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扁软柳珊瑚中倍半萜和甾烷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显强 高程海 +4 位作者 邢楠楠 杨斌 柴兴云 孙见凡 刘永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5683-5689,共7页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侧扁软柳珊瑚Subergorgia suberos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中压制备色谱、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薄层制备色谱(PTLC)等手段从侧扁软柳珊瑚中的乙醇提取物分离次生代谢产物。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侧扁软柳珊瑚Subergorgia suberos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中压制备色谱、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薄层制备色谱(PTLC)等手段从侧扁软柳珊瑚中的乙醇提取物分离次生代谢产物。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技术结合参考文献数据对照方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倍半萜和甾烷类化合物共14个,其结构分别鉴定为subergorgic acid methyl ester(1)、2β-hydroxy subergorgic acid methyl ester(2)、subergorgic acid(3)、suberosenolA(4)、suberosenolB(5)、suberosenone(6)、suberosanone(7)、3β-羟基-5β-孕甾-20-酮(8)、3β-羟基-5α-孕甾-20-酮(9)、3α-羟基-5β-孕甾-20-酮(10)、孕甾-4-烯-3,20-二酮(11)、3β-羟基-5-烯-孕甾-20-酮(12)、胆甾醇(13)、过氧麦角甾醇(14)。结论化合物5和10首次从软柳珊瑚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首次从侧扁软柳珊瑚S.suberosa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半萜 甾烷 侧扁软柳珊瑚 柳珊瑚烷型倍半萜 侧扁软柳珊瑚烷型倍半萜 孕甾烷 胆甾醇 麦角甾醇
原文传递
山沉香结香前后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娟 高佳琪 +6 位作者 陈苏依勒 蒋超 袁媛 焦顺刚 孟虎彪 柴兴云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651-3658,共8页
山沉香为木犀科羽叶丁香去皮的根、茎和粗枝,是我国有特色的蒙古族习用药材,在心脑血管疾病使用上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形成速度极为缓慢,且栽培品中挥发油含量较低。因此,如何加快山沉香的形成速度、提高挥发油含量是亟待解决的科... 山沉香为木犀科羽叶丁香去皮的根、茎和粗枝,是我国有特色的蒙古族习用药材,在心脑血管疾病使用上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形成速度极为缓慢,且栽培品中挥发油含量较低。因此,如何加快山沉香的形成速度、提高挥发油含量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该文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方法,对野生、栽培结香前后的山沉香细菌群落进行系统分析。采用物种多样性曲线及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山沉香的结香部位较非结香部位具有更明显的物种多样性;采用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野生山沉香结香部位与其他样品细菌群落结构差距较大。同时,通过细菌群落组成和物种丰度分析发现,4组山沉香样品中共有的3类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Modestobacter和蓝细菌的未知属unidentified Cyanobacteria;山沉香结香材料中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和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为优势菌属,而玫瑰单胞菌属Roseomonas在山沉香的未结香样品中丰度较高。该文首次研究了山沉香结香前后细菌的菌落结果变化,为探索山沉香的结香机制提供基础数据,为合理利用山沉香内生细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沉香 细菌 种群结构 种群多样性
原文传递
矮紫堇中1个新的异喹啉生物碱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沙娜.吾肯 尹旭 +6 位作者 米久 焦顺刚 张和新歌 周晓春 屠鹏飞 柴兴云 刘春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2-175,共4页
藏族特色药材矮紫堇为罂粟科植物尼泊尔黄堇Corydalis hendersonii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止痛、降压等功效。作为系统阐明矮紫堇防治缺血性心脏病药效物质的内容之一,本研究通过反相硅胶柱(ODS),羟丙基葡聚糖凝胶LH-20(Sephadex LH-20)及... 藏族特色药材矮紫堇为罂粟科植物尼泊尔黄堇Corydalis hendersonii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止痛、降压等功效。作为系统阐明矮紫堇防治缺血性心脏病药效物质的内容之一,本研究通过反相硅胶柱(ODS),羟丙基葡聚糖凝胶LH-20(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异喹啉生物碱,其结构经MS,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定名为矮紫堇碱G(hendersine G,1)。矮紫堇碱G可视为四氢小檗碱与琥珀酸的缩合产物,为新的结构骨架,但因为获得量少且结构复杂,目前没有确定其立体构型。本研究丰富了矮紫堇的药效物质研究内容,也为该药材中新颖结构分子的进一步挖掘提供了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紫堇 异喹啉生物碱 矮紫堇碱G 藏族药 琥珀酸 抗心肌缺血 药效物质
