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散文文体边界——以李修文的散文创作为例
1
作者 胡冰涛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0,共8页
2017年以来,李修文接连出版了散文集《山河袈裟》《致江东父老》《诗来见我》《在人间赶路》。其散文浓郁激烈的抒情风格,小说叙事手法的运用,以及对中国古代诗歌、小说、戏剧等古典美学元素的融合,令不少研究者都注意到李修文写作的文... 2017年以来,李修文接连出版了散文集《山河袈裟》《致江东父老》《诗来见我》《在人间赶路》。其散文浓郁激烈的抒情风格,小说叙事手法的运用,以及对中国古代诗歌、小说、戏剧等古典美学元素的融合,令不少研究者都注意到李修文写作的文体特色,但他们在其文体特征分析和归属上产生了分歧。本文认为,散文文体边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界限,而是在作者、文本、读者的审美互动关系中生成的。李修文通过建构作者、主人公、书写对象的情感共同体;运用视角、情节、结构等叙事手法打破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创造出散文的双重审美距离;最后通过对中国古典资源的风格互文,使读者在审美移情中达到共鸣。其写作实践游离于散文和小说边界之间,挑战了传统散文的真实性原则,对于当代散文理论建构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修文 《山河袈裟》 文体边界 跨文体写作
下载PDF
译诗和写诗之间——卞之琳、冯至、穆旦的比较研究之一 被引量:4
2
作者 《理论与创作》 2007年第6期97-99,共3页
卞之琳、冯至和穆旦三位诗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是集诗人、翻译家和学者的身份于一体的,他们力求翻译和创作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传统和现代结合。他们的诗歌翻译不仅对各自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共同推动中国新诗发展到... 卞之琳、冯至和穆旦三位诗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是集诗人、翻译家和学者的身份于一体的,他们力求翻译和创作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传统和现代结合。他们的诗歌翻译不仅对各自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共同推动中国新诗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以下具体分析三位诗人的诗歌翻译和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他们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冯至 穆旦 中国现代文学史 写诗 译诗 诗歌创作 诗歌翻译
下载PDF
论王占黑小说的时代游离者书写
3
作者 钱墨痕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王占黑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因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而游离于时代之外的群像,他们共同抵御孤独和磨难,渴求重建自我价值。王占黑将对“附近”和昨日世界的关注投射在了对时代游离者的反英雄叙事上,把对老龄化群体现状以及代际关系的观察思考... 王占黑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因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而游离于时代之外的群像,他们共同抵御孤独和磨难,渴求重建自我价值。王占黑将对“附近”和昨日世界的关注投射在了对时代游离者的反英雄叙事上,把对老龄化群体现状以及代际关系的观察思考纳入游离者的形象刻画中,以人物塑造上对二元对立的消解以及小说语言上对吴语的坚持,表达对时代游离者的悲悯和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占黑 游离者 反英雄叙事 吴语
下载PDF
孔子学院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教学与文化推广进程 被引量:2
4
作者 《科教导刊》 2010年第10期3-5,共3页
本文以美国匹兹堡大学孔子学院作为研究个案,从中方院长的角色定位、团队形象的品牌建设、汉语教学的扩充提升、特色活动的创新发展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语言和文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教学进程。
关键词 孔子学院 美国汉语教学 远程中文教育
下载PDF
论穆旦《诗八首》及其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2期71-74,共4页
