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15~74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特征 被引量:135
1
作者 卢伟 刘美霞 +3 位作者 李锐 傅华 金泰廙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2-268,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15-74岁(中位年龄为50.00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14 327例15-74岁汉族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计算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患病率。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分别按照国际糖尿... 目的了解上海15-74岁(中位年龄为50.00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14 327例15-74岁汉族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计算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患病率。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分别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项目成人治疗组Ⅲ(ATPⅢ)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的定义。结果按照IDF标准,上海15-74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粗率为17.51%,年龄标化后为12.81%(95%CI: 12.26-13.36),女性高于男性(分别为14.79%、10.93%),城市高于农村(分别为13.71%、10.72%),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5岁以上女性患病率明显上升。人群中同时具有3种以上代谢综合征异常组分数的个体比例高达22.28%。按照ATPⅢ标准,代谢综合征患病粗率为12.03%,年龄标化后为8.62%。按照CDS标准,代谢综合征患病粗率为13.98%,年龄标化后为10.41%。结论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影响上海城乡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应优先开展代谢综合征的社区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现状调查 被引量:105
2
作者 李锐 卢伟 +9 位作者 贾伟平 黎衍云 施亮 刘美霞 耿国柱 傅华 施榕 史君衡 史虹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675-1680,共6页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糖调节异常(IGR)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城、乡社区居民15-74岁者进行横断面的调查。结果 上海市居民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糖调节异常(IGR)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城、乡社区居民15-74岁者进行横断面的调查。结果 上海市居民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分别为8.6%(1000/11589)、6.9%(802/11589)和1.0%(120/11589)(标化率为6.2%、5.1%和0.8%)。超重、肥胖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1.5%(454/3946)和16.3%(207/1273),IGT患病率为8.9%(352/3946)和12.0%(153/1273),IFG患病率为1.4%(57/3946)和2.3%(29/1273),明显高于体质指数正常人群[分别为5.3%(337/6364),4.6%(294/6364),0.5%(34/6364)](均P〈0.01)。中心性肥胖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6.5%(525/3173),IGT患病率为11.7%(372/3173),IFG患病率为1.6%(52/3173),明显高于无中心性肥胖人群[分别为5.6%(475/8416),5.1%(430/8416),0.8%(68/8416)](均P〈0.01)。高血压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7.4%(479/2752)、IGT患病率为11.0%(303/2752)、IFG患病率为2.0%(56/2752),明显高于无高血压人群[分别为5.9%(521/8837),5.6%(499/8837),0.7%(64/8837)](均P〈0.01)。男性2型糖尿病、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8.9%(412/4621)、6.4%(296/4621)和1.0%(47/4621),女性2型糖尿病、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8.4%(588/6968)、7.3%(506/6968)和1.0%(73/6968),2型糖尿病、IGT和IFG患病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市2型糖尿病、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11.2%(730/6500)、6.4%(419/6500)和1.2%(77/6500)(标化率分别为6.5%、4.9%和0.8%),农村2型糖尿病、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患病率
原文传递
上海市“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成效初探 被引量:59
3
作者 袁政安 +2 位作者 梅建 沈梅 沈鑫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上海市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新模式的运作机制和成效,探讨大城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上海市于1999年起建立和完善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模式... 目的分析和评价上海市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新模式的运作机制和成效,探讨大城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上海市于1999年起建立和完善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模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实行归口管理,定点医院承担归口诊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防治措施。本文就1995—2004年新模式建立前后的结核病防治成效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1995—2004年,全市综合性医院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增加了68.7%,由1995年的2549例增加到2004年的429 9例,本市居民新登记活动性患者中,由综合性医院发现的比例也由1995年的43.1%上升至2004年的51.0%,全市综合性医院发现的疑、确诊肺结核病例报告率1997年为96.3%,1998—2004年均在99%左右,全市新登记涂阳病例6个月阴转率无明显差别,均在90%左右。全市1994—2003年新登记活动性病例1年治愈率除1998年外均保持在90%以上,全市新登记活动性病例社区管理覆盖率逐步提高,由1995的93.7%提高至2004年99.2%。1995—2004年活动性病例规则服药率均保持在96%-98%左右,且有上升趋势。结论在政策、经费、制度和质量保障下,上海市“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已取得良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上海市 防治模式
