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李翠娥 +1 位作者 黄波 陈颖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1815-1817,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传统常规干预,干预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手术及术后康复指标、并...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传统常规干预,干预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手术及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胃管放置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是一种有效且适合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该模式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 围手术期 并发症
下载PDF
康复护理模式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翠娥 +1 位作者 黄波 陈颖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473-1475,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模式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7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模式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7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模式干预,2组术后随访12周,观察2组肩关节功能、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主动屈曲活动度,并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康复组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主动屈曲活动度、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康复护理模式可促进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相关指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属于高质量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模式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肩关节功能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温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翠娥 黄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1581-1583,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温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加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加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温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加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加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Spitz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温针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原发性痛经 护理干预 中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S-100、MBP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俊 何国厚 +2 位作者 曾少波 黎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中S- 100蛋白、髓磷脂碱性蛋白 (MBP)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部位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对 50例ACI患者的血浆S 100、MBP水平进行动态检测;用NIHSS进行神...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中S- 100蛋白、髓磷脂碱性蛋白 (MBP)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部位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对 50例ACI患者的血浆S 100、MBP水平进行动态检测;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T扫描测定梗死体积。结果 ACI患者S -100、MBP浓度在发病早期显著升高,S 100 (1. 75±0. 65)d达到峰值,MBP(5. 08±1. 02)d达到峰值,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S 100、MBP升高更明显,S 100 >1. 0μg/L、MBP>8. 0μg/L、NIHS>12分均提示患者预后不良;S- 100、MBP的血浆浓度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 01)。结论 缺血性脑损伤后血浆中S- 100、MBP的出现分别与神经胶质细胞、髓鞘的受损有关,可作为缺血性脑损伤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早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 MBP 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浆 ACI 梗死体积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结论 水平 目的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S-100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俊 何国厚 +4 位作者 余绍祖 席刚明 张继才 魏国耀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 S- 10 0蛋白的浓度变化 ,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 EL ISA法对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 S- 10 0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检测 ,同时应用 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CT扫描 ,并与 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 S- 10 0蛋白的浓度变化 ,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 EL ISA法对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 S- 10 0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检测 ,同时应用 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CT扫描 ,并与 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患者 S- 10 0浓度明显升高 ,2~ 3d达到峰值 ,且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 ,S- 10 0升高更明显 ,S- 10 0 >1.0μg/ L、NIHSS 12分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后血浆中 S- 10 0蛋白的出现与坏死的神经胶质细胞漏出有关 ,并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 ,S- 10 0蛋白可作为缺血性脑损伤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早期的外周标志物 ,是比 CT更为敏感的指标 ,对指导治疗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S-100蛋白 临床意义 神经胶质细胞 血脑屏障 预后 ELISA
下载PDF
