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和治理策略 被引量:68
1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4 位作者 陈列忠 吕仲贤 郑许松 徐红星 张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389-394,共6页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间作套种面积和复种指数提高,以及温室设施栽培面积增加,导致地下害虫发生为害日益猖獗。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现状、回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生物...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间作套种面积和复种指数提高,以及温室设施栽培面积增加,导致地下害虫发生为害日益猖獗。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现状、回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辅之以化学防治的治理策略。并简要讨论了防治地下害虫的无公害农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害虫 发生 为害 治理策略
下载PDF
植物耐虫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2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5 位作者 程家安 郑许松 徐红星 吕仲贤 张珏 陈列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272,共11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耐虫性的含义、发生范围、耐虫性的进化过程和遗传特性、耐虫性机理以及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非生物和生物因子。植物耐虫性机理的研究涉及光合作用能力变化、同化产物的再分配、内源激素的变化、休眠分生组织的激活...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耐虫性的含义、发生范围、耐虫性的进化过程和遗传特性、耐虫性机理以及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非生物和生物因子。植物耐虫性机理的研究涉及光合作用能力变化、同化产物的再分配、内源激素的变化、休眠分生组织的激活和补偿生长、储藏器官的利用、植物物候学和植株株型结构的变化等。研究表明, 植物受害后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与其耐虫性没有相关性, 有些耐虫植物受害后光合作用能力增加, 有些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无明显影响或者下降较少;害虫取食为害可促进耐虫植物的同化产物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能激活耐虫植物的休眠分生组织, 产生超补偿作用; 耐虫植物受害部位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升高; 虫害引起物候学变化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耐虫性; 植物的冠层结构、叶形态、根茎比、茎蘖数等植株株型变化与耐虫性有关。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因子主要有温度、大气 CO2浓度、土壤营养水平、农用化学物质、植株年龄、害虫分布类型和取食方式、植物共生物等。不同植物在相同温度下对同一种害虫的耐害性差异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同化产物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气孔关闭对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 生长在高CO2含量大气中的植物, 对害虫的为害有较强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植物-昆虫相互作用 虫害 耐虫性 补偿作用 机理
下载PDF
茭白田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和无害化治理技术 被引量:34
3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3 位作者 郑许松 徐红星 吕仲贤 张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54-160,共7页
讨论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茭白田福寿螺的发生与为害及其无害化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手工清除、鸭子捕食、有毒植物诱杀、设置网纱、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药剂防治等措施。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茭白 福寿螺 综合治理技术
下载PDF
放养中华鳖防治茭白田福寿螺试验 被引量:28
4
作者 郑许松 吕仲贤 +4 位作者 陈建明 徐红星 张珏 陈列忠 俞晓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福寿螺是为害茭白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 ,田间放养中华鳖控制茭白田福寿螺为害试验结果表明 ,中华鳖对福寿螺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 ,日均取食福寿螺螺肉达自身体重的 7%~ 1 5 % ,对福寿螺有极佳的田间控制作用 ,并且具有环保、生态、安全... 福寿螺是为害茭白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 ,田间放养中华鳖控制茭白田福寿螺为害试验结果表明 ,中华鳖对福寿螺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 ,日均取食福寿螺螺肉达自身体重的 7%~ 1 5 % ,对福寿螺有极佳的田间控制作用 ,并且具有环保、生态、安全等特点。同时还因种养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茭农的经济收益 ,每 6 6 7m2 收益可超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福寿螺 中华鳖 防治
