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3篇文章
< 1 2 2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海德格尔弗莱堡早期的“实行意义”谈其对历史的理解
1
作者 张兴娟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19年第1期130-151,共22页
一、历史理解危机下海德格尔的思想倾向在西方哲学传统上,历史是一个尴尬的议题,哲学与历史的矛盾由来已久:哲学追求普遍有效的真理,历史却处在一种经验性的、偶然的、无可预测的过程中。柏拉图认为哲学"不叙述历史"(1),亚里... 一、历史理解危机下海德格尔的思想倾向在西方哲学传统上,历史是一个尴尬的议题,哲学与历史的矛盾由来已久:哲学追求普遍有效的真理,历史却处在一种经验性的、偶然的、无可预测的过程中。柏拉图认为哲学"不叙述历史"(1),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真实",均出于历史的经验性与哲学探寻事物普遍性本质的倾向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实际性 狄尔泰 胡塞尔 弗莱堡 宗教现象学 对历史的理解
原文传递
施蒂纳对马克思的意义:自我意识的批判界限
2
作者 王利军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4-20,共7页
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直接促使了马克思重估费尔巴哈哲学的意义,而施蒂纳关于个体自由、"利己主义者的联盟"等思想启迪了马克思重新思考个体自由与共产主义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看到了施蒂纳理论中存在的矛盾:试图在... 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直接促使了马克思重估费尔巴哈哲学的意义,而施蒂纳关于个体自由、"利己主义者的联盟"等思想启迪了马克思重新思考个体自由与共产主义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看到了施蒂纳理论中存在的矛盾:试图在形而上学的范围内解构旧形而上学,即作为推翻旧形而上学之基础的"我"最终还是作为抽象的主体被固定下来了。在施蒂纳与费尔巴哈的对决中,马克思看到了自我意识的批判界限,找到了绝对主体的感性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施蒂纳 唯一者 形而上学 哲学革命
下载PDF
感恩的季节 感谢有你 被引量:1
3
作者 项耀汉 《中国高新区》 2011年第12期1-1,共1页
初冬的江城 深秋的思念意犹未尽
关键词 感谢 季节 感恩
下载PDF
人类理性之“根”和“翼”——论怀特海理性观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铭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83,共6页
近代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使人类理性空前凸显出来,但其抽象化发展却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和经济人的社会模式。怀特海在《理陛的功能》中把人类理性分为实践理性和思辨理性,并从自然进化和科学发展中考察了两者的功能。根据其机体... 近代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使人类理性空前凸显出来,但其抽象化发展却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和经济人的社会模式。怀特海在《理陛的功能》中把人类理性分为实践理性和思辨理性,并从自然进化和科学发展中考察了两者的功能。根据其机体宇宙论,可以将人类理性视为既内在于自然(理性之“根”)又超越于自然(理性之“翼”),从而揭示内在超越的理性对于人的现实存在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理性 理性观 怀特海 “根” 两个维度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进化 启蒙运动
原文传递
图像、表象与范畴——论胡塞尔的直观对象 被引量:5
5
作者 高秉江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87,共6页
无需前提保证的意识直观是现象学和所有意识哲学的方法论基石。胡塞尔说:“没有任何我们可以想象的理论会误导我们理解这一条所有原则的原则,即每一种原初材料的直观都是知识的合法源泉。”(Husserl,1931,P.92.下引胡塞尔外文文... 无需前提保证的意识直观是现象学和所有意识哲学的方法论基石。胡塞尔说:“没有任何我们可以想象的理论会误导我们理解这一条所有原则的原则,即每一种原初材料的直观都是知识的合法源泉。”(Husserl,1931,P.92.下引胡塞尔外文文献仅注年份和页码)直观的对象可能是图像、表象和范畴意义。而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卷中态度鲜明地反驳心理主义的意义图像论,进而对布伦塔诺的表象奠基论进行了评述和补正,最终对范畴联结的意义直观作为现象学的基础加以了明确的肯定。协调这种矛盾过渡的逻辑关键点在于理解表象中渗透着“质性”的范畴和意义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图像论 范畴 表象 《逻辑研究》 意识哲学 外文文献 心理主义
原文传递
论詹姆士·奥康纳的“自然维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的出发点
6
作者 朱宏 杨慧民 《延边党校学报》 2013年第3期22-24,共3页
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生态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詹姆斯.奥康纳作为其代表人物,提出了"自然维度"以及"文化维度"引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念,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自然观,并在此基础上... 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生态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詹姆斯.奥康纳作为其代表人物,提出了"自然维度"以及"文化维度"引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念,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自然观,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历史唯物主义。本文主要从"自然维度"视角出发,阐释了它作为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的重要地位,以及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的立足点的概括,论述了此理论的内涵、内容以及当今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自然维度 出发点