舒适护理联合中医艾灸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翠娥 +1 位作者 黄波 柯娟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结合中医艾灸技术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护理,治疗组予舒适护理联合中医艾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舒适度评分、护理...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结合中医艾灸技术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护理,治疗组予舒适护理联合中医艾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率及住院时间,且在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1次随访,据随访数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状况(采取EORTC QLC-C30中文版量表)。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舒适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满意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而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资料显示,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中医艾灸技术可有效增强患者术后舒适感、提高术后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住院满意率,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舒适护理 中医艾灸 EORTC QLC-C30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俊 何国厚 +3 位作者 余绍祖 江荣翠 黎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变化 ,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部位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相关性。方法 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 e- linke...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变化 ,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部位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相关性。方法 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 e- linked imm unosorbent assay,EL ISA)对 5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 NSE水平进行动态检测 ,并与 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 ,同时应用 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CT扫描测定梗死体积 ,并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 NSE浓度在发病早期明显升高 ,1~ 3d达到峰值 ,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 ,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 NSE升高更明显 ,NSE>2 5 .0μg/ L、NIHSS>12分均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NSE的血浆浓度与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 (P<0 .0 1) ,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呈显著正相关 (P<0 .0 1)。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后血浆中 NSE的出现与神经元坏死有关 ,并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 ,NSE可作为缺血性脑损伤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早期的外周标志物 ,对指导治疗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E 急性脑梗死患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血浆浓度 对照组 梗死体积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水平 坏死 变化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肝炎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玉竹 +1 位作者 骆海军 徐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28-629,共2页
目的探讨各种凝血指标在不同类型的肝炎中的变化及对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ACL-Advance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该院重型肝炎患者标本29例,慢性肝炎重度患者标本24例,急性肝炎患者标本19例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 目的探讨各种凝血指标在不同类型的肝炎中的变化及对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ACL-Advance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该院重型肝炎患者标本29例,慢性肝炎重度患者标本24例,急性肝炎患者标本19例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型肝炎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型肝炎患者对肝功能损伤程度不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程度的不同,重型肝炎、慢重肝、急性肝炎各检测中PT、APTT、TT依次延长,FI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功能检测可用于综合评价肝病患者肝功能受损的程度,及时了解患者有无出血倾向,有助于各型肝炎分型、患者疗效的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凝血功能 出血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S-100蛋白的动态检测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俊 何国厚 +2 位作者 江荣翠 余绍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69-872,共4页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塞 (ACI)患者血浆中S 10 0蛋白的变化 ,探讨其与脑梗塞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塞部位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对 5 0例ACI患者的血浆S 10 0水平进行动态检测 ,并与 3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塞 (ACI)患者血浆中S 10 0蛋白的变化 ,探讨其与脑梗塞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塞部位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对 5 0例ACI患者的血浆S 10 0水平进行动态检测 ,并与 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 ,同时应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T扫描测定梗塞体积。结果 :ACI患者S 10 0浓度在发病早期明显升高 ,1~ 3天达到峰值 ,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 ;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S 10 0升高更明显 ,S 10 0 >1 0 μg L、NIHSS>12分均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S 10 0的血浆浓度与梗塞体积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呈显著正相关 (P<0 0 1)。结论 :缺血性脑梗塞后血浆中S 10 0的出现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坏死有关 ,并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 ,S 10 0可作为缺血性脑损伤尤其是大面积脑梗塞早期的外周标志物 ,是比CT更为敏感的指标 ,对指导治疗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S-100蛋白 梗塞体积 MHSS
下载PDF
