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镉污染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5
1
作者 杜丽娜 余若祯 +2 位作者 王海燕 刘征涛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4,共8页
该文基于目前镉污染状况及其对生物体和生态环境的各种不良影响,综述了环境中镉的来源、分布、生物暴露途径和人体暴露状况,分析了镉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概括了对镉毒性具有拮抗性的物质... 该文基于目前镉污染状况及其对生物体和生态环境的各种不良影响,综述了环境中镉的来源、分布、生物暴露途径和人体暴露状况,分析了镉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概括了对镉毒性具有拮抗性的物质和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及现今尚未解决的研究难题和未来发展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毒性 镉抗性物质
原文传递
系统工程视野下的再生水饮用回用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洪营 杜烨 +4 位作者 吴乾元 陈卓 杨宏伟 李魁晓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3-1173,共11页
再生水是就地可取、稳定可靠的城市第二水源.再生水饮用回用(补充水源)技术经济性可行,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构建可持续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复杂系统特征的非传统供水工程,再生水饮用回用的关键是保障水质安全... 再生水是就地可取、稳定可靠的城市第二水源.再生水饮用回用(补充水源)技术经济性可行,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构建可持续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复杂系统特征的非传统供水工程,再生水饮用回用的关键是保障水质安全稳定和系统可靠高效运行,因此需要构建包括水质安全管理、健康风险评价和多重屏障工程措施在内的安全保障体系.水质安全管理方面需建设包括制订科学的饮用回用水质标准和再生水处理工艺要求,建立针对再生水处理工艺和饮用回用全系统的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管理(HACCP)体系,并加强水质安全监管和认证.健康风险评价方面需开展全方位、统筹性和持续性的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风险评价方法.工程措施方面需建设包括源头控制、再生水厂净化、环境缓冲和饮用水厂净化在内的多重屏障系统,以确保水质安全.在多重屏障系统中,再生水厂是保障饮用回用水质安全的核心环节,"反渗透-高级氧化"和"臭氧-生物活性炭"是再生水处理的可行工艺.今后需深入、持续开展新兴高风险污染物控制技术、再生水环境储存和饮用回用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饮用回用 再生水补充水源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 多重屏障系统 再生水处理工艺
下载PDF
对《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的改进和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丽娜 薛金玲 +4 位作者 余若祯 胡林林 刘征涛 罗国荣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3-127,共5页
以国标(GB/T 15441—1995)方法中推荐使用的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spp.)为测试生物.针对《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从数据处理、参比毒物和测定方法 3个角度,对国标方法进行了改... 以国标(GB/T 15441—1995)方法中推荐使用的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spp.)为测试生物.针对《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从数据处理、参比毒物和测定方法 3个角度,对国标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Origin 7.5程序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并选择出拟合效果较为理想的Sigmoidal函数与国标中使用的线性函数进行了拟合对比。针对国标中使用的剧毒性物质HgCl2,选择了毒性较低的ZnSO4·7H2O作为替代参比物,并对2种金属离子的毒性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因为使用的生物毒性测定仪的国标方法要求严格的操作并且步骤繁琐,选择利用酶标仪进行测定,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验证了酶标仪使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急性毒性 发光细菌法 国标方法 方法改进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艳 胡洪营 +3 位作者 杨宏伟 徐必 任韵如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0-192,共3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实验前准备、实验中操作及实验后分析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开放式实验项目的实施,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科研热情,...