下载PDF
吡蚜酮对水稻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何月平 陈利 +2 位作者 陈建明 陈列忠 张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5-640,共6页
吡蚜酮是防治褐飞虱的推荐替代杀虫剂之一。取食选择性试验表明,0.1g/L吡蚜酮处理和清水处理24h稻株上的平均落虫数分别为(1.6±1.2)头/株和(1.5±0.9)头/株。刺探电位技术监测发现,与清水对照相比,0.1g/L吡蚜酮浸苗处理下褐飞... 吡蚜酮是防治褐飞虱的推荐替代杀虫剂之一。取食选择性试验表明,0.1g/L吡蚜酮处理和清水处理24h稻株上的平均落虫数分别为(1.6±1.2)头/株和(1.5±0.9)头/株。刺探电位技术监测发现,与清水对照相比,0.1g/L吡蚜酮浸苗处理下褐飞虱的口针刺探频次、韧皮部刺入频次、在韧皮部外部活动的持续时间以及木质部取食行为的持续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而褐飞虱的非刺探持续时间显著增加,褐飞虱在韧皮部内摄取汁液被极显著干扰,吡蚜酮处理后4h内褐飞虱成虫在韧皮部取食的总持续时间只有(1.2±0.5)min,而在对照上的总持续时间为(65.1±11.3)min。取食恢复试验表明吡蚜酮对褐飞虱韧皮部取食的抑制作用可逆,但是取食抑制的恢复非常缓慢。经吡蚜酮0.1g/L处理24h再转移至清水处理苗上120h后,韧皮部取食的总持续时间也仅约为10min。研究表明,吡蚜酮对褐飞虱没有驱避性和拒食性,不阻碍褐飞虱口针刺探和木质部取食,但对韧皮部取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恢复非常缓慢。因此,吡蚜酮防治褐飞虱的持效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蚜酮 褐飞虱 取食行为 刺探电位图
下载PDF
我国茭白新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陈建明 何月平 +4 位作者 张珏 郑寨生 张尚法 王来亮 姚岳良 《长江蔬菜》 2012年第16期6-11,共6页
综述了21世纪以来我国茭白新品种的选育审定情况以及茭白高效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以期为我国茭白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茭白 新品种选育 栽培新技术 研究与应用
下载PDF
我国茭白鞘叶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建明 张珏 +4 位作者 何月平 符长焕 郑春龙 周杨 王来亮 《长江蔬菜》 2011年第16期16-20,共5页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茭白鞘叶的开发利用是当前我国茭白产业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从茭白鞘叶的主要营养成分,茭白鞘叶的综合利用技术(如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农田肥料、动物饲料、工艺品、生活能源、工业原料和生物吸附剂等)...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茭白鞘叶的开发利用是当前我国茭白产业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从茭白鞘叶的主要营养成分,茭白鞘叶的综合利用技术(如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农田肥料、动物饲料、工艺品、生活能源、工业原料和生物吸附剂等)以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目的是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废弃茭白鞘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鞘叶 综合利用技术 应用现状
下载PDF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茭白二化螟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19
8
作者 郑许松 俞晓平 +4 位作者 吕仲贤 陈建明 徐红星 张珏 叶恭银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研究了夹竹桃叶乙醇提取物对茭白二化螟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和内吸毒力。对2龄1日龄幼虫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414.33μg/mL和613.94μg/mL,生长发育的抑... 研究了夹竹桃叶乙醇提取物对茭白二化螟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和内吸毒力。对2龄1日龄幼虫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414.33μg/mL和613.94μg/mL,生长发育的抑制中浓度为1171.4μg/mL。内吸作用表现为拒食和毒杀活性。但对蚁螟的触杀作用不明显,对天敌螟黄足绒茧蜂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 茭白 二化螟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新型微生物杀虫剂—Spinosad(多杀菌素)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建明 左景行 +3 位作者 俞晓平 郑许松 陈列忠 张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401-406,共6页