原文传递
山沉香结香前后显微组织化学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高佳琪 刘娟 +4 位作者 焦立超 殷亚方 柴兴云 陈苏依勒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797-3804,共8页
山沉香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我国民族医药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其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菌、抗炎、抗肿瘤、镇痛等功效。山沉香药材取自丁香属植物羽叶丁香的去皮根、茎、粗枝等部位,目前主要根据其横截面的紫色侵填... 山沉香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我国民族医药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其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菌、抗炎、抗肿瘤、镇痛等功效。山沉香药材取自丁香属植物羽叶丁香的去皮根、茎、粗枝等部位,目前主要根据其横截面的紫色侵填物与香气判断山沉香是否结香,但对其结香机制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解山沉香结香过程中的微观变化,该文对结香前后的山沉香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和显微观察,总结山沉香药材的显微结构特征、比较结香前后山沉香的组织化学差异。结果显示,结香前后的山沉香各部位侵填体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未结香材料具有较多淀粉粒和活细胞,而结香材料的分布规律相反;山沉香射线细胞的多糖含量和木质化程度随结香程度的加深而增加。该研究表明,符合临床用药要求的山沉香在心材部位含大量紫红色侵填体,黄棕色侵填体在心材与边材都有分布但边材相对较少,射线部位木质化程度很高,具活力细胞少,含大量多糖,几乎无淀粉存在。该研究旨在揭示山沉香结香过程中组织化学特征的改变,为深入探索山沉香的结香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沉香 结香 组织化学 显微观察
原文传递
木香的萜类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5
5
作者 王阳 范潇晓 +8 位作者 杨军 王梓琴 王宁 陈佳琪 刘长鑫 马晓静 高小力 屠鹏飞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5917-5928,共12页
木香原产于印度,现主产于我国云南、四川等地,是我国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常用药材之一,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脾胃气滞证、泻痢、里急后重等肠胃疾病。从木香中报道了萜类、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等化合物200余... 木香原产于印度,现主产于我国云南、四川等地,是我国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常用药材之一,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脾胃气滞证、泻痢、里急后重等肠胃疾病。从木香中报道了萜类、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等化合物200余个,萜类尤其倍半萜类成分受重点关注,从化合物的数量上看,桉烷型为主,愈创木烷型、吉马烷型等也多有报道;药理活性研究涉及到提取物、挥发油和以去氢木香内酯为首要代表的单体成分,在抗肿瘤、抗炎、作用于消化系统、抗菌等方面多受关注。然而,木香来源复杂,临床应用广泛,相关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较为缺乏,该文针对木香中的萜类成分与木香的药理作用做系统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 风毛菊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原文传递
丁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马瑾煜 刘珊瑚 +6 位作者 焦顺刚 邢唯唯 孙静静 罗扬淦 陈怡 黄美雯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33-1843,共11页
木犀科丁香属植物,自然分布于欧亚地区,在世界范围内约20余种,我国约有16种,特有种10种。丁香属植物大部分用作传统医药和园林观赏,如蒙古族药山沉香来源于羽叶丁香的根、茎及粗枝,常用来治疗胸闷气短、心肌缺血等心肺疾病。该文在2015... 木犀科丁香属植物,自然分布于欧亚地区,在世界范围内约20余种,我国约有16种,特有种10种。丁香属植物大部分用作传统医药和园林观赏,如蒙古族药山沉香来源于羽叶丁香的根、茎及粗枝,常用来治疗胸闷气短、心肌缺血等心肺疾病。该文在2015年综述的基础上对近五年丁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展望,为丁香属植物进一步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综述
原文传递
网络药理学在民族药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6
7
作者 黄美雯 杨华杰 +5 位作者 周晓春 戈福星 焦顺刚 屠鹏飞 谢媛媛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187-3194,共8页
