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光束积分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殷智勇 汪岳峰 +3 位作者 文武 杨晓杰 雷呈强 强继平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9-35,共7页
为了提升高功率固体激光器抽运光束的均匀性,研究了成像型和非成像型光束积分系统光束匀化机理。从光斑尺寸、最大入射角及光斑均匀性三个方面,详细对比了两种积分系统的性能特点。分析表明,成像型光束积分系统不但具有更好的匀化效果,... 为了提升高功率固体激光器抽运光束的均匀性,研究了成像型和非成像型光束积分系统光束匀化机理。从光斑尺寸、最大入射角及光斑均匀性三个方面,详细对比了两种积分系统的性能特点。分析表明,成像型光束积分系统不但具有更好的匀化效果,相比非成像型还降低了对半导体激光器(LD)光束准直的要求,并且可调整微透镜阵列间距实现光斑尺寸的改变,拓展了系统应用范围。经实验测试,在照明范围内LD阵列光束经成像型积分系统后光斑不均匀性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均匀化 高斯光束 相干光
原文传递
靶场适用的光电经纬仪光轴平行性检测 被引量:17
2
作者 文武 刘培正 +2 位作者 唐自力 张三喜 胡秋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70-1677,共8页
针对可换负载式光电经纬仪更换成像探测组件后的光轴平行性检测,提出了一种靶场适用的光电经纬仪光轴平行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正倒镜状态下拍摄方位标,结合经纬仪角度测量结果和方位标距离测量结果计算方位标十字丝中心在成像坐标系下... 针对可换负载式光电经纬仪更换成像探测组件后的光轴平行性检测,提出了一种靶场适用的光电经纬仪光轴平行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正倒镜状态下拍摄方位标,结合经纬仪角度测量结果和方位标距离测量结果计算方位标十字丝中心在成像坐标系下的坐标,通过基于坐标变换推导的光轴平行性检测公式计算成像光轴相对理想照准光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光轴平行性的检测。对该方法的检测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像系统投影中心坐标测量误差和距离测量误差对光轴平行性检测误差随着方位标距离增大而减小,当方位标距离为1 km、坐标测量误差为1 cm时,坐标测量误差和距离测量误差对平行性检测精度的影响约为0.01 mrad;当方位标距离足够远时,平行性检测精度与成像系统的角度测量误差相当,能够满足靶场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经纬仪 光轴平行性 靶场检测 方位标
下载PDF
复眼透镜在激光二极管阵列光束整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文武 汪岳峰 +2 位作者 黄峰 殷智勇 赵诚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2,共5页
在回顾复眼透镜对单光束光源的均匀化机制基础上,分析了复眼透镜对激光二极管(LD)阵列光源的光束均匀化机制。即对子光束分割叠加破坏相似性,对所有分割叠加后的子光斑进行叠加获得均匀性。在此基础上,以抽运薄片或者板条激光器需要高... 在回顾复眼透镜对单光束光源的均匀化机制基础上,分析了复眼透镜对激光二极管(LD)阵列光源的光束均匀化机制。即对子光束分割叠加破坏相似性,对所有分割叠加后的子光斑进行叠加获得均匀性。在此基础上,以抽运薄片或者板条激光器需要高功率密度的均匀抽运光为需求,设计了基于复眼透镜的LD阵列光束整形系统,并给出了其中复眼透镜和积分透镜这两个关键部件的结构形式和相关参数。最后根据所设计的复眼透镜LD光束整形系统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光路并测试了整形后光斑不均匀性,测试表明不均匀性为9.8%,验证了对复眼透镜LD阵列光束整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复眼透镜 光束整形 抽运
原文传递
基于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运动小目标测距测速系统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芳华 贺岩 +7 位作者 罗远 文武 曹丽君 李琳琳 李凯鹏 陈勇强 郭守川 陈卫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86-194,共9页
针对运动小目标的测距需求,设计一种适用于运动小目标高速测距的小型化激光雷达系统,测距系统采用光子计数技术,可以减小对激光单脉冲能量和望远镜口径的需求,降低系统的体积、质量和功耗,并基于光纤激光器高重频的特点实现高速率的测... 针对运动小目标的测距需求,设计一种适用于运动小目标高速测距的小型化激光雷达系统,测距系统采用光子计数技术,可以减小对激光单脉冲能量和望远镜口径的需求,降低系统的体积、质量和功耗,并基于光纤激光器高重频的特点实现高速率的测距。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大气能见度为7 km的环境下,该激光测距系统对反射的截面积为0.1 m^(2)和反射率为0.6的小目标,最大作用距离可达5446.3 m,测距准确度为0.161 m。将测距系统安装在经纬仪平台上,可以实现对运动无人机的跟踪和测距,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实时获得目标的距离和速度,测距偏差在0.11 m以内,速度偏差在0.5 m/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激光测距 光子计数 激光雷达 无迹卡尔曼滤波
原文传递
