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扎根理论的教师知识共享实践逻辑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81,共10页
教师知识共享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教师知识共享活动,发现该活动主要受到教师的知识结构、资源配置、组织制度、共同体、核心人物五个核心类属的影响。在现实情境中,教师受到个体知识结构的影响,... 教师知识共享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教师知识共享活动,发现该活动主要受到教师的知识结构、资源配置、组织制度、共同体、核心人物五个核心类属的影响。在现实情境中,教师受到个体知识结构的影响,主要采取“穷人抱团”和“打样”的方式进行知识共享,其中核心人物的共享预期将组织制度与教师共同体连接起来,并推动教师个体的知识资源在学校内部进行配置。优化教师知识共享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可以构建学校知识共享制度,凝聚教师知识共享共同体;打造教师共享文化,创建平等交流学习氛围;重视核心人物引领,激发教师知识共享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共享 组织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共同在场:家庭-学校互动时空的变革与出路 被引量:8
2
作者 石艳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28,共6页
在"互联网+"的现代社会中,家庭与学校教育互动的时空正在发生变化,微信成为家校日常互动的重要方式。传统家校互动的时空特征表现为:时间单向性、空间封闭性以及家长和教师身体的"共同在场"。家校微信互动的时空因... 在"互联网+"的现代社会中,家庭与学校教育互动的时空正在发生变化,微信成为家校日常互动的重要方式。传统家校互动的时空特征表现为:时间单向性、空间封闭性以及家长和教师身体的"共同在场"。家校微信互动的时空因符号"共同在场"而呈现出一种"脱域"机制:家校微信互动的符号在场可以实现时空回溯;家校微信互动时空扩展带来现实社会生活的忙碌与焦虑;家校微信互动时空"全景敞视"显示教师对家长的规训与支配。现代家校微信互动应回归到促进学生成长上,以制度来规范家校微信互动时空的秩序;以教师为主导提升家校微信互动时空的教育性;坚持家校微信互动与现实社会互动时空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互动 共同在场 互联网教育
原文传递
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的内涵、类型与减负策略探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禄禄 兰丹 《教师教育论坛》 2020年第10期28-30,共3页
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过重会损害教师的身心健康,弱化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主要表现为:缺乏关于执行任务的清晰信息而出现角色模糊的负担,缺乏足够的支持性资源来完成工作而出现角色过载的负担和缺乏胜任相关工作的能力... 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过重会损害教师的身心健康,弱化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主要表现为:缺乏关于执行任务的清晰信息而出现角色模糊的负担,缺乏足够的支持性资源来完成工作而出现角色过载的负担和缺乏胜任相关工作的能力而出现角色准备的负担。实现中小学教师减负,校长需要改进治理方式,重构制度体系,完善管理方式,给予教师专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减负 教师角色 中小学校长 学校管理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完全代理型”隔代抚养问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璐 任凤琴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在自然成长的教养方式主导下,农村家庭祖辈对孙辈完全隔代抚养呈现出重养轻育的特征。由于教育主体作用力量分散、祖辈自身重养轻教的观念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导致祖辈完全隔代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不佳、留守儿童自... 在自然成长的教养方式主导下,农村家庭祖辈对孙辈完全隔代抚养呈现出重养轻育的特征。由于教育主体作用力量分散、祖辈自身重养轻教的观念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导致祖辈完全隔代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不佳、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业成就相对滞后等结果。为纾解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困境,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应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利用多元化教育主体协同育人优势,借助家校互动优化农村祖辈的教养方式,为留守儿童有针对性地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抚养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困境 教养方式 协同教育 多元主体 家庭教育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教师的数字风险及其规避路径
5
作者 戴禄祎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5期40-48,共9页
数字技术为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及教师专业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数字技术具有不确定性,数字化时代的教师面临绩效竞争危机、职业伦理挑战、身份认同困境、人际信任缺失等数字风险。从社会环境、学校组织、教师主体视角审视教师... 数字技术为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及教师专业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数字技术具有不确定性,数字化时代的教师面临绩效竞争危机、职业伦理挑战、身份认同困境、人际信任缺失等数字风险。从社会环境、学校组织、教师主体视角审视教师的数字风险,可以发现:数字鸿沟加剧教师的数字素养差距,“脱域”社会时空规训教师的育人思维,“算法黑箱”遮蔽教师的真实需求;学校通过数字监管对教师形成“全景敞视”,学生家长通过数字化方式参与学校教育并对教师形成“逆向监视”,数字量化倒逼教师自我监视;教师主体面临传道授业的身份裂变、记忆与体验感缺失的危险。为规避数字化时代教师的数字风险,社会需要构建安全智能的教育数字化生态环境,学校需要完善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机制,教师需要强化自我反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教师数字风险 数字鸿沟 教育数字化 自我反思
