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和超低温保存对中国大鲵成熟精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肖亚梅 刘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5-332,共8页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濒危有尾两栖类动物,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并且为中国大鲵人工辅助繁育建立一套可靠的技术,对中国大鲵的精子在0—4℃下低温短期保存和在液氮中超低温长期保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鲵...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濒危有尾两栖类动物,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并且为中国大鲵人工辅助繁育建立一套可靠的技术,对中国大鲵的精子在0—4℃下低温短期保存和在液氮中超低温长期保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鲵精子原液在常温下一般仅存活3—5h,4℃下能存活6d,0℃下存活时间可达9d。精子原液中添加Ringer氏液或Holtferter氏液,精子存活率比原液保存显著降低。在改良的超低温冻存条件下,中国大鲵精子在液氮中保存两周后解冻,精子复苏率可达10%—15%。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冻融前后中国大鲵精子的超微结构,发现受冷冻损伤精子质膜出现膨胀、破裂;精子穿孔器和轴丝显著弯曲,甚至断裂;波动膜明显脱落或膜结构损坏;精子线粒体嵴变形。结果表明,超低温冻存导致部分中国大鲵精子超微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冻伤,进而导致精子活力、复苏率下降。研究为建立规范化的中国大鲵精液保存程序和中国大鲵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精子 低温保存 超低温冻存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胚胎发育 被引量:11
2
作者 骆剑 肖亚梅 +3 位作者 罗凯坤 黄小西 刘筠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92-1499,共8页
对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胚胎发育过程的外部形态及器官发育特点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为中国大鲵胚胎发育制定出完整的分期标准.中国大鲵胚胎发育过程依据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 对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胚胎发育过程的外部形态及器官发育特点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为中国大鲵胚胎发育制定出完整的分期标准.中国大鲵胚胎发育过程依据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孵化阶段,共20个时期.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大鲵的胚胎发育特征与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黑斑蛙(R.nigromaculata)大体相似,主要的差异表现在早期卵裂方式以及消化系统的发育方面.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表明,中国大鲵卵裂并非盘状卵裂类型.同时,中国大鲵胚胎发育过程中前三次卵裂均为经裂,胚胎消化系统的发生发育迟缓,无平衡器或口吸盘等,这些均为中国大鲵胚胎发育的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胚胎发育 卵裂 器官发生
下载PDF
花鲫早期体色发育和几个体色相关基因在不同鲫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范云鹏 赵韩 +5 位作者 罗世民 唐玲倩 刘文彬 肖亚梅 刘锦辉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43-352,373,共11页
红白花鲫胚胎发育期先观察到黑色素细胞的发生,孵化出膜后先后出现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及虹彩细胞。1月龄花鲫幼苗体色呈浅青灰色,2月龄前后,花鲫皮肤黑色素细胞逐渐减少,体色发生“青转花”的变化,3月龄时基本形成红白镶嵌的成体体... 红白花鲫胚胎发育期先观察到黑色素细胞的发生,孵化出膜后先后出现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及虹彩细胞。1月龄花鲫幼苗体色呈浅青灰色,2月龄前后,花鲫皮肤黑色素细胞逐渐减少,体色发生“青转花”的变化,3月龄时基本形成红白镶嵌的成体体色。克隆获得了鲫Slc7a11和Pnp4a体色基因的全长cDNA。鲫Slc7a11全长1782bp,编码496个氨基酸,与斑马鱼Slc7a11基因氨基酸同源性达93.7%;鲫Pnp4a全长1535bp,编码291氨基酸,与斑马鱼Pnp4a基因氨基酸同源性达95.1%。RT-PCR检测了Mitfa、Tyr、Slc7a11和Pnp4a在白鲫、红鲫、花鲫三种不同体色鲫胚胎及成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花鲫和红鲫一样有一个黑色素消退过程,鲫Slc7a11和Pnp4a体色基因与斑马鱼Slc7a11和Pnp4a具有高度同源性,花鲫成体皮肤组织也和红鲫成体皮肤组织一样检测到了Mitfa和Tyr的表达。Pnp4a在不同鲫的不同体色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都有表达,Slc7a11在不同鲫的不同体色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但在不同鲫的成体皮肤组织中均未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色发育 Slc7a11 Pnp4a
