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2
1
作者 丁小燕 欧杰 +2 位作者 马红婕 闫宏 唐仕波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69-1274,共6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眼底血管造影和视野特征.方法对173例321眼0~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视力、视野、荧光造影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1眼中有视神经病变者共155眼,占48.3%.临床表现多样,轻者无...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眼底血管造影和视野特征.方法对173例321眼0~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视力、视野、荧光造影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1眼中有视神经病变者共155眼,占48.3%.临床表现多样,轻者无任何症状,重者视力下降明显.眼底检查可有视盘水肿、色淡、充血等多种改变.荧光造影中主要表现为视盘新生血管40眼,占25.8%、视盘充盈缺损21眼,占13.5%、视盘水肿45眼,占29.0%及视盘晚期染色49眼,占31.6%.0期DR患者中,25.9%视神经有异常改变.Ⅰ~Ⅴ期DR患者视神经异常率分别为25.0%,37.5%,43.0%,65.1%,85.1%.结论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严重,发生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可能性越大,但两者不平行.荧光造影检查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是影响视力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引起眼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视乳头炎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42
2
作者 钟毅敏 于强 +2 位作者 欧杰 李梅 易长贤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 :描述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 9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局部及全身性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眼底表现、视野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治疗前后的视力等。结果 ... 目的 :描述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 9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局部及全身性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眼底表现、视野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治疗前后的视力等。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 5 4± 11岁 ,男女比例相近。单眼发病 78例 ( 5 6 1% ) ,双眼发病 61例 ( 4 3 9% )。伴发的常见全身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平均值显著高于正常。超过 5 0 %的患者表现为突然的视力下降。眼底检查 46%的患眼视盘呈现苍白性水肿 ,67 5 %伴有动脉缩窄。视盘水肿病例中 ,5 4 6%的患眼伴有视盘周围出血。多达 3 8 6%的患眼视野缺损表现为半侧性 ,其中下方缺损多见 ( 2 3 6% )。 5 8 2 %的患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早期视盘呈现弱荧光 ,晚期荧光增强。经治疗 ,40 6%的患眼视力提高 ,5 4 9%视力稳定 ,4 5 %恶化。用配对t检验法得到治疗后视力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0 5 )。结论 :典型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发病年龄在 45岁以上 ,具有高血压、糖尿病、高粘血症或心、脑血管疾病 ,出现突然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 ,眼底检查发现视盘水肿淡白 ,伴有动脉缩窄 ,视野呈现连盲点的半侧性缺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临床分析 发病 危险因素 治疗
原文传递
光凝所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功能改变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欣 于强 +3 位作者 余敏忠 柳青 欧杰 陈景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功能的早期影响。 方法 应用多焦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 (visual evoked response image system,VERIS)对 2 1例 30只眼 ~ 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前、术后第 3d和术后第 7... 目的 探讨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功能的早期影响。 方法 应用多焦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 (visual evoked response image system,VERIS)对 2 1例 30只眼 ~ 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前、术后第 3d和术后第 7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s,MERG)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 与术前比较 ,光凝术后第 3d黄斑中央 5°区域和鼻上象限 N1波潜伏期显著延长 ,MERG各波反应密度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与接受光凝部位相应的视野鼻下象限 N1波和 P1波反应密度变化值大于其余三个象限 ,但仅在鼻下象限与颞上象限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黄斑中央 5°区域MERG各波反应密度下降幅度最大 ,黄斑中央 10°区域次之 ,均大于各象限。术后第 3d术眼视力的变化值与黄斑区各波反应密度的变化值呈显著的正相关。术后第 7d,MERG各波反应密度有所恢复 ,但 N1波和P1波反应密度仍较术前降低。 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显著下降 ,光凝间接引起的黄斑区视网膜功能损害是术后早期部分患者中心视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电描记术 激光凝固术 视网膜功能
原文传递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和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被引量:14
4
