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腥草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70
1
作者 熊大胜 席在星 邓应威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9-60,共2页
用鱼腥草 (Houttuyniacordata)提取物对几种常见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 ,结果表明 :鱼腥草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青霉菌、黑曲霉菌及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0 .2 5 %... 用鱼腥草 (Houttuyniacordata)提取物对几种常见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 ,结果表明 :鱼腥草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青霉菌、黑曲霉菌及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0 .2 5 %、1%、2 %、8%、8%、8% ,且耐高温短时的热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提取物 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中药 药理学 抑菌防腐剂
下载PDF
蟾酥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0
2
作者 陈瀛澜 郝艳艳 +3 位作者 郭夫江 卞雪莲 吴迎春 李医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79-2588,共10页
蟾酥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其化学成分复杂,临床用途较广。通过对蟾酥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已确定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蟾蜍内酯类、吲哚类生物碱、甾醇类等化合物。随着国内外对蟾酥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其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机制也日... 蟾酥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其化学成分复杂,临床用途较广。通过对蟾酥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已确定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蟾蜍内酯类、吲哚类生物碱、甾醇类等化合物。随着国内外对蟾酥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其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机制也日益清晰,主要被用于抗肿瘤、强心、抗菌、镇痛等方面,甚至用于局部麻醉,且治疗效果显著。对蟾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蟾酥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蟾蜍内酯 吲哚类生物碱 甾醇 抗肿瘤作用 强心作用 抗菌作用
原文传递
百里香精油的化学成分、抑菌作用、抗氧化活性及毒理学特性 被引量:71
3
作者 张有林 张润光 钟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88-1897,共10页
【目的】探索百里香精油(thyme essential oil)的化学组成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百里香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测定化学成分,研究抗氧化性、抑菌作用和毒理特性。【结果】百里香精油含有85种化学成分,且以... 【目的】探索百里香精油(thyme essential oil)的化学组成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百里香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测定化学成分,研究抗氧化性、抑菌作用和毒理特性。【结果】百里香精油含有85种化学成分,且以酚类物质为主。百里香精油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抗氧化能力高于维生素E,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啤酒酵母菌的抗菌性均表现为敏感型,但碱性条件和热处理降低其抑菌作用。【结论】经动物试验百里香精油属无毒型,可安全用作食品添加剂和化工香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精油 化学成分 抗氧化性 抑菌作用 毒理特性
下载PDF
竹叶提取物抑菌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黄文 王益 +1 位作者 胡筱波 尹军团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8-70,共3页
测定了竹叶提取物对食品常见污染菌的抑制效果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浓度、温度、pH值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竹叶提取物对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
关键词 污染菌 抑菌效果 竹叶提取物 食品 杀菌作用
下载PDF
花椒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抗菌实验 被引量:52
5
作者 弭向辉 龚祝南 +1 位作者 张卫明 张锡然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3-66,共4页
研究花椒 (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挥发油的抗菌作用 .超临界CO2 萃取法 (CO2 SFE)和乙醇回流法提取花椒挥发油及硅胶柱分离乙醇回流法所得挥发油 ,适当处理后共得到 8个样品 ,用滤纸片和试管法分别测定其抗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 (... 研究花椒 (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挥发油的抗菌作用 .超临界CO2 萃取法 (CO2 SFE)和乙醇回流法提取花椒挥发油及硅胶柱分离乙醇回流法所得挥发油 ,适当处理后共得到 8个样品 ,用滤纸片和试管法分别测定其抗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 (MIC) .结果表明 ,试验中 8个样品分别对 8种受试菌种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说明花椒挥发油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挥发油中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主要对真菌起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挥发油 抗菌 最低抑菌浓度(MIC)
下载PDF
16种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 被引量:60
6
作者 马越 特玉香 +2 位作者 杜平华 苏德模 胡昌勤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5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建立16种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 根据回收率试验结果,感冒清片、干柏鼻炎片、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清热颗粒和板兰根颗粒6种供试品试验菌的回... 目的:建立16种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 根据回收率试验结果,感冒清片、干柏鼻炎片、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清热颗粒和板兰根颗粒6种供试品试验菌的回收率试验均高于70%,证明无抑菌现象;热炎宁颗粒、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三七伤药片和双黄连口服液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但可通过稀释法消除抑菌作用;霍香正气滴丸、三黄片、清喉利咽颗粒、复方丹参片和牛黄解毒片的抑菌作用强, 必须采用离心集菌加薄膜过滤法才能彻底消除其抑菌作用。结论:感冒清片、干柏鼻炎片、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清热颗粒和板兰根颗粒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热炎宁颗粒、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三七伤药片和双黄连口服液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藿香正气滴九、三黄片、清喉利咽颗粒、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片按离心集菌加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限度 抑菌作用
下载PDF
紫花地丁的有效成分分析及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刘湘新 刘进辉 +2 位作者 刘自逵 周可炎 谭超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采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分析鉴定了紫花地丁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紫花地丁含有机酸、黄酮及其甙类、酚性成分、糖类、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皂甙、植物甾醇、鞣质等十种有效成分。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提取其抗菌有效成分——... 采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分析鉴定了紫花地丁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紫花地丁含有机酸、黄酮及其甙类、酚性成分、糖类、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皂甙、植物甾醇、鞣质等十种有效成分。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提取其抗菌有效成分———黄酮甙类及有机酸 ,用其对几种家畜常见病原微生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 ,结果表明 :紫花地丁所含黄酮甙类及有机酸对金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黄酮甙对各种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 (mm)分别为 3 6 85± 1 0 4、13 0 1± 0 5 5、12 42± 0 3 2、12 81± 1 0 4、16 83± 3 2 1;有机酸分别为 3 5 83± 1 76、12 77± 0 76、12 3 4± 0 77、11 5 2± 0 5 0、18 2 4± 3 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 有效成分 抗菌作用 有机溶剂提取法
