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研究——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年第12期76-81,共6页
横贯能力是横跨不同学科和领域的思维、内容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整合能力,横贯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意义重大。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价值在于:有助于提升学前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形成包容开放的儿童美术教育观,有利于构建可持... 横贯能力是横跨不同学科和领域的思维、内容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整合能力,横贯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意义重大。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价值在于:有助于提升学前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形成包容开放的儿童美术教育观,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立体式学前美术教育系统。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实践应注意:明确横贯能力和横贯思维的含义、关系,确立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目标与内容,明确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方法和原则,横贯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中的实施与体现。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条件保障有:教师需革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需转变思维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旨在通过立体式美术教育,重构美术学习的经验,形成与传统美术教育不同的美术教育模式,进而更好地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贯能力 美术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创造力
下载PDF
引入本土民间美术:高校美术课程改革的新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4年第2期80-82,共3页
本文在论述了高校美术课程引入本土民间美术教学改革的意义及其在美术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本土民间美术进入高校美术课程改革的时机与案列及高校美术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从而为地方高校美术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提... 本文在论述了高校美术课程引入本土民间美术教学改革的意义及其在美术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本土民间美术进入高校美术课程改革的时机与案列及高校美术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从而为地方高校美术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美术课程 本土民间美术 美术教学
下载PDF
多元化传播模式下沂蒙精神的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晨晨 《文化与传播》 2019年第1期9-13,共5页
沂蒙地区具有灿烂的红色文化以及光荣的革命传统,沂蒙精神在沂蒙文化中孕育产生。在新时代,多元化传播模式成为提升沂蒙精神影响力的重要方式。沂蒙精神的传播需要在政府部门正确的引导和监督下,以儿童绘本启蒙为突破点,鼓励多元化的传... 沂蒙地区具有灿烂的红色文化以及光荣的革命传统,沂蒙精神在沂蒙文化中孕育产生。在新时代,多元化传播模式成为提升沂蒙精神影响力的重要方式。沂蒙精神的传播需要在政府部门正确的引导和监督下,以儿童绘本启蒙为突破点,鼓励多元化的传播模式,不断汲取新的传播理念,构建独特视角与载体的红色故事传播体系。加大传播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健全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沂蒙精神在儿童群体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多元化 传播模式 红色文化 影响力
下载PDF
论沂蒙精神美育叙事的价值、逻辑与路径
4
作者 徐静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20,共7页
美育叙事需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存在意义。沂蒙精神的美育叙事,以沂蒙精神美学为理论基础,以沂蒙精神文化符号为重要载体,以沂蒙地区特有的人文历史为现实来源,以沂蒙精神内外美的统一性为内在逻辑。沂蒙精神融合美育的... 美育叙事需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存在意义。沂蒙精神的美育叙事,以沂蒙精神美学为理论基础,以沂蒙精神文化符号为重要载体,以沂蒙地区特有的人文历史为现实来源,以沂蒙精神内外美的统一性为内在逻辑。沂蒙精神融合美育的叙事过程拓宽了美育的深度与广度,借助艺术符号、公共艺术、档案资源、影像传播等叙事载体与形式拓展了沂蒙精神美育叙事的空间,增强了美育叙事的情感与视觉体验,其内含的美育精神、生活智慧、文化符号、美学思想和本土意识得以更好地传承发展。在新时代,美育研究者应不断创新以红色文化精神为代表的国家精神与学校美育融合的策略与方法,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美育叙事体系、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美育叙事 文化符号 传播
下载PDF
从《中国机长》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叙事 被引量:5
5