下载PDF
制度结构中的班主任——基于Z教师日常生活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彦彤 常亚慧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111,共7页
班主任教师作为小学生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校生活适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实中,很多小学教师只愿意承担教学任务,并不愿意兼任班主任工作。选任班主任这项工作既困扰着学校的日常管理,也桎梏... 班主任教师作为小学生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校生活适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实中,很多小学教师只愿意承担教学任务,并不愿意兼任班主任工作。选任班主任这项工作既困扰着学校的日常管理,也桎梏着家校合作的顺畅开展。基于此,研究立足于教育社会学视角,通过呈现班主任教师的学校日常生活,耙梳学校机制的运作过程,藉由仪式参与、空间分割、时间切割,洞悉班主任工作的制度逻辑与行动策略,明晰班主任工作的日常意义与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结构 班主任 教育社会学
原文传递
家校合作的困境与突破——基于结构化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6
7
作者 常亚慧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第2期75-80,共6页
家校合作是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构建现代化的学校教育制度不仅要优化学校自身的制度体系,还应积极引导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基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从“结构—行动”层面可将家校合作看作一个双向互构的过... 家校合作是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构建现代化的学校教育制度不仅要优化学校自身的制度体系,还应积极引导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基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从“结构—行动”层面可将家校合作看作一个双向互构的过程,学校仪式达成家校合作共识,学校规则形塑家校合作细节,家庭资源置换家校合作权力,家长能动攫取家校合作利益。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推进我国家校合作长远发展的路径:从“结构—行动”互构的立场出发,探究家校合作研究新视角;强化家校合作仪式活动的育人价值;从合作转向家校协作,为家校合作提供多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理论 家校合作 家长参与 互动
下载PDF
美国密苏里州“HW!”教师家访项目实施经验与启示
8
作者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4,共6页
美国在教师家访方面推出专项的“HW!”计划,该项目分别为“家长-教师工作坊”、家庭聚餐、教师家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访前的教师专业培训,招募辅助人员协助家访,制定“2+2”家访模式,评估教师家访实施效果。我国中小学也应积极推... 美国在教师家访方面推出专项的“HW!”计划,该项目分别为“家长-教师工作坊”、家庭聚餐、教师家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访前的教师专业培训,招募辅助人员协助家访,制定“2+2”家访模式,评估教师家访实施效果。我国中小学也应积极推动教师家访,构建以政府统筹的教师家访支持体系,优化家访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加强中小学教师家访的网络资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家校合作 家访 教师家访项目
原文传递
教师轮岗的行动困境与支持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80,共7页
教师轮岗是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公平与高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持机制。基于行动者视角审视教师轮岗,教师轮岗是政策规制下的教师集体行动、理性计算下的教师能动行动、知识共享下的师资配置行动。然而,教师轮岗还存在政策规制下教师轮岗的... 教师轮岗是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公平与高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持机制。基于行动者视角审视教师轮岗,教师轮岗是政策规制下的教师集体行动、理性计算下的教师能动行动、知识共享下的师资配置行动。然而,教师轮岗还存在政策规制下教师轮岗的被动执行、校际教师轮岗的差别化对待,轮岗教师采取权宜策略。建立共享互惠的教师轮岗支持路径,关键在于轮岗政策刚性执行兼顾柔性刺激,加强轮岗教师自身职业认同;以师为本合理选派轮岗教师,校际遵循平等协商的交流轮岗;重视轮岗教师的资源主体性,以促进构建教师轮岗长效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岗政策 轮岗教师 教师交流 行动
下载PDF
志业与职业的困顿——基于小学教师日常生活的课堂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4,共7页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身处学校组织内部的教师志业与职业往往会发生冲突,规范性和功利性的职业取代了志业,学校组织通过操控时间与空间,将教师日常的职业身份化解为多重身份角色,学校纪律规训隐匿在这些角色中;教...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身处学校组织内部的教师志业与职业往往会发生冲突,规范性和功利性的职业取代了志业,学校组织通过操控时间与空间,将教师日常的职业身份化解为多重身份角色,学校纪律规训隐匿在这些角色中;教师的志业引导者教师去完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工作,但教师职业面对学校功利性组织和家长社会阶层差异,教师出现志业与专业错位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志业 教师职业 困顿