多杀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由于其兼有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农药的速效性,而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文章主要从多杀菌素对靶标昆虫的杀虫活性和对非靶标昆虫的毒性,多杀菌素的残留评价及分析检测方法,多杀菌素对昆... 多杀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由于其兼有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农药的速效性,而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文章主要从多杀菌素对靶标昆虫的杀虫活性和对非靶标昆虫的毒性,多杀菌素的残留评价及分析检测方法,多杀菌素对昆虫的毒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多杀菌素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杀虫剂 多杀菌素 杀虫活性 毒理 残留
下载PDF
枸骨内生真菌抗菌代谢产物的鉴定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列忠 陈建明 +2 位作者 郑许松 张珏 俞晓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对一株枸骨内生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该真菌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正相硅胶和ODS-反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一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经红外、质谱和核磁分析,鉴定为:4β-乙... 对一株枸骨内生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该真菌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正相硅胶和ODS-反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一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经红外、质谱和核磁分析,鉴定为:4β-乙酰基-12,13-环氧-9-单端孢霉烯(trichoderm in),这是首次从哈茨木霉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出该化合物。Trichodermin对蕃茄早疫病和黄瓜立枯病病原菌的离体抑制活性EC50值分别为3.35和3.59mg/L;活体测定结果表明,在100mg/L的剂量下对两种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7.8%和98.1%,治疗效果为96.7%和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骨 内生真菌 哈茨木霉菌 4β-乙酰基-12 13-环氧-9-单端孢霉烯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一株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珏 吴鸿 +3 位作者 陈建明 郑许松 陈列忠 俞晓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1-554,共4页
运用卵块离体培养法,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卵块中分离筛选到1株类酵母菌菌株,命名为34号菌株。比较34号菌株与直接从褐飞虱虫体内分离的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symbiotes,YLS)26S rDNA序列同源性,并将结果在GenBank核... 运用卵块离体培养法,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卵块中分离筛选到1株类酵母菌菌株,命名为34号菌株。比较34号菌株与直接从褐飞虱虫体内分离的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symbiotes,YLS)26S rDNA序列同源性,并将结果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搜索,结果显示两种菌株都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核菌纲(Pyreno-mycetes)的解脂假丝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初步表明分离所得34号菌株可能为褐飞虱内共生菌的一种,同时也说明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可通过离体培养的方式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离体培养 类酵母共生菌 解脂假丝酵母 菌株分离 分子鉴定
下载PDF
茶皂素对雷公藤乳油防治茶尺蠖幼虫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董道青 陈建明 +2 位作者 俞晓平 陈列忠 张珏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8-233,共6页
测定了茶皂素对雷公藤乳油防治茶尺蠖幼虫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用1、2、4mg/ml茶皂素浸叶处理,对茶尺蠖2龄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明显,第7天的毒杀效果只有27.03%-37.84%。用雷公藤乳油0.8、1.6、3.2、6.4mg/ml和12.8mg/ml... 测定了茶皂素对雷公藤乳油防治茶尺蠖幼虫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用1、2、4mg/ml茶皂素浸叶处理,对茶尺蠖2龄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明显,第7天的毒杀效果只有27.03%-37.84%。用雷公藤乳油0.8、1.6、3.2、6.4mg/ml和12.8mg/ml浸叶处理,对茶尺蠖2龄幼虫的毒杀效果在第7天分别为27.27%、33.78%、40.54%、56.76%和63.51%。在0.8mg/ml浓度的雷公藤乳油中加入4mg/ml的茶皂素,对茶尺蠖幼虫的毒杀作用(84.42%)显著高于加1mg/ml茶皂素的毒杀效果(68.83%);而加入2mg/ml和4mg/ml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向不同浓度的雷公藤乳油中加入2mg/ml茶皂素,对茶尺蠖2龄幼虫的共毒系数在第1、3、5、7天分别为667.68、981.61、1706.15和1209.76,即增效5.68~11.10倍,达到相同的使用效果可减少雷公藤用量85%以上。对茶尺蠖4龄幼虫增效1.00—6.91倍,减少雷公藤用量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雷公藤乳油 茶尺蠖幼虫 增效作用
