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止于正确:试题分析要抓住考查的核心——以《表内乘法》习题教学为例
1
作者 施李丹 《小学教学设计》 2024年第35期69-70,共2页
2024年1月17日,周三在今年期末的“分项学习指导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如图1):■统计发现,该题的正确率达到了93.3%,但我还是决定在全班对这道习题的解答进行分析。这种题型曾经出现过,我与学生讨论了两种解答方法。
关键词 试题分析 习题教学 填空题 解答方法 表内乘法 正确率
原文传递
基于意义 联动思维 突破难点——“认识时间”教学片断与反思
2
作者 施李丹 《小学数学教师》 2024年第11期29-30,7,共3页
二年级“认识时间”曾是让我苦恼的教学内容之一。一是因为在学习初期,学生常常误认为分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分,如指向1就是1分,而非5分;二是关于“快到几时”的时间辨认,学生容易将其误认为是整时,即只注意到指针指向接近的那个数字。... 二年级“认识时间”曾是让我苦恼的教学内容之一。一是因为在学习初期,学生常常误认为分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分,如指向1就是1分,而非5分;二是关于“快到几时”的时间辨认,学生容易将其误认为是整时,即只注意到指针指向接近的那个数字。这两类问题也是不少一线教师教学中的“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教师 突破难点 教学内容 教学片断 数字 认识
原文传递
基于精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以问引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施李丹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第2期54-56,共3页
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可以辅助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学情前测能多维度分析学生的真实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凭借前测大数据找出学生的真实问题,通过精准实施以问引学,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利用学习软件精准推送查漏补缺的内容,从而实... 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可以辅助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学情前测能多维度分析学生的真实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凭借前测大数据找出学生的真实问题,通过精准实施以问引学,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利用学习软件精准推送查漏补缺的内容,从而实现生本教育,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 数据 生本教育
下载PDF
如何更好地理解“绳子绕圆求周长”中的规律
4
作者 施李丹 《小学数学教师》 2023年第1期87-88,共2页
如何更好地理解“绳子绕圆求周长”问题的规律?可采用以下教学活动。一、理解“绳子绕2个圆求周长”问题1.读一读。出示问题:有2个直径都是7cm的圆柱形木桩(图1),想用绳子把它们捆绑在一起,捆一圈至少需要多长的绳子?(打结处的长度忽略... 如何更好地理解“绳子绕圆求周长”问题的规律?可采用以下教学活动。一、理解“绳子绕2个圆求周长”问题1.读一读。出示问题:有2个直径都是7cm的圆柱形木桩(图1),想用绳子把它们捆绑在一起,捆一圈至少需要多长的绳子?(打结处的长度忽略不计,下文不再赘述)2.描一描。描出绳子绕一周的边线,并思考绳长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和圆有什么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形 周长 教学活动 绳子 读一读 理解 规律
原文传递
培问题之“壤” 长思维之“花”--以估测习题教学为例
5
作者 施李丹 姚海燕 《小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29期16-19,共4页
针对小学低段学生提问中的“问题思考不敏锐”“问题呈现不主动”“问题表述不清楚”等现状,主张实施“思·现·炼”策略,即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精准化思考问题,将问题紧扣数学本质;再鼓励学生主动... 针对小学低段学生提问中的“问题思考不敏锐”“问题呈现不主动”“问题表述不清楚”等现状,主张实施“思·现·炼”策略,即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精准化思考问题,将问题紧扣数学本质;再鼓励学生主动地呈现问题,凸显困惑思路;最后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以估测习题教学为例,谈如何利用“思·现·炼”策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估测 习题教学 思维能力
下载PDF
一蝶四化 编织梦想
6
作者 施李丹 《小学数学教师》 2019年第11期87-88,35,共3页
如果说孩子的成长是通过学习一步一步接近那个发展中的自己,那么教师也有其自身的成长轨迹,通过学习、感悟、反思,由非专业到专业,由对这份事业的迷茫到对这份事业的痴迷,由言传者到身教者……一、虫化期:蹒跚前进,跌跌撞撞依稀记得刚... 如果说孩子的成长是通过学习一步一步接近那个发展中的自己,那么教师也有其自身的成长轨迹,通过学习、感悟、反思,由非专业到专业,由对这份事业的迷茫到对这份事业的痴迷,由言传者到身教者……一、虫化期:蹒跚前进,跌跌撞撞依稀记得刚入职那会儿,对自己的目标定位是模糊的。刚接手就面对一群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几乎是零基础,又因为是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起点低,家里管教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轨迹 外来务工人员子弟 目标定位 零基础 起点低 四化 非专业 一年级
原文传递
理解胜于模式,方法减负记忆——谈数学公式记忆之思考
7
作者 施李丹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2年第10期16-17,共2页
数学教学中对于公式的记忆似乎常被扣上“死板”的帽子,下面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两件事,由此触发了我对“记忆公式”这件事的思考。事件一:某次,我借班去其他学校磨课,课前谈话中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什么?”一... 数学教学中对于公式的记忆似乎常被扣上“死板”的帽子,下面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两件事,由此触发了我对“记忆公式”这件事的思考。事件一:某次,我借班去其他学校磨课,课前谈话中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什么?”一半以上的学生齐刷刷地说道:“背公式”。这是一群六年级的学生,或许这个班级的老师平日里很注重让学生背公式,但是他们认为数学学习这件事最为重要的竟然是“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公式
原文传递
让“猜想—验证”成为教学的主旋律--“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8
作者 朱家浩 施李丹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第8期60-62,共3页
“猜想—验证”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手段。在“猜想—验证”实施过程中存在学习方法无助化、教学过程形式化、学生思考被动化等问题。文章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进行“猜想—验证”的... “猜想—验证”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手段。在“猜想—验证”实施过程中存在学习方法无助化、教学过程形式化、学生思考被动化等问题。文章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进行“猜想—验证”的教学实践,设计了三个“猜想—验证”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方法从旧知迁至新知,教学从形式走向常态,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猜想 验证 3的倍数
下载PDF
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9
作者 施李丹 《小学教学设计》 2022年第29期51-51,共1页
怎样更好地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可采用如下教学过程。一、求“比一个数多(少)多少”呈现信息与问题:小红的体重是40千克,小明的体重是50千克,小明比小红重多少千克?小红比小明轻多少千克?
关键词 理解 体重 千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