原文传递
协同教育中家校微信互动时空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艳 《江汉学术》 2021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现代信息化社会里家庭与学校普遍运用微信进行互动,微信在现代家校互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愈发显著。家校微信互动的时空具有“符号言说”“脱域”“在场”的特性,家校微信互动通过网络的“符号言说”,促使家长和教师能够体验到网络时空... 现代信息化社会里家庭与学校普遍运用微信进行互动,微信在现代家校互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愈发显著。家校微信互动的时空具有“符号言说”“脱域”“在场”的特性,家校微信互动通过网络的“符号言说”,促使家长和教师能够体验到网络时空的便捷;家校微信的“脱域”特性让家庭与学校时空边界相互融合,给彼此的现实生活带来焦虑;家校微信“在场”的时空内频繁出现“点赞”的策略,显示了教师在网络时空内对家长行动的权力规训。家校微信互动应以学校为主导,强化网络虚拟时空中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引导家长理性参与微信互动;应以网络与现实互动相结合,回归家校合作的育人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互动 网络时空 微信互动 家校微信群 家校协同教育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教师的时间挑战与调适进路
12
作者 杨伟东 《教育评论》 2023年第10期116-122,共7页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快速融入学校教育,中小学教师在网络时间支配下面临多重时间挑战。教师的时间是由自然时间、钟表时间和网络时间组成,其中网络时间以泛在化、碎片化、即时化方式消解教师对自然时间的掌控,泛化教师钟表时间的边界,...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快速融入学校教育,中小学教师在网络时间支配下面临多重时间挑战。教师的时间是由自然时间、钟表时间和网络时间组成,其中网络时间以泛在化、碎片化、即时化方式消解教师对自然时间的掌控,泛化教师钟表时间的边界,侵扰教师育人及自我发展的节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应注重培养教师时间管理能力,构建教师与技术双向适应的专业发展路径,以现代学校组织制度疏解教师网络时间危机,从而强化互联网时代教师的自我时间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网络时间 教师时间 学校教育
下载PDF
时不待我:中小学教师“质”的时间困境与纾解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3-79,共7页
教师时间是一种特殊“质”的时间。教师“质”的时间嵌入了教师的时间感知水平与感知深度,以及现代社会独特的时间意识与文化。基于“质”的时间分析中小学教师的时间困境,教师的期望时间与日常“杂事”时间的分配困扰,闲暇时间与工作... 教师时间是一种特殊“质”的时间。教师“质”的时间嵌入了教师的时间感知水平与感知深度,以及现代社会独特的时间意识与文化。基于“质”的时间分析中小学教师的时间困境,教师的期望时间与日常“杂事”时间的分配困扰,闲暇时间与工作时间的边界模糊,计划时间与截止时间的统筹失调。教师日常工作时间处于一种拉锯状态,在主观层面形成“时不待我”负担,需要从学校的管理层面彰显人文关怀,满足教师基本身心需求;外在减轻教师过重工作负担,内在激发教师自主性;提升教师抵御工作风险的能力,优化教师自身的时间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时间 时间困境 学校时间
下载PDF
事实下的主体建构:中小学教师负担研究路径的探析与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艳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第3期126-131,共6页
教师教育要落实以教师为本的发展理念,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利于为教师从教创建优质的职业环境。在教师负担内涵方面既有关注客观事实层面的“时间说”,也有重视主观体验层面的“压力说”,教师减负的研究路径主要侧重从外在制度评价... 教师教育要落实以教师为本的发展理念,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利于为教师从教创建优质的职业环境。在教师负担内涵方面既有关注客观事实层面的“时间说”,也有重视主观体验层面的“压力说”,教师减负的研究路径主要侧重从外在制度评价体系方面为教师的减负,立足教师个体层面为其专业发展增能。教师负担研究可以通过关注客观事实中的主体建构的方式来关照两种教师负担取向,寻求突破二分法来讨论教师负担和减负的可能,并最终实现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负担 减负 事实 主体
下载PDF
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的功能取向及其行动发生困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教育导刊》 2022年第6期50-57,共8页
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有助于缓解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我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具有为家庭托管的基本保障功能取向,为学生“提质增效”的育人功能取向,为社会构建大格局协同育人的功能取向。当前课后服... 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有助于缓解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我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具有为家庭托管的基本保障功能取向,为学生“提质增效”的育人功能取向,为社会构建大格局协同育人的功能取向。当前课后服务功能行动的发生存在“能为”与“不可为”边界模糊的规则困境,目标需求与资源供应暂时性紧缺的资源困境。因此,构建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需要明晰渐进式发展目标,形成连贯有序的课后服务规则体系,同时有效整合校内外多方教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校 课后服务 功能取向 协同育人
下载PDF