下载PDF
中国大鲵不同组织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肖亚梅 +3 位作者 骆剑 罗凯坤 黄小西 刘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5-919,共5页
关键词 大鲵 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组织特异性
下载PDF
不同体色锦鲤体色观察、基因表达以及过表达pnp4a对体色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黄靖 王海涛 +4 位作者 王梅 符文 肖亚梅 刘锦辉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锦鲤色彩鲜艳,游姿飘逸,观赏价值高,被称作“会游泳的艺术品”。鱼类体色主要是由皮肤或鳞片上的色素细胞的种类和分布决定的。本文对黑色、白色、黄色和红色4种不同体色锦鲤的鳞片和皮肤的色素细胞组成、分布及形态结构等进行了比较观... 锦鲤色彩鲜艳,游姿飘逸,观赏价值高,被称作“会游泳的艺术品”。鱼类体色主要是由皮肤或鳞片上的色素细胞的种类和分布决定的。本文对黑色、白色、黄色和红色4种不同体色锦鲤的鳞片和皮肤的色素细胞组成、分布及形态结构等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显示,鳞片和皮肤的色素细胞组成一致,4种锦鲤均存在着丰富的虹彩细胞,在黑色锦鲤中还观察到了黑色素细胞,黄色锦鲤和红色锦鲤还分布着黄/红色素细胞,在白色锦鲤中只观察到虹彩细胞。利用透射显微镜观察了4种体色锦鲤的虹彩细胞的超微结构,虹彩细胞主要有3种不同形态:梭形、短棒状和空泡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8个虹彩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在4种不同体色锦鲤皮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8个虹彩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在不同体色锦鲤皮肤中均有表达,但表达存在差异,其中alk、pka、sox10、pax3、foxd3和pnp4a基因在红色和黄色锦鲤中相对表达量较高,ltk和alx4a基因在白色锦鲤中相对表达量最高。为进一步证实pnp4a基因在虹彩细胞中的作用,构建了pnp4a过表达重组质粒,并将其显微注射至AB斑马鱼受精卵中,过表达斑马鱼中虹彩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pnp4a在鱼类体色形成尤其是在虹彩细胞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虹彩细胞 pnp4a 体色发育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红斑马鱼体色观察及敲除mitfa基因对其体色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梅 张永勤 +4 位作者 黄靖 刘文彬 肖亚梅 刘锦辉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9-26,共8页
斑马鱼(Danio rerio)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红斑马鱼为小型观赏性鱼类之一。鱼类体色主要是由皮肤或鳞片上的色素细胞的种类和分布决定的。黑色素细胞诱导转录因子(MITF)主要调控动物黑色素细胞发育和分化。本文观察了红斑马鱼成鱼的背... 斑马鱼(Danio rerio)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红斑马鱼为小型观赏性鱼类之一。鱼类体色主要是由皮肤或鳞片上的色素细胞的种类和分布决定的。黑色素细胞诱导转录因子(MITF)主要调控动物黑色素细胞发育和分化。本文观察了红斑马鱼成鱼的背鳍、臀鳍、腹鳍、胸鳍色素细胞的组成和分布,跟踪观察了红斑马鱼早期体色发育过程。通过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构建了mitfa基因敲除体系,研究了mitfa基因在红斑马鱼早期体色发育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红斑马鱼鳍上分布有红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少量的虹彩细胞,但背鳍有大量的黑色素细胞;2)在红斑马鱼早期体色发育过程中,首先出现黑色素细胞,接着出现黄色素细胞,一个月后,红斑马鱼的黑色素细胞消退,鱼体表变浅红,变色中体表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呈红色、银白色条纹相间分布的成鱼体色;3)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mitfa基因,结果发现,mitfa的缺失导致早期红斑马鱼黑色素细胞显著减少。上述研究结果将为观赏鱼的选育以及建立人工改良鱼类体色有效途径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马鱼 鱼鳍 mitfa CRISPR/Cas9 色素细胞
下载PDF
汉寿中华鳖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克隆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卉琴 陈志男 +8 位作者 李戈锐 唐易 文苑桧 李晓超 王敏朦 刘锦辉 肖亚梅 刘文彬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359-366,共8页
