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型建构的“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教学设计
1
作者 尚超琦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第11期41-44,共4页
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一节教学设计,以侵染循环中概念的层级递进为主线,引导学生在亲历模型表征、模型建构、模型完善以及模型应用的历程中,理解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和病原物的侵染三大环节,加深对概念的... 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一节教学设计,以侵染循环中概念的层级递进为主线,引导学生在亲历模型表征、模型建构、模型完善以及模型应用的历程中,理解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和病原物的侵染三大环节,加深对概念的认知,培养分析归纳、反思总结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最终达到提升职业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建构 概念模型 职业能力 侵染循环
下载PDF
“生物技术制药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郑晟 +3 位作者 王娟 张爱梅 李西波 张腾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年第1期45-48,共4页
"生物技术制药综合实验"是针对生物技术专业与制药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对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有一个全... "生物技术制药综合实验"是针对生物技术专业与制药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对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使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系统化,为今后从事生物技术药物方面的科研与工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制药 综合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原始文献导读结合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旺泽 郑晟 +2 位作者 杨宁 张腾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年第5期21-27,I0001,共8页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其概念抽象、学习难度大。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融会贯通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点。为培养自主学习的创新性人才,针对该门课程特点,笔者教学团队对3届4个班201名学生进行了3年...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其概念抽象、学习难度大。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融会贯通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点。为培养自主学习的创新性人才,针对该门课程特点,笔者教学团队对3届4个班201名学生进行了3年的教学改革统计追踪分析。通过授课前后问卷调查和各项成绩统计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原始文献导读结合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授课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考研录取率和各项学习成绩,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查阅文献、独立思考问题的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原始文献导读 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 自主学习
下载PDF
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和信号传导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淮 王莱 +1 位作者 于玲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13-117,共5页
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一直是植物病理学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和实验室正在大量分离和培养与抗病有关的突变体,并且寻找和研究与抗病有关的基因和抗病机制.研究表明,在病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病原信号的传导和抗病性激发... 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一直是植物病理学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和实验室正在大量分离和培养与抗病有关的突变体,并且寻找和研究与抗病有关的基因和抗病机制.研究表明,在病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病原信号的传导和抗病性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调节因子和基因,并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抗病性的分子研究进展,阐述了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和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抗病机制 信号传导 水杨酸
下载PDF
26S蛋白酶体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媛 梁俊玉 +2 位作者 刘鑫龙 杨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4-530,共7页
26S蛋白酶体是真核细胞蛋白酶家族中一个2.5MDa的复杂成员,在许多重要细胞活动如细胞周期进程和抗原提呈中起关键调节作用,已成为某些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有效药物靶标。目前,大部分26S蛋白酶体抑制剂为20S核心颗粒靶向分子,19S... 26S蛋白酶体是真核细胞蛋白酶家族中一个2.5MDa的复杂成员,在许多重要细胞活动如细胞周期进程和抗原提呈中起关键调节作用,已成为某些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有效药物靶标。目前,大部分26S蛋白酶体抑制剂为20S核心颗粒靶向分子,19S调节颗粒靶向分子的研发还未取得明显成效,这与19S高分率结构和作用机制仍待进一步明确有关。本文综合论述了26S蛋白酶体20S核心颗粒和19S调节颗粒的靶向抑制剂,重点从结构角度阐述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和研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6S蛋白酶体 20S核心颗粒 19S调节颗粒 蛋白酶体抑制剂
原文传递
STEAM教育理念下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尝试——以“完整的谷子组培体系”实验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丹丹 李文博 +2 位作者 秦培 徐瑾 《中学生物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51,共4页