规制与自主:教师轮岗的学校运作逻辑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亚慧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58,共7页
教师轮岗对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发挥着协调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公平而优质的基础教育。学校是执行教师轮岗的核心力量,在遵循合法性与合理性过程中生成权宜性教师轮岗逻辑,流出校通过组织决策、“圈子”关系重塑教师轮岗的信息,... 教师轮岗对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发挥着协调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公平而优质的基础教育。学校是执行教师轮岗的核心力量,在遵循合法性与合理性过程中生成权宜性教师轮岗逻辑,流出校通过组织决策、“圈子”关系重塑教师轮岗的信息,校际间资源差异制约公平的轮岗互动;行政规制替代流入校教师轮岗的专业合作,教师身体轮岗置换教育资源共享。强化教师轮岗制度的公平正义,需要构建校际间公开平等的双向轮岗制度;以学校实际发展需求为旨归,精准优化教师轮岗方案,提升轮岗教师在流入校的创生与共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轮岗 知识共享 教育公平 组织社会学
原文传递
学校秩序认同下的教师角色困境与调试路径
17
作者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第4期54-59,共6页
客观分析和科学认识学校组织内的教师角色,对于完善学校组织制度、激发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伯恩斯坦基于分析教师对学校“表意性秩序”和“工具性秩序”的认同程度,将教师角色划分为“承诺型”“生疏型”“观... 客观分析和科学认识学校组织内的教师角色,对于完善学校组织制度、激发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伯恩斯坦基于分析教师对学校“表意性秩序”和“工具性秩序”的认同程度,将教师角色划分为“承诺型”“生疏型”“观望型”“隔阂型”“疏离型”。多样态的教师角色不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以承诺型教师为导向,构建德技兼备的教师角色;学校组织应通过赋权增能为生疏型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发挥自主协作为隔阂型教师营造团队育人氛围;以仪式形塑观望型、疏离型教师的集体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角色 学校组织 伯恩斯坦 学校秩序
下载PDF
完全参与观察者:现象学视域下教育田野研究的方法论探索
18
作者 常亚慧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质性研究者因研究身份公开差异而在田野研究中呈现不同的研究角色,由此也制约着质性研究者更有深度地探寻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意义。为提升教育质性研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教育田野研究有必要立足方法论层面,探讨"完全参与观察者&qu... 质性研究者因研究身份公开差异而在田野研究中呈现不同的研究角色,由此也制约着质性研究者更有深度地探寻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意义。为提升教育质性研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教育田野研究有必要立足方法论层面,探讨"完全参与观察者"的角色。运用"观察""参与""完全"三种质性研究方式,研究者可有效融入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而深度诠释其意义。通过实践操作层面的分析发现,教育质性研究者在田野研究中可充分运用田野学校情境的独特性,设身处地实施"完全观察"与"感同身受"的参与策略,竭力成为教育田野研究期许的"完全参与观察者"。教育田野研究者不仅要具备"局内人"的"完全参与观察者"角色,也要重视强化教育田野研究者个体身份的自觉反思与重构,进而深入而系统地感知、洞察、理解学校日常生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方法论 田野研究 参与观察
下载PDF
小学三年级的课文复述策略研究
19
作者 《小学语文》 2017年第7期115-117,共3页
在小学语文第二、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是有难度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要求... 在小学语文第二、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是有难度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要求学生能"粗知文章大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文内容 复述策略 小学三年级 引导学生 《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 第二学段 小学语文
下载PDF
语词:课堂教学的仲裁者
20
作者 常亚慧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7,共4页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场域,课堂教学的效果、互动的程度依赖于课堂语言的流畅与丰富程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时间刻度分明的课堂交流中能够准确使用语词,恰当运用语法结构,承载着不同家庭社经背景的语词也就成为了教师与学生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场域,课堂教学的效果、互动的程度依赖于课堂语言的流畅与丰富程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时间刻度分明的课堂交流中能够准确使用语词,恰当运用语法结构,承载着不同家庭社经背景的语词也就成为了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频次及交流程度的浮标。语词丰富的学生凭借家庭资本优势,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把持更多话语权;语词拮据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弱势地位。语词在运作的过程中,形塑着课堂教学的某种区隔态势,裁定着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词 课堂教学 仲裁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