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 |
吴福祥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8
|
|
2
|
语气助词“吧”的情态解释 |
徐晶凝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3
|
|
3
|
语言类型学——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
金立鑫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1
|
|
4
|
标记理论述评 |
孟凡胜
滕延江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5 |
39
|
|
5
|
不同学派的“核心”概念之比较 |
陆丙甫
|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9
|
|
6
|
差比句语义指向类型比较研究 |
赵金铭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7
|
状态补语是汉语的显赫句法成分 |
陆丙甫
应学凤
张国华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3
|
|
8
|
壮语分类词的类型学性质 |
覃凤余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0
|
|
9
|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语言、思维与文化关系新探 |
李锡江
刘永兵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10
|
认知社会语言学前沿述评:趋势与特点 |
张天伟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11
|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对比研究 |
许余龙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12
|
国内外连动结构研究综述 |
彭国珍
杨晓东
赵逸亚
|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13
|
认知类型学:跨语言差异与共性的认知阐释 |
于秀金
金立鑫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2
|
|
14
|
20年来汉藏语系的语言类型学研究 |
戴庆厦
朱艳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15
|
类型学及其理论框架下的语言比较 |
李韧之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16
|
语言共性和个性在汉语双宾语构式二语习得中的体现 |
李昱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7
|
语言类型学和我国语言学研究 |
罗天华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7
|
|
18
|
语言类型学与国际中文教育 |
刘丹青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19
|
汉藏语言句末语气助词的蕴含共性 |
戴昭铭
董丽梅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20
|
从假设连词位置分布看“联系项居中原则” |
李思旭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