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伸展术在创伤修复重建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鲁开化 夏文森 +3 位作者 杨力 郭树忠 韩岩 马显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观察验证皮肤伸展器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周黎安自行设计的针爪结合的皮肤伸展器,在皮肤缺损创缘行皮肤伸展术,治疗烧(创)伤肉芽创面、供皮瓣创面及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共34例。结果该装置使用时间为15~720分... 目的观察验证皮肤伸展器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周黎安自行设计的针爪结合的皮肤伸展器,在皮肤缺损创缘行皮肤伸展术,治疗烧(创)伤肉芽创面、供皮瓣创面及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共34例。结果该装置使用时间为15~720分钟,可分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不同阶段使用。随访16例,时间为6~12个月,效果均满意。结论此种针爪结合的皮肤伸展器对创伤及其它原因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闭合有积极意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伸展术 创伤 创面闭合 修复 皮肤缺损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被引量:20
2
作者 鲁开化 郭树忠 +12 位作者 韩岩 马显杰 艾玉峰 杨力 卢丙仑 潘宝华 彭湃 夏炜 舒茂国 潘勇 宋保强 张辉 夏文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476-1480,共5页
目的:回顾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临床应用23年的经验,以进一步改善并提高该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1984年11月至2007年6月对包括秃发、鬓角缺损、头皮撕脱伤、眼爆炸伤、下唇颏部瘢痕、鼻、耳再造等5000例次病例运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 目的:回顾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临床应用23年的经验,以进一步改善并提高该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1984年11月至2007年6月对包括秃发、鬓角缺损、头皮撕脱伤、眼爆炸伤、下唇颏部瘢痕、鼻、耳再造等5000例次病例运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修复治疗。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技术应用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并进一步完善其应用中存在的缺陷。结果:术后效果证实该技术有较多的优点,对烧、创伤后畸形的修复,秃发、耳、鼻等器官再造,以及肿瘤切除后的修复,明显优于皮片移植及一般皮瓣治疗的效果。针对该技术存在周期较长并有较多并发症的缺点,23年来进行了逐步的完善,临床应用情况提示我们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是争取更多更好"的额外"皮肤软组织。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完善设计思想,重视操作细节等。结论:掌握该技术的客观规律,重视整体设计思想,注重操作的细节,此技术的应用必将更为广泛并成为整形外科应用的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修复重建 应用经验
下载PDF
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修复隆鼻术后外形不佳 被引量:19
3
作者 潘宝华 夏炜 +4 位作者 栗勇 杨力 夏文森 潘勇 宋保强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在隆鼻修复术中的手术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隆鼻术后效果不佳68例患者,手术取出原有的硅橡胶鼻假体,将膨体聚四氟乙烯加强型补片,根据患者的脸型、鼻型、要求以及医学美学观点,进行雕刻后置入体内。其中2... 目的探讨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在隆鼻修复术中的手术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隆鼻术后效果不佳68例患者,手术取出原有的硅橡胶鼻假体,将膨体聚四氟乙烯加强型补片,根据患者的脸型、鼻型、要求以及医学美学观点,进行雕刻后置入体内。其中24例取自体耳软骨,固定于假体的鼻尖部位,以改观鼻尖效果。结果本组患者68例,2例术后1个月时,出现鼻根部过宽,触之假体偏硬,其中1例取出假体修剪后,再次置入,效果良好,另外1例3个月后,逐渐变软,未加处理;还有1例鼻尖部发硬,3个月后缓解;其余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膨体聚四氟乙烯为较理想的隆鼻材料替代品,尤其适合硅橡胶隆鼻术后,外观不佳、鼻尖部张力过大导致鼻尖皮肤变薄的患者;假体复合自体耳软骨能有效延长鼻长度,抬高鼻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体聚四氟乙烯 软骨 隆鼻术
下载PDF
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大面积头面部瘢痕 被引量:17
4