下载PDF
上海市2000~2002年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卢伟 +10 位作者 周顺福 陈绍明 杨斌杰 李强 陆建光 吴建平 鲍琼 宋桂香 袁东 李延红 周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 分析2000~2002年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简称车祸)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车祸的空间分布。方法 在arcview软件中,将上海市各区县的车祸发生次数及死亡例数标记到上海市电子地图上,反映3年间车祸的空间分布,... 目的 分析2000~2002年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简称车祸)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车祸的空间分布。方法 在arcview软件中,将上海市各区县的车祸发生次数及死亡例数标记到上海市电子地图上,反映3年间车祸的空间分布,分别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年数(WYPLL)、潜在价值寿命损失年数(VYPLL)比较相应的疾病负担。结果 2000~2002年上海市共发生各类车祸事故69 669、68 894、47 088起,分别导致1747、1724、155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2.1、2.4、3.0亿元,空间分布显示事故发生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呈现中心、外围较低,城乡结合部较高的水平,车祸导致的人均YPLL、WYPLL、VYPLL位于首位,疾病负担最重。结论 中心城区应以控制事故发生为主,周边城郊以控制事故死亡为主要任务;城市车祸对社会和经济的危害日趋严重,应加强车祸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2000-2002年 道路交通事故 事故伤害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海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趋势研究:1951~1998年死亡资料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林松柏 宋桂香 +1 位作者 周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 研究上海市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病 )的死亡率的长期时间趋势。方法 上海市死因登记系统自 5 0年代已开始收集人口学资料和死亡资料。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分析采用线性回归统计模型。结果  1998年上海市平均期望寿命增长到 77.... 目的 研究上海市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病 )的死亡率的长期时间趋势。方法 上海市死因登记系统自 5 0年代已开始收集人口学资料和死亡资料。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分析采用线性回归统计模型。结果  1998年上海市平均期望寿命增长到 77.0 3岁 ,居民调整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 ,前三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已占总死亡的 75 .42 %。慢病的死亡顺位在不断提高。慢病的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是 ,上海市慢病的调整死亡率趋势不尽相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调整死亡率持续下降 ,糖尿病则持续上升 ;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调整死亡率则先升后降 ,与粗死亡率趋势形成明显的剪刀差 ,转折点分别发生于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和 90年代初期。分部位的肿瘤中 ,仅直肠肿瘤和乳腺癌未见明显下降。结论 人口的老龄趋势已是上海市慢病粗死亡率出现上升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上海市主要慢病的死亡率在经历了近 30年的上升趋势后 ,已出现下降。提示在近 2 0年主要慢病预防控制已取得成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死亡率 趋势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背向行走训练对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及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38
6
作者 林中宝 +1 位作者 袁泳虹 吴新凡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背向行走训练对其平衡能力及步态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30名健康老年女性分为实验组(18人)和对照组(12人),实验组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训练强度控制在心率110-120次/分之间的背向行走训练。... 目的:研究老年人背向行走训练对其平衡能力及步态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30名健康老年女性分为实验组(18人)和对照组(12人),实验组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训练强度控制在心率110-120次/分之间的背向行走训练。运用红外自动示踪运动分析系统(Motion Analysis)、测力台(KistlerForce Plate)、DJ2L-Ⅱ型电子单脚站立测试仪对受试者实验前后静态平衡能力、正常行走的步态特征进行了测量。结果:(1)实验组训练后左、右侧单脚站立时间较训练前显著延长(P〈0.05),较之对照组也明显延长;静态闭目站立时前后方向上的身体压力中心波动,实验组较之训练前和对照组均显著减小(P〈0.05)。(2)步态运动学测试:实验组训练后躯干最大扭转幅度明显增大(P〈0.05)、躯干左右晃动幅度明显减小(P〈0.05);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正常行走时摆动腿抬膝高度、脚前部离地高度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左侧抬膝高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3)步态动力学测试:实验组训练后正常行走缓冲时相的最大地面约束力明显降低、蹬伸时相的最大地面约束力显著增加(P〈0.05),最大制动力与推进力较实验前也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的两次测试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各项动力学指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背向行走训练能够提高老年人的静态平衡与运动控制能力,提高老年人行走中的下肢蹬伸力量及缓冲控制能力,改善双侧步长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向行走 人体平衡 步态分析
