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贾圣琪 裴汉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5期746-750,共5页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渐进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逐渐增加。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症状后,平均生存年限为2~3年,且猝死风险极高。由于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较大、风险高,很多患者因高龄、左心室功能...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渐进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逐渐增加。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症状后,平均生存年限为2~3年,且猝死风险极高。由于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较大、风险高,很多患者因高龄、左心室功能差、存在各种严重的合并症,或者恐惧外科手术而放弃外科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该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在世界范围开展,并且成为不适合外科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现综述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外科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术 PARTNER研究
下载PDF
羟考酮与吗啡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静 贾圣琪 +3 位作者 汪煜 田丁元 申文增 贾辛未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28-1532,共5页
目的:比较羟考酮与吗啡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S组)、MIRI组(I组)、羟考酮组(O组)、吗啡组(M组)、羟考酮+κ受体拮抗... 目的:比较羟考酮与吗啡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S组)、MIRI组(I组)、羟考酮组(O组)、吗啡组(M组)、羟考酮+κ受体拮抗剂组(K组)。MIRI模型制作方法为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80 min。S组只穿线不结扎;O组和M组、K组分别于再灌注前5 min经尾静脉注射羟考酮0.5 mg·kg^(-1)、吗啡1.5 mg·kg^(-1)、羟考酮0.5 mg·kg^(-1)+κ受体拮抗剂0.5 mg·kg^(-1)。分别测定心肌梗死面积(ARI)、血清肌钙蛋白(cTnI)浓度、心肌组织学改变及Mn-SOD阳性细胞比例。结果:与S组比较,I组cTnI升高(P<0.05),ARI增大(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重,Mn-SOD阳性细胞减少(P<0.05);与I组比较,O组和M组血清中cTnI降低(P<0.05),ARI减少(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较轻,Mn-SOD阳性细胞升高(P<0.05);与O组比较,M组、K组血清中cTnI升高(P<0.05),ARI增大(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较重,Mn-SOD阳性细胞减少(P<0.05)。结论:羟考酮可更显著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羟考酮与心肌细胞膜上κ受体结合来抑制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吗啡 κ受体拮抗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线粒体去乙酰化酶3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圣琪 罗文龙 +4 位作者 田丁元 张新会 崔茜 王超 裴汉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2-1178,共7页
背景:对比剂肾病已经成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本质是肾脏的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中去乙酰化酶3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还不清楚。目的:探索不同肾脏缺血时间对去乙酰化酶3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线粒体损伤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背景:对比剂肾病已经成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本质是肾脏的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中去乙酰化酶3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还不清楚。目的:探索不同肾脏缺血时间对去乙酰化酶3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线粒体损伤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构建C57BL/6J小鼠急性肾脏缺血模型,给予不同的缺血时间(15,20,25,30 min),再灌注48 h。根据缺血时间,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15,20,25,30 min再灌注组,每组8只。术后48 h,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TUNEL试剂盒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荧光素酶发光法检测肾组织ATP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线粒体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去乙酰化酶3和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线粒体融合蛋白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血清肌酐、尿素氮、组织病理评分及凋亡指数在各缺血组中逐渐升高;②肾组织线粒体结构损伤在各缺血组中逐渐加重,ATP含量总体下降;③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及缺血15min再灌注组的去乙酰化酶3蛋白水平无差异;与缺血15min再灌注组比较,缺血20 min再灌注组的去乙酰化酶3蛋白水平升高(P<0.05),缺血25 min继续升高(P<0.05),缺血30 min表达最高(P<0.05);④与假手术组比较,线粒体融合蛋白1在缺血15-20 min升高(P<0.05);与缺血15 min再灌注组比较,线粒体融合蛋白1在缺血25 min和30 min进一步升高(P<0.05);⑤缺血15 min再灌注组的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水平达高峰,与缺血15 