作者 马显杰 郑岩 +5 位作者 夏文森 鲁开化 郭树忠 韩岩 彭湃 宋保强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头面部瘢痕的治疗方法。方法头部采用1—3个扩张器行头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面部瘢痕均采用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后带蒂转移修复。结果2003年至2007年,于临床应用12例,头胸部皮肤扩张充分。其中胸三角皮瓣预扩张的2例患者... 目的探讨大面积头面部瘢痕的治疗方法。方法头部采用1—3个扩张器行头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面部瘢痕均采用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后带蒂转移修复。结果2003年至2007年,于临床应用12例,头胸部皮肤扩张充分。其中胸三角皮瓣预扩张的2例患者,扩张器自切口处外露,但未影响手术效果;3例因扩张过程中,注水过多,致妊娠纹形成。皮瓣转移后均无血运障碍成活良好,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效果满意。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治疗大面积头面部瘢痕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头面部 瘢痕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 被引量:16
5
作者 马显杰 夏炜 +5 位作者 郑岩 夏文森 鲁开化 郭树忠 韩岩 卢丙仑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的修复方法。方法单侧或双侧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后,带蒂转移修复102例烧伤患者面颈部瘢痕。术中先切除松解面部瘢痕,使眼、口、鼻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再将面部瘢痕瓣翻转与胸三角皮瓣蒂部形成铰链进而封闭蒂... 目的探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的修复方法。方法单侧或双侧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后,带蒂转移修复102例烧伤患者面颈部瘢痕。术中先切除松解面部瘢痕,使眼、口、鼻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再将面部瘢痕瓣翻转与胸三角皮瓣蒂部形成铰链进而封闭蒂部创面,3周后行皮瓣延迟术,断蒂修复剩余的面颈部瘢痕。结果94例患者的皮瓣一次性成活,效果良好。7例患者皮瓣转移后,出现单侧皮瓣尖端血运障碍,自行愈合后色素减退;1例患者出现单侧皮瓣坏死,植皮后愈合。结论扩张后胸三角皮瓣是修复较大面积面颈部瘢痕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术 瘢痕 面颈部 胸三角皮瓣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细胞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琳西 郭树忠 +2 位作者 夏文森 杨力 王臻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 观察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上清条件培养液 ,加入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之中 ,采用MTT法检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率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 目的 观察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上清条件培养液 ,加入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之中 ,采用MTT法检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率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加入内皮细胞上清液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且S期比例增高。结论 在瘢痕形成的过程中 ,内皮细胞被激活 ,激活的内皮细胞可能分泌某些活性物质 ,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 ,刺激其进入细胞DNA合成期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MTT比色法
原文传递
应用改良垂直褥式埋没缝合技术闭合张力性伤口二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刁建升 张曦 +5 位作者 郭树忠 舒茂国 夏文森 韩岩 艾玉峰 曾贤惠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69,共2页
2002年,我们在Zitelli等垂直褥式埋没缝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垂直切口改为梯形切口,并结合改良的垂直褥式埋没缝合技术闭合张力性伤口2例,获得良好的愈合效果。
关键词 缝合技术 垂直褥式 张力性 伤口 改良 垂直切口
原文传递
血管组织工程基质材料及管形支架的制备 被引量:6
8
作者 熊猛 鲁开化 +4 位作者 商庆新 曹谊林 毛津淑 杨洪义 夏文森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几种血管基质材料的制作及比较。方法 :采用EDC交联胶原和粘多糖材料 ;采用戊二醛和热交联得到明胶加壳聚糖材料 ;应用去垢剂 ,渗透压改变和核酸酶消化的方法 ,对猪主动脉进行去细胞处理 ,得到完整的去细胞纤维支架。采用直接模... 目的 :几种血管基质材料的制作及比较。方法 :采用EDC交联胶原和粘多糖材料 ;采用戊二醛和热交联得到明胶加壳聚糖材料 ;应用去垢剂 ,渗透压改变和核酸酶消化的方法 ,对猪主动脉进行去细胞处理 ,得到完整的去细胞纤维支架。采用直接模具成型 ,形成多种管形支架。结果 :得到明胶加壳聚糖、完整的猪主动脉去细胞纤维支架等几种基质材料 ;管形支架外径 1cm ,内径 0 .6~ 0 .8cm ,放置培养液中 10d ,可保持管腔形状 ,不塌陷 ,不变形。结论 :明胶加壳聚糖三维结构好 ,主动脉脱细胞基质仍显致密 ,采用模具直接成型、冷冻干燥技术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型支架 基质材料 血管组织工程
下载PDF
耳部瘢痕疙瘩核心切除及瘢痕组织瓣修复并及时放疗的方法介绍 被引量:14
9
作者 鲁开化 李威扬 +7 位作者 马显杰 王璐 彭湃 夏文森 孙峰 杨力 易成刚 石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8期1495-1496,共2页