在STEAM教育理念下开展“完整的谷子组培体系”实验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职校学生“最近发展区”,以豫谷一号种子为原材料,设计实验探究“谷子组培”的最佳激素浓度和系统化操作流程。该实验内容可操作性强且... 在STEAM教育理念下开展“完整的谷子组培体系”实验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职校学生“最近发展区”,以豫谷一号种子为原材料,设计实验探究“谷子组培”的最佳激素浓度和系统化操作流程。该实验内容可操作性强且具有实用性,既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艺术创作和数据处理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其职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教育 职校 生物学实验 谷子组培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材料修饰的Cu^2+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单益江 +1 位作者 卢小泉 王志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6-792,共7页
本文在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通过表面分子自组装和分子印迹电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铜离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利用该印迹传感器对自来水样中的铜离子进行了电化学检测。实验表明,制备的印迹传感器可以用于自来水样中铜离子的... 本文在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通过表面分子自组装和分子印迹电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铜离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利用该印迹传感器对自来水样中的铜离子进行了电化学检测。实验表明,制备的印迹传感器可以用于自来水样中铜离子的检测,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5×10^(-10)~1×10^(-6)mol·L^(-1)浓度范围内峰电流与Cu^(2+)浓度的对数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_p=-10.24Lg C-199.9(I_p:μA,C:mol·L^(-1)),相关系数为:0.9923,最低检测限为1.67×10^(-10)mol·L^(-1)(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印迹 金纳米粒子 铜离子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问题驱动教学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晓昕 郑晟 《生物学通报》 CAS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主要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等,按照时间顺序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科学家探索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方法和结论等,并剖析、解决其中与之相关的实验问题.以此增加学生... 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主要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法等,按照时间顺序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科学家探索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方法和结论等,并剖析、解决其中与之相关的实验问题.以此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厘清知识脉络,提升高阶思维,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驱动教学法 遗传物质 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学
下载PDF
生物安全风险的成因和防制概述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丹丹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12期4-7,共4页
生物安全风险是指因生物因子、生物技术或其他生物活动等引起的生物性威胁。其发生不仅危害人类的生活和健康,还会造成社会紊乱,更严重甚至会危害国家安全。本文概述生物安全风险的成因和防制措施,帮助中学生树立科学的生物安全观念并... 生物安全风险是指因生物因子、生物技术或其他生物活动等引起的生物性威胁。其发生不仅危害人类的生活和健康,还会造成社会紊乱,更严重甚至会危害国家安全。本文概述生物安全风险的成因和防制措施,帮助中学生树立科学的生物安全观念并形成相应的社会安全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风险 成因 防制 生物安全观
下载PDF
外源蔗糖影响AtKEA1和AtKEA2调节拟南芥幼苗根的生长
10
作者 郑晟 高海霞 +3 位作者 苏敏 卢尚欢 张腾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2-571,共10页
为探究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K+/H+反向转运体KEA1和KEA2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作用,以拟南芥野生型和kea1kea2功能缺失突变体为研究材料,通过表型分析,碘化丙啶染色观察根的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内源糖含量,转录组测序... 为探究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K+/H+反向转运体KEA1和KEA2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作用,以拟南芥野生型和kea1kea2功能缺失突变体为研究材料,通过表型分析,碘化丙啶染色观察根的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内源糖含量,转录组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分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叶片超氧阴离子的分布等研究发现:在没有蔗糖的培养基中,kea1kea2双突变体的根长显著短于野生型Col-0;进一步观察发现,与野生型相比,kea1kea2双突变体的根尖分生组织区较短,内源蔗糖含量下降,并且kea1kea2双突变体的叶片分布较多的O_(2)^(·-)。当外源添加30 g·L^(-1)蔗糖后,野生型与kea1kea2双突变体的根长无显著差异。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许多参与蔗糖信号和根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在kea1kea2双突变体中的表达受到抑制。综上所述,外源蔗糖影响AtKEA1和AtKEA2参与调节的拟南芥幼苗根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K+/H+反向转运体 KEA 蔗糖 根生长
下载PDF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以“DNA的复制”为例
11
作者 马晓昕 《中学生物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4-17,共4页
以“DNA的复制”一节为例,从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以明晰新教材的具体革新之处,为新教材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 新旧教材 高中生物学 DNA的复制