原文传递
海德格尔“间隙”处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惠帅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07-109,共3页
"Riss"、"Spielraum"、"Zwischen"是海德格尔后期哲学中经常出现且非常关键的词语,它们虽各有其义,但不仅从表面意义上看有相似之处,更是在海德格尔后期哲学思想中一气相通。它们在海德格尔阐述思想时往... "Riss"、"Spielraum"、"Zwischen"是海德格尔后期哲学中经常出现且非常关键的词语,它们虽各有其义,但不仅从表面意义上看有相似之处,更是在海德格尔后期哲学思想中一气相通。它们在海德格尔阐述思想时往往是其在通向"Ereignis"之途中的最后一个"逗留"之地。不管是"世界"与"大地"的"争执",还是"Logos"与"Physis"中的聚集与弥合以及天地"之间"的"维度"都涌流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对生之"间隙",这对理解海德格尔的哲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间隙 美学
下载PDF
教育与语言 被引量:1
8
作者 雅斯贝尔斯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16年第12期69-70,共2页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1969).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性和自由。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语言 教育 存在主义 精神病学 内在自我 自我分析 哲学家
原文传递
卡西尔对文化悲观论的批判
9
作者 李恩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20,共5页
西方社会自近代以来,在理性主义精神影响下,一方面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另一方面又弥漫着一种强烈的文化悲观论,而这种文化悲观论恰恰又与理性主义精神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现代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论证了文化与自然是辩证关系,对人... 西方社会自近代以来,在理性主义精神影响下,一方面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另一方面又弥漫着一种强烈的文化悲观论,而这种文化悲观论恰恰又与理性主义精神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现代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论证了文化与自然是辩证关系,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辩证的批判和考察,从而得出了人类的文化是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乐观主义结论,有力地批判了文化悲观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西尔 文化悲观论 文化发展
下载PDF
让儿童诗意地栖居于百草园——在生存美学与人类学视阈下关注儿童的成长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文绩 华艳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9期155-156,共2页
当代城市儿童因生存环境的改变,逐渐疏离了大自然,其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人们所意识到的状况。由于远离大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又不被人们所注意,导致了儿童的认知能力下降和幸福感降低。从生存美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现代社会对儿童的... 当代城市儿童因生存环境的改变,逐渐疏离了大自然,其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人们所意识到的状况。由于远离大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又不被人们所注意,导致了儿童的认知能力下降和幸福感降低。从生存美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现代社会对儿童的束缚,呼吁广大教育者、家长和全社会充分重视儿童远离大自然这一问题,让儿童诗意地栖居于百草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大自然 百草园
下载PDF
阿伦特的现象学人学观
11
作者 高燕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2-133,共2页
阿伦特的政治思想直接来源于对欧洲现代性危机的思考,并在对人的研究上采用了现象学的方法,在继承和批判海德格尔的基础上提出了她自己的现象学人学观,为人的尊严和权利的讨论开启了一条新的可能的道路。
关键词 行动 基础存在论 现代性
原文传递