作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电影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必然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而如何以图像叙事的形式有效传达这种价值观念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关键。相较于文本叙事,电影通过图像叙事的手法能够具象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中国机长》这部电... 电影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必然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而如何以图像叙事的形式有效传达这种价值观念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关键。相较于文本叙事,电影通过图像叙事的手法能够具象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中国机长》这部电影中,以生活化、艺术化相结合的手法,以真实的故事、生动的形象诠释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有效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叙事和大众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机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像叙事
下载PDF
美育视角下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选择与美育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31,共5页
电影具有美育的价值功效,作为第七艺术形式,电影艺术具有体验的超越性、时间思维的浓缩性、叙事的深刻性和影响的持续性等审美特征。二次元审美、娱乐式审美与主流审美文化的并存构成了电影美育选择的困境,对此,电影美育的选择应从影片... 电影具有美育的价值功效,作为第七艺术形式,电影艺术具有体验的超越性、时间思维的浓缩性、叙事的深刻性和影响的持续性等审美特征。二次元审美、娱乐式审美与主流审美文化的并存构成了电影美育选择的困境,对此,电影美育的选择应从影片的思想性、审美性、叙事性和方向性四个角度出发,把握影片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形成对电影美育的价值引导。而电影美育的实现,应加快校园院线建设和相关课程、师资与活动团体的组建,以真正发挥电影在美育活动中的价值与功效,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审美观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电影艺术 审美特征 审美选择 美育实现
下载PDF
论“美育共同体”的内涵、共性与路径
7
作者 徐静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1-37,共7页
“美育共同体”是基于一个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它既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形式。它致力于在资源共建、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创设“无时不在、无孔不入”的美育环境,打破了传统美育教育手段的单一性和教学内容的局限... “美育共同体”是基于一个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它既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形式。它致力于在资源共建、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创设“无时不在、无孔不入”的美育环境,打破了传统美育教育手段的单一性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美育共同体”具有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认同、共同的审美基因和时代使命。“美育共同体”的构建包含“学校美育共同体”“区域美育共同体”和“校际美育共同体”三个层次,最终目标是以美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带动区域文化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进而促进大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形成和审美素养的提高,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共同体 共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享教育 美育体系
下载PDF
艺术的“融合”与受众的“回归”——浅谈中国动画教育 被引量:2
8
作者 《文教资料》 2014年第6期76-77,共2页
中国动画教育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风格特点,但由于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导致中国动画与受众分离。文章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探讨中国动画教育的改革策略,在传承地方民间美术的同时建立高校... 中国动画教育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风格特点,但由于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导致中国动画与受众分离。文章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探讨中国动画教育的改革策略,在传承地方民间美术的同时建立高校动画艺术的品牌和学生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中国的民族之风和东方之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教育 本土民间美术 民族化改革
下载PDF
沂蒙精神德育内涵的形象特征与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62,共3页
形象德育是建立在形象认可与情感共鸣基础上的价值观认同,将沂蒙精神蕴含的德育内涵进行形象建构,以直观的德育形象开展德育工作,将极大地改观当下德育课堂单向授课的现状。沂蒙精神德育形象具有革命性、丰富性、真实性和时代性特点,以... 形象德育是建立在形象认可与情感共鸣基础上的价值观认同,将沂蒙精神蕴含的德育内涵进行形象建构,以直观的德育形象开展德育工作,将极大地改观当下德育课堂单向授课的现状。沂蒙精神德育形象具有革命性、丰富性、真实性和时代性特点,以这些形象为原型进行沂蒙精神德育内涵的形象建构,通过艺术化的德育形象,以喜闻乐见的载体与形式进行传播,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确立产生影响,使其在视觉形象的审美过程中完成德育内涵的价值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德育 沂蒙精神 德育内涵 形象建构 青少年
下载PDF
论中国民间美术的隐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3-25,共3页
视像是艺术隐域的可视化,民间艺术家通过作品的结构、色彩等可视化的形式向受众传达出民间艺术所特有的隐域民族精神和文化,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充当了"隐域"向视域转换的平台,同时,惯例与习俗又促使作品隐域的形成。在传统生活... 视像是艺术隐域的可视化,民间艺术家通过作品的结构、色彩等可视化的形式向受众传达出民间艺术所特有的隐域民族精神和文化,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充当了"隐域"向视域转换的平台,同时,惯例与习俗又促使作品隐域的形成。在传统生活中,受众与艺术家共同的审美惯例促成了民间美术隐域的正确解读和传播,在当代社会,由于受众视野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受众对民间美术隐域的解读与接受开始呈现出多义和复杂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隐域 受众 民族
