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数学广角”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莉亚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09年第6期40-42,共3页
"数学广角"是传统教学所不曾涉猎的,旨在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思想方法以学生可以理解接受的简单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我们要梳理、领会教材中"数学广角"的教学目标,探究"... "数学广角"是传统教学所不曾涉猎的,旨在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思想方法以学生可以理解接受的简单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我们要梳理、领会教材中"数学广角"的教学目标,探究"数学广角"的教学策略,真切地引领学生经历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广角 渗透思想方法
下载PDF
“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
2
作者 莉亚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3年第9期54-55,共2页
1.难点分析。“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难在哪儿?首先,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简易方程”(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页)之前,接触到的大多是具体的数和用数表示的算式,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而用字母表示... 1.难点分析。“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难在哪儿?首先,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简易方程”(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页)之前,接触到的大多是具体的数和用数表示的算式,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而用字母表示数却远离具体经验,使学生不好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策略 学习难点 思维定势 难点分析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数学
原文传递
让学生在过程中培养符号意识——“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断与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莉亚 《小学数学教育》 2019年第7期33-35,共3页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指出:"符号是数学的语言,也是数学的工具,更是数学的方法。"也就是说,用符号表示既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一种数学方法。学生学习数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学习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工具...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指出:"符号是数学的语言,也是数学的工具,更是数学的方法。"也就是说,用符号表示既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一种数学方法。学生学习数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学习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内部的问题,进而发展符号化思想,养成符号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意识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片断 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 培养 学习数学 数学思想
原文传递
让学生经历从算式到方程的飞跃——“解简易方程”教学片断与思考
4
作者 莉亚 《小学数学教育》 2021年第9期36-37,67,共3页
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重大飞跃。学生在学习"简易方程"这一单元之前,习惯于运用算术思维来思考问题,因此,算术思维已经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这无疑给理解方程思想增加了难度。在学习"解简易... 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重大飞跃。学生在学习"简易方程"这一单元之前,习惯于运用算术思维来思考问题,因此,算术思维已经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这无疑给理解方程思想增加了难度。在学习"解简易方程"之前,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为算式到方程的飞跃打下了基础。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时,还需要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来强化方程思想的渗透,促进学生从算式到方程实现质的飞跃。下面结合具体教学片断谈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方程 算术思维 数学思想方法 方程思想 教学片断 教学策略 用字母表示数 思维定势
原文传递
小小橘子 演绎精彩——“平均分”学习材料的选择与有效把握
5
作者 莉亚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08年第7期52-53,共2页
一段时间,多媒体总在公开课上粉墨登场,成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年下乡支教,由于那里的学校没有多媒体,如何利用、选择和使用学习材料便成了我备课中的一大思考问题。当时正逢橘子成熟季节,我想:“何不因地取材,充分利用... 一段时间,多媒体总在公开课上粉墨登场,成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年下乡支教,由于那里的学校没有多媒体,如何利用、选择和使用学习材料便成了我备课中的一大思考问题。当时正逢橘子成熟季节,我想:“何不因地取材,充分利用此学习材料呢?”一番思考后,便有了如下的一些想法与实践,现与大家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材料 平均分 演绎 多媒体 公开课 利用 教学 支教
下载PDF
基于“APOS理论”的乘法分配律教学研究
6
作者 莉亚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8年第7期94-96,共3页
APOS理论是美国数学教育家杜宾斯基等人建立的数学学习理论。APOS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数学知识是个体在解决所感知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要进行心理建构,这一建构的过程要经历4个阶段,即“活动... APOS理论是美国数学教育家杜宾斯基等人建立的数学学习理论。APOS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数学知识是个体在解决所感知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要进行心理建构,这一建构的过程要经历4个阶段,即“活动”、“程序”、“对象”和“图式”阶段。APOS理论中关于数学知识建构4阶段的学习过程,体现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规律性和数学知识学习的层次性,为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数学教学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法分配律 教学研究 数学教育家 学习理论 数学知识 数学问题 心理建构 “对象”
原文传递
“正比例函数”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7
作者 莉亚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21年第7期47-50,共4页