本文以汉寿中华鳖为研究材料,比较分析中华鳖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与瑞鳖、砂鳖等的差异,为探讨其进化与遗传分子标记奠定实验基础。采用PCR技术,克隆汉寿中华鳖Cytb基因的序列,并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 本文以汉寿中华鳖为研究材料,比较分析中华鳖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与瑞鳖、砂鳖等的差异,为探讨其进化与遗传分子标记奠定实验基础。采用PCR技术,克隆汉寿中华鳖Cytb基因的序列,并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最后通过分子进化树分析中华鳖与砂鳖的亲缘关系。通过克隆发现中华鳖细胞色素b基因的mRNA开放阅读框含有1 140 bp,其碱基组成为A+T的含量(61. 1%)高于G+C(38. 9%),编码379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与山瑞鳖和砂鳖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中华鳖与瑞鳖和砂鳖均存在一定差异; Cytb基因在中华鳖不同组织和各个不同发育时期中均有表达,且在精巢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不同时期阶段呈"低-高-低"曲线表达模式;分子进化树分析发现汉寿中华鳖与砂鳖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但是在Cytb中仍存在差异,所以能够很好的把它们区分开来。此外汉寿中华鳖与哺乳动物、鱼类和爬行类均存在巨大差异。结果表明,Cytb基因在探讨汉寿中华鳖的进化与遗传分子标记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分析中华鳖种属进化系统发育特性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线粒体细胞色素B 克隆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新型湘云金鳙遗传多样性的RAPD及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严斌 +3 位作者 谢伟民 肖亚梅 刘少军 周工健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4-60,73,共8页
湘云金鳙是本实验室经过近十年的工作选育出来的,该种鱼通体金红色,肉质鲜嫩,生长速度快,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养殖鱼种和实验材料。随机选取12尾湘云金鳙(RBC)和12尾来自湘江流域的普通鳙鱼BC(作为对照)进行RAPD和微卫星分析。在优化RAPD... 湘云金鳙是本实验室经过近十年的工作选育出来的,该种鱼通体金红色,肉质鲜嫩,生长速度快,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养殖鱼种和实验材料。随机选取12尾湘云金鳙(RBC)和12尾来自湘江流域的普通鳙鱼BC(作为对照)进行RAPD和微卫星分析。在优化RAPD检测条件基础上,从2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来的45个扩增较好且多态性强的引物对这两个群体的DNA多态性及分子标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45个随机引物的扩增谱带中找到了2个引物(S20、S46)的特异扩增谱带,可以作为RBC和BC间的分子遗传标记。普通鳙鱼群体内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范围从0.04-0.13,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75,而湘云金鳙群体内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范围从0.02-0.35,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39。这表明湘云金鳙群体遗传多样性明显强于普通鳙鱼群体。从32对微卫星标记中筛选9对微卫星标记用于两个群体24个个体的扩增。平均每个微卫星位点在湘云金鳙群体和普通鳙鱼群体中检测到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4和1.89。普通鳙鱼群体的平均杂合度期望值(0.34)和平均杂合度观测值(0.39)要比湘云金鳙群体的平均杂合度期望值(0.51)和平均杂合度观测值(0.54)的小得多。由此可见,RAPD和微卫星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普通鳙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湘云金鳙群体低。此外,通过RAPD和微卫星对两种鳙鱼遗传多样性水平的分析,为鳙鱼种质保护提供科学证据,为鳙鱼良种选育提供了更多的遗传学背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云金鳙 RAPD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野生黑斑蛙与驯食黑斑蛙的舌组织学比较研究
9
作者 王雪景 陈志男 +8 位作者 陈佳艳 黄镇 符文 刘锦辉 徐永福 王冬武 肖亚梅 刘文彬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50-558,共9页