海德格尔“在世”学说对解决环境危机的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毓书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海德格尔的“在世”学说勾勒了自然存在物的因缘整体性,揭示了万物相互关联的原理,指出人类的使命不是成为存在者的主人,而是成为存在者显现自身价值的“疏明域”。海德格尔论证了人类必须为环境负责,因为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不同。人类... 海德格尔的“在世”学说勾勒了自然存在物的因缘整体性,揭示了万物相互关联的原理,指出人类的使命不是成为存在者的主人,而是成为存在者显现自身价值的“疏明域”。海德格尔论证了人类必须为环境负责,因为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不同。人类能出于自身意志以开放的方式破坏自然环境,这与动物出于生存本能而破坏自然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在世”学说意味着人类要意识到自身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休戚与共,因而人类应以“非主宰性”的视角与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动物,乃至整个自然界相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危机 海德格尔 在世 因缘整体性 澄明
下载PDF
存在·理解·言说——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
13
作者 陈祥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22-26,共5页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不仅开了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先河,而且对当代哲学解释学作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来,他的本体论解释学愈来愈受到学术界重视.解释学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革命性的转变,即从古典解释学到一般解释学的转变,再到本体解...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不仅开了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先河,而且对当代哲学解释学作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来,他的本体论解释学愈来愈受到学术界重视.解释学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革命性的转变,即从古典解释学到一般解释学的转变,再到本体解释学的转变.第二次转变从海德格尔开始,而由伽达默尔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本体论 《存在与时间》 解释学 《艺术作品的本源》 荷尔德林 本体解释 存在主义哲学 第二次转变 语言的本质
原文传递
胡塞尔和弗雷格同异说──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的一个尝试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耘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4-78,41,共6页
本文尝试以个案研究的方式为比较现代西方哲学的两个主要派别作一努力。历史表明,现象学和分析哲学的兴起具有共同的逻辑哲学背景。在对心理主义的批判中,胡塞尔和弗雷格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一致和默契:即对逻辑学对象的观念实在主义理... 本文尝试以个案研究的方式为比较现代西方哲学的两个主要派别作一努力。历史表明,现象学和分析哲学的兴起具有共同的逻辑哲学背景。在对心理主义的批判中,胡塞尔和弗雷格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一致和默契:即对逻辑学对象的观念实在主义理解,对纯粹逻辑学及与之相关的认识论的设想等。本文辨析了这种一致的基础和意义,并同时考察了两位思想家的最终分歧,并将问题引向了更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雷格 胡塞尔 现代西方哲学 现象学 认识论 反心理主义 纯粹逻辑学 普遍者 分析哲学 语言哲学
下载PDF
探讨可能世界的方式——保尔·费耶阿本德与卡尔·波普之比较
15
作者 李春泰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4-95,共2页
P K 费耶阿本德 (PaulKarlFeyerabend ,192 4 - 1994 )是西方科学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 ,他与波普、拉卡托斯、库恩一起被欧美哲学界称为“科学哲学四大巨头”。他的哲学受到罗蒂等著名哲学家的高度评价 ,也受到了拉卡托斯、劳丹等人的... P K 费耶阿本德 (PaulKarlFeyerabend ,192 4 - 1994 )是西方科学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 ,他与波普、拉卡托斯、库恩一起被欧美哲学界称为“科学哲学四大巨头”。他的哲学受到罗蒂等著名哲学家的高度评价 ,也受到了拉卡托斯、劳丹等人的激烈的批评。你可以批评他 ,但不能绕过他 ,他的哲学在我国哲学界的影响也很大 ,今年是他诞辰 80周年、逝世 10周年 ,下面发表的一组文章既是对他的纪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耶阿本德 可能世界 感谢 西方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 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内能 观念
下载PDF
诗歌翻译:得失之间的审美探求——读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诗歌与翻译》 被引量:3
16
作者 倪诗锋 《外语与翻译》 2006年第4期46-52,共7页
本文借助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诗歌与翻译》,重新领悟诗歌翻译。诗歌翻译中的“得”与“失”都是不容争辩的客观存在。“失”的存在从根本上的确否定了诗歌翻译的绝对性。而作为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的文学创作方式的媒介... 本文借助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诗歌与翻译》,重新领悟诗歌翻译。诗歌翻译中的“得”与“失”都是不容争辩的客观存在。“失”的存在从根本上的确否定了诗歌翻译的绝对性。而作为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的文学创作方式的媒介,诗歌翻译中的“得”更为我们所企望。诗歌翻译俨然就是一种摆渡在“得”“失”之间的审美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审美探求