目的:探讨切除耳部瘢痕疙瘩的手术方法和及时放疗联合应用的疗效.方法:对1 34例耳部瘢痕疙瘩病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特别对较大的瘢痕疙瘩采用了瘢痕疙瘩核心切除,保留部分瘢痕皮肤形成组织瓣的方法修复缺损,术后及时放疗5天,采用4- ... 目的:探讨切除耳部瘢痕疙瘩的手术方法和及时放疗联合应用的疗效.方法:对1 34例耳部瘢痕疙瘩病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特别对较大的瘢痕疙瘩采用了瘢痕疙瘩核心切除,保留部分瘢痕皮肤形成组织瓣的方法修复缺损,术后及时放疗5天,采用4- 6Mev电子线照射,每次3- 4Gy,总剂量15- 20Gy.结果:96.27%的效果满意,3.73%部分残留及复发.结论:切除瘢痕疙瘩核心,用部分保留瘢痕皮肤形成组织瓣的修复方法,术后外观满意,及时放疗可以预防或减少复发,方法简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除 放射治疗 瘢痕疙瘩
下载PDF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大面积缺损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兆祥 郭树忠 +1 位作者 耿健 夏文森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外伤后大面积严重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7月一2011年11月,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外伤后大面积严重缺损患者共8例,其中足底外伤后全部缺损伴...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外伤后大面积严重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7月一2011年11月,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外伤后大面积严重缺损患者共8例,其中足底外伤后全部缺损伴肌腱外露3例,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伴大面积缺损3例,足跟部外伤植皮术后反复破溃2例。结果术后除1例皮瓣远端血运不良经积极处理后成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良好,术后3例皮瓣略显臃肿,经皮瓣修薄后外形良好,其余外形及功能良好,患者均较满意。结论DIEP皮瓣存活率高;皮瓣为穿支皮瓣,保留全部腹直肌,避免了腹部并发症的发生。DIEP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下肢外伤后大面积严重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修薄的背阔肌肌瓣联合植皮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
11
作者 韩岩 宋保强 +6 位作者 曾玮 郭树忠 潘勇 夏文森 杨红岩 郭伶俐 李丹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6-278,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11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年龄4-46岁,其中男8例,女3例;早期创伤7例,贴骨瘢痕及陈旧性损伤4... 目的探讨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11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年龄4-46岁,其中男8例,女3例;早期创伤7例,贴骨瘢痕及陈旧性损伤4例。清创后缺损面积5.0cm×6.0cm-8.0cm×12.0cm,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骨质外露。11例患者均采用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游离植皮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术后肌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良好.7例术后随访3-10个月,外形良好,可正常穿鞋,移植皮片质地柔软,稍有色素沉着。结论选用修薄的肌瓣游离移植表面植皮修复后组织的质地较薄,避免了皮瓣和肌皮瓣移植后臃肿的缺点,是修复足背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肌瓣 植皮 足背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扩张后皮瓣在面部美容整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显杰 郑岩 +4 位作者 夏炜 夏文森 郭树忠 韩岩 鲁开化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8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色素痣、血管瘤、瘢痕等病损切除后创面的美容效果。方法总结67例患者的治疗经验,根据面部病损的面积,选择适当容量的扩张器。切口一般选择在病损区,剥离平面位于SMAS筋膜浅层,剥离腔隙大于扩张囊边...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色素痣、血管瘤、瘢痕等病损切除后创面的美容效果。方法总结67例患者的治疗经验,根据面部病损的面积,选择适当容量的扩张器。切口一般选择在病损区,剥离平面位于SMAS筋膜浅层,剥离腔隙大于扩张囊边缘1.0~1.5cm,止血完善后,置入扩张器,放置负压引流管。皮肤扩张充分后,扩张皮瓣的设计有推进皮瓣、旋转皮瓣、易位皮瓣等。推进转移利用扩张后的皮瓣面积充分,不需考虑供区缺损。易位皮瓣能最大限度利用扩张后皮瓣,并能克服旋转和推进皮瓣所带来的器官移位、变形等。同时,在面部设计皮瓣时应尽量减少切口,如切口不可避免时,使切口顺沿皮纹。结果67例应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病损切除后创面,皮瓣成活良好。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面部有可供扩张的皮肤时,合理设计扩张后皮瓣修复病损切除后创面,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扩张术 面部 修复
原文传递
机械应力刺激对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分泌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舒茂国 易成刚 +5 位作者 韩岩 杨力 张琳西 夏文森 刘丹 郭树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689-691,共3页