下载PDF
九种无公害农药对铜绿金龟子和韭菜迟眼蕈蚊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建明 陈忠其 +3 位作者 俞晓平 郑许松 陈列忠 张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321-324,共4页
试验主要测定了9种无公害杀虫剂单剂对铜绿金龟子幼虫(蛴螬)、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韭蛆)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对蛴螬的毒力顺序(药后24 h):4.5%高效氯氰菊酯EC>48%乐斯本EC>40%辛硫磷EC>40%灭线磷EC>90%敌百虫晶体>5%锐劲... 试验主要测定了9种无公害杀虫剂单剂对铜绿金龟子幼虫(蛴螬)、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韭蛆)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对蛴螬的毒力顺序(药后24 h):4.5%高效氯氰菊酯EC>48%乐斯本EC>40%辛硫磷EC>40%灭线磷EC>90%敌百虫晶体>5%锐劲特SC>2.5%菜喜SC。对韭蛆的毒力顺序(药后24 h):4.5%高效氯氰菊酯EC>40%灭线磷EC>40%辛硫磷EC>48%乐斯本EC>2.5%菜喜SC>20%天除>0.5%绿宇。其中对蛴螬和韭蛆毒性最强的高效氯氰菊酯,其次是辛硫磷和乐斯本。菜喜等生物农药的速效性差,见效慢,但在处理后72 h毒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铜绿金龟子 韭菜迟眼蕈蚊 毒力
下载PDF
浙江省茭白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4 位作者 陈列忠 何月平 张珏 沈学根 符长焕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4期123-125,共3页
我国茭白种植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其他省份也有少量种植。茭白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目前保持有2.7万余hm2的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宁波的余姚、嘉兴的桐乡、金华的磐安... 我国茭白种植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其他省份也有少量种植。茭白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目前保持有2.7万余hm2的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宁波的余姚、嘉兴的桐乡、金华的磐安、绍兴的新昌和嵊州、丽水的缙云、台州的黄岩和温岭等市(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种植 安全生产技术 浙江省 应用 种植面积 长江中下游 水生蔬菜
下载PDF
敌磺钠对单季茭白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周锦连 陈建明 +4 位作者 王来亮 张珏 马雅敏 王斌 钟海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4-629,共6页
针对目前敌磺钠在单季茭白上应用的不规范,研究了敌磺钠的不同使用时期、浓度和次数对单季茭白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季茭白一年收二茬种植地区,敌磺钠能显著促进茭白结茭,茭白采收期提早50 d左右。在茭白移栽150,160和175 ... 针对目前敌磺钠在单季茭白上应用的不规范,研究了敌磺钠的不同使用时期、浓度和次数对单季茭白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季茭白一年收二茬种植地区,敌磺钠能显著促进茭白结茭,茭白采收期提早50 d左右。在茭白移栽150,160和175 d各喷施一次浓度为0.5 g·L^-1(有效成分)的敌磺钠即能促进茭白结茭,提高产量。在纯单季茭白种植地区,喷施1次敌磺钠可明显提早茭白采收期,同时提高茭白产量和产值,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茭白产量和产值明显下降。建议最多使用1次浓度为1 g·L^-1(有效成分)的敌磺钠,在茭白移栽后40~60 d使用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磺钠 单季茭白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几种植物源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毒杀作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建明 张珏 +1 位作者 陈列忠 何月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759-762,共4页
主要研究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0.5%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2龄幼虫和茶假眼小绿叶蝉低龄若虫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对茶刺蛾2龄幼虫的致死效应不强。0.5%藜芦碱可溶剂对茶尺蠖幼虫、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和茶刺蛾... 主要研究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0.5%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2龄幼虫和茶假眼小绿叶蝉低龄若虫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对茶刺蛾2龄幼虫的致死效应不强。0.5%藜芦碱可溶剂对茶尺蠖幼虫、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和茶刺蛾幼虫均有很高的毒杀作用。1.2%印楝素乳油对茶尺蠖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表现迟效性,对茶黑毒蛾幼虫和茶橙瘿螨若虫的毒杀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茶树主要害虫 毒杀作用