民族药是我国少数民族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与狭义的中药类似,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特征。在民族医药理论指导下,将网络药理学用于民族药基础研究,将有助于动态性和整体性理解民族药防病治病的作用本质。该... 民族药是我国少数民族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与狭义的中药类似,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特征。在民族医药理论指导下,将网络药理学用于民族药基础研究,将有助于动态性和整体性理解民族药防病治病的作用本质。该文着重综述网络药理学应用于民族药的研究进展,剖析现阶段网络药理学在民族药研究中应用存在的数据信息不够准确、缺乏有效分析各化学成分量效关系生物网络的网络分析平台及民族药前期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民族药 药效物质基础 系统生物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八味沉香散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佳铭 曹境洳 +6 位作者 高小力 康露璐 杨转转 沙娜·吾肯 李俊俊 屠鹏飞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63-2072,共10页
八味沉香散为藏族经典验方,由沉香、肉豆蔻、广枣、石灰华、乳香、木香、诃子(煨)和木棉花8味药组成,具有清心热、养心、安神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复方的组成药物中主要含有以倍半萜和三萜为主的萜类、以黄酮、... 八味沉香散为藏族经典验方,由沉香、肉豆蔻、广枣、石灰华、乳香、木香、诃子(煨)和木棉花8味药组成,具有清心热、养心、安神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复方的组成药物中主要含有以倍半萜和三萜为主的萜类、以黄酮、木脂素、鞣质为主的多酚类成分。药理研究显示,八味沉香散在治疗心肌缺血、脑缺血、提高空间学习记忆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疗效。该文从传统应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八味沉香散及其相关制剂归纳总结,为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药 八味沉香散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综述
原文传递
蒙古族药山沉香的镇痛与镇静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沙娜·吾肯 李俊俊 +5 位作者 王佳铭 曹境洳 陈怡 戈福星 刘春生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830-3836,共7页
山沉香是一种特色的蒙古族药,蒙古族医认为其具有抑赫依、止痛等功效,主治心刺痛、心悸、心烦、失眠等症。依据蒙古族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该研究通过醋酸扭体、福尔马林、热板3种镇痛模型评价了山沉香乙醇提取物(T)的镇痛效果,通过... 山沉香是一种特色的蒙古族药,蒙古族医认为其具有抑赫依、止痛等功效,主治心刺痛、心悸、心烦、失眠等症。依据蒙古族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该研究通过醋酸扭体、福尔马林、热板3种镇痛模型评价了山沉香乙醇提取物(T)的镇痛效果,通过自主活动和戊巴比妥协同实验评价了T的镇静效果,同时采用ELISA、免疫组化、Western blot、PCR技术探讨了T对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T可显著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舔足时间,延长小鼠的热阈值,提示T的镇痛作用;T可减少小鼠的活动次数、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维持时间,提示其镇静作用;ELISA结果显示T可提高大鼠皮层、海马、下丘脑中γ-氨基丁酸/谷氨酸(GABA/Glu)的含量,且下丘脑中最显著;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可上调下丘脑中谷氨酸脱羧酶(GAD67)蛋白表达;PCR结果显示,T可上调GABAARα1,α2,α3,α5,β1~3,γ1~3基因的表达,提示其通过GABA能神经系统发挥镇静作用。该研究为山沉香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后续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药 山沉香 镇痛 镇静 GABA能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蒙古族药山沉香流分I的抗小鼠心肌缺血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俊俊 戈福星 +4 位作者 焦顺刚 沙娜·吾肯 陈苏依勒 屠鹏飞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5240-5247,共8页
特色蒙古族药山沉香,具有抑赫依、清热、止痛等功效,主治赫依性心刺痛、心悸心烦、失眠等症。其乙醇总提物(T)及主要部位(M)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与调控环氧合酶(COX)介导的炎症途径及p53介导的凋亡途径相关。在此基础上,该研究首先... 特色蒙古族药山沉香,具有抑赫依、清热、止痛等功效,主治赫依性心刺痛、心悸心烦、失眠等症。其乙醇总提物(T)及主要部位(M)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与调控环氧合酶(COX)介导的炎症途径及p53介导的凋亡途径相关。在此基础上,该研究首先对M部位进行化学分割,得到流分I和M3,采用小鼠心肌缺血模型评价M,I,M3的药效。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流分I与M部位均能显著降低各组小鼠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Ds),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降低血清中上升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减弱心肌炎症浸润,减轻纤维化和胶原沉积程度,提示M和I具有相同程度的抗心肌缺血作用,而M3无此效果。相关机制研究提示I能剂量依赖性降低心肌组织中COX-1,COX-2,p53蛋白的表达。此研究为进一步的化学分割和药效物质群阐明奠定基础,为后续充分发挥系统生物学手段解析山沉香抗心肌缺血的药效物质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药 山沉香流分I 心肌缺血 炎症 凋亡
原文传递
心肌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妍怡 李俊俊 +6 位作者 戈福星 马晓静 李春 艾晓妮 高小力 屠鹏飞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257-3269,共13页