下载PDF
探寻心像之路——关于创作的思考
11
作者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2年第4期88-91,共4页
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感觉更像是进行着一场追逐的游戏,你将要捕获却又无法捕获,想要超越却又相距甚远,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来不及回头,只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在创作中把握直觉。直觉与生俱来,并没有明确的征兆,却潜藏着某种深度的反映。&qu... 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感觉更像是进行着一场追逐的游戏,你将要捕获却又无法捕获,想要超越却又相距甚远,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来不及回头,只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在创作中把握直觉。直觉与生俱来,并没有明确的征兆,却潜藏着某种深度的反映。"我如此倾心热爱大自然,自以为把握住它的生命,可是创作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心像 直觉 热爱大自然 全神贯注 捕获 生命存在 作品 题材 征兆
原文传递
论邵雍“观物论”与艺术审美和表现的关系
12
作者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2-64,68,共4页
观物是艺术审美与表现的基础,只有建立在更深层次上的观物方式,才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审美观照和人文关怀。观物的层次与境界决定了艺术审美与表现的方式,从另一面也反映出艺术作品解读同样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观物方式。因此,在艺术教育改... 观物是艺术审美与表现的基础,只有建立在更深层次上的观物方式,才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审美观照和人文关怀。观物的层次与境界决定了艺术审美与表现的方式,从另一面也反映出艺术作品解读同样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观物方式。因此,在艺术教育改革中重视引导学生的观物方式对于其艺术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物 艺术审美 艺术表现
下载PDF
化抽象为形象 变乏味为趣味——简笔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3
作者 徐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第6期23-24,共2页
简笔画凭借其自身的优点,在教学中日益占据重要的位置。将简笔厕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排除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成功克服将英语译为母语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 简笔画凭借其自身的优点,在教学中日益占据重要的位置。将简笔厕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排除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成功克服将英语译为母语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寓教于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画 寓教于乐 形象思维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美学精神——以《中国手作·木作》为例
14
作者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3-67,共5页
《中国手作·木作》以影像叙事的手法揭示了蕴含在传统造物工艺的美学精神,其美感天成的材料美学和阴阳相合的建造美学构筑成中国传统造物的审美哲学。木作在此成为中国人性情品德的物化象征,其制作过程的仪式感和象征性成为传统美... 《中国手作·木作》以影像叙事的手法揭示了蕴含在传统造物工艺的美学精神,其美感天成的材料美学和阴阳相合的建造美学构筑成中国传统造物的审美哲学。木作在此成为中国人性情品德的物化象征,其制作过程的仪式感和象征性成为传统美学精神的符号映射,工匠精神也因此成为传统造物美学的重要象征。工匠精神的本质是对"法"的传承与尊重,但法度传承并非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而是在法度的基础上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实现对传统造物的传承与创新,进而不断丰富中国传统造物的美学精神。该节目通过精致的解说和生动的图像以小切口大视角展现出对中国传统造物美学的独特理解和人文关怀,以影像叙事的记录手法展现出中国传统造物的美学精神和文化内涵,使木作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伟大与平凡的中介,也使其成为融贯古今的美学精神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手作》 中国传统造物 美学精神 木作 工匠精神
下载PDF
背离与重构:《铁道飞虎》的叙事美学解读
15
作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28,共3页
《铁道飞虎》是丁晟导演执导、成龙领衔主演的抗日喜剧电影,影片融合当代潮流元素,将动画与当代网络流行语言注入主旋律电影,在原文本基本故事叙事框架下,将故事以环环相扣的五大叙事段落紧密展开。
关键词 叙事框架 美学解读 铁道 背离 主旋律电影 喜剧电影 流行语言 原文本
下载PDF
权力结构、文化隐喻与精神家园:《百鸟朝凤》乡土美学叙事的三重维度
16
作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87,共4页
电影《百鸟朝凤》以民间艺术唢呐的传承发展为叙事主线,深刻揭示出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结构与乡村秩序的变迁过程。影片借"百鸟朝凤"在传统社会的传承现象揭示出其象征的权力结构,折射出唢呐技艺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图式和道... 电影《百鸟朝凤》以民间艺术唢呐的传承发展为叙事主线,深刻揭示出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结构与乡村秩序的变迁过程。影片借"百鸟朝凤"在传统社会的传承现象揭示出其象征的权力结构,折射出唢呐技艺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图式和道德伦理观,展示出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传统道德伦理观的消退和理想精神家园的幻灭。影片借唢呐传承的困境暗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尴尬处境,以现实的痛点激起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实现了对传统、现实与理想世界的三重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朝凤》 乡土美学 权力结构 文化隐喻 精神家园