正比例函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86页)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图像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一种具体的函数.教学中,笔者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1页)入手,来引导学生获得正... 正比例函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86页)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图像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一种具体的函数.教学中,笔者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1页)入手,来引导学生获得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最后构建综合的心理图式.请看下面的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比例函数 心理图式 人教版数学 函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 函数的图像
原文传递
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入手构建负数概念
8
作者 莉亚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1年第12期5-7,共3页
在小学,学生通过"负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7页,小学课本是从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的)的学习,了解了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在初中,对于"正数和负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5... 在小学,学生通过"负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7页,小学课本是从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的)的学习,了解了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在初中,对于"正数和负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5页)这节课的教学,可以先复习小学学习过的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再研究正数和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但笔者更倾向于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入手来构建负数的概念,再研究正数和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理解负数概念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课本 负数 小学学习 人教版数学 概念的本质 七年级上册 数的概念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基于已有经验 建构乘法概念——以“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
9
作者 吴梦媛 莉亚 《小学数学教育》 2020年第7期17-18,26,共3页
学习型环境下的课堂,早已经不是"未知到新知"的习惯性形态,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有所知"。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营造一个默默思考的"场"。教师在这... 学习型环境下的课堂,早已经不是"未知到新知"的习惯性形态,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有所知"。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营造一个默默思考的"场"。教师在这个"场"中从容检索,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选定教学的最佳路径,帮助他们拾级而上、自我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表征 引导学生 初步认识 已有经验
原文传递
架构“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分数应用题复习课”的教学与思考
10
作者 叶云素 莉亚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4年第4期52-54,共3页
在一次小学数学教师培训会上,观摩了一节六年级“分数应用题复习课”的研究课。执教老师引领学生架构“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从整体上将平时无序、零散的知识构建成有序、整体的知识,将学生原有的线状的认知结构建构成网状的或立体... 在一次小学数学教师培训会上,观摩了一节六年级“分数应用题复习课”的研究课。执教老师引领学生架构“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从整体上将平时无序、零散的知识构建成有序、整体的知识,将学生原有的线状的认知结构建构成网状的或立体的认知结构,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整理其中的课堂教学片断,与同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应用题 知识网络 教学片断 复习课 交错 架构 小学数学教师 认知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动手操作+反思”的“轴对称”教学设计
11
作者 莉亚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9年第7期118-121,共4页
'动手操作是指徒手或借助'工具,对物理材料进行的操作,如折纸、剪、拼图、测量,以及它们的组合操作等。学生动手操作的直接目的是现场积累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经验,或是对自己已具有的相对模糊的经验进行强化,增强体验使之处于... '动手操作是指徒手或借助'工具,对物理材料进行的操作,如折纸、剪、拼图、测量,以及它们的组合操作等。学生动手操作的直接目的是现场积累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经验,或是对自己已具有的相对模糊的经验进行强化,增强体验使之处于活跃状态。换句话说,学生的动手操作激活了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反思活动提供对象和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手操作 数学对象 对称轴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学的三个世界理论”的教学研究——以“集合”教学为例
12
作者 莉亚 《小学数学教育》 2019年第21期15-17,共3页
同一个数学内容,可以划分为若干个认知层次。英国数学家韬尔等人从人类三种最基本的认知活动感知、行动与反思出发,提出了“数学的三个世界理论”,该理论把数学认知划分为三个世界,即具体化世界、过程概念化世界和形式化世界。韬尔关于... 同一个数学内容,可以划分为若干个认知层次。英国数学家韬尔等人从人类三种最基本的认知活动感知、行动与反思出发,提出了“数学的三个世界理论”,该理论把数学认知划分为三个世界,即具体化世界、过程概念化世界和形式化世界。韬尔关于“数学的三个世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认知发展规律。就数学概念的学习而言,它指明了数学概念形成的规律性和数学概念学习的层次性。韬尔关于“数学的三个世界理论”虽然比较适合于高等思维,但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也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世界理论 认知发展规律 小学数学 数学概念 数学认知 教学研究 认知层次 层次性
原文传递
依托多元联想 理解数的概念——“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莉亚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5年第7期37-39,58,共4页
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在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数概念表示的多样性。新修订的人教版教材"1000以内数的认识"安排在二下第七单元,增加了大量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及数轴。教材如此修订更... 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在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数概念表示的多样性。新修订的人教版教材"1000以内数的认识"安排在二下第七单元,增加了大量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及数轴。教材如此修订更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到1000以内的数,建立表象。[1]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托多元联想,厘清数的概念,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理念。以下结合教学片段谈几点笔者的思考,希望对同行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思考 数概念 人教版教材 学习过程 教学片段 视觉冲击 计数单位 直观感受 课程标准 生生互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