下载PDF
海德格尔与政治
17
作者 曾裕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7-32,共6页
海德格尔与政治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发生过所谓的"海德格尔事件"。这个事件必然引发一种反思,即海德格尔效忠于纳粹的行为是否存在哲学思想方面的原因。本文认为,海德格尔向纳粹的输诚行为存在着思想方面的... 海德格尔与政治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发生过所谓的"海德格尔事件"。这个事件必然引发一种反思,即海德格尔效忠于纳粹的行为是否存在哲学思想方面的原因。本文认为,海德格尔向纳粹的输诚行为存在着思想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缺乏必要的价值关怀。海德格尔试图绕开政治哲学这一环节,直指"政治的本真性"。结果取消了正当的与邪恶的政治赖以区分的基础,致使他的存在哲学无法真正开启一条通向伦理政治之实践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政治 纳粹
下载PDF
论波普尔的“历史意义”问题
18
作者 谭扬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5,共5页
波普尔看到了历史描述的选择性和历史解释的多样性,提出"历史无意义"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由于片面强调历史认识的能动性,他否定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由于片面强调历史解释的相对性,他否定了历史认识的普遍性,进而否定... 波普尔看到了历史描述的选择性和历史解释的多样性,提出"历史无意义"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由于片面强调历史认识的能动性,他否定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由于片面强调历史解释的相对性,他否定了历史认识的普遍性,进而否定历史意义的存在。波普尔在这个问题上的偏颇之处在于,他忽略了"没有主体的能动性就没有历史认识"和"能动的认识始终是对客体的反映"之间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波普尔 历史意义 历史认识的能动性
下载PDF
解读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中的三个区分和八种样式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彦明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6-59,共4页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作为当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前后哲学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对传统哲学的批判,这种批判最后集中于他对私人语言的驳斥。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的三种区分和八种样式的解读,笔者认为:在对私人语言...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作为当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前后哲学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对传统哲学的批判,这种批判最后集中于他对私人语言的驳斥。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的三种区分和八种样式的解读,笔者认为:在对私人语言进行定义的方式中,前提性地蕴含了一种身心二元论的语言观:在这种二元论中,语言的作用就是指称对象,它起了一种奇妙的沟通两个平行世界的中介作用;在这样的框架里,"理解"一词的意思也必定是二元论的——说话人的语言在听者的心灵里引起的意义应当与说话人心里的意义一致;也只有在这种二元论式的"理解"意义上,在语言样式H(即维特根斯坦所定义的那种私人语言)中,由于语言指称对象是私人的内在感受——是严格私人的,而且独自使用该语言,这种语言才逻辑地蕴含了"另一个人不可能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分析哲学 私人语言
下载PDF
交往行为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5-50,共6页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交往行为是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取向的行为,它同时也是一种语言学意义上的言语行为。它蕴含交往理性于其中,使互主体性得到彰显,为理解"实然"与"应然"这一经典哲学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交往...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交往行为是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取向的行为,它同时也是一种语言学意义上的言语行为。它蕴含交往理性于其中,使互主体性得到彰显,为理解"实然"与"应然"这一经典哲学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交往行为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可以使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得以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 交往理性 互主体性 实然 应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