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巴韦林单用及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被引量:49
1
作者 吴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23-325,共3页
目的:研究利巴韦林单用及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用利巴韦林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消化... 目的:研究利巴韦林单用及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用利巴韦林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体温下降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鸣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NT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从15 min开始体温明显低于治疗前,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利巴韦林与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应用能够更为快速的改善消化道症状、降低体温、保护神经功能,是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利巴韦林 喜炎平 腹泻
原文传递
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穆亚宁 任晓红 刘春风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692-1695,共4页
目的探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08例,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口服消旋卡多... 目的探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08例,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30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赖氨葡锌颗粒,5 g/次,2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7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心肌酶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发热、腹泻、呕吐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儿心肌酶指标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心肌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卡多曲颗粒 赖氨葡锌颗粒 轮状病毒性肠炎 心肌酶 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 乳酸脱氢酶
原文传递
布拉氏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42
3
作者 陈莉莉 李司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81-183,187,共4页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调整饮食、静脉及口服补液、抗病...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调整饮食、静脉及口服补液、抗病毒及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其中<12个月,0.125 g/次,1次/d;≥12个月,0.25 g/次,2次/d。对照组患儿除不予以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余治疗药物基本同观察组。治疗3 d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并探讨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儿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5.24%)明显好于对照组(78.57%)(χ2=5.13,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IL-6和TNF-α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及免疫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布拉氏酵母菌散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体液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李建军 刘作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 (RV)肠炎体液免疫状况。方法 测定 44例婴幼儿RV肠炎大便分泌型IgA(sIgA)及血清免疫球蛋白 ,与同期 45例正常婴幼儿作对照。结果  1.RV肠炎患儿恢复期较急性期sIg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明显增加 ;重度RV肠炎患...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 (RV)肠炎体液免疫状况。方法 测定 44例婴幼儿RV肠炎大便分泌型IgA(sIgA)及血清免疫球蛋白 ,与同期 45例正常婴幼儿作对照。结果  1.RV肠炎患儿恢复期较急性期sIg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明显增加 ;重度RV肠炎患儿较轻、中度患儿sIgA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2 .血清IgG在RV肠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均 >0 .5) ;IgA、IgM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分别 <0 .0 0 5、 <0 .0 5) ;但病情轻重患儿间无差异。结论 婴幼儿RV肠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从而使全身和局部B细胞增殖及抗体的分泌减少 ,降低对RV感染的保护中和作用 ,提示在治疗RV肠炎时可合理应用免疫球蛋白 ,以达到减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 婴幼儿 免疫球蛋白 体液免疫功能 消化系统疾病
下载PDF
益生菌调节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8
5
作者 王丽媛 谢咏梅 +1 位作者 汪志凌 高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89-491,共3页
目的观察益生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时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探讨益生菌能否减轻轮状病毒肠炎腹泻病情、缩短病程及减少继发肠道细菌感染的概率。方法 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年龄3个月-2.2岁)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儿,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目的观察益生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时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探讨益生菌能否减轻轮状病毒肠炎腹泻病情、缩短病程及减少继发肠道细菌感染的概率。方法 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年龄3个月-2.2岁)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儿,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蒙脱石散口服+口服或静脉补液对症治疗),益生菌治疗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蒙脱石散口服+口服或静脉补液对症治疗)。分别于腹泻病程1-2 d、3-4 d、5-6 d、7-8 d、9-10 d、11-14 d,收集6次粪便,进行粪便涂片菌群分析,监测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变化过程,记录腹泻频次及继发肠道细菌感染情况。结果腹泻高峰期时(3-4 d),对照组肠道菌群紊乱状况为菌群失调Ⅰ度42%,Ⅱ度8%,Ⅲ度6%;益生菌治疗组分别为38%、10%、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病程中对照组18%的患儿发生继发肠道细菌感染,益生菌治疗组为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泻病程早期(1-2 d),益生菌治疗组菌群紊乱发生比率、大便频次及继发肠道细菌感染概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自干预治疗的3 d起,益生菌治疗组菌群紊乱状况及大便频次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a〈0.05)。益生菌治疗组及对照组病程分别为(5.50±1.57)d及(5.80±1.68)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治疗对轮状病毒肠炎有效,能在轮状病毒肠炎病程后期明显缓解肠道菌群紊乱状况,减轻腹泻次数,降低继发肠道细菌感染风险。但益生菌制剂起效缓慢,需3 d左右逐渐显效,且不能缩短轮状病毒肠炎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益生菌 肠道菌群 随机对照试验 儿童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蔡海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RVE患儿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儿均予饮食调整、补液及纠...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RVE患儿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儿均予饮食调整、补液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0g/次,3次/d,温水冲服。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和肠黏膜通透性指标[内毒素(ETX)和D-乳酸]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2h后,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明显上升,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较对照组更高,大肠埃希菌数量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ETX和D-乳酸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儿童RVE的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减少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的数量,改善患儿肠道微生态状况;并与其能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和减少肠液的分泌渗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肠道菌群 肠黏膜通透性
原文传递
思密达灌肠联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王莉 王林中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思密达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记为对照组,2013年3月-2014... 目的探讨思密达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记为对照组,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均采用思密达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措施,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成形时间、患儿依从性和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不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还促进患儿快速退烧和停止腹泻,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密达 小儿 轮状病毒 肠炎 疗效
下载PDF