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其中伴随的心肌损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中药作为我国新药研发的天然宝贵资源,其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特征已在抗心肌损伤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随着离体心肌细胞培养技术的广... 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其中伴随的心肌损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中药作为我国新药研发的天然宝贵资源,其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特征已在抗心肌损伤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随着离体心肌细胞培养技术的广泛应用,成本经济、环境可控、样本均一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逐渐成为研究心肌细胞药理损伤作用机制以及开发相关抗损伤药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一个合理的体外模型不仅能减少经济投入、有效防止人力耗散,又能准确反映实验机制,更理想地模拟临床变化过程,故筛选和构建损伤模型是研究的关键和核心。该文根据临床病症的不同将模型分类,总结了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肥大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炎症损伤、内环境紊乱以及毒性损伤等十余种模型的建模原理、评价指标和应用案例,并分析归纳其相应的优点与技术难点,以期为心肌损伤机制深入研究,及相应的药物研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心肌细胞 损伤模型 心脏病 综述
原文传递
岗梅茎中的酚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邢建永 杜冰曌 +5 位作者 冯晓 张和新歌 韩正洲 高增平 屠鹏飞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4267-4273,共7页
综合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岗梅茎的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酚类成分,经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包括2个木脂素类(1,2),5个苯丙素类(3~7),6个绿原酸类(8~13),5个苯甲酸类似物(14~18),其中3~7,9,11,13,14,17,18为首次从冬青属中分离得到,2,8,1... 综合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岗梅茎的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酚类成分,经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包括2个木脂素类(1,2),5个苯丙素类(3~7),6个绿原酸类(8~13),5个苯甲酸类似物(14~18),其中3~7,9,11,13,14,17,18为首次从冬青属中分离得到,2,8,10,15,16为首次从岗梅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筛选结果显示,8,9,11,13,15对RAW264.7细胞中的NO生成显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51.1~85.8μmol·L-1。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岗梅茎的抗炎药效物质及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梅 冬青属 冬青科 酚类成分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藏族药矮紫堇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尹旭 张倩 +6 位作者 张和新歌 沙娜·吾肯 李俊俊 焦顺刚 杨丰庆 屠鹏飞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58-1763,共6页
通过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从藏族药矮紫堇Corydalis hendersonii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类和2个酚苷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波谱分析和与文献数据对比鉴定为groenlandicine(1),小檗碱(2),普罗托品(... 通过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从藏族药矮紫堇Corydalis hendersonii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类和2个酚苷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波谱分析和与文献数据对比鉴定为groenlandicine(1),小檗碱(2),普罗托品(3),隐品碱(4),N-反式-阿魏酰去甲辛弗林(5),3-(4-hydroxy-3-methoxyphenyl)-N-[2-(4-hydroxy-phenyl)-2-methoxyethyl]acrylamide(6),N-顺式-对香豆酰去甲辛弗林(7),N-反式-对香豆酰去甲肾上腺素(8),N-顺式-阿魏酰去甲辛弗林(9),apocynin(10),glucoacetosyringone(11),其中化合物10,11为属内首次报道,化合物1,2,5-9为该种内首次报道。以上化合物经PC12细胞体外抗损伤及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5和7在10μmol·L-1时对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化合物2对由凝血酶(THR),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超过60%,化合物3对THR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为(60.33±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矮紫堇 抗血小板聚集 生物碱 酚苷