作者 凌运兰 刘杏 +3 位作者 李梅 郑小平 张欣 欧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 观察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 (exudative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和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 目的 观察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 (exudative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和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方法 对渗出型 AMD患者 2 2例 2 3只眼 ,CEC患者 19例 2 0只眼进行 OCT检测 ,应用OCT软件进行 CNV大小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测量并分析两者与视力的关系。 结果 CNV的 OCT图像主要表现有 :单纯性 CNV、CNV伴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和 CNV伴脉络膜视网膜渗出(可伴有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及浆液性或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 )。渗出型 AMD的 CNV以 CNV伴脉络膜视网膜渗出为主 ,有 13只眼 ,占 5 6 .5 2 % ,其 CNV累及范围较大 ;CEC的 CNV以单纯性 CNV为主 ,有18只眼 ,占 90 .0 0 % ,其 CNV累及范围相对较小。两组患者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呈负相关 (γ=- 0 .5 2 1,P=0 .0 0 1)。 结论 渗出型 AMD与 CEC其 CNV具有不同的 OCT形态特征 ,CNV累及范围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短脉冲模式扫描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培培 叶海昀 +5 位作者 钟晓菁 田臻 欧杰 于珊珊 林婉意 金陈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 观察短脉冲模式扫描激光(PASCAL)系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PASCAL-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DR患者43例7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9例32只眼,女性24例38只眼;年龄45~77岁。视力≥0.... 目的 观察短脉冲模式扫描激光(PASCAL)系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PASCAL-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DR患者43例7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9例32只眼,女性24例38只眼;年龄45~77岁。视力≥0.1者62只眼,<0.1者8只眼;伴黄斑水肿者18只眼。严重非增生型DR(NPDR)28只眼,增生型DR(PDR)42只眼。所有患眼均行1次PASCAL-PRP治疗。伴黄斑水肿者应用PASCAL单点模式和黄斑模式(MAC A+MAC B)。观察治疗后1年患眼视力、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改善情况。结果 70只眼中,视力提高、稳定、下降者分别为10、53、7只眼;黄斑水肿改善、加重、稳定者分别为38、12、20只眼。PDR 42只眼中,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20只眼;视网膜新生血管病灶稳定11只眼;视网膜新生血管病灶活动11只眼。视网膜新生血管病灶活动者,随访期间给予1~2次补充激光光凝治疗。其中因玻璃体积血、出现增生牵拉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3只眼。结论 PASCAL可以选择多种模式治疗DR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治疗 激光凝固术
原文传递
达纳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干预效果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2
6
作者 于强 张欣 +3 位作者 余敏忠 柳青 欧杰 陈景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商品名达纳康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的干预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 6 0例 6 0只眼 ~ 期 DR患者分为达纳康用药组和对照...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商品名达纳康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的干预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 6 0例 6 0只眼 ~ 期 DR患者分为达纳康用药组和对照组。应用多焦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 (visual evokedresponse image system,VERIS)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术后第 3d和术后第 7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 视网膜光凝术前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年龄、性别组成、血糖、糖尿病病程和 DR病程均具有可比性。两组术前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 electro- retinogram,MERG)各波的反应密度和 N1、P1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与术前比较 ,术后第 3d用药组 MERG各波大部份象限的潜伏期无显著改变。N1波、P1波、N2波反应密度较术前减小 ,但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小。用药组 N1和 P1波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1波和 N2波的黄斑中央 5°区域反应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第 7d,两组之间 N1和 P1波潜伏期差异仍有显著性的意义 ;各波反应密度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 结论 达纳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纳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术 视网膜功能 干预效果
原文传递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眼底血管造影 被引量:11
7