下载PDF
戏曲年画盛衰背景下的民间美术受众分析
17
作者 徐静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2-35,共4页
戏曲艺术和戏曲年画在我国古代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戏曲和戏曲年画的盛衰变化正反映出民间艺术受众的众寡变化过程。戏曲年画的繁盛、衰落与受众的娱乐方式、教育程度、民俗与审美惯例息息相关,通过研究与分析戏曲年画盛衰过程中的受众... 戏曲艺术和戏曲年画在我国古代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戏曲和戏曲年画的盛衰变化正反映出民间艺术受众的众寡变化过程。戏曲年画的繁盛、衰落与受众的娱乐方式、教育程度、民俗与审美惯例息息相关,通过研究与分析戏曲年画盛衰过程中的受众变化,总结民间艺术与受众之间的发展关系,探讨民间艺术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戏曲年画 受众 民间美术
下载PDF
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自主文化品牌创建
18
作者 徐静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4年第3期91-93,共3页
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发展与研究中不仅起着主力军的作用,更是引导着地方文化发展与前进的方向。整合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建立一个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高校自主品牌极为重要。地方高校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品牌将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复兴... 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发展与研究中不仅起着主力军的作用,更是引导着地方文化发展与前进的方向。整合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建立一个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高校自主品牌极为重要。地方高校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品牌将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和受众的参与、接受,有利于地方高校优势的发挥和设计教学的改革。应通过品牌的开发与定位,制定品牌的文化效应与长期发展模式、品牌的商业推广与经营模式,促进专业团队的建设与合作,建立地方高校的自主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 地方高校 民间艺术 设计教学
下载PDF
论中国动画对传统民间艺术的重塑
19
作者 徐静 《阴山学刊》 2016年第5期109-111,共3页
中国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民间艺术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是当代艺术创作中取之不竭的一座文化宝库。民间艺术的存在丰富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它丰富了现代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动画电影艺术中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不仅使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当... 中国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民间艺术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是当代艺术创作中取之不竭的一座文化宝库。民间艺术的存在丰富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它丰富了现代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动画电影艺术中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不仅使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代焕发了新的生命,又满足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心理渴望与精神诉求,在受众的心里架构起一座平衡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艺术 动画电影 受众
下载PDF
美育视角下《国家宝藏》的审美意象、叙事创新与美育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90-96,共7页
自大型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播出以来,收获广大观众的热议与好评,其作为审美符号的社会价值得以彰显,尤其是它在叙事过程中的一系列创新手法,为电视综艺节目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在当下国家重视美育的社会大背景下,《国家宝藏》凭... 自大型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播出以来,收获广大观众的热议与好评,其作为审美符号的社会价值得以彰显,尤其是它在叙事过程中的一系列创新手法,为电视综艺节目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在当下国家重视美育的社会大背景下,《国家宝藏》凭借其所具有的审美性、创新性和启发性的特征,为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的普及推广提供了创新方法和借鉴平台,其内涵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属性引领了社会审美风尚,开启新时代美育发展之路。节目以轻松的姿态、幽默的语言和戏剧化的呈现方式为全民进行了一场潜移默化的美育传播与教育活动,在文物与观众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渠道,通过对文物前世今生的讲述,将每件国宝打造成贯通古今的审美符号与文化图腾,激发了中国观众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宝藏》 审美意象 叙事创新 美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