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与DOSE指数及CCQ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阳 +4 位作者 苏艳娜 高文文 王聪颖 张庆 何权瀛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复合指数(DOSE指数)及COPD临床问卷(CCQ)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对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1例已确诊的稳定期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复合指数(DOSE指数)及COPD临床问卷(CCQ)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对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1例已确诊的稳定期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记录其CCQ评分和DOSE指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 81例COPD稳定期患者CCQ总分、症状评分、功能评分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呈负相关(r=-0.33、P<0.01,r=-0.26、P<0.05,r=-0.35、P<0.01);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呈负相关(r=-0.30、P<0.05,r=-0.24、P<0.05,r=-0.29,P<0.01);与DOSE指数呈正相关(r=0.38、P<0.01,r=0.25、P<0.05,r=0.39、P<0.01)。CCQ精神状态评分与肺功能及DOSE指数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DOSE指数与肺功能FEV1%pred、FEV1/FVC呈负相关(r=-0.53、P<0.01,r=-0.35、P<0.01)。结论 CCQ问卷是一个评价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效而敏感的方法,与肺功能、DOSE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COPD患者病情自我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复合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卷
下载PDF
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OPG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欣宇 马晶晶 +3 位作者 杨林瀛 姜锋 庞桂芬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期121-124,129,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变化,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COPD组、COPD并发PH(...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变化,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COPD组、COPD并发PH(COPD-PH)组,COPD-PH组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PH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OPG水平。结果COPD-PH组患者血清OPG水平高于COPD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H组患者血清OPG水平高于中度PH组,且两组均高于轻度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PG水平与PASP、PLR、NLR、CRP、NT-Pro BNP呈正相关(r_(s)=0.463,0.278,0.396,0.285,0.273,P<0.05),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_(s)=0.415,P<0.001)。结论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OPG水平升高,且与肺动脉高压程度相关,动态观察该指标或可监测慢阻肺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蛋白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少飞 郑洪飞 +5 位作者 李金玲 杨林瀛 姜锋 陈文丽 庞桂芬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4期4758-476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栓塞(APE)患者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DF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蛋白(Alb)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APE患者154例作为APE组,根据《肺血栓栓塞... 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栓塞(APE)患者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DF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蛋白(Alb)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APE患者154例作为APE组,根据《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分为低危组48例、中危组69例和高危组37例,另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DFR、NLR、Alb水平。根据不同预后将APE患者分为存活组125例,死亡组29例,比较两组DFR、NLR、Alb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FR、NLR、Alb对APE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PE组DFR、NLR显著高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危险分层增加,APE患者DFR、NLR逐渐升高,Alb水平逐渐降低,不同危险分层APE患者DFR、NLR、Alb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DFR、NLR显著高于存活组,Alb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FR、NLR、Alb对APE死亡预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其中DFR、NLR、Alb联合检测对APE死亡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最高。结论:APE患者DFR、NLR异常升高,Alb异常降低与APE危险分层增加及不良预后相关,DFR、NLR、Alb联合检测对APE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DFR NLR ALB 预后 危险分层
原文传递
Wells评分联合校正的D-二聚体对肺癌合并急性肺栓塞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少飞 陈文丽 +3 位作者 李金玲 杨林瀛 庞桂芬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2023-2027,共5页
目的:探讨Wells评分联合校正的D-二聚体对肺癌合并急性肺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肺癌疑似APE患者130例,评价上述患者Wells评分、校正D-二聚体及两者联合时对APE的预测价值。结果:13... 目的:探讨Wells评分联合校正的D-二聚体对肺癌合并急性肺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肺癌疑似APE患者130例,评价上述患者Wells评分、校正D-二聚体及两者联合时对APE的预测价值。结果:130例疑诊APE的肺癌患者中,确诊APE67例。经过Wells评分,低度可能组、中度可能组、高度可能组分别41例、72例、17例,其中确诊APE分别为14例、39例、33例,其肺癌合并APE诊断敏感度分为20.90%、58.21%、20.90%,特异性分为57.14%、47.62%、95.24%,阳性预测值分为34.15%、54.17%、82.35%,阴性预测值分为65.85%、45.83%、7.65%。校正的D-二聚体值(981ng/m L)与传统的D-二聚体值(500ng/m L)相比,诊断肺癌合并APE的特异性升高(42.86%vs23.81%,P<0.05)。Wells评分低度可能结合校正D-二聚体阴性者,其诊断肺癌合并APE的阴性预测价值可升至94.44%。130例疑似APE的肺癌患者的D-二聚体的ROC曲线,提示D-二聚体的临界值为1975ng/m L,高于传统的D二聚体临界值500ng/m L。结论:Wells评分低度可能联合校正D-二聚体阴性时有利于除外肺癌患者中的疑似APE患者,而且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往往具有较高水平的D-二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LS评分 校正的D-二聚体 肺癌 肺栓塞
下载PDF
