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福克纳《八月之光》解读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八月之光》中,福克纳通过乔·克里斯默斯与莉娜·格罗夫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反思了现代社会人性异化的问题,并在后者身上,寄予和表现的作者对亘古至今的人类价值和美德的信念与追求。
作者 向洪全
出处 《英语研究》 2007年第2期36-38,共3页 English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美)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著,蓝仁哲译..八月之光 美国现代经典[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455.
  • 2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M],1980:284页.

同被引文献4

  • 1朱振武,付慧.福克纳小说的命名艺术[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3):13-18. 被引量:5
  • 2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Z].蓝仁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被引量:2
  • 3Holland-Toll, Linda. J. Absence Absolute: The Recurring Pattern of Faulknerian Tragedy [ J ]. The Mississippi Quarterly, Summer, 1998, (3) :435. 被引量:1
  • 4Bush, Laura L. A Very American Power Struggle: The Color of Rape in Light in August [ J ]. The Mississippi Quarterly, Summer, 1998 ,(3) :48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