐缓慢上升,速度较浅埋深工作面慢;煤柱垂直应力集中系数在浅埋深工作面开采时呈线性快速上升,应力集中系数较中等及深埋深大,但埋深小,故应力集中数值偏小,工作面采动是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中等及深埋深工作面应力集中系数逐阶减小,但是应力集中数值较大,主要是上覆岩层较厚影响,埋深是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受埋深影响工作面易发生冲击地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断层 煤柱 应力演化 应力集中系数
下载PDF
固体靶PET核素89Zr的制备、质量控制和抗体标记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风 郭晓轶 +7 位作者 刘特立 丁立新 夏雷 丁缙 孟祥溪 蒋金泉 朱华 杨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4-297,共4页
目的进行固体靶PET核素89Zr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制备89Zr并标记产物89Zr-去铁胺(DFO)-曲妥珠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方法采用核反应89Y(p,n)89Zr生产89Zr,设计加工89Y靶的固定靶托,由医用回旋加速器20μA质子束流约12.5 MeV轰击89Y靶约... 目的进行固体靶PET核素89Zr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制备89Zr并标记产物89Zr-去铁胺(DFO)-曲妥珠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方法采用核反应89Y(p,n)89Zr生产89Zr,设计加工89Y靶的固定靶托,由医用回旋加速器20μA质子束流约12.5 MeV轰击89Y靶约1~2 h。使用羟肟酸树脂分离纯化轰击后的靶片,用1 mol/L草酸溶液淋洗获得89Zr。分析其特征峰、放射性核素纯度及放化纯等。利用89Zr草酸溶液和DFO-Trastuzumab在室温下标记制得89Zr-DFO-Trastuzumab,测定其放化纯。结果成功进行11次89Zr的生产,获得的89Zr产量为555~1506 MBq,产额(34.8±5.2)MBq·μA-1·h-1,获得纯化后产品227.2~991.6 MBq(纯化率42%~87%),产品放射性浓度可达1.0×106 MBq/L。γ能谱分析显示了89Zr的特征峰(511和909 keV),未发现其他杂质峰,放射性核素纯度与放化纯均接近100%。合成的89Zr-DFO-Trastuzumab放化纯>95%,人血清白蛋白(HSA)溶液中放置72 h放化纯仍超过90%。结论通过自行设计靶片,成功制得性能优良的固体靶PET核素89Zr并行抗体标记,为89Zr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 同位素标记 去铁胺 抗体 单克隆
原文传递
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惠英 陈婉红 +5 位作者 蒋金泉 肖金红 周雪芬 侯秀云 吴惠敏 郑欢欢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5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3~12月住院进行输液治疗患者480例和护士16名,按照参加品管圈活动前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活动前)为2015年3~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3~12月住院进行输液治疗患者480例和护士16名,按照参加品管圈活动前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活动前)为2015年3~6月住院患者236例和护士8名,观察组(活动后)为2015年7~12月参加品管圈活动的244例患者和护士8名,开展"降低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的品管圈活动的244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两组患者静脉输液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观察组为96.72%,对照组为9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外渗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为12.30%,观察组为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的发生率观察组为1.20%,对照组为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品管圈的应用意义、高危高渗药物的认知、团队成员的互助协作理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参与活动信心和集体荣誉感6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护士对高危、高渗药物专业知识的认知,规范了安全输液的操作,提高了静脉输液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降低输液外渗率和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输液外渗 神经外科 满意度
下载PDF
高州市2023-202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11
作者 江进权 陈晓玲 +3 位作者 周剑 陈智婷 梁莉蓉 吴思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3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究分析高州市2023—202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结果。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检索收集2023年1月—2024年3月期间的预防接种AEFI监测报告数据,对AEFI监测结果予以描... 目的探究分析高州市2023—202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结果。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检索收集2023年1月—2024年3月期间的预防接种AEFI监测报告数据,对AEFI监测结果予以描述性分析。结果2023年1月—2024年3月高州市接种疫苗出现245例AFEI,平均每年报告发生率为15.22/10万剂次。一般反应占比80.00%(196/245)、异常反应占比10.61%(26/245),未出现接种事故以及疫苗质量事故。AFEI个案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36∶1;以<1岁者发生AEFI最多,10~15岁者发生AEFI最少。接种至出现症状的间隔时间以<1 d发生AEFI最多。AFEI报告涉及疫苗36种,前三位是百白破疫苗(无细胞)、麻腮风疫苗、13价肺炎疫苗;报告发生率前三位是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ACYW135流脑疫苗(结合)、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引起一般反应的疫苗前两位是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ACYW135流脑疫苗(结合);引起异常反应的疫苗前两位是麻腮风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结论2023年1月—2024年3月高州市AEFI监测结果符合监测要求,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但需关注AFEI报告中发生率较高的疫苗,并需加强高州市AEFI监测,提升AEFI监测的及时性与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 异常反应发生率 疫苗安全性