下载PDF
褐飞虱共生菌抗吡虫啉菌株和敏感菌株解毒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娜 陈建明 +2 位作者 张珏 何月平 陈列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3-659,共7页
比较测定了褐飞虱共生菌抗吡虫啉菌株和敏感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褐飞虱共生菌不同抗感吡虫啉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抗吡虫啉菌株的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敏感菌株,而谷胱甘肽-S-转移... 比较测定了褐飞虱共生菌抗吡虫啉菌株和敏感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褐飞虱共生菌不同抗感吡虫啉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抗吡虫啉菌株的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敏感菌株,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差异不显著。说明褐飞虱共生菌对吡虫啉抗药性的提高,与其体内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共生菌 抗吡虫啉菌株 敏感菌株 解毒酶活性 抗药性
下载PDF
4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建明 丁新天 +4 位作者 潘远勇 张珏 周杨 王来亮 何月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463-1465,共3页
通过4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的防效和茭白安全性的评价,旨在筛选出替代三唑酮防治茭白锈病的药剂。结果表明,在供试的4种杀菌剂中,对茭白锈病防效最佳的是烯唑醇,其次为三唑酮,而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防效相近;对茭白孕茭和产量影响最小的... 通过4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的防效和茭白安全性的评价,旨在筛选出替代三唑酮防治茭白锈病的药剂。结果表明,在供试的4种杀菌剂中,对茭白锈病防效最佳的是烯唑醇,其次为三唑酮,而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防效相近;对茭白孕茭和产量影响最小的也是烯唑醇,其次是苯醚甲环唑,三唑酮和代森锰锌的影响大。可见烯唑醇是一种高效、且相对安全的杀菌剂,可替代三唑酮防治茭白锈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锈病 杀菌剂 高效安全
下载PDF
褐飞虱体内酵母类共生菌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法军 张珏 +2 位作者 夏湛恩 吕仲贤 俞晓平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62,共8页
试验采用冷冻切片技术结合显微摄像系统观察研究了褐飞虱雌成虫体内酵母类共生菌的形态特性和在寄主虫体内的存在状态。光学显微镜观察证实,褐飞虱雌成虫的头部和胸部均未观察到共生菌,在其腹部脂肪体中却发现大量酵母类共生菌的存在,... 试验采用冷冻切片技术结合显微摄像系统观察研究了褐飞虱雌成虫体内酵母类共生菌的形态特性和在寄主虫体内的存在状态。光学显微镜观察证实,褐飞虱雌成虫的头部和胸部均未观察到共生菌,在其腹部脂肪体中却发现大量酵母类共生菌的存在,且有大量的菌胞出现。菌胞已经成为褐飞虱特有的细胞器,其发育可划分为发育初期、共生菌增殖适应期、对数增殖期(高峰期)、释放期和衰竭期5个阶段。按照形态划分,褐飞虱体内的酵母类共生菌有4大类型,即长梭形、杆状、卵形和球状。其中,长梭形和杆状个体最多、占绝大多数,卵形和球状个体很少见。此外,还发现具假膈梭形和不规则共生菌的存在。同时观察到该类共生菌通过多边芽殖进行无性繁殖,且以顶端芽殖(包括两端芽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酵母类共生菌 形态特性 菌胞.
下载PDF
二化螟取食茭白和水稻后生物学特征表现的比较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3 位作者 郑许松 徐红星 吕仲贤 张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39-143,共5页
以茭白果肉和水稻茎作为食料,研究了二化螟茭白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茭白上的二化螟幼虫总历期、卵历期显著短于水稻上的二化螟,其成虫寿命、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均显著高于水稻上二化螟,而高龄幼虫历期、蛹历期、成虫羽... 以茭白果肉和水稻茎作为食料,研究了二化螟茭白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茭白上的二化螟幼虫总历期、卵历期显著短于水稻上的二化螟,其成虫寿命、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均显著高于水稻上二化螟,而高龄幼虫历期、蛹历期、成虫羽化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在两种食料上无显著差异。茭白或水稻二化螟蛹和成虫的大小均以雌性个体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取食茭白的二化螟蛹和成虫显著大于取食水稻的个体。茭白上二化螟雌、雄性比为1∶0.8636,水稻上为1∶0.9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水稻 二化螟 生长发育 繁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