由于环境污染以及人工捕杀等因素,野生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的数量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人工驯食蛙养殖逐渐兴起。但是,要保证驯食蛙的产量,第一步就是解决食物的摄取问题。而舌头是一个重要的摄食和味觉器官,直接影响了... 由于环境污染以及人工捕杀等因素,野生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的数量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人工驯食蛙养殖逐渐兴起。但是,要保证驯食蛙的产量,第一步就是解决食物的摄取问题。而舌头是一个重要的摄食和味觉器官,直接影响了其对食物的摄取与否。因此,本研究采用光学显微技术、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及透射电镜超微技术对野生黑斑蛙和驯食黑斑蛙的舌背表面及内部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石蜡切片研究表明,野生黑斑蛙与驯食黑斑蛙二者都有角质化的丝状乳头和菌状乳头。丝状乳头分布在整个舌背表面,并由主乳头和次级乳头构成。菌状乳头呈圆形,位于舌尖和舌缘;去除上皮后,菌状乳头的上皮细胞呈火山状,顶部有一个味蕾腔。但二者在舌组织学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野生黑斑蛙舌表面的丝状乳头相对更加发达,且角质化程度比驯食黑斑蛙更明显。通过扫描电镜超微结构的比较发现,在野生和驯食黑斑蛙中都可以观察到位于背表面尾部区域舌侧的大尺寸轮廓乳头,以及由上皮褶皱组成的叶状乳头,并由平行的凹槽分隔开。二者的舌组织扫描亚显微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野生黑斑蛙舌表面的丝状乳头更加发达,其角质化程度比驯食黑斑蛙更大,这与石蜡切片研究结果一致。通过透射电镜超微结构的比较观察发现,野生和驯食黑斑蛙的舌心由骨骼肌纤维、结缔组织和舌腺组成。肌纤维在三个平面上交叉,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包含有血管和神经纤维,周围环绕着薄的结缔组织纤维。唾液腺局限于舌的后部,由许多浆液细胞和黏液细胞组成。因此,可推测黑斑蛙舌组织结构与其摄食食物是密切相关的。本研究结果既丰富了黑斑蛙乃至两栖类动物舌组织学结构的研究,也为野生黑斑蛙种质资源保护、驯食黑斑蛙饲料配方的改良及其产业发展提供了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黑斑蛙 驯食黑斑蛙 舌乳头 组织学 水产养殖
下载PDF
AG1478抑制剂对白鲫体色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华金 赵韩 +4 位作者 唐玲倩 刘文彬 肖亚梅 刘锦辉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26-31,45,共7页
鱼类的体色由基本色素细胞相互配合而成,色素细胞主要有4种类型:黑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AG1478是针对酪氨酸激酶(Tyr)的一种新型抑制剂。Tyr是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在黑色素细胞中呈特异性表达。本文主要... 鱼类的体色由基本色素细胞相互配合而成,色素细胞主要有4种类型:黑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AG1478是针对酪氨酸激酶(Tyr)的一种新型抑制剂。Tyr是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在黑色素细胞中呈特异性表达。本文主要阐述了白鲫四种色素细胞以及两种不同形态黑色素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探讨了AG1478抑制剂对白鲫早期体色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抑制剂对白鲫早期体色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1478 体色发育 色素细胞 白鲫
下载PDF
casper斑马鱼体色观察及过表达mitfa对其体色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广婧 王梅 +5 位作者 刘利生 张永勤 刘文彬 肖亚梅 刘锦辉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29-434,共6页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与黑色素细胞的形成关系密切。casper突变体斑马鱼是一种nacre与roy orbison杂交选育得到的双基因突变斑马鱼品系(mitfaw2/w2;roya9/a9)。通过对casper斑马鱼的鱼鳍和鳞片以及早期体色发育过程的观察,证实了c...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与黑色素细胞的形成关系密切。casper突变体斑马鱼是一种nacre与roy orbison杂交选育得到的双基因突变斑马鱼品系(mitfaw2/w2;roya9/a9)。通过对casper斑马鱼的鱼鳍和鳞片以及早期体色发育过程的观察,证实了casper斑马鱼的臀鳍、背鳍与背部鳞片均无黑色素细胞,并且在早期体色发育的过程中,也未有黑色素细胞生成。构建mitfa过表达重组质粒,并将其显微注射至casper斑马鱼受精卵中,在其发育过程中观察到黑色素细胞的产生。结果进一步证实mitfa在鱼类体色形成尤其是在黑色素细胞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mitfa过表达casper斑马鱼的制备,也为深入开展鱼类体色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材料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mitfa 黑色素 casper突变体 基因过表达
下载PDF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产卵期输卵管分泌特征及卵外胶膜研究
12
作者 黄小西 骆剑 +4 位作者 肖亚梅 陈丽莉 罗凯坤 刘筠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1-377,共7页