下载PDF
64Cu标记DKFZ-PSMA-617探针的制备、质控及体内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华 刘特立 +3 位作者 王风 蒋金泉 韩雪迪 杨志 《同位素》 CAS 2019年第6期382-387,I0001,共7页
目的: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固体靶系统制备PET核素64Cu,进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DKFZ-PSMA-617(PSMA-617)研究。建立64Cu-PSMA-617标记化合物生产及初步快速质量控制方法,为PSMA高表达肿瘤的PET显像及放射性免疫导向手术提... 目的: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固体靶系统制备PET核素64Cu,进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DKFZ-PSMA-617(PSMA-617)研究。建立64Cu-PSMA-617标记化合物生产及初步快速质量控制方法,为PSMA高表达肿瘤的PET显像及放射性免疫导向手术提供新型探针。方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实现固体靶制备的64Cu对PSMA-617的快速标记与纯化。利用放射性薄层层析分析(Radio-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Radio-TLC)和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Radio-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adio-HPLC),进行64Cu-PSMA-617放化纯和稳定性检测。参考2015年《中国药典》进行64Cu-PSMA-617的初步质量控制。通过静脉注射1.85 MBq的64Cu-PSMA-617至Balb/c小鼠体内,进行该探针的体内分布研究。结果: 64Cu-PSMA-617的标记率>96%,放化纯度>98%,标记化合物在多种缓冲液中放置24 h依然保持原有放化纯度。经过尾部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后,放射性主要积累在肝脏/肾脏部位,符合该探针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行为。结论:本研究实现了64Cu-PSMA-617探针的快速标记并建立了其质量控制方法,64Cu-PSMA-617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体内分布研究确认了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性质,该研究结果可为其进一步用于前列腺癌诊疗的临床转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MA-617 铜-64 前列腺癌 正电子断层显像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给予托伐普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宗雨 蒋金全 +1 位作者 陈奕纬 曹丽娟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4期106-10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给予托伐普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托伐普坦治疗,观察组予以托伐普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比较...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给予托伐普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托伐普坦治疗,观察组予以托伐普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尿量、血钠、尿酸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量、血钠、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量、血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托伐普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升高患者血钠浓度,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伐普坦 心力衰竭 托拉塞米 联合用药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徐宗雨 蒋金全 +2 位作者 王晓明 陈奕纬 李宙童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9期48-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收治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收治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观察组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9个月,两组心功能Ⅲ级、Ⅳ级占比低于术前,Ⅰ级占比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术后9个月,观察组靶病变血管直径小于对照组,血栓前体蛋白、血管紧张素、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药物涂层球囊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较好,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改善生化指标水平,缩小靶病变血管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进权 苏国汉 +3 位作者 曾培宇 丁瑞华 周剑 刘美燕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第8期574-576,共3页
目的评价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对2~71月龄儿童使用后的安全性。方法 360名2~5月龄儿童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后,通过主动监测和跟踪观察,收集接种对象所出现的速发反应... 目的评价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对2~71月龄儿童使用后的安全性。方法 360名2~5月龄儿童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后,通过主动监测和跟踪观察,收集接种对象所出现的速发反应、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出现速发接种反应,所监测的360名儿童中,接种1 032人次,共发生不良反应345人次,发生率33.43%,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03%,最终研究者判断与预防接种可能有关的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12%,未观察到其他与疫苗接种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此次对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使用安全性现场观察。总体接种无严重不良反应外,其余反应轻微,发热为主要为不良反应,绝大部分反应能在7天内自行消失,未观察到出现紫癜等全身不良反应,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使用后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 安全性