下载PDF
植物精油对微生物的抑菌效果评估研究 被引量:47
8
作者 吴慧清 吴清平 +1 位作者 石立三 李程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3-86,共4页
本实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6538、枯草杆菌黑色变种(Bacillus subtilis)ATCC9372、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10231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ATCC16404)为指示菌,... 本实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6538、枯草杆菌黑色变种(Bacillus subtilis)ATCC9372、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10231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ATCC16404)为指示菌,采用纸片法和试管法评估了42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植物精油对真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杀效果好,其中有11种精油对5种指示菌的抑杀效果较好,由强至弱的顺序为:肉桂、百里香、柠檬草、香茅、香茅油、雪松、山鸡椒、天竺葵、桂皮油、芫荽、罗勒、山苍子油、欧薄荷、茴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抑菌效果 防腐剂 杀菌剂
下载PDF
板栗壳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李云雁 宋光森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1-64,共4页
 研究了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ume)壳的乙醇水溶液提取物对2种细菌、2种酵母菌和2种霉菌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板栗壳提取物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和可水解单宁;一定浓度的提取物对供试的大肠杆菌、枯草...  研究了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ume)壳的乙醇水溶液提取物对2种细菌、2种酵母菌和2种霉菌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板栗壳提取物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和可水解单宁;一定浓度的提取物对供试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赤酵母、黑曲霉和桔青霉等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上述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依次为3%、3%、0.5%、0.5%、2%和2%;热处理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无影响;提取物对食品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可以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进行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提取物 抑菌作用 黄酮 可水解单宁 防腐剂
下载PDF
马齿苋黄酮类物质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朱丹 牛广财 +1 位作者 孙希云 孟宪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共2页
研究了马齿苋黄酮类物质对几种常见微生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马齿苋黄酮类物质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青霉、毛霉、根霉、黑曲霉的抑菌效果不明显,对啤酒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无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大肠杆菌0... 研究了马齿苋黄酮类物质对几种常见微生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马齿苋黄酮类物质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青霉、毛霉、根霉、黑曲霉的抑菌效果不明显,对啤酒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无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大肠杆菌0.062 5%,枯草芽孢杆菌0.062 5%,金黄色葡萄球菌0.031 25%;热处理对马齿苋黄酮类物质的抑菌效果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黄酮类物质 抑菌作用
下载PDF
金银花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赵彦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65,共3页
对金银花叶提取物的抗菌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叶提取液对供试的几种主要危害食品卫生、安全和对临床医学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青霉、黑曲霉、黄曲霉和酿酒酵母等均... 对金银花叶提取物的抗菌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叶提取液对供试的几种主要危害食品卫生、安全和对临床医学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青霉、黑曲霉、黄曲霉和酿酒酵母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金银花叶中的黄酮类提取物对各敏感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125、62.5、250、1000、250、62.5、250和250μg/g;金银花叶中的绿原酸类提取物对各敏感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250、250、500、2000、500、125、500和500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叶 提取物 抑菌效果
下载PDF
茶油抑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蒋玲艳 王林果 欧熳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913-5914,共2页
[目的]研究茶油的抑菌性能及其对常见微生物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法研究茶油的抑菌能力;用气相色谱法对茶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简单的测定。[结果]茶油对细菌、霉菌和酵母均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目的]研究茶油的抑菌性能及其对常见微生物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法研究茶油的抑菌能力;用气相色谱法对茶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简单的测定。[结果]茶油对细菌、霉菌和酵母均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米曲霉、啤酒酵母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3%、4%、7%、3%、1%,其抑菌效果与100μg/ml的氨苄青霉素效果相当。茶油在pH值4~9的范围内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茶油溶液经80、100、121℃加热处理20 min后,茶油仍保持良好的抑菌效果。[结论]茶油对常见的微生物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且其抑菌能力几乎不受pH值影响,热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气相色谱 抑菌效果 热稳定性
下载PDF
鼠曲草提取物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潘明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6年第6期53-56,共4页
探讨了鼠曲草提取物对常见致病细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鼠曲草提取物对常见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抑制>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4cm,对沙门氏菌的抑... 探讨了鼠曲草提取物对常见致病细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鼠曲草提取物对常见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抑制>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4cm,对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2cm,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0c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0.95cm;其最小抑菌浓度为:金色葡萄球菌1.25%,沙门氏菌2.5%,大肠杆菌10%,枯草芽孢杆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曲草 黄酮类物质 抑菌作用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萧力争 银霞 +1 位作者 刘素纯 郭维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0-143,共4页
