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学理解的层次性及其教学意义 |
于新华
杨之
|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38
|
|
2
|
“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 |
陈忠林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1
|
|
3
|
试论西方哲学中的“常识”概念 |
周晓亮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2004 |
19
|
|
4
|
高二学生利用语境线索猜测词义的研究报告 |
孙兵
周榕
|
《国外外语教学》
CSSCI
|
2005 |
22
|
|
5
|
“常识”与传统中国州县司法——从一个疑难案件(新会田坦案)展开的思考 |
李启成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6
|
也谈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和管理理论创新--向张静、罗文豪、宋继文、黄丹英请教 |
蔡玉麟
|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5
|
|
7
|
论语境科学定义的推导 |
徐默凡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8
|
|
8
|
三大法系违法性认识比较研究——我国刑法中违法性认识的另一种解读 |
陈世伟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2
|
|
9
|
论中国教育研究的实证转向 |
戚务念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3
|
|
10
|
常识、常理在司法中的运用 |
杨建军
|
《政法论丛》
|
2009 |
21
|
|
11
|
知识、常识和科学知识 |
李醒民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1
|
|
12
|
作为常识的新闻:重回新闻研究的知识之维 |
胡翼青
张婧妍
|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0
|
|
13
|
反思常识主义刑法观 |
温登平
|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14
|
法官判决的知识基础 |
方乐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15
|
面向常识的时间推理 |
徐晋晖
毛希平
刘桂霞
石纯一
|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4
|
|
16
|
论科学中的信念 |
肖广岭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
2000 |
6
|
|
17
|
教师的哲学诉求--兼论教师教育的路径问题 |
蔡春
卓进
麻健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18
|
大学的常识、传统与想象 |
王建华
|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19
|
利用数学是常识的精微化指导数学教与学 |
宁连华
涂荣豹
|
《数学教育学报》
|
2001 |
9
|
|
20
|
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 |
朱学勤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7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