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实验前准备、实验中操作及实验后分析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开放式实验项目的实施,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科研热情,既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与能力,又增强了师生的沟通和理解。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创新意识,强化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微生物学实验 开放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研究型实验项目开发与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艳 胡洪营 +2 位作者 杨宏伟 左剑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7-219,共3页
将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相结合,开发研究型实验教学项目,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实践表明,通过研究型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的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而... 将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相结合,开发研究型实验教学项目,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实践表明,通过研究型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的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且掌握了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技术,在实验设计、方案实施、结果分析等方面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培养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研究型实验项目 科研素质
下载PDF
城市污水中新兴微量有机污染物控制目标与再生处理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文龙 吴乾元 +4 位作者 杜烨 黄南 魏东斌 胡洪营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72-1678,共7页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和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方法,其前提是水质安全保障.城市污水中近年来不断检出新兴微量有机污染物(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TOrCs),如抗生素、全氟化合物、雌激素等,是再生水水质安全的重要...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和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方法,其前提是水质安全保障.城市污水中近年来不断检出新兴微量有机污染物(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TOrCs),如抗生素、全氟化合物、雌激素等,是再生水水质安全的重要威胁.针对城市污水再生深度处理需明确新兴TOrCs控制目标和处理技术的需求,系统比较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再生水利用先行国家和地区在TOrCs控制目标、指南、规范、技术与工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进展.结果表明,由于TOrCs浓度低且种类多,TOrCs被分为高风险TOrCs和指示性TOrCs.美国加州地区和澳大利亚根据风险水平和检出水平分别提出了高风险TOrCs和指示性TOrCs种类清单和浓度限值,然而该清单中的TOrCs种类和浓度限值尚未列入强制标准或规范.针对再生水TOrCs风险控制需求,瑞士、美国加州等提出了多级屏障再生水处理工艺.瑞士提出,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对卡马西平等药品类TOrCs去除率应大于80%,美国加州规定补充饮用水源的再生水深度处理应去除69%以上的1,4-二恶烷.此外,TOrCs控制高度依赖重源头控污(工业废水阻断)、单元协同、在线监控反馈与实时优化等全流程安全保障措施.随着我国再生水用量持续增加,用途不断拓展,亟需制定针对性强、现实可行的TOrCs控制指南和规范,包括明确高风险和指示性TOrCs,推动多级屏障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以TOrCs去除率为深度处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有机污染物 城市污水 再生水 控制目标 处理技术
下载PDF
毒理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侯凌燕 +1 位作者 胡洪营 李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32-2239,共8页