《诗八首》是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穆旦的经典之作。本文以“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对它进行了整体性的解读,比较清楚地分析了《诗八首》所蕴含的关于爱情的各种辩证关系,并从整体意义上分析了《诗八首》结构上的辩证性。解读的意义在... 《诗八首》是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穆旦的经典之作。本文以“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对它进行了整体性的解读,比较清楚地分析了《诗八首》所蕴含的关于爱情的各种辩证关系,并从整体意义上分析了《诗八首》结构上的辩证性。解读的意义在于指出了《诗八首》对中国现代诗的探险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爱情 结构 辩证关系
下载PDF
突围与担当:论徐则臣《北上》的写作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冰璇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第3期82-88,共7页
徐则臣是一位富有文体自觉的小说家,为使小说与当下建立有效联系,他始终在思考故事的定义和小说的边界。在他看来,传统的故事已临近“黄昏”,小说的“边界”有待进一步拓展,然而,当代作家“基本上还在二十年前对世界、对故事和小说的认... 徐则臣是一位富有文体自觉的小说家,为使小说与当下建立有效联系,他始终在思考故事的定义和小说的边界。在他看来,传统的故事已临近“黄昏”,小说的“边界”有待进一步拓展,然而,当代作家“基本上还在二十年前对世界、对故事和小说的认识的惯性里写作”[1]。徐则臣清醒地认识到当代汉语小说的成长困境,并在小说的语言层面积极寻求突围和发展,“自然、复杂、开阔”[2]是他对长篇小说这一文体的期许。论文将从写作策略的角度分析《北上》实现三点期许的求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则臣 当代作家 文体自觉 写作策略 突围 故事 成长困境 语言层面
下载PDF
世界性的同步——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 被引量:1
7
作者 《长江学术》 CSSCI 2008年第3期19-26,共8页
本文论述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品质,从自觉性的诗人群、代表性的诗作、启发性的诗论和世界性的同步等四个方面论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时期,并阐明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作为世界性的后期象征... 本文论述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品质,从自觉性的诗人群、代表性的诗作、启发性的诗论和世界性的同步等四个方面论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时期,并阐明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作为世界性的后期象征主义诗潮的分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诗歌 成熟期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现代悼亡诗中的智性抒情——以臧棣《写给儿子的哀歌》为例
8
作者 胡冰涛 《长江学术》 CSSCI 2022年第2期72-80,共9页
悼亡诗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抒发哀伤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语言媒介由古代汉语变为现代汉语,现代悼亡诗虽然在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形式上同古代悼亡诗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叙事手法、意象选择、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等方面皆展现出独特的... 悼亡诗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抒发哀伤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语言媒介由古代汉语变为现代汉语,现代悼亡诗虽然在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形式上同古代悼亡诗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叙事手法、意象选择、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等方面皆展现出独特的智性特征。《写给儿子的哀歌》(十四首)是诗人臧棣写给儿子的一组悼亡诗,不仅真切抒发了诗人个人的丧子之痛,更以此反思生命与当下时代,呈现出感性与智性交织的特点。其情事交融的叙事性技巧、具有象征性的客观对应物以及对自我和生命的哲理性反思等特征,是现代悼亡诗中智性抒情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悼亡诗 智性抒情 臧棣 《写给儿子的哀歌》
下载PDF
李修文《枕杜记》文体特征论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琴 《写作》 2021年第4期27-32,共6页