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肌酶、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陈峻 杨建 +1 位作者 杨丽红 马丽萍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肌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口服...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肌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所需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心肌酶、炎症因子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的止泻、脱水纠正及退热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AST、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减轻心肌损伤程度及炎症程度,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葡萄糖酸锌 消旋卡多曲 疗效 心肌酶谱 免疫功能 儿童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邓衍圣 韩道野 +4 位作者 余孝冬 卞磊 邵皓 聂桂英 王利莉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241-124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RV)肠炎应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宿州市立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2例RV肠炎病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RV)肠炎应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宿州市立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2例RV肠炎病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两组止泻时间、总病程,治疗72 h后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总病程分别为(54.38±7.95) h、(77.86±12.25) h,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13.007,12.563,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83.61%(χ~2=5.915,P=0.015)。结论小儿RV肠炎应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更有利于缓解腹泻症状,疗效切实,安全性好,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卡多曲颗粒 葡萄糖酸锌 联合治疗 小儿 轮状病毒肠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戴韵峰 徐景利 +3 位作者 陈佳珊 苏振宁 郭震浪 罗晓牧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18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5年6月27日,检索所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并追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评价者独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8项研究,共4 227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OR=5.10,95%CI(4.07,6.39),P<0.000 01],有效缩短退热时间[MD=-0.30,95%CI(-0.46,-0.13),P=0.000 4],有效缩短止泻时间[MD=-1.42,95%CI(-2.18,-0.66),P=0.000 3],提高轮状病毒转阴率[OR=5.59,95%CI(3.55,8.78),P<0.000 0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发表性偏倚分析结果提示纳入研究可能存在潜在发表偏倚。结论:相比于常规西医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提高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缩短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提高轮状病毒转阴率的优势。鉴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均不高,故此项研究仍需要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轮状病毒性肠炎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中药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杨璐 陈又华 +3 位作者 董玲 郑珊 何素蓉 曹霞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排除未按规定治疗患儿18例,最终实验组40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排除未按规定治疗患儿18例,最终实验组40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2 h。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8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轮状病毒转阴时间比较,实验组平均转阴时间(3.68±1.69)d,对照组平均转阴时间(4.59±2.0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3 d及5 d后实验组CRP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中药汤剂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患儿血清中CRP的含量,抑制由CRP引起的炎性级联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中药灌肠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谱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占桂香 黄新造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6月治疗的RVE患儿116例,随机分为消旋卡多曲颗粒对照组和消旋...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6月治疗的RVE患儿116例,随机分为消旋卡多曲颗粒对照组和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炎琥宁注射液观察组,每组58例。使用ELISA法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CK、CK-MB、LDH、IL17、IL-6和TNF-α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0.01),但观察组对上述指标的减低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率为8.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保护患儿心肌损伤,临床疗效显著,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卡多曲颗粒 炎琥宁注射液 轮状病毒肠炎 白介素-17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与肠炎转归的关系及其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陈阵 潜丽俊 +2 位作者 刘晟 王恩洁 丁桂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18-2621,共4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与轮状病毒肠炎转归的关系,并分析影响乳糖不耐受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16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粪便还原糖检测结果分为乳糖不耐受组和对照组(非乳糖不耐受组)...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与轮状病毒肠炎转归的关系,并分析影响乳糖不耐受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16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粪便还原糖检测结果分为乳糖不耐受组和对照组(非乳糖不耐受组),乳糖不耐受组分为康复组和未康复组,收集所有患儿临床资料。结果乳糖不耐受组和对照组脱水发生率和腹泻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和治疗后,乳糖不耐受组和对照组之间腹泻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糖不耐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腹泻次数(3.32±2.78、2.98±3.12)均低于治疗前(7.86±2.87、7.34±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不耐受组和对照组腹泻病程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6.67±0.89)d低于未康复组(7.72±1.24)d,康复组患儿轻度腹泻、无肠道排毒比例均高于未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排毒是轮状病毒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康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不影响轮状病毒肠炎的转归,肠道排毒是轮状病毒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康复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乳糖不耐受 康复
原文传递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建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因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葡萄糖酸锌联合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对...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因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葡萄糖酸锌联合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测定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含量,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含量及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含量。结果:治疗后10天,两组血清中TNF-α、IL-1β、IL-8、sIL-2R、DAO、D-乳酸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8+的含量、粪便中大肠埃希菌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血清中C3、C4、IgA、IgG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CD4^+的含量以及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中TNF-α、IL-1β、IL-8、sIL-2R、DAO、D-乳酸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8^+的含量、粪便中大肠埃希菌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血清中C3、C4、IgA、IgG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CD4^+的含量以及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应答及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葡萄糖酸锌 炎症反应 免疫应答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补锌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TNF-α、IL-6、IL-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廖桂 母姣 +2 位作者 王静 陈崇斌 车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3期2508-251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补锌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IL-6、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9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补锌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IL-6、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9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6、IL-17水平的变化,治疗后第3d、5d、7d时的病毒转阴率,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TNF-α、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浆TNF-α、IL-6、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9.45±3.12)ng/L vs.