毒理基因组学是利用最新的基因组学技术来进行毒理学研究的新兴学科。它能够快速全面地检测出化合物和生物体相互作用后的全基因组表达的变化,再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化合物的毒性进行定性分析。它可以为传统毒理学检测筛选更多的生... 毒理基因组学是利用最新的基因组学技术来进行毒理学研究的新兴学科。它能够快速全面地检测出化合物和生物体相互作用后的全基因组表达的变化,再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化合物的毒性进行定性分析。它可以为传统毒理学检测筛选更多的生物学标志物,解释有毒物质的致毒机理,降低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但是,毒理基因组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实验设计不统一,分析理论不完善,检测费用太昂贵等。其中最主要的理论问题在于,虽然人们早已认识到毒理基因组学最大的优势是可对毒性进行较全面的分类和预测,但是已有的研究仍然集中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致毒机理的解释上,而没有充分利用全基因组变化的信息,因为理论上除了实验误差引入的基因表达变化以外的变化都是化合物和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些问题,新发现的microRNA毒理基因组和动态基因表达图谱的研究可能是一个潜在方向。总体来说,目前毒理基因组学只能作为风险评价的参考,但是它最终将为风险评价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准确预测,提高风险评价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基因组学 风险评价 基因表达图谱 基因芯片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氨氮水生生物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廖梓童 +7 位作者 陈卓 丁仁 巫寅虎 魏东斌 高桦楠 徐红卫 温慧娜 胡洪营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分析揭示黄河流域氨氮水生生物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对黄河流域氨氮风险管控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氨氮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细化和修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态环境部颁布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氨氮》国家生态环境基准,应... 分析揭示黄河流域氨氮水生生物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对黄河流域氨氮风险管控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氨氮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细化和修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态环境部颁布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氨氮》国家生态环境基准,应用统计学方法和风险商法,研究了2022年黄河流域氨氮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识别出重点关注时段和区域.同时,通过变异系数建立了对比氨氮风险时空差异性的方法,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识别出黄河流域氨氮风险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氨氮长期毒性基准和风险商的空间差异性分别为时间差异性的3.3和2.1倍.(2)时间上,冬季氨氮浓度和风险商显著升高,有风险的断面由春季的2.3%增至13.6%,冬季情况亟需额外关注.(3)空间上,黄河流域91%的断面无氨氮风险或风险较低,但渭河、汾河等黄河支流部分断面,特别是汇流河段氨氮长期毒性风险问题较为突出.(4)黄河流域氨氮风险除氨氮浓度外,主要受水体pH影响,水温对氨氮风险影响较小.研究显示,制定区域性氨氮水质标准和排放标准比季节差异化标准更为重要,需要重点关注支流和干支流汇流河段并建立水质监控和预警机制.除控制氨氮污染物的排放外,还应重点关注pH较高的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氨氮 生态风险 时空分异
下载PDF
长江流域地表水中镉生态风险的区域差异分析
9
作者 丁仁 廖梓童 +8 位作者 巫寅虎 陈卓 高桦楠 徐红卫 松柳 惠二清 魏东斌 胡洪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86-3195,共10页
围绕长江流域地表水中镉(Cd)的水质基准和生态风险的区域差异展开分析.首先,根据我国《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推荐的方法,结合长江流域地表水的硬度分布对Cd长期水质基准值进行了校正;在此基础上,考虑长江流域的物种区系特征,进... 围绕长江流域地表水中镉(Cd)的水质基准和生态风险的区域差异展开分析.首先,根据我国《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推荐的方法,结合长江流域地表水的硬度分布对Cd长期水质基准值进行了校正;在此基础上,考虑长江流域的物种区系特征,进一步修正得到了Cd长期水质风险阈值,并依此阐释了长江流域的Cd长期水质风险阈值分布和风险商分布的区域差异性.结果发现,经硬度校正和物种修正后,长江流域不同城市间Cd长期水质风险阈值的最大值为0.75μg·L^(-1),最小值为0.08μg·L^(-1),二者相差近10倍;不同城市间Cd风险商的最高值为1.12,最低值为0.035,二者相差达32倍.长江流域上中游交界区和洞庭湖水系等重点区域的Cd生态风险高,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质基准 镉(CD) 生态风险 区域差异 物种分布
原文传递
世界卫生组织《再生水饮用回用:安全饮用水生产指南》解读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卓 吴乾元 +5 位作者 杜烨 孙艳 杨宏伟 刘书明 胡洪营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2,共6页