下载PDF
上海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工作的调整与完善 被引量:33
7
作者 吴凡 卢伟 +3 位作者 李德録 李新建 郑莹 《中国肿瘤》 CAS 2002年第6期316-318,共3页
上海市颁布了新的《上海市恶性肿瘤报告办法》 ,明确各级机构职责 ,实行肿瘤登记报告属地化管理和病人居住地管理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提高病人管理覆盖率和肿瘤防治效果。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登记报告工作 调整 完善 肿瘤 登记 预防 控制 上海
下载PDF
无症状糖尿病不同筛查方法效果评价 被引量:23
8
作者 黎衍云 李锐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7-68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上海市社区居民经济有效的无症状糖尿病人群筛查方法。方法在上海市社区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选择目标人群进行危险因素记分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法。训练组用于危险因素记分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法的建立,采...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上海市社区居民经济有效的无症状糖尿病人群筛查方法。方法在上海市社区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选择目标人群进行危险因素记分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法。训练组用于危险因素记分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法的建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OR值及β值,计算个体累计分值和发病概率,以测试组的资料验证2种方法进行人群筛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对2种方法的效率和效益进行比较。结果当以累计分值为18作为判别的阈值时,危险因素记分法的灵敏度为61.22%,特异度为80.40%。当以累计发病概率0.05作为判别的阈值时,Logistic回归模型法的灵敏度为67.35%,特异度为76.19%。结论2种筛查方法在筛查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危险因素记分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作为糖尿病人群筛查的第一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筛查 危险因素记分法 Logistic回归模型法
下载PDF
新世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关键词 疾病 预防 控制 上海 传染病]
下载PDF
上海市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26
10
作者 《世界感染杂志》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了解上海市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收集近50a上海市传染病疫情报告、主动监测、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等资料,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上海市主要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甲乙类传染... 了解上海市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收集近50a上海市传染病疫情报告、主动监测、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等资料,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上海市主要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甲乙类传染病继续维持低发水平,但由于人群免疫水平变化、环境改变和人口流动等导致的新发现和重新出现的传染病的威胁已经形成,传染病防治面临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乙类传染病 上海 人群 新出现 统计学分析 免疫水平 改变 维持 威胁 变化
下载PDF
太极拳蹬腿动作的下肢肌电活动规律、关节运动类型和平衡控制特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黄强民 刘庆广 +1 位作者 徐春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60,64,共7页
目的:检测太极拳蹬腿动作支撑腿和动作腿的协调活动,揭示中枢双重命令下的下肢运动控制的特征。方法:太极拳运动员和初学者各10人,分两组。记录太极蹬腿动作时下肢肌肌电图、双下肢关节的角运动、足底中心压力的移位。每次试验8s完成,重... 目的:检测太极拳蹬腿动作支撑腿和动作腿的协调活动,揭示中枢双重命令下的下肢运动控制的特征。方法:太极拳运动员和初学者各10人,分两组。记录太极蹬腿动作时下肢肌肌电图、双下肢关节的角运动、足底中心压力的移位。每次试验8s完成,重复5次。统计处理后,做肌电、运动和平衡分析。结果:两组间支撑腿的EMG、关节活动和COP位移出现了在形态上和幅度上的差别,但是在动作腿多表现在幅度上的差别。运动员支撑腿的平均EMG都高于初学者,只有股直肌有显著差异;运动员膝和髋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小于初学者,踝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稍稍比初学者大,只有髋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较为显著。运动员动作腿的平均EMG只有股直肌和胫骨前肌显著地高于初学者,而臀中肌显著地低于初学者;所有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都是运动员的显著大于初学者。平均足底中心压力的侧方和前后方位移都是运动员的显著大于初学者。运动员动作腿的起始运动约250~350ms,滞后于支撑腿起始运动的延迟时间。结论:运动员和初学者都可以用踝—髋策略来调节单腿直立的姿势平衡,但是运动员能够启动一个根据任务需要的前馈控制技术,通过下肢肌的积极活动,预先形成一个对抗蹬腿反作用力干扰的姿势稳定。因此,训练太极拳可以获得这个前馈控制技术。持续降低重心时,初学者的蹬腿和支撑两任务间出现了相互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蹬腿 平衡稳定 运动控制 干扰 EMG 下肢关节运动 COP
下载PDF