腹针加艾箱灸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翠娥 黄波 《四川中医》 2016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腹针加艾箱灸配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其中51例患者(实验组)接... 目的:探讨腹针加艾箱灸配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其中51例患者(实验组)接受腹针加艾箱灸配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治疗,而49例患者(对照组)接受腹针加艾箱灸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统计学结果表明,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加艾箱灸配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因此,该方法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艾箱灸 护理干预 原发性痛经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不对称和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显东 吕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1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L-精氨酸、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SDMA)3种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川崎病(KD)患儿的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儿科住院的典型KD患儿39例作为病例组,采集静脉血,同时收集与之... 目的研究L-精氨酸、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SDMA)3种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川崎病(KD)患儿的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儿科住院的典型KD患儿39例作为病例组,采集静脉血,同时收集与之年龄相匹配的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并排除了心肌受累患儿27例的静脉血浆作为对照组,测量病例组和对照组中L-精氨酸、ADMA和SDMA的血浆水平。结果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前病例组KD1患儿的血浆L-精氨酸、ADMA和SDM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IVIG治疗后病例组不同治疗时间患儿的L-精氨酸、ADMA、L-精氨酸/ADMA比率(AAR)和精氨酸甲基化综合指数(AMI)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KD1、病例组KD2、病例组KD3、病例组KD4患儿血浆SDM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但IVIG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KD2、病例组KD3和病例组KD4患儿的AMDA/SMDA比率(ASR)均高于对照组与病例组KD1患儿(P<0.01)。在病例组KD1患儿中,冠脉扩张患儿L-精氨酸水平高于无冠脉扩张患儿(P<0.01);在病例组KD2患儿及病例组KD3患儿中,冠脉扩张患儿L-精氨酸水平均低于无冠脉扩张患儿(P<0.01)。结论 L-精氨酸、ADMA和SDMA的水平可能与KD有关。低水平L-精氨酸及IVIG治疗后ASR与冠状动脉异常的KD患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川崎病 L-精氨酸
下载PDF
术前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玉竹 潘俊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464-1466,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手术患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对2007~2011年48309例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分析其阳性结果。对于确诊病例,针对性进行围术期治疗。结果初筛阳性149例,确认阳性121例,符合率为81.21%,阳... 目的了解住院手术患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对2007~2011年48309例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分析其阳性结果。对于确诊病例,针对性进行围术期治疗。结果初筛阳性149例,确认阳性121例,符合率为81.21%,阳性率为0.25%。科室分布:耳鼻喉科38.84%,胃肠外科26.45%,血管外科7.44%。全部患者术后未出现感染病例。结论常规对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对预防医源性感染、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以及确诊病例的围术期处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抗体检测 手术 职业暴露
下载PDF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的变迁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文强 杨宏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98-1899,共2页
目的调查十堰市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变迁。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4658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36.7%;非发酵菌占63.3%;分... 目的调查十堰市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变迁。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4658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36.7%;非发酵菌占63.3%;分离率占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62.4%、30.5%、10.1%。结论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差,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较大幅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亚胺培南 耐药性
原文传递
S-100蛋白的动态变化在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俊 何国厚 +4 位作者 余绍祖 席刚明 张继才 江荣翠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51-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蛋白的浓度变化,以评价其与脑梗死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对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同时应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T扫描,并与3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蛋白的浓度变化,以评价其与脑梗死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对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同时应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T扫描,并与3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病人S-100浓度明显升高,2~3天达到峰值,且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的病人,S-100升高更明显,S-100>1.0μg/L或NIHSS>12分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结论:缺血性脑梗死后血浆中S-100蛋白的出现与坏死的神经胶质细胞漏出有关,并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S-100蛋白可作为缺血性脑损伤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早期的外周标志物,是比CT更为敏感的指标,对指导治疗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O蛋白 急性脑梗死 诊断 预后 血浆 神经功能缺损 CT 缺血性脑损伤
下载PDF
PTH动态监测在甲状旁腺瘤围术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玉竹 潘俊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970-971,共2页
目的评定甲状旁腺激素(PTH)测定在甲状旁腺瘤(PHPT)围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甲状旁腺瘤15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术前、术中、术后3、7d进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测定,并分析其结果和临床治疗的关系。... 目的评定甲状旁腺激素(PTH)测定在甲状旁腺瘤(PHPT)围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甲状旁腺瘤15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术前、术中、术后3、7d进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测定,并分析其结果和临床治疗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术前PTH值均明显升高,平均(3547.6±358.2)pg/mL;术中PTH值均明显下降,平均(134.6±16.9)pg/mL;术后3、7d,PTH值与术中比较无明显变化。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甲状旁腺瘤14例,甲状旁腺癌1例。结论术前PTH测定可作为确诊的指标之一,而腺体切除10min后的PTH是判定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监测手段之一,动态监测PTH在围术期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化学发光测定法 甲状旁腺肿瘤