面对世界各地日益增长的再生水饮用回用研究、实践和发展需求,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7年8月首次发布了《再生水饮用回用:安全饮用水生产指南》,旨在为各国开展再生水饮用回用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系统评价等工作提供技术指导,逐步... 面对世界各地日益增长的再生水饮用回用研究、实践和发展需求,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7年8月首次发布了《再生水饮用回用:安全饮用水生产指南》,旨在为各国开展再生水饮用回用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系统评价等工作提供技术指导,逐步引导并规范再生水饮用回用的广泛、深入和可持续发展。指南从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的角度,提出了再生水饮用回用管理原则、系统评价、管理方法及监管要求,强调了水回用系统全流程控制、多屏障水质安全保障等措施,并讨论了现有知识鸿沟和今后研究方向,为我国水回用行业开拓和扩展再生水利用途径提供重要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饮用回用 饮用水安全框架 全流程控制 多屏障
下载PDF
澳大利亚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现状分析及经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俊含 陈卓 +4 位作者 徐傲 巫寅虎 郝姝然 胡洪营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6,共8页
对澳大利亚水资源赋存现状、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详细整理与分析,梳理了澳大利亚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发展历程、相关标准、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再生水利用典型案例。该经验可为我国开展再生水循环利用研究和工程实... 对澳大利亚水资源赋存现状、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详细整理与分析,梳理了澳大利亚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发展历程、相关标准、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再生水利用典型案例。该经验可为我国开展再生水循环利用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重要指导和技术支撑。借鉴澳大利亚水回用技术与管理方法,我国可进一步发展污水再生深度处理技术与工艺,提高再生水生产品质,拓展再生水利用途径,通过浓度控制与处理工艺要求相结合提升再生水水质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水资源短缺 水回用 发展历程 标准政策
原文传递
污水再生利用微生物控制标准及其制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卓 崔琦 +3 位作者 曹可凡 巫寅虎 胡洪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58-2564,共7页
污水再生利用的关键是水质安全保障和风险控制.微生物风险是再生水安全利用过程中需要优先控制的重要问题.本文系统探讨了我国现行污水再生利用标准中的病原微生物控制要求,分析了基于病原微生物指示指标浓度控制的必要性与不足,提出了... 污水再生利用的关键是水质安全保障和风险控制.微生物风险是再生水安全利用过程中需要优先控制的重要问题.本文系统探讨了我国现行污水再生利用标准中的病原微生物控制要求,分析了基于病原微生物指示指标浓度控制的必要性与不足,提出了引入微生物去除能力保障控制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其制定方法与保障措施.今后,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基于浓度控制与保障能力控制相结合的污水再生利用微生物控制方法,以期为我国再生水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水质安全保障 微生物风险 浓度控制 保障能力控制
原文传递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中微量有机污染物控制的关键难题与解决思路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文龙 吴乾元 +4 位作者 杜烨 黄南 魏东斌 胡洪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73-2582,共10页
城市污水中的一些微量有机污染物(TOrCs)具有浓度低、风险高和去除难等特点,是污水再生处理研究的热点,但其控制面临"四难"问题.首先,TOrCs浓度低,其化学检测面临结构定性难和浓度定量误差大等问题;其次,TOrCs的风险评价结果... 城市污水中的一些微量有机污染物(TOrCs)具有浓度低、风险高和去除难等特点,是污水再生处理研究的热点,但其控制面临"四难"问题.首先,TOrCs浓度低,其化学检测面临结构定性难和浓度定量误差大等问题;其次,TOrCs的风险评价结果受评价物种、毒性终点等影响,优先控制TOrCs种类及浓度限值确定难;再次,TOrCs占总有机碳比例小于0.01%,其处理过程面临选择性弱和效率低难题;此外,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组分复杂变化大,TOrCs处理工艺运行面临调控难及时、处理效率评价和管理困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难题,本文提出利用TOrCs非靶向筛查和"指纹图谱"克服TOrCs浓度检测和处理效率评价难题的新思路,发展去除能力标准、处理技术标准和替代性指标体系支撑TOrCs处理技术开发和工艺运行管理的新体系,指导TOrCs风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微量有机污染物(TOrCs) 水质安全 深度处理 控制标准 环境风险
原文传递
SARS相关病毒与鼠肝炎病毒S蛋白的同源暗示一个潜在受体结合区的存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应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97-1199,共3页