上海市少年儿童哮喘患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袁东 沈春琳 +5 位作者 姜智海 黄沪涛 高红梅 刘淮玉 李泓林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3-576,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少年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掌握哮喘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本市卢湾、青浦、杨浦和闸北4区9所学校的7126名中小学6~14岁少年儿童中开展"少年儿童健康与家居环境"的流行病学调查,应... [目的]了解上海市少年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掌握哮喘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本市卢湾、青浦、杨浦和闸北4区9所学校的7126名中小学6~14岁少年儿童中开展"少年儿童健康与家居环境"的流行病学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哮喘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本市6~14岁少年儿童哮喘患病率为5.92%,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7.43%及4.32%。性别、年龄、出生史、个人疾病史、家庭成员疾病史及地板材质与哮喘发病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少年儿童哮喘的患病率较6年前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哮喘的发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对哮喘的防治力度,提高本市少年儿童哮喘的综合防治工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少年儿童 哮喘 患病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伤害预防:21世纪上海疾病控制的重要任务 被引量:19
13
作者 卢伟 +1 位作者 周顺福 宋桂香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9-221,224,共4页
[目的 ]为上海预防控制损伤和意外中毒 (下称伤害 )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 ]收集WHO报告、全国监测资料和上海市死亡统计资料及有关文献 ,计算上海的死因顺位、疾病负担、寿命损失 ,并与国外资料及上海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 [目的 ]为上海预防控制损伤和意外中毒 (下称伤害 )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 ]收集WHO报告、全国监测资料和上海市死亡统计资料及有关文献 ,计算上海的死因顺位、疾病负担、寿命损失 ,并与国外资料及上海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上海 1999年因伤害 (1~ 70岁 )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11 0 3 % ,死因顺位升至第 3位 ,平均死亡年龄为 5 7 78岁 ,男性减少期望寿命 1 0 2岁 ,女性减少 0 77岁 ,潜在减寿年 (PYLL)占 2 0 75 % ;人均 2 6 85年为第 1位 ,大于肿瘤 (12 97年 )与循环系疾病 (9 5 9年 )之和。 [结论 ]伤害对社会危害日趋加重 ,是上海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是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疾病控制 伤害预防 上海
下载PDF
灭活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0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黄强民 +3 位作者 Nguyen Thi Tham 刘庆广 袁志斌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9期782-786,共5页
目的 :观察针刺和拉伸灭活膝关节周围肌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和缓解行走疼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在疼痛门诊治疗的108例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男35例,女73例,利用针来回穿刺膝关节周围... 目的 :观察针刺和拉伸灭活膝关节周围肌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和缓解行走疼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在疼痛门诊治疗的108例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男35例,女73例,利用针来回穿刺膝关节周围触发点,要求引出肌肉的局部抽搐反应。针刺治疗后对膝关节周围肌肉进行拉伸锻炼,拉伸的幅度以患者可耐受肌肉拉紧的酸痛为止,循序渐进逐渐增大。对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测量和行走时疼痛的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年后随访95例无疼痛。VAS评分,从治疗前重度7.6±0.5,中度4.9±0.7,下降至1年后随访的轻度1.9±0.6和无痛0.3±0.2。结论:对膝关节周围肌针刺和拉伸灭活其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可以缓解膝骨性关节炎造成的行走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疼痛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针刺疗法 牵张疗法
下载PDF
中老年女性踝关节力量与平衡能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从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目的:以健康中老年女性为观察对象,探讨踝关节肌力随年龄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静态平衡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上海体育学院体质测试中心完成测试。选择上海杨浦区150名身体健康且体型正常女性,按年龄分为3组:40~49岁组... 目的:以健康中老年女性为观察对象,探讨踝关节肌力随年龄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静态平衡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上海体育学院体质测试中心完成测试。选择上海杨浦区150名身体健康且体型正常女性,按年龄分为3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每组50名。所有受试者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提供的Bestpoise V1.0人体平衡能力测试系统上进行一次性平衡能力的测试;在瑞士CONTREX公司提供的Contrex肌力测试系统上进行踝关节60(°)/s的等速肌力测试。观察女性踝关节肌力的年龄变化特征、平衡能力的年龄变化特征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50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受试者的踝关节屈肌最大力矩、屈肌最大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449,-0.451,P=0.002),且在0.01水平上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②伸肌最大力矩/屈肌最大力矩与年龄呈正相关(r=0.516,P=0.00),且在0.01水平上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③屈肌最大力矩、屈肌最大功率、伸肌最大力矩/屈肌最大力矩与双脚睁眼平衡能力没有显著相关性(P=0.186,0.354,0.117)。结论:①中老年女性的踝关节伸、屈肌力量的衰退有其部位和年龄特点,且在程度上也表现出不一致性;50~59岁是女性踝关节力量开始快速衰退的时期。②中老年女性踝关节伸肌和屈肌力量的衰退在60~69岁期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屈肌快于伸肌。③对于40~69岁的女性来说,踝关节肌力不是影响静态平衡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能力 踝关节肌力 相关性