使用滤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二氢杨梅素对几种常见食品微生物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对细菌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对真菌抑制效果不明显;对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不超过1.76 g/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杀... 使用滤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二氢杨梅素对几种常见食品微生物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对细菌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对真菌抑制效果不明显;对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不超过1.76 g/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是1.76 g/L和0.88 g/L,对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高于3.52 g/L;抑菌活性在pH3~4的酸性环境中最强;二氢杨梅素在一定温度处理后仍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防腐剂 二氢杨梅素 滤纸片法 试管二倍稀释法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大蒜提取液及食醋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转琴 魏红 +2 位作者 曹雯 赵艳君 王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3,共5页
通过滤纸片法和液体培养比浊法对食醋、蒜醋提取液、蒜水提取液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食醋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低浓度(3.2×10-4)食醋无抑菌作用。蒜水提取液和蒜醋提取液对细菌、真菌都有较强... 通过滤纸片法和液体培养比浊法对食醋、蒜醋提取液、蒜水提取液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食醋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低浓度(3.2×10-4)食醋无抑菌作用。蒜水提取液和蒜醋提取液对细菌、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蒜醋提取液抑菌活性略逊于蒜水提取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蒜醋提取液 蒜水提取液 抑菌作用
下载PDF
蛹虫草发酵液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秦建春 李晓明 +2 位作者 张鞍灵 董艳红 高锦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2-406,共5页
对蛹虫草摇瓶发酵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了抗菌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细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北京棒状杆菌和霉菌中的绿色木霉、黄曲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菌... 对蛹虫草摇瓶发酵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了抗菌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细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北京棒状杆菌和霉菌中的绿色木霉、黄曲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菌中的马铃薯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灵杆菌和霉菌中的绿色木霉以及黄曲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提取物的抑菌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而水相则没有抑菌活性.蛹虫草发酵液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发酵液 抗菌作用
下载PDF
松针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初探 被引量:28
17
作者 徐丽珊 张萍华 张敏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
研究了马尾松、湿地松、黑松松针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青霉、曲霉的抑菌作用,以及不同pH值条件下松针粗提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松针粗提物对供试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枯草杆菌、曲... 研究了马尾松、湿地松、黑松松针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青霉、曲霉的抑菌作用,以及不同pH值条件下松针粗提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松针粗提物对供试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枯草杆菌、曲霉的抑菌作用最明显。此外,三种松针的水提液、醇提液的抗菌活性具有较宽的pH值范围(pH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 提取物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桑椹籽中黄酮的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及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国章 于华忠 +2 位作者 卜晓英 曹庸 饶力群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2期86-88,共3页
本文研究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桑椹籽中总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生产工艺优化的正交试验,并对萃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萃取率影响主次次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夹带剂用量。生产最优工艺条件为:... 本文研究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桑椹籽中总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生产工艺优化的正交试验,并对萃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萃取率影响主次次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夹带剂用量。生产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为50℃、CO2流量20kg/h、夹带剂料液比为1:4。萃取物色泽金黄、无异味,每100g萃取物含总黄酮苷类化合物67.63mg。萃取物对细菌和霉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超临界萃取 桑椹籽 总黄酮苷 抑菌作用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涛 余旭亚 韩本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35-1336,共2页
目的考察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G+和G-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打孔法和滴注法测定了白花蛇舌草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镰刀菌的抑菌作用。结果20%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绿脓杆菌的抑菌环直径为(18.86±0.56)mm... 目的考察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G+和G-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打孔法和滴注法测定了白花蛇舌草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镰刀菌的抑菌作用。结果20%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绿脓杆菌的抑菌环直径为(18.86±0.56)mm,大肠杆菌的为(12.78±0.44)mm;对4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0%,0.5%,0.25%,0.05%。结论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较革兰氏阳性菌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提取物 抑菌作用
下载PDF
红花油茶籽油的抑菌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邝婉湄 邓彩间 +3 位作者 林乔禹 张臻颖 张奕钊 吴雪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28,共4页
研究了红花油茶籽油对细菌、酵母菌、霉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其清除自由基和抗油脂氧化功效。结果表明,红花油茶籽油能很好地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对菜籽油和花生油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黄曲霉和啤酒酵母... 研究了红花油茶籽油对细菌、酵母菌、霉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其清除自由基和抗油脂氧化功效。结果表明,红花油茶籽油能很好地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对菜籽油和花生油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黄曲霉和啤酒酵母抑制效果明显,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3%、1%、1%,但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抑制作用较弱;红花油茶籽油的抑菌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对热稳定性良好;而pH的影响较为复杂,对大肠杆菌和黄曲霉的抑制效果与pH变化无关,但对啤酒酵母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以酸性条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油茶籽油 抑菌 自由基 油脂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