吸烟COPD患者戒烟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阳 张庆 +3 位作者 苏艳娜 王聪颖 韩梅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戒烟成功率的因素,并分析COPD患者成功戒烟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337例吸烟COPD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戒烟干预,记录患者的戒烟情况并进行分析。并...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戒烟成功率的因素,并分析COPD患者成功戒烟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337例吸烟COPD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戒烟干预,记录患者的戒烟情况并进行分析。并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检测患者的肺功能FEV1%pred。结果:337例吸烟COPD患者中,1年时成功戒烟112例。戒烟成功率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m MRC、吸烟指数和有无合并症有关(P<0.01),与COPD严重程度无关(P>0.05)。干预1年后,成功戒烟者的肺功能明显优于未戒烟者(P<0.05)。结论:戒烟能改善吸烟COPD患者的肺功能;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戒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戒烟 戒烟率 影响因素 肺功能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诱发凝集反应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庆 +1 位作者 丁晓旭 苏艳娜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植物血凝素(PHA)诱发红细胞凝集反应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植物血凝素和生理盐水,观察红细胞在体内外的凝集反应、溶血现象,大鼠的一般状况以及大鼠凝血指标的变化... 目的:探讨植物血凝素(PHA)诱发红细胞凝集反应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植物血凝素和生理盐水,观察红细胞在体内外的凝集反应、溶血现象,大鼠的一般状况以及大鼠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植物血凝素在体内外均能诱发凝集反应。实验组大鼠表现为竖毛、弓背、蜷缩、颤抖,而对照组大鼠无上述表现。实验组大鼠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植物血凝素在体内外均能诱发凝集反应,并能激活凝血系统,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其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血凝素 凝集反应 凝血系统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凝集反应对大鼠组织因子、D-二聚体及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洁 张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88-2090,21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凝素诱发的凝集反应对血浆组织因子(TF)、D-二聚体及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42只SPF级SD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同浓度(5、10和20 g/L)植物血凝素组及灭活的植物血凝素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血凝素诱发的凝集反应对血浆组织因子(TF)、D-二聚体及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42只SPF级SD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同浓度(5、10和20 g/L)植物血凝素组及灭活的植物血凝素组,每组6只。通过尾静脉向大鼠体内注入生理盐水、植物血凝素及灭活植物血凝素,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TF和D-二聚体的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肺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果:5、10和20g/L植物血凝素组大鼠血浆TF和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相应浓度的灭活植物血凝素组(P〈0.05)。电镜下,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各浓度植物血凝素组出现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溶解,胞质疏松,边界不清,线粒体肿胀,基膜增厚。各灭活植物血凝素组内皮细胞结构正常。结论:体内发生的凝集反应可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凝血纤溶系统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反应 组织因子 D-二聚体 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中重度OSAHS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苏艳娜 +1 位作者 耿学丽 张庆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血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中度OSAHS患者、重度OSAHS患者和健康者各3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检测受试者...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血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中度OSAHS患者、重度OSAHS患者和健康者各3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检测受试者血清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结果:中、重度OSAHS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FBP、TG、Chol和LD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LaSO_2、HD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度OSAHS组AHI、FBP、TG、Chol和LDL明显高于中度组,LaSO_2、HDL明显低于中度组(P<0.01)。结论:OSAHS患者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与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有关,监控OSAHS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对OSAHS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空腹血糖 血脂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流感病毒致多系统损伤及凝血障碍相关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庆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36-439,共4页
20世纪以来,流感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其高致病率与死亡率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取决于表面蛋白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HA作为流感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之一,能诱导机... 20世纪以来,流感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其高致病率与死亡率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取决于表面蛋白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HA作为流感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之一,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介导病毒囊膜与靶细胞膜融合,从而启动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过程.近年来,对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面对流感病毒的高度变异性,流感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关于流感病毒的流行现状、致病性、血凝素的相关研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血凝素 致病机制 多脏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