作者 闫宏 麦桂英 +3 位作者 易长贤 欧杰 刘顺英 胡兆科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ARNS)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CGA)图像特征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临床诊断为 ARNS的患者2 8只患眼的眼底、FFA和 ICGA检查资料。 结果  FFA... 目的 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ARNS)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CGA)图像特征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临床诊断为 ARNS的患者2 8只患眼的眼底、FFA和 ICGA检查资料。 结果  FFA图像中 ,视盘边界不清、晚期强荧光 2 4只眼 ,占85 .71% ;周边部病灶区视网膜动静脉血管广泛闭塞 2 3只眼 ,占 82 .14 % ,部分仅见闭塞的血管暗影 ,检眼镜检查所见的部分呈白线状的血管仍有荧光素通过 ;病灶区与较正常视网膜交界处较多荧光素渗漏点者2 2只眼 ,占 78.5 7% ;视网膜脱离 2 0只眼 ,占 71.4 2 % ,其中 9只眼未发现视网膜裂孔 ,占视网膜脱离者的4 5 .0 0 % ;8只眼黄斑囊样水肿 ,占 2 8.5 7%。ICGA图像中 ,视盘强荧光 8只眼 ,占 2 8.5 7% ,其中有 5只眼晚期视盘内见颗粒状染色 ;周边部病灶区脉络膜血管模糊不清者 2 0只眼 ,占 71.4 2 % ;病灶区脉络膜散在片状弱荧光区 19只眼 ,占 6 7.85 % ;ICGA晚期图像中 ,视网膜血管内栓子及视网膜血管闭塞区清晰可见。 结论  ARNS的 FFA表现主要是视盘强荧光和视网膜血管闭塞 ;ICGA主要表现是病灶区脉络膜血管模糊不清及散在片状弱荧光区。两种检查联合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GA 病灶 视盘 脉络膜 FFA 血管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目的观 结论 参考价值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眼底病变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雪梅 文峰 +2 位作者 欧杰 廖瑞端 霍丽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眼底并发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出现眼底并发症的 SL E患者的眼底、眼部其他表现、伴随的全身病变及血抗核抗体 (ANA)、抗双链 DNA(抗ds DNA)、补体 3(C3)、补体 4 (C4 )和血红细胞沉...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眼底并发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出现眼底并发症的 SL E患者的眼底、眼部其他表现、伴随的全身病变及血抗核抗体 (ANA)、抗双链 DNA(抗ds DNA)、补体 3(C3)、补体 4 (C4 )和血红细胞沉降率 (ESR)。 结果 “典型的”SL E眼底病变 15例 2 5只眼 ,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 9例 12只眼 ,RVO合并视网膜动脉不全阻塞 1例 2只眼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1例 2只眼 ,玻璃体积血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例 1只眼 ,视盘水肿 (除外 RVO所致 ) 3例 6只眼。 9例合并有眼部其他表现 ,2 1例患者伴随有全身症状 ,所有病例血抗核抗体 (ANA)、抗 ds DNA阳性和血 ESR升高 ,19例 C3下降 ,17例 C4 下降。 结论  SL E可产生严重的眼底并发症及合并其他眼部病变 ,对 SL E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并及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眼底病变 并发症 临床特点 视网膜动脉不全阻塞
原文传递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麦桂英 阎宏 +2 位作者 李梅 欧杰 刘顺英 《眼科学报》 2004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连续4 a在本院检查的FFA的8 344例病人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抢救重度不良反应病人的方法。结果:8 344例病人中,发生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连续4 a在本院检查的FFA的8 344例病人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抢救重度不良反应病人的方法。结果:8 344例病人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共693例,占8.30%,其中轻中度不良反应有664例(7.95%);重度反应29例(0.35%)。轻、中度不良反应者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嘱病人深呼吸或休息片刻便能缓解;重度不良反应的病人经过积极的抗过敏及对症治疗,症状得到缓解,未遗留后遗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行FFA可发生轻重不一的不良反应,在检查过程中,要重视病人的全身情况,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及禁忌证,熟悉各种不良反应的表现和规律,对重度不良反应病人应及时抢救及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不良反应 处理
下载PDF
外伤性脉络膜破裂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被引量:9
10
作者 欧杰 于强 +3 位作者 李梅 张欣 阎宏 文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脉络膜破裂 (choroidal rupture,CR)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ndocyanine greenangiography,ICGA)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同步检查的意义。 方法 对 17例眼挫伤致 CR患者... 目的 探讨脉络膜破裂 (choroidal rupture,CR)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ndocyanine greenangiography,ICGA)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同步检查的意义。 方法 对 17例眼挫伤致 CR患者的 17只患眼进行 FFA和 ICGA同步检查 ,并对 FFA和ICG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CR部位 FFA显示为强荧光 ,ICGA显示为弱荧光 ;5只眼 (2 9.4% )ICGA显示 CR长度较 FFA所显示的长 ;有 6只眼 (35 .3% )在出血灶内 ,ICGA显示出 FFA不能显示的隐匿 CR带。 结论  ICGA较 FFA能更好地确定脉络膜裂伤的范围和程度 ,FFA和 ICGA同步检查能全面地了解 CR的程度和眼底各组织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脉络膜破裂 诊断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吲哚花春绿 血管诊断
原文传递
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易长贤 谢媛媛 +1 位作者 欧杰 于强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总结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患者的眼底改变 ,治疗效果和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总结 2 13例 ( 32 1眼 )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并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和部分患者随访结果。结果 :玻璃体积血 2 11眼 ( 6 5 7% ) ,血管白鞘 ... 目的 :总结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患者的眼底改变 ,治疗效果和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总结 2 13例 ( 32 1眼 )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并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和部分患者随访结果。结果 :玻璃体积血 2 11眼 ( 6 5 7% ) ,血管白鞘 190眼 ( 5 9 2 % ) ,视网膜新生血管 12 6眼 ( 35 2 % ) ,视网膜脱离 89眼( 2 7 7% ) ,黄斑水肿 48眼 ,占 15 %。经过各种治疗后 ,平均视力提高 0 12。结论 :本病眼底表现复杂 ,以玻璃体出血 ,血管白鞘和视网膜出血最为多见。积极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视力 ,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可尽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炎 EALES病 眼底病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被引量:8