目的:研究单次持续40%幅度的牵拉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bFGF、TGFβ1的表达,初步探讨机械应力作用下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将细胞转移至牵拉细胞培养模型中的弹性膜上,待细胞贴壁生长至75%~80%融合时... 目的:研究单次持续40%幅度的牵拉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bFGF、TGFβ1的表达,初步探讨机械应力作用下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将细胞转移至牵拉细胞培养模型中的弹性膜上,待细胞贴壁生长至75%~80%融合时,实施40%单次持续牵拉,用WESTERN-BLOT对非牵拉组与牵拉组24h、36h、48h、72h的细胞bFGF、TGFβ1进行检测。结果:牵拉各组及对照组均呈阳性表达,但牵拉48h后两者的表达较未牵拉时明显增加。结论:单次40%持续的牵拉方式可以促进bFGF、TGFβ1表达,可能是导致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机械牵拉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应用扩张后的胸三角皮瓣修复颜面部大面积瘢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显杰 鲁开化 +6 位作者 夏炜 郭树忠 韩岩 张辉 夏文森 宋保强 潘勇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9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颜面部大面积瘢痕的修复方法。方法对12例患者均采用在胸三角皮瓣下置入1个扩张器,切口选择在锁骨下,术中结扎颈横动脉颈段皮支、胸肩峰动脉皮支,以加强延迟效果,慎勿损伤胸廓内动脉穿支。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充分后,将面部... 目的探讨颜面部大面积瘢痕的修复方法。方法对12例患者均采用在胸三角皮瓣下置入1个扩张器,切口选择在锁骨下,术中结扎颈横动脉颈段皮支、胸肩峰动脉皮支,以加强延迟效果,慎勿损伤胸廓内动脉穿支。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充分后,将面部瘢痕切除、松解挛缩,使眼、鼻、口等器官均恢复正常解剖位置,据缺损大小设计皮瓣,以胸侧端为蒂。术中将面部部分瘢痕瓣翻转与胸三角皮瓣蒂部对合缝合以封闭蒂部创面。3周后将皮瓣延迟,再1周后断蒂修复颏部创面。结果12例应用扩张后的胸三角皮瓣修复单侧或双侧颜面部大面积瘢痕,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扩张后的胸三角皮瓣是修复颜面部大面积瘢痕的可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瘢痕 皮肤扩张术 修复 胸三角皮瓣
原文传递
起搏器外露和置入部位感染的处理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显杰 刘兵 +3 位作者 夏文森 杨青 李威扬 王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6-507,共2页
目的探讨起搏器置入术后,起搏器外露和置入部位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起搏器外露,则先行分泌物培养加药敏;置入处感染但无起搏器外露,则术中取分泌物并行培养加药敏实验。术中自原切口切开皮肤,清除感染外露处坏死的皮肤,并将起搏... 目的探讨起搏器置入术后,起搏器外露和置入部位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起搏器外露,则先行分泌物培养加药敏;置入处感染但无起搏器外露,则术中取分泌物并行培养加药敏实验。术中自原切口切开皮肤,清除感染外露处坏死的皮肤,并将起搏器取出,浸泡在碘伏溶液中。同时,清除导线周围及起搏器腔隙中感染的肉芽组织及增生的纤维组织,用双氧水、碘伏、甲硝唑反复冲洗腔隙后,重新消毒。在原切口下,顺胸大肌的肌纤维走形方向,将肌纤维分开,在胸大肌下、胸小肌上形成足够容纳起搏器的新腔隙,重新置入起搏器,在新腔隙及原腔隙内各放置二根引流管,术后敏感抗生素持续滴注引流7~10天。结果本组23例,经上述处理,19例伤口愈合。4例未愈,经再次处理,伤口愈合。12例3~6个月后复诊无感染及起搏器再次外露。结论起搏器外露和置入处感染,经彻底清创,重新置入胸大肌下及术后敏感抗生素滴注引流是可以治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器 外露 感染 治疗
下载PDF
筋膜血管神经蒂食指背皮瓣急诊修复拇指缺损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兆祥 郭树忠 +3 位作者 夏炜 耿健 董玉林 夏文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筋膜血管神经蒂食指背皮瓣急诊修复拇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6月,笔者单位应用筋膜血管神经蒂食指背皮瓣急诊修复拇指缺损患者共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6~46岁,以中青年务工者居多。左侧10例.右侧13例... 目的:探讨筋膜血管神经蒂食指背皮瓣急诊修复拇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6月,笔者单位应用筋膜血管神经蒂食指背皮瓣急诊修复拇指缺损患者共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6~46岁,以中青年务工者居多。左侧10例.右侧13例,挤压毁损伤6例,撕脱伤8例,电锯伤9例:伤情均为拇指末节指骨或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除1例皮瓣远端血运不佳经换药创面愈合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外形及功能良好,术后均有触、痛、温觉,患者均较满意。结论:筋膜血管神经蒂食指背皮瓣修复拇指缺损具有操作简单,手术一次完成,不需细小血管吻合技术,不需特殊设备,术后外形美观等优点。是年轻医生急诊处理拇指缺损的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指背皮瓣 急诊修复 拇指缺损
下载PDF