《枕杜记》是李修文散文集《诗来见我》中首篇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通过文本细读,分析李修文对散文非线性叙事模式的构建,对散文的写作筋骨“诚意”与“文气”的重视,以及对散文的内在质感“真切”与“实在”的追求,并探究作者的文... 《枕杜记》是李修文散文集《诗来见我》中首篇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通过文本细读,分析李修文对散文非线性叙事模式的构建,对散文的写作筋骨“诚意”与“文气”的重视,以及对散文的内在质感“真切”与“实在”的追求,并探究作者的文体意识之于作品美学风貌生成的重要意义。《枕杜记》既丰富了散文自身的内容,又为散文的书写拓宽了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修文 《枕杜记》 《诗来见我》 文体意识
下载PDF
形式与变式——论小引《西藏组诗》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本文从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十四行体的诗体变式、非意愿记忆的迷宫三个方面描述与剖析了《西藏组诗》具有活力的诗歌结构与富于张力的诗性叙述。《西藏组诗》通过超媒体技法的借鉴构建了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使诗歌形式由单一的处于自... 本文从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十四行体的诗体变式、非意愿记忆的迷宫三个方面描述与剖析了《西藏组诗》具有活力的诗歌结构与富于张力的诗性叙述。《西藏组诗》通过超媒体技法的借鉴构建了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使诗歌形式由单一的处于自身封闭的视域转向更为开阔的艺术领域。《西藏组诗》采用较为独特的十四行体变式,呈现出现代诗歌体式的实验性,扩大了十四行体的定义本身,给它带来了新的灵感和生机。《西藏组诗》置于一个抒情的格调之中并呈现出叙述的片断性、非因果性与非逻辑性,意味着叙事和抒情之间一种张力关系的重新确立。《西藏组诗》为现代诗歌形式探索提供了多元视角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响乐体式 十四行体 变式 非意愿记忆
下载PDF
重回当下的乡村——林白《北流》的返乡叙事
11
作者 史婉莹 《写作》 2022年第6期52-62,共11页
林白的《北流》是一部书写新时期乡村巨变、重新反思城乡关系的返乡叙事小说。具有长期城市生活经验的知识分子李跃豆返回家乡北流,以“在场”姿态观察和记录着家乡亲友如今在物质上的富足、精神上的先进。在城市/乡村双重身份的内在精... 林白的《北流》是一部书写新时期乡村巨变、重新反思城乡关系的返乡叙事小说。具有长期城市生活经验的知识分子李跃豆返回家乡北流,以“在场”姿态观察和记录着家乡亲友如今在物质上的富足、精神上的先进。在城市/乡村双重身份的内在精神架构之外,林白借助具体可感的北流方言/普通话的双重话语叙事搭建起了文本的外部架构,呈现了乡民剪不断的内在情感联系,也让饱含质朴乡土气息的北流方言焕发出生机。林白以重回当下乡村的叙事,召唤着更多人重返乡村、重构乡村,重新思考乡村在时代剧烈变动中的处境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流》 林白 返乡叙事 城乡关系 方言写作
下载PDF
汉诗和英诗的语言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诗探索》 1998年第1期162-169,共8页
汉语和英语是当前世界性文化交流中两种重要的语言,具有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随着文学的世界性不断扩展增强,英诗汉译和汉诗英译的双向性交流全面展开,运用双语写作的学者和诗人也日渐增多。因此,从诗歌美学的研究角度出发。
关键词 汉诗 汉语 诗的语言 英语 六音节 节奏 诗歌 主语 省略现象 形容词
原文传递
新诗现代化"诗学体系的滥觞——谈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论
13
作者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
在对李广田、朱自清、唐、袁可嘉在20世纪40年代各自出版的诗论专著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论的特点:集中性和系统性,并总结了"新诗现代化"的诗学体系。
关键词 新诗 现代化 诗学体系 20世纪40年代 中国 现代主义诗歌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歧路之旅——论张执浩《水穷处》
14
作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7-119,共3页
本文以张执浩的长篇小说《水穷处》作为文本基础,从寻找、表演、启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现实生活中人的伦理迷离困境,并展示处于困境中的人们重建自我的努力。
关键词 当代长篇小说 伦理 启蒙
下载PDF
有笔有书有肝胆,亦狂亦侠亦温文——阅读《美国梦》
15
作者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3年第2期78-79,共2页
一、梦的实现 熊国华著<美国梦--美籍华人黄运基传奇>(中国花城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是一个人的经历、奋斗以及由这一切综合而成的书,是一本关于中国人在异域生存的苍凉描述的书,是一本令人痛并爱着的书.