最近,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被确定为近期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虽然人们对人冠状病毒229E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而且其受体结合位点也被确定在S蛋白第417~547个氨基酸残基之间。但是,这一区域与新分离的SARS相关病毒(香港... 最近,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被确定为近期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虽然人们对人冠状病毒229E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而且其受体结合位点也被确定在S蛋白第417~547个氨基酸残基之间。但是,这一区域与新分离的SARS相关病毒(香港株,CUHK-W1)没有任何同源性。有意思的是,已知的各种冠状病毒S蛋白S1亚基的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鼠肝炎病毒(MHV)与SARS相关病毒的同源性最高。而且,MHV的S蛋白上负责受体结合的重要位点(第62~65和第214~216位氨基酸残基)与SARS相关病毒的相应区域(第51~54和第195~197位氨基酸残基)高度同源。这些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可能对研究SARS相关病毒的受体结合位点和病毒侵染靶细胞的机理有所帮助,进而为设计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相关病毒 受体结合位点 人冠状病毒 鼠肝炎病毒
原文传递
污水中包膜病毒离心超滤浓缩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方旭 杨伊菡 +5 位作者 周小红 杨云锋 刘锐平 刘艳臣 黄霞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32,共5页
针对污水中包膜病毒高效富集浓缩方法缺乏的问题,以Phi6噬菌体为模式包膜病毒,系统考察了超滤浓缩方法对污水样本中Phi6噬菌体的富集浓缩效果。结果表明,超滤筒的截留分子质量越小,对污水中Phi6噬菌体的回收率就越高,但所需浓缩时间也... 针对污水中包膜病毒高效富集浓缩方法缺乏的问题,以Phi6噬菌体为模式包膜病毒,系统考察了超滤浓缩方法对污水样本中Phi6噬菌体的富集浓缩效果。结果表明,超滤筒的截留分子质量越小,对污水中Phi6噬菌体的回收率就越高,但所需浓缩时间也会增加。综合考虑回收率和耗时,推荐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10 ku的超滤筒,在4℃条件下3000g正向离心28 min、1000g反向收集5 min,浓缩倍数为110倍,回收率可达到(3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病毒 污水 超滤 浓缩
原文传递
Natural Host–Environmental Media–Human: A New Potential Pathway of COVID-19 Outbreak 被引量:3
16
作者 Miao Li Yunfeng Yang +8 位作者 Yun Lu Dayi Zhang Yi Liu Xiaofeng Cui Lei Yang Ruiping Liu Jianguo Liu Guanghe Li Jiuhui Qu 《Engineering》 SCIE EI 2020年第10期1225-1239,共15页
传统上,识别第一个感染病例(零号病人)是追溯病毒来源的关键,但是,常常很难找到零号病人。特别是如果零号病人无症状或症状非常轻微,无看医生或相关病情记录,可能永远也无法找到。因此,是否可以跳过零号病人追溯到病毒的来源?针对上述问... 传统上,识别第一个感染病例(零号病人)是追溯病毒来源的关键,但是,常常很难找到零号病人。特别是如果零号病人无症状或症状非常轻微,无看医生或相关病情记录,可能永远也无法找到。因此,是否可以跳过零号病人追溯到病毒的来源?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中分析了人类历史上的病毒暴发以及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等。发现很大比例的疫情事件都是由人类直接接触带有传染性病毒的环境介质而引起的,同时病毒可以在环境介质中长期保持活性。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能力不断增强,与动物等生存空间的逐渐重叠,人类与带病毒环境介质(我们称之为"环境准宿主")之间的接触大大增加。因此,研究中提出了跳过零号病人在环境中追溯病毒来源的可能路径,即以携带SARS-CoV-2或RaTG3相关冠状病毒的环境介质为目标,基于自然宿主-环境介质(环境准宿主)-人的传播路径,进行新冠病毒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溯源 环境准宿主 零号病人 SARS-CoV-2 传播路径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水源病原菌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效晋 刘刚 +1 位作者 胡洪营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17,37,共9页
微生物指标是水质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并未被纳入水质监测中。目前各类水质标准中只有病原指示微生物的指标,然而这些指标与病原微生物的相关性并不理想。因此,开发快速简便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是改... 微生物指标是水质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并未被纳入水质监测中。目前各类水质标准中只有病原指示微生物的指标,然而这些指标与病原微生物的相关性并不理想。因此,开发快速简便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是改进水质生物检测和监测的关键。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快速检测DNA且不依赖昂贵检测设备的PCR技术。尝试利用该技术检测水中的8种常见指示菌和病原菌: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鲍氏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小肠耶尔森氏菌、嗜肺军团菌、绿脓杆菌和结核杆菌,获得了针对其中5种细菌的毒力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最优等温PCR条件。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灵敏度可在45 min内检测出100个基因拷贝,并能在原污水中对病原菌进行定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指标 病原菌 等温PCR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原文传递