下载PDF
希夫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康敬万 周红艳 +1 位作者 卢小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63-68,共6页
用L-半胱氨酸、水杨醛和醋酸铜合成了一种新的希夫碱铜(Ⅱ)配合物(Cu(Ⅱ)L),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荧光、黏度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希夫碱铜(Ⅱ)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是插入和吸附的混合模式,测得Cu(... 用L-半胱氨酸、水杨醛和醋酸铜合成了一种新的希夫碱铜(Ⅱ)配合物(Cu(Ⅱ)L),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荧光、黏度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希夫碱铜(Ⅱ)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是插入和吸附的混合模式,测得Cu(Ⅱ)L与CT DNA的键合常数是1.63×104L/mol.该配合物与单链DNA和双链DNA有不同的电化学性质,利用这种性质可以作为识别dsDNA和ssDNA的探针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夫碱 铜(Ⅱ)配合物 合成 表征 DNA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不同物种间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阳 孔维宝 +1 位作者 牛世全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2-687,共6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SwissProt中的拟南芥、大豆、甘蓝型油菜、小麦等物种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进而对其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功能结构域、三级结...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SwissProt中的拟南芥、大豆、甘蓝型油菜、小麦等物种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进而对其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功能结构域、三级结构数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ACC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约50683 bp,编码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93.41 kD,理论等电点为7.27,是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要构件.通过进化树分析可分别将8种生物分为2组:A支包括小麦等7个物种,B支仅含甘蓝型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辅酶A羧化酶 差异性 相似性 物种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外源NO对铅胁迫下鸡爪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桠楠 茹刚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2,共6页
探究重金属Pb2+对鸡爪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外源NO对PbCl2溶液胁迫的缓解效应,以蒸馏水浸种为对照,使用不同浓度的PbCl2溶液对鸡爪大黄种子浸种24 h,然后在20℃下培养萌发,继而选择萌发的幼苗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NP溶液。... 探究重金属Pb2+对鸡爪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外源NO对PbCl2溶液胁迫的缓解效应,以蒸馏水浸种为对照,使用不同浓度的PbCl2溶液对鸡爪大黄种子浸种24 h,然后在20℃下培养萌发,继而选择萌发的幼苗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NP溶液。结果表明,随着PbCl2溶液浓度的增大,鸡爪大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活力指数均较对照组极显著下降(p<0.01);喷施200 μmol·L^-1的SNP溶液与胁迫而未缓解的ck1组相比,有效降低了幼苗体内丙二醛(MAD)含量、相对电导率(REC),提高了SOD、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a+b)含量。重金属Pb^2+会抑制鸡爪大黄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而施加最佳浓度(200 μmol·L^-1)的外源NO可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和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有效保护鸡爪大黄幼苗膜系统的稳定性,进而维持了鸡爪大黄幼苗较高的逆境胁迫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爪大黄 重金属胁迫 种子萌发 外源NO
下载PDF
论证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为例
15
作者 陈露 尚超琦 《中学生物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5-58,共4页
以“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为例,采用论证式教学策略,以“情境—问题—活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寻找证据,推理论证主张的正确性,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论证式教学 细胞核 科学论证 高中生物学
下载PDF
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生长及其细胞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兰 李静 +4 位作者 贾凌云 景宏伟 王有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7-524,共8页
以莴苣幼苗为受体,用培养皿法检测从细果角茴香中分离得到的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生长和根毛发育的影响,并采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检测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较低浓度(25、50μmol/L)二氢血根... 以莴苣幼苗为受体,用培养皿法检测从细果角茴香中分离得到的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生长和根毛发育的影响,并采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检测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较低浓度(25、50μmol/L)二氢血根碱能显著促进莴苣根的生长,较高浓度(200、300μmol/L)二氢血根碱显著抑制根的生长;二氢血根碱(10、20、30、40、50μmol/L)对莴苣幼苗根毛发育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两者均表现了浓度依赖性.较低浓度(25、50μmol/L)二氢血根碱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显著增加,而对根尖细胞DNA没有显著影响;较高浓度(200、300μmol/L)二氢血根碱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显著下降,同时根尖细胞DNA受到显著性损伤.研究发现,低浓度的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由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力增加所致;而高浓度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的抑制作用极可能是由于根尖细胞DNA受到损伤,使得细胞分裂活力降低,分裂期细胞数目减少,从而导致根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 二氢血根碱 莴苣 根生长 DNA损伤