基于微透镜阵列光束均匀化的傅里叶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殷智勇 汪岳峰 +4 位作者 文武 黄峰 强继平 雷呈强 张琳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为了提高高功率固体激光器泵浦光束的均匀性,分析了成像型和衍射型微透镜阵列匀化光束的基本原理,基于菲涅尔衍射和傅里叶变换公式,推导出了微透镜阵列焦平面上光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比较了两种光束微透镜阵列对光束匀化的效果。同时,... 为了提高高功率固体激光器泵浦光束的均匀性,分析了成像型和衍射型微透镜阵列匀化光束的基本原理,基于菲涅尔衍射和傅里叶变换公式,推导出了微透镜阵列焦平面上光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比较了两种光束微透镜阵列对光束匀化的效果。同时,研究了成像型微透镜阵列子透镜的相对孔径及微透镜阵列间距对光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像型微透镜阵列具有更好地匀化效果,且子透镜孔径是影响光束均匀性最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镜阵列 光束均匀化 傅里叶变换 相对孔径
下载PDF
基于热电制冷的高性能温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殷智勇 汪岳峰 +3 位作者 李刚 张琳琳 文武 张强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6-1297,1306,共3页
设计一种基于热电制冷器(TEC)的温度控制系统;介绍了实际的温度控制电路及测温电路,并优化了热电制冷器的驱动电路;运用PID增量型控制算法,实现了VO2薄膜的自动恒温;根据科恩-库恩(Cohn-Coon)公式,对温控系统建模,系统地分析了控制算法... 设计一种基于热电制冷器(TEC)的温度控制系统;介绍了实际的温度控制电路及测温电路,并优化了热电制冷器的驱动电路;运用PID增量型控制算法,实现了VO2薄膜的自动恒温;根据科恩-库恩(Cohn-Coon)公式,对温控系统建模,系统地分析了控制算法和工作电流对温控的影响;经反复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恒温,且低成本、集成度高、稳定性好、可扩展性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尔贴效应 热电制冷器 温度相变 一阶惯性滞后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文武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61-62,共2页
随着高校不断扩大,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同时高校改革本身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要确保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顺利而有效的开展,就须对辅导员进行科学而正确的角色定位.针对高校辅导员目前的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不断扩大,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同时高校改革本身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要确保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顺利而有效的开展,就须对辅导员进行科学而正确的角色定位.针对高校辅导员目前的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论述其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角色定位 现状分析 对策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双端抽运高功率高光束质量Z型折叠腔Nd:YVO_4激光器 被引量:7
8
作者 侯军燕 舒仕江 +3 位作者 汪岳峰 陈卫标 黄峰 文武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99-2305,共7页
在高功率激光二极管(LD)抽运条件下,固体增益介质的热透镜效应是优化激光谐振腔系统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带尾纤耦合输出的激光二极管和整形聚焦透镜组组合抽运Nd:YVO4晶体,用稳腔法测量了激光晶体的等效热焦距。利用LAS-CAD... 在高功率激光二极管(LD)抽运条件下,固体增益介质的热透镜效应是优化激光谐振腔系统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带尾纤耦合输出的激光二极管和整形聚焦透镜组组合抽运Nd:YVO4晶体,用稳腔法测量了激光晶体的等效热焦距。利用LAS-CAD软件模拟了三种热稳腔结构在所测等效热焦距下的模式分布,对LD双端抽运Nd:YVO4激光器Z字型谐振腔进行优化设计后,实验选定后腔镜曲率半径R1=300mm,输出镜曲率半径R2=100mm,腔长Ltotal=280mm,耦合输出镜透射率T=50%。当输入61W抽运功率时,激光最高输出功率达21.3W,光束质量因子M2<1.41,所得激光器输出结果与理论预期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LD双端面抽运 ND:YVO4晶体 热焦距测量 热效应补偿
原文传递
多孔径光束积分激光匀束器理论与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峰 文武 +2 位作者 汪岳峰 尚浩 郭双飞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7,共4页
分析了多孔径光束积分匀束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理论,分别设计了衍射型和成像型微透镜阵列激光匀束器,将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光线追迹的结果表明,当微透镜阵列的菲涅尔数较大时,两种匀束器都能获得良好的匀束效果,而成像型能比前者... 分析了多孔径光束积分匀束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理论,分别设计了衍射型和成像型微透镜阵列激光匀束器,将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光线追迹的结果表明,当微透镜阵列的菲涅尔数较大时,两种匀束器都能获得良好的匀束效果,而成像型能比前者提供更好的光束均匀性和边缘坡度。此外,入射光的准直性能会影响匀束效果,当入射光发散角较大,超过微透镜数值孔径时会导致像面光斑出现明显旁瓣,无法实现正常的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束整形 激光匀束器 多孔径光束积分器 微透镜阵列
下载PDF