利用指轴型复合组织瓣修复拇指多指畸形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保强 韩岩 +5 位作者 夏文森 杨力 栗勇 舒茂国 潘勇 蔡艳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总结利用指轴型复合组织瓣修复拇指多指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从形态、大小近似的两拇指远端至两指分叉处设计切口线,去除两指相邻的各半侧皮肤软组织及一侧拇指的指骨、肌腱,保留另一侧拇指的指骨、肌腱,利用两指相离部分所形成... 目的:总结利用指轴型复合组织瓣修复拇指多指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从形态、大小近似的两拇指远端至两指分叉处设计切口线,去除两指相邻的各半侧皮肤软组织及一侧拇指的指骨、肌腱,保留另一侧拇指的指骨、肌腱,利用两指相离部分所形成的复合组织瓣,相互对合包绕指骨、肌腱,完成拇指多指畸形的修复。结果:所有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拇指形态、功能得到了良好的修复。结论:利用指轴型复合组织瓣对部分拇指多指畸形的修复是一种可供选择、效果较好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多指畸形 轴型复合组织瓣
下载PDF
扩张术在头面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早期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岩 赵建辉 +5 位作者 陶然 郭伶俐 杨红岩 曾玮 宋保强 夏文森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在头面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早期应用扩张术的效果。方法对18例头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一期清创,缺损旷置或者简单的采用头皮刃厚皮片移植覆盖,同时在缺损旁边埋置扩张器;二期扩张皮瓣局部转移修复缺损创面,观察治疗效果并... 目的探讨在头面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早期应用扩张术的效果。方法对18例头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一期清创,缺损旷置或者简单的采用头皮刃厚皮片移植覆盖,同时在缺损旁边埋置扩张器;二期扩张皮瓣局部转移修复缺损创面,观察治疗效果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8例头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埋置22个扩张器,平均扩张时间74.3d(53~96d),术后随访平均时间为15个月(3~67个月)。所有的扩张皮瓣均成活,色泽、质地和外形均良好。除1例扩张器出现感染外,未出现其他扩张器相关并发症,感染发生率5.56%。结论头面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早期进行清创,埋置扩张器,二期扩张皮瓣修复缺损,不仅能减少不必要的供区损害,获得相同或类似的组织修复,同时并不会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组织扩张术 头面部 外伤
原文传递
机械应力作用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舒茂国 郭树忠 +4 位作者 韩岩 杨力 张琳西 贾平 夏文森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研究机械应力作用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效应。方法 自行设计一种新的机械牵拉细胞培养模型 ,原代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 ,取 3~ 5代的成纤维细胞种植在模型的弹性膜上 ,待细胞达到 75 %~ 80 %融合度时 ,实施 4 0 %延长度的机械牵拉 ... 目的 研究机械应力作用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效应。方法 自行设计一种新的机械牵拉细胞培养模型 ,原代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 ,取 3~ 5代的成纤维细胞种植在模型的弹性膜上 ,待细胞达到 75 %~ 80 %融合度时 ,实施 4 0 %延长度的机械牵拉 ,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 12、2 4、36、4 8、72h时间点的细胞数 ,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的增殖变化 ,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增殖周期。结果 采用 4 0 %延长度的机械牵拉可以明显导致细胞增殖 ,同时 ,代表细胞增殖特性的S期也随机械牵拉发生改变。结论  4 0 %延长度的机械牵拉可以改变细胞的增殖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应力 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 机械牵拉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与聚羟基丁酯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文周 艾玉峰 +4 位作者 熊猛 夏文森 张琳西 董兆麟 杨清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4期3698-3699,T005,共3页
目的评价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聚羟基丁酯(PHB)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培养的牛血管内皮细胞接种在PHB膜片及胶原包埋的PHB膜片上,并与PGLA和空白对照作比较,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情况,并对细胞增殖... 目的评价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聚羟基丁酯(PHB)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培养的牛血管内皮细胞接种在PHB膜片及胶原包埋的PHB膜片上,并与PGLA和空白对照作比较,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情况,并对细胞增殖用MTT法进行测定。结果牛血管内皮细胞在四个实验组中粘附良好,生长符合其生长曲线,胶原包埋PHB较单纯PHB细胞更易粘附生长,较PGLA略差。结论牛血管内皮细胞与PHB细胞相容性好,其用胶原包埋可增加细胞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聚羟基丁酯 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