下载PDF
几种植物淀粉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亚珍 +2 位作者 秦绪军 牛世全 孔维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48-954,共7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分析了马铃薯、红薯、小麦、高粱、南瓜、水稻等6种植物的淀粉合成酶(SS)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对其甲基化位点、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功能结构域进行预测和分析。...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分析了马铃薯、红薯、小麦、高粱、南瓜、水稻等6种植物的淀粉合成酶(SS)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对其甲基化位点、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功能结构域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红薯、小麦、高粱和水稻都含有甲基化位点,马铃薯和南瓜不含甲基化位点。SS的平均全长为1 847 bp,开放阅读框的长度约为877 bp,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有3种;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氨基酸残基平均数286,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 915.88;平均等电点为8.264 5,中性溶液中平均带电荷为-0.598 1;平均亲水氨基酸63个、疏水氨基酸102个,SS为疏水性蛋白。6种植物的SS含有2个跨膜结构,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为主要构件。通过进化树分析淀粉合成酶,小麦和高梁进化程度相似,和南瓜的进化相距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淀粉合成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真核细胞蛋白酶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媛 梁俊玉 +1 位作者 杨宁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4期515-522,共8页
蛋白酶体作为蛋白酶家族中一个复杂成员,在真核细胞、古细菌和一些真细菌中均有发现。真核细胞蛋白酶体在蛋白质质量控制和细胞稳态维持中起关键作用,同时涉及多种细胞活动,包括细胞周期运行和抗原提呈等。对真核细胞蛋白酶体在疾病治... 蛋白酶体作为蛋白酶家族中一个复杂成员,在真核细胞、古细菌和一些真细菌中均有发现。真核细胞蛋白酶体在蛋白质质量控制和细胞稳态维持中起关键作用,同时涉及多种细胞活动,包括细胞周期运行和抗原提呈等。对真核细胞蛋白酶体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相关靶点药物的研发已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真核细胞蛋白酶体结构与功能相关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不同形式20S核心颗粒(20S core partical,20S CP)和不同种类调节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 20S核心颗粒 调节颗粒 泛素
原文传递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细节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娜 +3 位作者 杨红 曾家豫 张腾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8年第5期759-763,共5页
本文总结了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率的一些讲课细节。首先将生化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应用相结合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其次从不同角度讲解新概念以助于学生全面和深入理解,并将生化基础知识与当今科研发展相联系进一步拓展学生认识;通过几种形... 本文总结了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率的一些讲课细节。首先将生化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应用相结合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其次从不同角度讲解新概念以助于学生全面和深入理解,并将生化基础知识与当今科研发展相联系进一步拓展学生认识;通过几种形式的提问多方调动学生积极思维;适时提醒学生科学研究的局限性,并通过对流行说法的考察调研和讨论,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批判精神。最后建议利用好专业课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教学 细节 积极思维 思辨能力 人格培养
原文传递
CRISPR/Cas9介导靶向敲除拟南芥BRI1突变体的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成宏斌 +2 位作者 吴玉俊 沈娟 吴旺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2-371,共10页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油菜素内酯受体BRI1为目的基因,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向编辑拟南芥BRI1,以期获得更多BRI1的突变体,为后续BRI1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筛选转基因植株,对编辑后的BRI1进行测序分析,...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油菜素内酯受体BRI1为目的基因,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向编辑拟南芥BRI1,以期获得更多BRI1的突变体,为后续BRI1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筛选转基因植株,对编辑后的BRI1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体中BRI1基因序列由于新碱基的插入导致提前终止。同BRI1强突变体bri1-710一样,相比于野生型对照均对BL处理不敏感,但相比于bri1-710,该突变体植株较大,暗示BRI1 N端可能在BR信号途径中有重要作用。因此该研究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拟南芥及其他同源物种的BRI1功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拟南芥 BRI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