微透镜变化对半导体激光器光束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殷智勇 汪岳峰 +4 位作者 尹韶云 杜春雷 文武 王军阵 白慧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56-2560,共5页
为了实现高均匀性的半导体激光器泵浦光源,研究了成像型光束积分器中微透镜的变化对泵浦光均匀性的影响。详细讨论了微透镜数值孔径与入射光束的角度匹配的问题。推导了高斯光束经成像型光束积分器的光场分布模型,分析了微透镜的边缘衍... 为了实现高均匀性的半导体激光器泵浦光源,研究了成像型光束积分器中微透镜的变化对泵浦光均匀性的影响。详细讨论了微透镜数值孔径与入射光束的角度匹配的问题。推导了高斯光束经成像型光束积分器的光场分布模型,分析了微透镜的边缘衍射对光斑均匀性的影响,明确了微透镜孔径大小的取值范围,并利用ZEMAX进行了系统仿真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成像型光束积分器实现了不均匀性为8.11%的矩形光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光束整形 边缘衍射 微透镜阵列 成像型光束积分器
下载PDF
低效成过熟林的改造与更新研究——以辽宁柳河林场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敏杰 石小宁 +4 位作者 宋华军 张杰 王小春 赵玉梅 文武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12期12-13,19,共3页
在探讨现存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低产、低质、低效林的范畴和层次关系,并界定了低效林的概念;分析了林场低效成过熟林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改造方法和具体技术措施。
关键词 低效林 成过熟林 改造 更新
下载PDF
像差对复眼透镜光束整形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文武 汪岳峰 +2 位作者 黄峰 赵诚 侯军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36,共5页
复眼透镜在均匀照明中应用广泛,但是在大像差系统中其均匀性和能量利用率等性能会大大下降。通过对复眼透镜光束整形系统的成像假设,将其分解为若干子成像系统的组合,并讨论了像差及其表现对整形性能的影响。认为在像差表现中边缘点扩... 复眼透镜在均匀照明中应用广泛,但是在大像差系统中其均匀性和能量利用率等性能会大大下降。通过对复眼透镜光束整形系统的成像假设,将其分解为若干子成像系统的组合,并讨论了像差及其表现对整形性能的影响。认为在像差表现中边缘点扩散、像面畸变、子孔径成像位置偏离对复眼透镜整形性能影响较大,而内部点扩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其整形性能。通过具体实例,控制对复眼透镜性能影响较大的像差表现而放宽影响较小的像差表现,优化设计以两个普通球面镜而不是通常采用的傅里叶透镜作为积分透镜的大像差复眼透镜整形系统,验证了该成像分析方法及其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照明光学 像差 复眼透镜 均匀照明
原文传递
应用多孔径光束积分原理的LD端面抽运耦合系统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峰 文武 +3 位作者 侯军燕 郭双飞 汪岳峰 董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7-441,46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多孔径光束积分原理的新型LD端面抽运耦合系统。这种耦合系统将LD堆栈的入射光束分成许多细子光束,并通过会聚透镜聚焦在激光介质的抽运面上,得到高均匀性、高功率密度的抽运光斑。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并根据近轴矩阵光... 提出了一种应用多孔径光束积分原理的新型LD端面抽运耦合系统。这种耦合系统将LD堆栈的入射光束分成许多细子光束,并通过会聚透镜聚焦在激光介质的抽运面上,得到高均匀性、高功率密度的抽运光斑。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并根据近轴矩阵光学ABCD定律推导了抽运光斑的发散角分布。针对5吧条的堆栈进行了耦合系统的具体设计,非序列光线追迹的结果表明:在抽运区域内获得均匀性良好的抽运光斑,快轴方向上的不均匀性(峰-谷值)小于3%,慢轴方向上的不均匀性小于6%,快慢轴方向的发散角分别为12°和16°,与传统的波导管方法相比,其结构更加紧凑灵活,同时能将抽运光束发散角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抽运耦合系统 光束整形 微透镜阵列 光学系统设计 光线追迹
下载PDF
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抽运耦合技术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雷呈强 汪岳峰 +3 位作者 黄峰 侯军燕 文武 殷智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5-733,共9页
综述了目前获得高功率激光输出的板条、薄片激光器以及运行于热容模式固体激光器抽运耦合方式的进展,分析了这几种固体激光器的抽运耦合技术路径,比较了各类抽运耦合方式在克服热效应方面的优缺点,展望了固体激光器抽运耦合技术的发展... 综述了目前获得高功率激光输出的板条、薄片激光器以及运行于热容模式固体激光器抽运耦合方式的进展,分析了这几种固体激光器的抽运耦合技术路径,比较了各类抽运耦合方式在克服热效应方面的优缺点,展望了固体激光器抽运耦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 抽运耦合 板条激光器 薄片激光器 热容激光器
下载PDF
基于镜像分析的空心导管光束整形原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文武 汪岳峰 黄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56-1759,共4页