下载PDF
MDR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颖 +2 位作者 杜汉芳 高波 吴玉竹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0年8月胃癌新鲜癌组织标本53例(实验组)、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对照组),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MDR1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0年8月胃癌新鲜癌组织标本53例(实验组)、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对照组),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MDR1基因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对化疗的指导意义。结果MDR1基因在正常胃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57±0.27和0.20±0.10(t=8.13,P〈0.001)。MDR1基因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3,3.47;P=0.007,0.002),而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1.41,0.54,1.16;P=0.16,0.60,0.25)。结论MDR1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胃癌多药耐药产生的基础,MDR1基因的检测对制定化疗方案和选择化疗药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DR1基因 表达
下载PDF
唾液酸酶法、多胺法与TCT找线索细胞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玉竹 张昭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25期2837-2838,共2页
目的比较唾液酸酶法、多胺法与TCT找线索细胞在细菌性阴道病(BV)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唾液酸酶法、多胺法、TCT找线索细胞和Amsel法同时检测以无菌棉拭子采集的符合标准的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以Amsel法作为BV诊断的"金标准"... 目的比较唾液酸酶法、多胺法与TCT找线索细胞在细菌性阴道病(BV)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唾液酸酶法、多胺法、TCT找线索细胞和Amsel法同时检测以无菌棉拭子采集的符合标准的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以Amsel法作为BV诊断的"金标准",对唾液酸酶法、多胺法、TCT找线索细胞进行诊断试验性能评价。结果唾液酸酶法、多胺法、TCT找线索细胞诊断BV的敏感性分别是87.1%,91.9%,97.6%;特异性分别是93.5%,87.8%,82.8%,3种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唾液酸酶法、多胺法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中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容易标准化的优点,可以作为临床筛查和辅助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一种常规方法进行推广。TCT找线索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门诊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酶法 多胺法 TCT找线索细胞 细菌性阴道病
下载PDF
Hcy与TpP用于ACI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滢 张吉才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栓前体蛋白(Tp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ELISA对64例ACI患者,在发病后48h及以内不同时期的血浆Hcy、TpP及D-二聚体(D-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ACI患者在治疗前血浆...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栓前体蛋白(Tp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ELISA对64例ACI患者,在发病后48h及以内不同时期的血浆Hcy、TpP及D-二聚体(D-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ACI患者在治疗前血浆TpP、Hcy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D水平在发病后12h呈升高趋势;血浆TpP在发病6h内水平达到高峰,后随发病时间浓度递减;Hcy在监测的48h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结论:血浆TpP、Hcy水平升高是引发脑血栓的重要因素,是ACI早期检测的可靠指标,而D-D水平的升高说明脑梗死患者的继发纤溶亢进,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同时检测TpP、Hcy对脑梗死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血栓前体蛋白
下载PDF
GST-π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跃 +4 位作者 王鹏 何月 李鑫 高波 杜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GST—π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 haint eaction.RT-PCR)技术检测53例新鲜胃癌组织标本(实验组)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对照组)...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GST—π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 haint eaction.RT-PCR)技术检测53例新鲜胃癌组织标本(实验组)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对照组)中GST-π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53例胃癌组织中GST-πmRNA的表达(0.56±0.27)要高于15倒正常胃黏膜组织的表达(0.18±0.13)(t=5.30.P〈0.001)。②GST-π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1),而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大小之间、是否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①GST-πmRNA的高表达可能是胃癌产生多药耐药的机制之一;②GST—π的检测对临床制定化疗方案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药耐药 GST-Π基因 表达
下载PDF
Fib和FDP监测在LDVT溶栓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玉竹 潘俊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242-1243,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溶栓治疗中纤维蛋白(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特点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6000全自动血凝仪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113例LDVT病例不同时间的标本Fib、FDP进行检...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溶栓治疗中纤维蛋白(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特点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6000全自动血凝仪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113例LDVT病例不同时间的标本Fib、FD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治疗3d和7d的Fib和FDP水平与治疗前、治疗12h以及治疗24h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LDVT血浆Fib和FDP水平呈负相关(r=-0.986 6,P<0.05)。治疗前Fib水平大于或等于4g/L组与小于4g/L组的完全再通与部分再通和无明显变化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Fib水平小于2g/L组较易发生出血,与大于或等于2g/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DVT的溶栓治疗中,Fib和FDP可作为判断疾病发展、预测预后及出血风险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静脉炎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