原文传递
丁香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佳琪 焦顺刚 +2 位作者 马瑾煜 刘娟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43-2352,共10页
丁香属植物在园林观赏、经济、医药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其含有丰富的萜类成分密切相关。目前在该属植物中报道的萜类包括环烯醚萜、倍半萜和三萜等多种类型,具有心肌保护、神经保护、降血糖、抗流感病毒、抗菌、抗炎和抗氧化... 丁香属植物在园林观赏、经济、医药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其含有丰富的萜类成分密切相关。目前在该属植物中报道的萜类包括环烯醚萜、倍半萜和三萜等多种类型,具有心肌保护、神经保护、降血糖、抗流感病毒、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作用,其中丁香属倍半萜类成分日渐受到关注。该文对丁香属植物中萜类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生态学意义、调控机制及未来研究进行讨论与展望,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属 萜类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花姜酮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红 豆荣梅 +6 位作者 姚婷 桂道鹏 姜雪雯 李俊俊 戈福星 高小力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17-2826,共10页
花姜酮是一种蛇麻烷烯型单环倍半萜,在抗肿瘤方面显示了广泛而又独特的活性,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侵袭、抗肿瘤血管生成、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等。对花姜... 花姜酮是一种蛇麻烷烯型单环倍半萜,在抗肿瘤方面显示了广泛而又独特的活性,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侵袭、抗肿瘤血管生成、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等。对花姜酮的研究一直是天然药物和药理学领域的热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花姜酮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内涵研究也不断的丰富,为此,该文对花姜酮的抗肿瘤机制做一归纳总结,为含有花姜酮的药物资源,及相应的抗肿瘤作用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姜酮 抗肿瘤作用机制 蛇麻烷型倍半萜 综述
原文传递
蛇麻烷型倍半萜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焦顺刚 张瑞飞 +4 位作者 李俊俊 沙娜·吾肯 张和新歌 屠鹏飞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4380-4390,共11页
蛇麻烷型倍半萜广泛分布于植物和微生物多个科属中,其从化学结构角度可分为α-humulene,β-humulene,γ-humulene 3大类。目前已有98个蛇麻烷型倍半萜被分离鉴定,并显示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该文对蛇麻烷型倍半萜... 蛇麻烷型倍半萜广泛分布于植物和微生物多个科属中,其从化学结构角度可分为α-humulene,β-humulene,γ-humulene 3大类。目前已有98个蛇麻烷型倍半萜被分离鉴定,并显示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该文对蛇麻烷型倍半萜的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并对其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麻烷型 倍半萜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原文传递
羽叶丁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长鑫 焦顺刚 +6 位作者 周晓春 黎安妮 马晓静 沙娜·吾肯 陈苏依勒 屠鹏飞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4196-4204,共9页
羽叶丁香为我国特有的木犀科丁香属植物,局限分布于内蒙古与宁夏的贺兰山地区,其去皮的根、茎及粗枝为一味特色蒙古族药材山沉香,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肺疾病。现代研究显示,羽叶丁香主要含木脂素类、倍半萜类和挥发油类成... 羽叶丁香为我国特有的木犀科丁香属植物,局限分布于内蒙古与宁夏的贺兰山地区,其去皮的根、茎及粗枝为一味特色蒙古族药材山沉香,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肺疾病。现代研究显示,羽叶丁香主要含木脂素类、倍半萜类和挥发油类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镇静、镇痛、抗菌等药理活性。近五年来国内多个课题组对羽叶丁香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该文在此前综述的基础上,对新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为羽叶丁香特别是山沉香的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叶丁香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综述
原文传递
盐肤木总酚抗小鼠心肌缺血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戈福星 马晓静 +6 位作者 李俊俊 周晓春 黄美雯 叶淼 徐伟 屠鹏飞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54-2259,共6页