min再灌注组比较,缺血20 min再灌注组的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水平有所下降(P<0.05),缺血25 min再灌注组进一步下降(P<0.05);⑥相关性研究发现,ATP与去乙酰化酶3存在显著负相关(r=-0.77,P<0.05),去乙酰化酶3与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存在负向相关性(r=-0.52,P<0.05),去乙酰化酶3与线粒体融合蛋白1存在正向相关性(r=0.72,P<0.05);⑦结果表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ATP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去乙酰化酶3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ATP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 线粒体融合蛋白1 C57BL/6J小鼠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合并近端狭窄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漠源 张敏秀 +1 位作者 贾圣琪 贾辛未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649-652,共4页
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组织内部的部分,称为壁冠状动脉(intramural coronary artery,ICA),覆盖于其上的相应心肌组织呈桥样压迫于ICA表面,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心肌桥)。这种心肌桥收缩期压迫ICA,可以持续到心脏舒张晚期,使ICA的供血减少。... 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组织内部的部分,称为壁冠状动脉(intramural coronary artery,ICA),覆盖于其上的相应心肌组织呈桥样压迫于ICA表面,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心肌桥)。这种心肌桥收缩期压迫ICA,可以持续到心脏舒张晚期,使ICA的供血减少。心肌桥近端容易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1-5],诱发心律失常[4,6-7]、心肌钝抑[8]、一过性左心功能异常[9]、晕厥甚至猝死[10-11]等。本文综述心肌桥合并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近端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睡眠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圣琪 李拥军 田丁元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0期916-919,共4页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的普及,睡眠血压的重要性被日益重视。近20余年来,HOPE研究、Syst-Eur研究、MAPEC研究以及Hygia研究等均表明:相比以往常用的日间血压、办公室血压以及随机血压,睡眠血压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更加重要的...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的普及,睡眠血压的重要性被日益重视。近20余年来,HOPE研究、Syst-Eur研究、MAPEC研究以及Hygia研究等均表明:相比以往常用的日间血压、办公室血压以及随机血压,睡眠血压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是更为有效的预后标志。这些证据提示应更加关注睡眠期的高血压控制。尽管睡眠高血压治疗可有效改善睡眠血压,但其背后有很多潜在问题尚存在争议,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患者。现就目前睡眠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高血压治疗 睡眠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相关性SIRT研究的动物实验模型分析
6
作者 贾圣琪 裴汉军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23-126,共4页
AKI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综合证,一般指突发(1~7 d内)和持续(>24 h)的肾功能突然下降[1-2]。研究发现,AKI可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稳态失衡,从而导致细胞信号转导紊乱。同时,在体和离体动物实验表明,AKI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内... AKI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综合证,一般指突发(1~7 d内)和持续(>24 h)的肾功能突然下降[1-2]。研究发现,AKI可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稳态失衡,从而导致细胞信号转导紊乱。同时,在体和离体动物实验表明,AKI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链相关酶活性异常,以及线粒体通透性改变[3]。另一方面,AKI可引起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大量激活,导致线粒体分裂、片断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急性肾损伤 模型分析 相关性 细胞线粒体 肾小管上皮 细胞信号转导 上皮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的人造瓣膜研究进展
7
作者 贾圣琪 裴汉军 《医学综述》 2018年第6期1144-1148,共5页
目前,主动脉瓣狭窄(AS)相对有效的治疗措施有两种,即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虽然外科手术仍是AS的标准治疗手段,但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R)日臻成熟,适应证由原来的外科手术高危组、极高危组患者向中危组甚至低危组患者群体... 目前,主动脉瓣狭窄(AS)相对有效的治疗措施有两种,即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虽然外科手术仍是AS的标准治疗手段,但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R)日臻成熟,适应证由原来的外科手术高危组、极高危组患者向中危组甚至低危组患者群体拓展。随着TAVR技术的兴起,人工瓣膜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术后血管并发症、卒中、瓣周漏、心脏传导异常的发生,以及术后耐久性都是目前临床上较为重视的问题。如何改进人工瓣膜的性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人工生物瓣膜的研发正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人工生物瓣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