12
作者 于强 欧杰 +1 位作者 胡兆科 李绍珍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 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原发和继发性眼部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2 例,开放组8 例。对照组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治疗组及开放组... 目的 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原发和继发性眼部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2 例,开放组8 例。对照组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治疗组及开放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作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疗程均为21 d。以视力、视野、眼底为疗效指标,以眼压、血压、心电图、血肝肾功能等检测作为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73 %) 与对照组(23%) 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 11.002,P= 0.000 9) ,开放组的有效率为75% ,除患者有短暂口干外,各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 缺血性 复方樟柳碱
下载PDF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晖 黎健菁 +6 位作者 钟毅敏 于强 易长贤 王金利 阎宏 李梅 欧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血脂水平,探讨血脂水平与NAION的关系。方法测定236例NAION患者和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180名正常健康者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比较NAION组和对照组总体血脂水平。根据年龄...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血脂水平,探讨血脂水平与NAION的关系。方法测定236例NAION患者和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180名正常健康者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比较NAION组和对照组总体血脂水平。根据年龄分布情况,将两组受试者分为〈40、40~49、50~59、60~69和〉70岁亚组,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NAION患者血脂水平差异。结果NAION组平均胆固醇为(5.48±1.23)mmol/L,甘油三酯为(1.58±1.14)mmol/L;对照组平均胆固醇为(5.44±1.14)mmo|/L,甘油三酯为(1.56±1.25)mmol/L;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0.10;P值均〉0.05)。NAION组和对照组男女性之间,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t=1.36、-0.40,P值均〉0.05;女性:t=0.37、0.59;P值均〉0.05)。NAION组与对照组各年龄亚组之间,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ION患者血脂水平较正常健康者无显著性差异,高血脂水平不是NAION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病因学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诊断 血脂异常/病理生理学
原文传递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梅 欧杰 +2 位作者 罗伟 邱观婷 于强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2期731-732,共2页
为探讨放射性视网膜病变 ( Radiation Retinopathy,RR)的临床表现及光凝治疗的效果 ,对鼻咽癌外照射后发生的 13例 ( 2 6只眼 ) RR患者的临床表现、彩色眼底照相、眼底萤光血管造影 (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氩激光光凝... 为探讨放射性视网膜病变 ( Radiation Retinopathy,RR)的临床表现及光凝治疗的效果 ,对鼻咽癌外照射后发生的 13例 ( 2 6只眼 ) RR患者的临床表现、彩色眼底照相、眼底萤光血管造影 (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氩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 3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 RR患者 2 6只眼 ( 10 0 % )眼底改变为黄斑部毛细血管扩张和 /或微血管瘤 ,另外单独或同时伴视盘颜色变淡 11只眼 ,水肿、出血 6只眼 ;视网膜出血 2 2只眼 ,广泛性视网膜小血管闭塞 7只眼 ;黄斑水肿 11只眼 ,深层出血 1只眼。81% ( 2 1/ 2 6) RR患眼视力下降。光凝治疗后 6个月 10 0 % ( 3 / 3 )患眼视力提高及黄斑水肿消退。结论 :RR最早期和最常见表现为黄斑部毛细血管扩张和 /或微血管瘤。RR患者视力下降是由于黄斑部水肿、黄斑部毛细血管闭塞、视盘缺血等原因所致。氩激光光凝可有助于放射性黄斑水肿消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雪梅 文峰 +2 位作者 欧杰 廖瑞端 霍丽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 E)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 9例 12只眼 SL E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进行视力、眼底检查及检测血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双链 DNA (抗 ...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 E)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 9例 12只眼 SL E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进行视力、眼底检查及检测血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双链 DNA (抗 ds DNA)、补体 3(C3)、补体 4 (C4 )和血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3例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 ,并对伴有眼部其他表现或全身病变的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entral retinalvein occlusion,CRVO) 6例 8只眼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 3例 4只眼 ;3例 5只眼 FFA显示早期出现视网膜静脉及毛细血管广泛荧光渗漏 ;6例单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对侧眼有 4只眼有棉绒斑、视网膜出血等 SL E眼底改变 ;4例合并有眼部干燥性角结膜炎或溃疡性睑缘炎 ,8例患者伴随有全身症状 ;所有病例 ANA、抗 ds DNA阳性、血 ESR大于 5 0 mm/h,6例 C3下降 ,5例 C4 下降。 