下载PDF
上海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策略初探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凡 卢伟 +4 位作者 林松柏 彭宁宁 李德录 郑莹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0年第6期253-256,共4页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上海 预防和控制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治愈 自愈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下载PDF
骨骼肌运动损伤实验研究中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陆爱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关键词 骨骼肌运动损伤 实验研究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制订上海市空调通风系统地方标准中德尔菲法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苏瑾 吴立明 +1 位作者 李竹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597-600,共4页
[目的]为科学制订《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卫生规范》的上海市地方标准,对标准中的指标进行筛选。[方法]采用改良的德尔菲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主要法规、标准的基础上,形成第1轮咨询表,并在分析第1轮结果后形成第2轮咨询表。本... [目的]为科学制订《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卫生规范》的上海市地方标准,对标准中的指标进行筛选。[方法]采用改良的德尔菲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主要法规、标准的基础上,形成第1轮咨询表,并在分析第1轮结果后形成第2轮咨询表。本市相关领域20位专家参加了两轮咨询。[结果]两轮咨询表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7.0%和1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63和0.72。第2轮咨询表中25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5。最终的协调系数为0.831,卡方检验0.05<P<0.10。[结论]参与专家非常重视本项研究,意见的可信度高,协调性好,最终结果可取。表明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得到了本市相关行业专家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公共场所 空调运行管理
下载PDF
人体躯干骨骼-肌肉-韧带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15
19
作者 彭春政 陆爱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2-705,共4页
目的:建立正常人体躯干骨-肌肉-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脊柱部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数字平台。方法:获取正常青壮年男性的躯干螺旋CT扫描图像,应用逆向工程原理,通过Mimics、Geomagic软件建立躯干骨结构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ANSYS10.0对其进... 目的:建立正常人体躯干骨-肌肉-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脊柱部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数字平台。方法:获取正常青壮年男性的躯干螺旋CT扫描图像,应用逆向工程原理,通过Mimics、Geomagic软件建立躯干骨结构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ANSYS10.0对其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椎间盘、韧带和肌肉根据解剖学和文献数据模拟,并参照以往文献报道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包括374618个实体单元,110102个壳单元,427个Link单元,22个质点单元,共65998个节点的关节、椎骨、椎间盘和韧带的躯干部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CT灰度值和杨氏模量关系式对松质骨、皮质骨和后部结构进行单独材料赋值,采用等效法构建椎间盘的纤维环。结论:运用逆向工程原理可有效构建人体躯干的三维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解剖和离体标本实验结果构建其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可用于人体脊柱生物力学变化规律的可视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干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脊柱
下载PDF
上海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立明 苏瑾 +3 位作者 葛国良 慧萍 徐慧贤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特征。[方法]于2006年7月随机抽取上海市74家单位的74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检测与调查。检测指标包括积尘量、积尘中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调查内容包括清洗制度、新风口位置和周围环境... [目的]了解上海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特征。[方法]于2006年7月随机抽取上海市74家单位的74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检测与调查。检测指标包括积尘量、积尘中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调查内容包括清洗制度、新风口位置和周围环境等。使用SPSS 11.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率达到24.3%,其中餐饮娱乐场所污染最严重(43.5%,Fisher精确P=0.026),被调查场所积尘量(>20g/m^2)、积尘中真菌总数(>100cfu/cm^2)和细菌总数(>100 cfu/cm^2)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0.8%、18.9%和4.1%,积尘中细菌总数的不合格率低于前2项指标(Fisher精确P=0.016)。3项检测指标中每2项指标之间均存在统计学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P值均<0.01),积尘量合格,则积尘中细菌总数亦合格;而积尘中细菌总数不合格,积尘量亦不合格。[结论]上海市公共场所特别是餐饮娱乐单位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存在一定问题。提出积尘量和积尘中真菌总数两项指标即可达到积尘量、积尘中真菌总数、积尘中细菌总数3项指标检测效果的建议,但尚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污染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