大型蚤标志酶用于城市二级出水毒性的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倩 张薛 +1 位作者 赵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92-1698,共7页
大型蚤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生物,广泛应用于污水、地表水等水质毒性检测。毒性水平较低的城市二级出水,对大型蚤往往无急性毒性效应,而具有慢性毒性效应,但慢性毒性检测周期过长,因此探索一种更灵敏的指标,实现快速检测,对于控制... 大型蚤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生物,广泛应用于污水、地表水等水质毒性检测。毒性水平较低的城市二级出水,对大型蚤往往无急性毒性效应,而具有慢性毒性效应,但慢性毒性检测周期过长,因此探索一种更灵敏的指标,实现快速检测,对于控制二级出水的水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考察了大型蚤在短期暴露于城市二级出水条件下,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ATP酶、羧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酶活变化特征,从中筛选出对二级出水毒性响应灵敏的标志酶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酯酶、过氧化氢酶对二级出水毒性响应相对较灵敏,具有成为标志酶的潜力,研究结果为城市二级出水生物毒性评价方法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蚤 城市二级出水酶活 生物毒性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雌激素结合活性筛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晓聪 张冬生 +4 位作者 刘兰华 周小红 刘春 施汉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4-218,共5页
以倏逝波光纤荧光生物传感器为平台,以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污染物为靶标,优化了基于受体作用理论的生物传感分析技术,实现了PAEs雌激素结合活性的定性筛查。对7种典型邻苯二甲酸酯的雌激素结合活性测试结果为BBP>DBP>DIPP,其他4... 以倏逝波光纤荧光生物传感器为平台,以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污染物为靶标,优化了基于受体作用理论的生物传感分析技术,实现了PAEs雌激素结合活性的定性筛查。对7种典型邻苯二甲酸酯的雌激素结合活性测试结果为BBP>DBP>DIPP,其他4种物质几乎无雌激素结合活性,结果与文献广泛报道结论相一致,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准确性。在最优测试条件下,光纤传感界面可再生300次以上,为雌激素活性污染物的筛查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自动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倏逝波光纤荧光生物传感器 雌激素受体 邻苯二甲酸酯 雌激素结合活性
下载PDF
氯消毒对乙炔基雌醇的去除及雌激素活性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20
作者 唐兴帆 李曼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0期1-4,17,共5页
乙炔基雌醇(EE2)是最强的合成雌激素之一,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为探究水处理中氯消毒工艺对EE2的去除效果,并研究雌激素活性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采用二级出水和自配水进行了模拟氯消毒实验,并运用酵母雌激素报告基因法和雌激素受体蛋白亲... 乙炔基雌醇(EE2)是最强的合成雌激素之一,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为探究水处理中氯消毒工艺对EE2的去除效果,并研究雌激素活性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采用二级出水和自配水进行了模拟氯消毒实验,并运用酵母雌激素报告基因法和雌激素受体蛋白亲和层析法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对于自配水中的EE2,氯消毒在[Cl]/[EE2]质量浓度比达到20后,能够将雌激素活性的去除率稳定在96%~98%。在pH=6-9区间内,pH=8是最为适宜的pH值,pH值通过影响EE2与次氯酸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化状态,进而EE2氯消毒去除效率。二级出水中的氨氮使EE2的去除率降低到58.1%,而DOC对于消毒速率有所影响,但对总体去除率影响不大,氨氮与自由氯结合形成氯胺阻碍了氯消毒对EE2的去除。EE2在氯消毒后,即使EE2本身几乎被完全去除,仍旧残留雌激素活性。由雌激素受体蛋白亲和分离的结果证实,在EE2的消毒副产物中,产生了新的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2 氯消毒 雌激素活性 消毒副产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