原文传递
^124I标记的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单域抗体靶向肿瘤免疫显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金泉 张美欣 +4 位作者 刘特立 徐晓霞 夏雷 朱华 杨志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91-95,共5页
目的利用正电子核素^124I对人源化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重链抗体的Fab段Nb1756进行标记并合成分子探针,通过系列基础实验评价该分子探针对于PD-L1检测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2-溴代丁二酰亚... 目的利用正电子核素^124I对人源化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重链抗体的Fab段Nb1756进行标记并合成分子探针,通过系列基础实验评价该分子探针对于PD-L1检测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2-溴代丁二酰亚胺标记^124I,获得^124I-Nb1756分子探针并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其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和体内外稳定性。建立结肠癌LOVO荷瘤裸鼠模型,借助Micro-PET/CT设备,评价^124I-Nb1756在上述模型动物体内和肿瘤中的分布及代谢情况。结果^124I-Nb1756标记率>99%,放射化学纯度>99%,放射化学产率为75%~80%,比活度约为11.1 MBq/nmol。Micro-PET/CT显示该分子探针在肿瘤病灶中特异性摄取,肿瘤病灶中分子探针的聚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124I-Nb1756分子探针制备过程简便且标记率高,该分子探针能够特异靶向肿瘤病灶中的PD-L1,并可对肿瘤进行长时间显像观察,可为选择肿瘤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域抗体 分子显像 碘-124 免疫显像
下载PDF
端面铣在V形管材相贯线切割加工中的应用及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金泉 徐文敏 章荣辉 《建筑施工》 2019年第2期234-236,共3页
为保证异形钢板管相贯线坡口切割开设质量,通过创新工艺,改善并解决了相贯线加工难题,尤其是端面铣的优化与应用,保证了产品质量及项目工期。
关键词 异形钢管柱 端面铣 管材相贯节点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肝移植肝动脉热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及观察
18
作者 杨鹏 黎一鸣 +4 位作者 刘阳 卢乐 刘思达 蒋金泉 庞芳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5期4-5,10,共3页
目的制作小型猪自体原位肝移植肝动脉热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巴马小型猪模拟自体原位肝移植手术过程,对照组仅模拟手术过程,观察组在灌注结束后分为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时开放组、肝动脉缺血1 h组、肝动脉缺血2 h组,观察各组肝功... 目的制作小型猪自体原位肝移植肝动脉热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巴马小型猪模拟自体原位肝移植手术过程,对照组仅模拟手术过程,观察组在灌注结束后分为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时开放组、肝动脉缺血1 h组、肝动脉缺血2 h组,观察各组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本研究成功制作巴马小型猪自体原位肝移植肝动脉热缺血再灌注模型;随着肝动脉缺血时间的延长,肝细胞缺血缺氧加重,进而导致胆汁淤积加重,并通过肝功能指标及电镜下观察结果得到验证。结论巴马小型猪自体原位肝移植肝动脉热缺血再灌注模型能很好的模拟手术过程,并精确控制肝动脉缺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肝移植模型 肝动脉热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小分子多肽免疫抑制剂PET探针引导肿瘤免疫治疗新进展
19
作者 蒋金泉 刘特立 +2 位作者 夏雷 朱华 杨志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449-452,共4页
靶向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的免疫抑制剂是目前实体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通过分子影像方法检测实体肿瘤患者体内PD-1/PD-L1表达情况能够预测肿瘤患者能否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小分子多肽抑制剂具有相对分子质量低、在... 靶向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的免疫抑制剂是目前实体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通过分子影像方法检测实体肿瘤患者体内PD-1/PD-L1表达情况能够预测肿瘤患者能否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小分子多肽抑制剂具有相对分子质量低、在肿瘤微环境中扩散速度快、分布均匀、容易到达实体肿瘤深部等显著优势。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小分子多肽抑制剂的分子探针PET显像,能够非侵入性、实时、定量地检测肿瘤患者体内PD-1/PD-L1表达,有望为患者筛选、疗效监测、治疗方案优化、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美标抗震钢结构的制作要点
20
作者 姜金泉 孙陈晨 徐文敏 《建筑施工》 2020年第7期1178-1180,共3页
基于海外工程抗震钢结构制作需要采用美标的现状,对美标AISC341-10,AWS D1.1及AWSD1.8抗震焊接规范要求进行研究。从材料要求、过焊孔开设、引熄弧板、焊接工艺、焊工资质等方面对抗震钢结构的加工要点进行了整理,以确保在以美标进行产... 基于海外工程抗震钢结构制作需要采用美标的现状,对美标AISC341-10,AWS D1.1及AWSD1.8抗震焊接规范要求进行研究。从材料要求、过焊孔开设、引熄弧板、焊接工艺、焊工资质等方面对抗震钢结构的加工要点进行了整理,以确保在以美标进行产品加工时,钢结构质量能满足规范要求。所积累的经验可供类似项目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钢结构 美标抗震规范 制作要点 工艺要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