(47.83±3.91)ng/L,(24.56±3.05)μg/L vs.(36.12±3.28)μg/L,(9.74±1.14)pg/ml vs.(18.45±2.02)pg/ml](P<0.05)。观察组在第3d、5d、7d时的病毒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27/48)vs.29.17%(14/48),72.92%(35/48)vs.50.00%(24/48),95.83%(46/48)vs.75.00%(36/48)](P<0.05)。观察组止吐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1.28±0.30)d vs.(2.34±0.38)d,(2.12±0.32)d vs.(3.53±0.40)d,(1.23±0.25)d vs.(2.45±0.32)d,(2.07±0.30)d vs.(3.12±0.36)d,(4.85±0.56)d vs.(6.13±0.70)d](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75%(45/48)vs.70.83%(34/48)](P<0.05)。结论:补锌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可能与有效降低血浆TNF-α、IL-6、IL-17的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葡萄糖酸锌 消旋卡多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白介素-17
原文传递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韩静 梅四红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研究消旋卡多曲颗粒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效果。方法6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参考治疗方式差异性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儿予以消旋卡多曲颗粒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方法,参... 目的研究消旋卡多曲颗粒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效果。方法6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参考治疗方式差异性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儿予以消旋卡多曲颗粒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方法,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计算2组呕吐症状消除用时、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用时、大便次数恢复正常用时、治疗3、5、7 d病毒转阴合计率、治疗有效合计率。结果试验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呕吐症状消除用时、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用时、大便次数恢复正常用时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3、5、7 d病毒转阴合计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治疗有效合计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方法展示出较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轮状病毒性肠炎 消旋卡多曲颗粒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下载PDF
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7
作者 徐小玲 陈亚平 +1 位作者 杨乐乐 陈瑞英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究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儿科收治的625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为轮状病毒感染分为轮状病毒感染组246例和非轮状病毒感染组379例,比较分析轮... 目的探究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儿科收治的625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为轮状病毒感染分为轮状病毒感染组246例和非轮状病毒感染组379例,比较分析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感染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625例腹泻患儿有246例被证实为轮状病毒肠炎,阳性率为39.36%。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呕吐、发热、脱水、合并肠外器官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2,22.451,17.589,23.678;P=0.000)。两组是否老人看护、居住环境、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是否与轮状病毒患儿接触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18,30.071,8.717,172.559;P=0.002,0.000,0.003,0.000);居住环境为农村、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与轮状病毒患儿接触是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χ2=3.162,4.173,2.230;P<0.05)。结论居住环境为农村、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与轮状病毒患儿接触是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做好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患儿要及时做好隔离以及病房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机体微炎症状态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江萍 胡敏 李斌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机体微炎症状态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1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55例。常规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机体微炎症状态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1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55例。常规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并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3天、5天、7天时轮状病毒的转阴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73%,治疗3天时轮状病毒转阴率为58.18%,治疗5天时轮状病毒转阴率为72.73%,治疗7天时轮状病毒转阴率为94.55%,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5(IL-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IL-10、IL-15、TNF-α、hs-CRP、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可减轻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机体微炎症状态,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轮状病毒转阴,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锌 消旋卡多曲 轮状病毒性肠炎 肠黏膜屏障功能 微炎症状态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江晓丽 万盛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81-78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万方数据知识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中检索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 目的系统评价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万方数据知识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中检索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相关文献,并追索已纳入的参考文献。对文献进行评价与资料提取,使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1 233例患儿(626例为试验组,607例为对照组),7篇文献采用止泻时间进行评价,显示布拉氏酵母菌能够缩短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腹泻时间[SMD=-0.73,95%CI(-1.05,-0.41),I^2=75.7%];5篇文献以住院时间进行评价,显示布拉氏酵母菌能够缩短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住院时间[SMD=-0.99,95%CI(-1.24,-0.74),I^2=56.5%];10篇文献以总有效率进行评价,显示布拉氏酵母菌能够提高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总有效率[RR=1.26,95%CI(1.19,1.34),I^2=26.2%];仅有1篇文献报道了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 轮状病毒肠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轮状病毒肠炎IL-1β、IL-6、IL-12、TNF-α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4
20
作者 布月青 董胜英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859-861,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大便上清液IL-1β、IL-6、IL-12以及T...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大便上清液IL-1β、IL-6、IL-12以及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血清和大便IL-1β、IL-6、IL-12以及TNF-α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症组急性期血清和大便IL-1β、IL-6、IL-12以及TNF-α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恢复期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后周围血循环和肠粘膜局部产生IL-1β、IL-6、IL-12以及TNF-α。IL-1β、IL-6、IL-12以及TNF-α在RV感染的免疫防御保护和免疫损伤机理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IL-1Β IL-6 IL-12 TNF-Α 婴幼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