利用组织学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凝胶电泳分析技术,研究中国大鲵产卵期输卵管结构及分泌特征,探讨了输卵管与卵外胶膜形成的关系.产卵期中国大鲵输卵管显著增长,管壁增厚,管径增大,输卵管粘膜上皮向腔内突起形成皱襞,内表面纤毛密集,... 利用组织学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凝胶电泳分析技术,研究中国大鲵产卵期输卵管结构及分泌特征,探讨了输卵管与卵外胶膜形成的关系.产卵期中国大鲵输卵管显著增长,管壁增厚,管径增大,输卵管粘膜上皮向腔内突起形成皱襞,内表面纤毛密集,单管状腺分支增多,腺细胞内充满胶质.产卵期中国大鲵输卵管这些结构特征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产卵期中国大鲵输卵管液蛋白成分电泳检测显示中国大鲵输卵管液的分泌主要集中在弯曲部的中后段.卵外胶膜与输卵管液的蛋白成分比较也表明:弯曲部中后段输卵管液与卵外胶膜存在有较多相同蛋白带,该段是构建中国大鲵卵外胶膜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输卵管 分泌 胶膜结构 蛋白电泳
下载PDF
大鲵输卵管组织学结构观察
13
作者 黄小西 肖亚梅 +3 位作者 骆剑 罗凯坤 刘筠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2,共4页
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大鲵雌性输卵管组织学结构的特点.输卵管是前端细后端粗的长而且弯曲的管状结构,长度约为体长的1.5~3倍.管壁从内到外分别由粘膜层、粘膜下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4部分组成.不同区段输卵管在组织学结构上存在... 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大鲵雌性输卵管组织学结构的特点.输卵管是前端细后端粗的长而且弯曲的管状结构,长度约为体长的1.5~3倍.管壁从内到外分别由粘膜层、粘膜下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4部分组成.不同区段输卵管在组织学结构上存在有差异,比较观察认为,不同区段输卵管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雌性生殖系统 输卵管 组织结构
下载PDF
人工雌核生殖技术及其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
14
作者 符文 肖亚梅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48,共7页
雌核生殖是一种依靠雌原核发育的特殊生殖方式,人工雌核生殖已经发展成为鱼类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在鱼类种质提纯复壮、良种选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鱼类育种的实践出发,系统总结了鱼类人工雌核生殖的技术途径、研究现状,提出了鱼类... 雌核生殖是一种依靠雌原核发育的特殊生殖方式,人工雌核生殖已经发展成为鱼类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在鱼类种质提纯复壮、良种选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鱼类育种的实践出发,系统总结了鱼类人工雌核生殖的技术途径、研究现状,提出了鱼类人工雌核生殖技术存在的问题,旨在为鱼类人工雌核生殖技术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人工雌核生殖 育种
下载PDF
SP600125孵育影响鲫骨骼发育基因表达
15
作者 贺瑜 陈淑娟 +4 位作者 何胜 伍贤龙 蒲丽宇 肖亚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8,共7页
前期研究表明ATP竞争性小分子抑制剂SP600125在体外可以高效诱导鱼类细胞多倍化。研究首次尝试用SP600125直接孵育鲫受精卵以获得多倍体鱼的可能性。结果显示SP600125处理受精卵虽然能够引起部分胚胎倍性发生改变,但也显著影响胚胎发育... 前期研究表明ATP竞争性小分子抑制剂SP600125在体外可以高效诱导鱼类细胞多倍化。研究首次尝试用SP600125直接孵育鲫受精卵以获得多倍体鱼的可能性。结果显示SP600125处理受精卵虽然能够引起部分胚胎倍性发生改变,但也显著影响胚胎发育并导致胚胎高死亡率,同时伴随着畸形鱼苗的发生,其中主要表现为脊椎弯曲和尾缺失等骨骼发育异常。SP600125处理导致骨骼畸形在SP600125孵育鲫鱼苗试验中也同样获得验证。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在体(受精卵和鱼苗)或离体(培养的尾鳍细胞)状态下,SP600125孵育会引起smad6、stat1、lef1、bmp2和twist1等骨骼发育相关基因mRNA水平显著上调。相关结果为进一步调整SP600125诱导的鱼类倍性操作策略和方法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600125 多倍化 骨骼发育
下载PDF
基于Cytb和ITS1基因的两种不同体型湘华鲮遗传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符文 楚贤斌 +4 位作者 刘文彬 梁志强 李传武 肖亚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3-808,共6页
研究采用Cytb和ITS1基因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平背型和高背型湘华鲮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ytb与ITS1基因序列,高背型和平背型湘华鲮在碱基组成上均表现出偏向性,且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特征。遗传距... 研究采用Cytb和ITS1基因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平背型和高背型湘华鲮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ytb与ITS1基因序列,高背型和平背型湘华鲮在碱基组成上均表现出偏向性,且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特征。遗传距离分析和NJ系统树构建的结果表明,两种不同体型湘华鲮遗传分化程度低,未达到种群分化的水平。综上所述,高背型和平背型属于同一个种群。研究结果丰富了湘华鲮分子生物学数据,为湘华鲮种质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TB基因 ITS1基因 高背型 遗传多样性 湘华鲮