盐肤木是一类很重要的资源植物,其干燥根或茎经水提醇沉后制成舒冠通糖浆,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疗效确切。应用大孔树脂制备盐肤木总酚部位,并采用小鼠心肌缺血模型评价其药效。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总酚部位组(190.8~... 盐肤木是一类很重要的资源植物,其干燥根或茎经水提醇沉后制成舒冠通糖浆,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疗效确切。应用大孔树脂制备盐肤木总酚部位,并采用小鼠心肌缺血模型评价其药效。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总酚部位组(190.8~381.6 mg·kg-1)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和舒张末内径(LVEDd)均显著降低,心脏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明显提高,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发挥其抗心肌缺血的作用;降低血清中上升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HE染色显示,总酚部位减弱心肌炎症细胞浸润;TUNEL染色显示,总酚部位组蓝绿色荧光依次减弱,心肌细胞凋亡程度减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可降低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改善心肌细胞损伤,表明盐肤木总酚部位具有抗小鼠心肌缺血的作用。相关作用机制研究显示,总酚部位能够调控心肌组织中p53基因(p53)、Bcl-2-associated 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提示其通过抑制心肌凋亡减轻心脏重构,减轻心肌缺血损伤,改善心功能。此研究为解析盐肤木的药效物质阐明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肤木 心肌缺血 凋亡 总酚
原文传递
矮紫堇中2个新的异喹啉生物碱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晓春 马晓静 +4 位作者 戈福星 刘长鑫 梁亚娜 高小力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508-3515,共8页
矮紫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泻、降血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低氧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异常的高山多血症、脉管炎、消化系统的“木布”综合征和腹泻等。该研究通过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ODS)、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从其... 矮紫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泻、降血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低氧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异常的高山多血症、脉管炎、消化系统的“木布”综合征和腹泻等。该研究通过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ODS)、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结构经波谱分析和与文献数据对比鉴定为hendersine H(1)、hendersine I(2)、去氢碎叶紫堇碱(dehydrocheilanthifoline,3)、普罗托品(protopine,4)、伊米任碱(izmirine,5)、6,7-methylenedioxy-1(2H)-isoquinolinone(6)、icariside D_(2)(7)、ethyl 4-(β-D-glucopyranosyloxy)-3-methoxybenzoate(8)、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9),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7~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报道。部分化合物经H9c2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模型和条件上清诱导H9c2心肌细胞炎症模型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在20μmol·L^(-1)时对缺糖缺氧的H9c2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化合物4和5在10μmol·L^(-1)时能抑制条件上清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药 矮紫堇 异喹啉生物碱 抗心肌缺血 抗炎 心肌细胞保护
原文传递
山沉香中11个新倍半萜成分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泓颖 焦顺刚 +6 位作者 黎安妮 刘长鑫 陈攀龙 陈苏依勒 刘娟 屠鹏飞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9-699,共11页
山沉香是一种特色蒙古族药,具有抑赫依、清热、止痛、利呼吸的功效,临床用于冠心病、失眠、哮喘等心肺疾病治疗。作为山沉香药效物质系统研究的一部分,该研究通过LC-MS和1H-NMR导向分离法,从山沉香乙醇提取物的多个含有萜类的流分中,分... 山沉香是一种特色蒙古族药,具有抑赫依、清热、止痛、利呼吸的功效,临床用于冠心病、失眠、哮喘等心肺疾病治疗。作为山沉香药效物质系统研究的一部分,该研究通过LC-MS和1H-NMR导向分离法,从山沉香乙醇提取物的多个含有萜类的流分中,分离得到11个新倍半萜类成分,其平面结构经质谱、1D NMR和2D NMR数据分析鉴定,依次定名为羽叶萜C和D(1、2)、阿拉善丁香萜T~ZI(3~11),结构类型包括羽叶烷、蛇麻烷、裂环蛇麻烷、愈创木烷、石竹烷、裂环艾里莫酚烷、isodaucane等,但因为化合物含量低、手性中心多或结构本身的柔性、无紫外吸收等原因,立体构型有待确定。类型多样的倍半萜成分,进一步丰富了丁香属和本种植物的化学成分谱,并为进一步阐明山沉香的药效物质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沉香 羽叶萜 阿拉善丁香萜 倍半萜 蒙古族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