关键词 熊国华 《美国梦——美籍华人黄运基传奇》 人物传记 思想感情 人生经历
下载PDF
卞之琳与瓦雷里
16
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96-98,共3页
法国后期象征主义大师瓦雷里对中国现代主义诗人产生了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其中尤为关键的是他对中国诗人卞之琳的影响。本文从诗歌史的连接性方面、现代性和古典性结合方面、诗歌韵律和技巧方面探讨两位诗人在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和理论上... 法国后期象征主义大师瓦雷里对中国现代主义诗人产生了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其中尤为关键的是他对中国诗人卞之琳的影响。本文从诗歌史的连接性方面、现代性和古典性结合方面、诗歌韵律和技巧方面探讨两位诗人在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和理论上的某种契合和个性特征,以期更好地理解卞之琳在“融古化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瓦雷里 连接性 现代性 古典性 诗歌韵律 诗歌技巧
下载PDF
2020年海外写作学研究述略
17
作者 王海龙 《写作》 2021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2020年海外写作学研究大多是学者们跨院校乃至跨国别进行学术合作的结果。梳理这些研究可得出以下三点认识:第一,实证分析是海外写作学界主流研究方法,各国写作教学实际、二语写作的现实情况和各种文类写作实践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 2020年海外写作学研究大多是学者们跨院校乃至跨国别进行学术合作的结果。梳理这些研究可得出以下三点认识:第一,实证分析是海外写作学界主流研究方法,各国写作教学实际、二语写作的现实情况和各种文类写作实践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得以呈现。第二,一些写作学期刊设置专栏推动写作理论、写作实践和写作教学的跨学科研究,这些跨学科研究因其问题意识、理论工具而带有鲜明的人文性和专业性特征。第三,写作本体研究兼顾学术史上的典型论题和现时代中的前沿问题,使文体写作、创意写作和数字写作研究在继承中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理论和新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写作学 实证分析 文体学 二语写作 写作本体研究
下载PDF
从《致江东父老》论李修文创作的变与不变
18
作者 李冰璇 《写作》 2019年第6期27-32,共6页
《致江东父老》显现出李修文创作的变与不变的特征,既存在着内在延续性,又保持着动态生长性。一方面,李修文延续了《山河袈裟》中跨文体写作的散文风格、"人民"与"美"的写作审美;另一方面,他明确表现出回归中国式... 《致江东父老》显现出李修文创作的变与不变的特征,既存在着内在延续性,又保持着动态生长性。一方面,李修文延续了《山河袈裟》中跨文体写作的散文风格、"人民"与"美"的写作审美;另一方面,他明确表现出回归中国式散文的文体自觉、追求属于当代中国人审美感受的美学自觉。李修文立足于中国本土,糅合古典文学资源,讲述中国故事,不断探索文化与精神意义上的当代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修文 《致江东父老》 文体自觉 散文写作
下载PDF
冯至《十四行集》写作技巧论析
19
作者 张雨凡 《写作》 2021年第1期65-74,共10页
冯至1930年赴德国留学,受到诗人里尔克和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1939年后创作的《十四行集》将人与物的存在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展现了在抗战环境下沉淀的哲思——大时空背景之下人类与世界的命运。选取《十四行集》的第一、二、三、十六、... 冯至1930年赴德国留学,受到诗人里尔克和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1939年后创作的《十四行集》将人与物的存在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展现了在抗战环境下沉淀的哲思——大时空背景之下人类与世界的命运。选取《十四行集》的第一、二、三、十六、二十七首五首诗,结合英国新批评派燕卜荪的含混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讨冯至诗歌的写作手法与诗人的存在主义思考。冯至的十四行诗既借鉴了西方商籁体的结构,又承续了中国古典诗歌含蓄蕴藉的特点。冯至选取极富张力的意象或者化用意象,用类比和隐喻来表现生与死的关系,使得诗人在抗战环境下的哲理思考拥有跨越时空的、形而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十四行集》 存在主义 文本细读 中国新诗
下载PDF
有关《新诗大千》及其它的来信摘编
20
作者 陈发玉 刘菲 +24 位作者 陈敢 潘颂德 陈仲义 罗振亚 陈丙莹 章亚昕 宋益乔 钟俊昆 宁宇 刘锋杰 卢斯飞 彭诚 葛乃福 毕光明 沈奇 孙永利 岑琦 吕进 清子 王一桃 公刘 牛汉 张默 晓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9-25,共7页
陶保玺的新诗诗体学理论专著《新诗大千》 ,自问世迄今 ,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造诣的诗人、诗评家及教授、学者 ,纷纷来信或撰写文章表示首肯。这固然意味着对作者的鼓励与鞭策 ,但其间亦蕴含着不少精辟而... 陶保玺的新诗诗体学理论专著《新诗大千》 ,自问世迄今 ,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造诣的诗人、诗评家及教授、学者 ,纷纷来信或撰写文章表示首肯。这固然意味着对作者的鼓励与鞭策 ,但其间亦蕴含着不少精辟而独到的学术见解 ,无疑有利于我国的新诗诗学理论建设。为此 ,特将这些名家来信摘编于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大千 诗评家 中文系 广西师范学院 中国诗歌 郭小川 文艺理论家 理论与创作 新诗体式 新诗诗体学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