下载PDF
两个人工雌核发育草鱼群体遗传纯合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如榕 肖亚梅 +3 位作者 陈松 周工健 刘筠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2005年、2006年两个人工雌核发育草鱼群体的纯合性,以普通草鱼为对照,采用多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PCR扩增,对两个人工雌核发育草鱼群体进行了遗传纯合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普通草鱼多态位点比例为27.28%,群体内遗传...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2005年、2006年两个人工雌核发育草鱼群体的纯合性,以普通草鱼为对照,采用多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PCR扩增,对两个人工雌核发育草鱼群体进行了遗传纯合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普通草鱼多态位点比例为27.28%,群体内遗传相似度系数为0.9322;2005年人工雌核发育草鱼多态位点比例为16.00%,群体内遗传相似度系数为0.9616;2006年人工雌核发育草鱼的多态位点比例为19.59%,群体内遗传相似度系数为0.9515.分析表明,两个人工雌核发育草鱼群体的遗传纯合度高于普通草鱼,2006年人工雌核发育草鱼群体的遗传纯合性较2005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人工雌核发育 RAPD 遗传相似度
下载PDF
多倍体鲫鲤原始生殖细胞的标记及其迁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华金 许文婷 +1 位作者 肖亚梅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54-460,共7页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的起源和迁移已在多种鱼类进行了研究,但多倍体鲫鲤原始生殖细胞的标记和迁移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室前期通过远缘杂交方法成功获得了一个倍性明确、亲缘关系清晰的多倍体杂交鱼研究体系,该体...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的起源和迁移已在多种鱼类进行了研究,但多倍体鲫鲤原始生殖细胞的标记和迁移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室前期通过远缘杂交方法成功获得了一个倍性明确、亲缘关系清晰的多倍体杂交鱼研究体系,该体系由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二倍体父母本和三倍体杂交后代组成。本文利用RNA定点表达(localized RNA expression, LRE)技术,将来自于斑马鱼的nanos1-3'-UTR与GFP融合后生成的m RNA注射入多倍体鱼受精卵中,首次对多倍体鲫鲤原始生殖细胞进行标记,并观察了其迁移途径。结果显示,多倍体鲫鲤PGCs能被斑马鱼GFP-nanos1-3'-UTR标记,并且多倍体鲫鲤PGCs的迁移与斑马鱼类似。本实验结果为多倍体鲫鲤原始生殖细胞的产生和迁移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倍体鱼 原始生殖细胞(PGCs) 迁移 标记
下载PDF
三倍体湘云鲫2号线粒体DNA含量与其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文婷 周蓉 +2 位作者 胡鑫江 肖亚梅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1期55-60,66,共7页
三倍体湘云鲫2号是通过倍间杂交产生的一种多倍体鱼(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因其不育性状,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科研价值。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在动物育性的分子调控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鱼类中尚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利用本... 三倍体湘云鲫2号是通过倍间杂交产生的一种多倍体鱼(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因其不育性状,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科研价值。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在动物育性的分子调控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鱼类中尚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利用本实验室特有遗传背景清晰的实验鱼品系(三倍体湘云鲫2号、二倍体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和同源三倍体鲫),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分析了它们性腺中线粒体DNA的拷贝数,发现三倍体湘云鲫2号雄性个体精巢中mt DNA含量较正常水平高,雌性个体卵巢中mt DNA含量较正常水平低。实验首次从线粒体DNA含量影响生殖细胞发育的角度探索线粒体与三倍体湘云鲫2号不育的关系,为三倍体湘云鲫2号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湘云鲫2号(ITCC) 线粒体DNA(mtDNA) 性腺组织 不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