基于镜像原理,对空心导管LD面阵光束整形的原理和输出光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LD面阵光束经过空心导管后的光强分布进行了仿真.发现空心导管将LD不同角度范围的光束进行分割,并在出射面内叠加的光束整形原理.通过仿真得出由于发散角... 基于镜像原理,对空心导管LD面阵光束整形的原理和输出光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LD面阵光束经过空心导管后的光强分布进行了仿真.发现空心导管将LD不同角度范围的光束进行分割,并在出射面内叠加的光束整形原理.通过仿真得出由于发散角较大以及各分割角度范围光束角度不连续,使出射面上的平顶光束发生畸变,只适于泵浦薄激光介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空心导管 镜像分析 光束整形
下载PDF
枣庄市沿运河经济带旅游产业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武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1-292,共2页
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对枣庄沿运河经济带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为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旅游产业 SWOT 战略 枣庄市 沿运河经济带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经纬仪运动参数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佳 文武 《自动化与仪表》 2021年第2期64-68,共5页
通过建立经纬仪的仿真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经纬仪伺服控制系统的闭环参数整定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进行仿真建模的前提是需要大量的经纬仪运动样本数据,因此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经纬仪运动参数采集系统。通过由直流电源、... 通过建立经纬仪的仿真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经纬仪伺服控制系统的闭环参数整定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进行仿真建模的前提是需要大量的经纬仪运动样本数据,因此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经纬仪运动参数采集系统。通过由直流电源、多功能I/O设备、继电器以及总线通讯设备等组成的硬件平台,结合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的测控软件能够实现对经纬仪运动参数的同步、准确采集,为经纬仪的精确建模提供样本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纬仪 LABVIEW 运动控制 测控系统
下载PDF
隧道衬砌施工方案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文武 《隧道建设》 2005年第6期42-43,46,共3页
比较分析了用于隧道衬砌的全液压模板台车和简易衬砌台车的施工方法、设备配置、洞内布置、劳动力配置、工序循环时间等情况,最后对两者不同的使用条件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全液压模板台车 简易衬砌台车 隧道衬砌
下载PDF
双光路合成系统光束耦合精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强 汪岳峰 +3 位作者 雷呈强 文武 黄峰 殷智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5-1059,共5页
为了增加激光干扰系统对抗光电装备的种类,提出了一种高脉冲能量高重复频率混合型激光干扰方法,并介绍了这种激光干扰方法的核心部分-双光路合成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双光路合成系统中激光发散角、光束传输距离和岀射面处... 为了增加激光干扰系统对抗光电装备的种类,提出了一种高脉冲能量高重复频率混合型激光干扰方法,并介绍了这种激光干扰方法的核心部分-双光路合成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双光路合成系统中激光发散角、光束传输距离和岀射面处光斑中心距离等重要参数与远场光束耦合精度的关系。利用ZEMAX软件对双光路合成系统进行了仿真,将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这种理论分析方法的可行性。这一结果为双光路合成系统中重要参数值的设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合成 ZEMAX软件 高重频 高脉冲能量
下载PDF
混合频率激光干扰CCD探测器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强 汪岳峰 +5 位作者 韩玉东 段欣涛 董伟 黄明冀 殷智勇 文武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7-792,共6页
激光辐照CCD图像探测器时可造成对探测器的干扰和破坏,为了增强激光对CCD探测器的损伤效果,提出了一种混合频率激光干扰方法,这种方法是将高重频激光和低重频激光耦合,使其同时作用于CCD探测器。基于热传导和热弹性力学的基本关系式建... 激光辐照CCD图像探测器时可造成对探测器的干扰和破坏,为了增强激光对CCD探测器的损伤效果,提出了一种混合频率激光干扰方法,这种方法是将高重频激光和低重频激光耦合,使其同时作用于CCD探测器。基于热传导和热弹性力学的基本关系式建立了混合频率激光辐照CCD探测器遮光铝膜层的热力耦合数学物理模型,对热传导方程和应力平衡方程进行半解析求解,计算得到不同工作模式的激光辐照CCD探测器的遮光铝膜层的瞬态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并通过数值仿真定量地比较了不同工作模式激光光源对CCD的损伤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高重频激光和低重频激光单独作用探测器的情况,混合频率激光将会对CCD产生更加严重的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破坏 CCD 损伤机理 温度场 热应力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