结论  SL E是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全身病变之一。 SL E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其视力及视网膜静脉和毛细血管屏障功能损害严重 ,病变与 SL E活动程度相关 ,并可合并其他眼部或全身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闭塞 眼底检查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欧杰 李梅 +2 位作者 于强 张欣 易长贤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选择屈光状态 - 6 D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 30...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选择屈光状态 - 6 D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 30例 5 7只眼 ,进行 FFA和 ICGA同步检查 ,对比分析其 FFA和 ICGA检查图像。 结果  5 7只眼中 FFA显示早期背景荧光减弱 2 5只眼 ,晚期显示新生血管形成 10只眼 ,漆纹样裂纹形成 40只眼 ;ICGA显示睫状后短动脉 8只眼 ,背景荧光减弱 35只眼 ,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8只眼 ,漆纹样裂纹形成 5 2只眼。 结论 高度近视眼的 FFA和 ICGA检查的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背景荧光减弱 ,漆纹样裂纹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FFA和 ICGA同步检查能更全面地了解高度近视患者眼底视网膜与脉络膜的病理变化 ,有助于全面地了解病情和指导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影像学特征 新生血管形成
原文传递
视网膜光凝术后眼前段改变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欣 于强 +2 位作者 陈秀琦 欧杰 钟晓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激光凝固术 副作用 视网膜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文传递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二例报道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光伟 吴德正 +2 位作者 黄时洲 欧杰 江福钿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9-440,共2页
病例1:26岁,女性。以右眼视物模糊一月之主诉来我院就诊。发病较急,曾在他院以“球后视神经炎”住院,并给予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头孢类抗生素及高压氧,等治疗,未见疗效。既往体健,无系统性疾病及家族遗传病史。双眼既往有-6... 病例1:26岁,女性。以右眼视物模糊一月之主诉来我院就诊。发病较急,曾在他院以“球后视神经炎”住院,并给予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头孢类抗生素及高压氧,等治疗,未见疗效。既往体健,无系统性疾病及家族遗传病史。双眼既往有-6.00D近视,一年前接受准分子激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准分子激光治疗 隐匿性 区域性 急性 球后视神经炎 头孢类抗生素 家族遗传病史
原文传递
携带线粒体DNA11778突变者的视盘形态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清炯 于强 +5 位作者 郭向明 欧杰 郭莉 李梅 麦桂英 易长贤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携带 m t DN A 11778突变的 L 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L 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 O N )者视盘形态学特征。方法 携带 m t DN A 11778突变者 4 1例 82眼 ,分别来自 3 6个家系。其中 3 7例 71眼发生 L H ON ,11... 目的 研究携带 m t DN A 11778突变的 L 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L 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 O N )者视盘形态学特征。方法 携带 m t DN A 11778突变者 4 1例 82眼 ,分别来自 3 6个家系。其中 3 7例 71眼发生 L H ON ,11眼未发病。分析 82眼的视盘形态学特征。结果 患 L H ON的 71眼中 ,除 2眼表现正常外 ,其余 69眼的视盘在本院初诊时均有下列不同形态学特征性改变 :I型 2 2眼 :乳头充血 ,视盘表面及其周围微血管扩张、弯曲。 型 15眼 :除视盘颞侧有局限性扇型灰白萎缩外 (乳头黄斑束 ) ,其他方位局部或全部有 I型视盘改变。 型 19眼 :视盘颞侧局限扇形灰白萎缩 ,其他方位乳头形态基本正常。 型 13眼 :视盘弥漫灰白萎缩。在 LH ON病程不同阶段 ,其视盘的形态特征改变从正常到 型、 型、 型、 型的逐步发展过程 ,但由 型到 型所需的时间变异大。77%的 型视盘改变出现在发病 1个月内 ,而 77%的 型视盘改变出现在发病 6个月后。但也有在发病 3个月内出现 型视盘改变、而发病 1a后仍表现有 型视盘改变者。结论  L 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者视盘形态学改变分为 4型。随着本病的发生发展 ,其视盘的改变会出现从 I型到 、 、 型的变化。不同 LH O N患者出现不同型别视盘改变的时间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DNA 突变 视盘
下载PDF
视网膜光凝术后的睫状体和脉络膜改变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欣 于强 +3 位作者 陈秀琦 钟晓菁 欧杰 金陈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8期488-490,共3页
探讨视网膜光凝术对睫状体和前段脉络膜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10例10眼眼底病患者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前后睫状体和前段脉络膜的改变。结果:10眼视网膜光凝术前睫状体脉络膜情况正常,术后第3天出现睫状体水肿、睫... 探讨视网膜光凝术对睫状体和前段脉络膜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10例10眼眼底病患者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前后睫状体和前段脉络膜的改变。结果:10眼视网膜光凝术前睫状体脉络膜情况正常,术后第3天出现睫状体水肿、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术后第5~7天消退。结论:视网膜光凝术能引起一过性的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凝术 手术 睫状体 脉络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