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译学研究反思与本体回归——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简评 被引量:8
1
作者 向洪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4期9-11,共3页
文化研究的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但这同时,有学者却注意到,目前的研究方法似乎越来越远离了翻译研究本题。因此,赵彦春提出,翻译研究须从文化派的注重边缘表征研究的方法。回归到对贯穿翻译始终的规律和制衡机制的研究... 文化研究的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但这同时,有学者却注意到,目前的研究方法似乎越来越远离了翻译研究本题。因此,赵彦春提出,翻译研究须从文化派的注重边缘表征研究的方法。回归到对贯穿翻译始终的规律和制衡机制的研究上来。这也即是归结主义的方法。在本书中,他还提出了翻译的两大原则,即关联原则和趋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学研究 反思 归结主义 本体 回归 赵彦春 《翻译学归结论》 书评 关联原则 趋同原则
下载PDF
从阐释学理论论翻译文学与译语文化的互动 被引量:3
2
作者 向洪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28-130,共3页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借助阐释学的成见、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等相关理论,可以发现翻译文学从产生到在译语社会中实现其相应的社会文化功能,是以适应和满足译语文化种种基本要求为条件的。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文学翻译 阐释学
下载PDF
从后殖民语境看翻译“忠实”标准 被引量:1
3
作者 向洪 《外语与翻译》 2004年第2期29-33,共5页
后殖民语境下的权力话语、多元系统论等理论,使翻译研究从文本中心主义的狭隘视界走出来,但同时也在翻译实践的标准问题上造成了困惑。本文用上述理论分析了中国近百年来翻译“忠实”标准的实践情况和该标准在世纪之交的消隐,并提出... 后殖民语境下的权力话语、多元系统论等理论,使翻译研究从文本中心主义的狭隘视界走出来,但同时也在翻译实践的标准问题上造成了困惑。本文用上述理论分析了中国近百年来翻译“忠实”标准的实践情况和该标准在世纪之交的消隐,并提出隐匿说、弹性说、否定说试予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语境 权力话语 翻译 “忠实”标准
下载PDF
文本性与话语性之间的张力——翻译的双重关联属性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向洪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翻译既表现为文本性又表现为话语性,是文本关联与话语关联之间的张力的结果。作为文本,它是译语文本与原语文本间在语形、语义和语旨上的关联;作为话语,是译作与其所生成的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话语形态间的关联。前者呈现为一种静态性... 翻译既表现为文本性又表现为话语性,是文本关联与话语关联之间的张力的结果。作为文本,它是译语文本与原语文本间在语形、语义和语旨上的关联;作为话语,是译作与其所生成的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话语形态间的关联。前者呈现为一种静态性,同时受能指与所指间的延异性的影响;后者呈现为一种动态性,在与译语的特定历史话语的互动中首先表征为一种适应性。翻译的结果也即是此两种作用力间的相对最佳临界点的一种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文本 话语 关联 张力
下载PDF
个案剖析,钩沉史实——《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向洪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2,共3页
经过十多年的理论引进,中国译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有学者对外来理论的引进展开了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反思。有的是对其中某一理论的合理性、适用性等的反思,有的是对偏离翻译本题的文化研究范式的批... 经过十多年的理论引进,中国译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有学者对外来理论的引进展开了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反思。有的是对其中某一理论的合理性、适用性等的反思,有的是对偏离翻译本题的文化研究范式的批评和论争,有的则是对引进有余而吸收、创造不足这种现象的反思。例如,杨平曾经批评说,我们对西方译论的研究多数还停留于一般层次的介绍、引用或套用,缺乏真正创造性的思辨或运用(杨平,20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个案 史实 钩沉 翻译 译学研究 文化研究 西方译论
原文传递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福克纳《八月之光》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向洪 《英语研究》 2007年第2期36-38,共3页
在《八月之光》中,福克纳通过乔·克里斯默斯与莉娜·格罗夫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反思了现代社会人性异化的问题,并在后者身上,寄予和表现的作者对亘古至今的人类价值和美德的信念与追求。
关键词 福克纳 八月之光 异化 人的价值
下载PDF
翻译家巴金研究引论:追梦少年
7
作者 向洪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25-132,共8页
"五四运动"让巴金开始接触到风起云涌的外部世界。巴金吸收了这一思想大潮中,与自己个性相合的安那其主义,并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自此,他以手中那支译笔,广泛翻译介绍国外的安那其主义思想文献,并为之奉献一生。
关键词 巴金 少年 安那其主义 翻译
下载PDF
2010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英译汉”典型问题剖析——《城堡》的表现主义解读
8
作者 向洪 《英语研究》 2011年第1期81-84,共4页
结合具体案例,全面系统地剖析了2010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英译汉"中所存在典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翻译教学与实践的经验,提出多读原典、双语比较、勤加练习、多读中文作品等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2010 英语专八 英译汉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在“有”与“空”之间——后忠实时期翻译标准反思
9
作者 向洪 《译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7-210,共4页
本文在对解构主义关于语言的延宕性和语义相对稳定性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借鉴"执中"的中国哲学与人文思想,提出翻译标准的描述或界定,应参照这样一种思路:遵循翻译活动的特性,保证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之间最大限度的"共识&q... 本文在对解构主义关于语言的延宕性和语义相对稳定性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借鉴"执中"的中国哲学与人文思想,提出翻译标准的描述或界定,应参照这样一种思路:遵循翻译活动的特性,保证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之间最大限度的"共识"——即文本问基本语义的照应与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解构 中和 文本共识
原文传递
殊途可否同归?——当解构主义际遇和合哲学
10
作者 向洪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57-160,共4页
解构主义以层层拆解的方式将传统之牢固建构一一摧毁,从而开启自由思想和新的生命之门;和合哲学凭藉中国传统"和"的思想而阐发之,以融突而至生生之境。二者殊途而同归:拆解旨在新生,和合却非凝滞。此固是中西文化之差异所致,... 解构主义以层层拆解的方式将传统之牢固建构一一摧毁,从而开启自由思想和新的生命之门;和合哲学凭藉中国传统"和"的思想而阐发之,以融突而至生生之境。二者殊途而同归:拆解旨在新生,和合却非凝滞。此固是中西文化之差异所致,却亦可是中西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新的碰撞与合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和合 生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