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临床应用和意义 被引量:288
1
作者 学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95-197,共3页
关键词 危重疾病 严重程度评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文版《危重疾病评分系统》计算机软件 被引量:84
2
作者 学成 胡宁利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危重疾病评分 评分系统 计算机软件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复苏的争议——是充分-限制性液体复苏还是复温低温复苏 被引量:49
3
作者 学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27-329,共3页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复温-低温复苏 充分-限制性液体复苏
下载PDF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工具演变发展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4
作者 学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创伤 严重程度 临床应用 评价方法
下载PDF
手术风险预测方法解读 被引量:22
5
作者 学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46-749,共4页
关键词 风险预测 围手术期 解读 医学技术水平 并发症发生率 术前评估 生理状况 医护质量
原文传递
利用思维导图编写临床教案探讨 被引量:21
6
作者 学成 文晓兵 +2 位作者 王增慧 张玉景 毛学飞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3年第11期1151-1154,共4页
采用思维导图编制临床医学教案,运用图文将课目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形表现出来,简洁流畅,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容易理解和掌握。以“气胸和出血性休克”为例,陈述教案制作方法。思维导图应用和操作极其简单,很... 采用思维导图编制临床医学教案,运用图文将课目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形表现出来,简洁流畅,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容易理解和掌握。以“气胸和出血性休克”为例,陈述教案制作方法。思维导图应用和操作极其简单,很适合医学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教案 思维导图
原文传递
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闭环靶控输注麻醉的可行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学成 张育才 +5 位作者 胡宁利 徐德朋 又晓兵 李敏 崔世兵 杨福龙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32-633,共2页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与其它阿片类镇痛药相比,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适合靶控输注(TCI)给药[1,2].异丙酚是广泛使用的镇静药,常采用TCI给药.异丙酚以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为反馈指标行闭环控制给药(CLTCI)已成为较...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与其它阿片类镇痛药相比,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适合靶控输注(TCI)给药[1,2].异丙酚是广泛使用的镇静药,常采用TCI给药.异丙酚以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为反馈指标行闭环控制给药(CLTCI)已成为较成熟技术,而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CLTCI是否可行尚无定论.本研究拟探讨以BIS、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为反馈指标行瑞芬太尼和异丙酚CLTCI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联合 给药 阿片类镇痛药 麻醉 反馈 指标 技术
原文传递
关于危重疾病评分的答疑 被引量:19
8
作者 学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97-199,共3页
关键词 急危重症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下载PDF
医院药占比控制体会 被引量:20
9
作者 余波 学成 张玉西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1年第1期80-81,共2页
为适应医院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医院领导机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医院管理,强化内涵建设,调整收入结构,通过系列措施控制药占比,减少不合理用药等不当开支,
关键词 合理用药 药占比 药品监管
下载PDF
两种试剂检测抗-HCV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7
10
作者 姚仁南 陈复兴 +3 位作者 黄晓静 赵勤 张赞 学成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9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提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出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方法应用两个厂家抗-HCV ELISA试剂(试剂1、2)检测本院2006年1~12月间2516份输血、手术前住院患者血清标本。再将试剂1、2均阳性的血清标本28份、仅试剂1阳性的15份和仅试... 目的提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出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方法应用两个厂家抗-HCV ELISA试剂(试剂1、2)检测本院2006年1~12月间2516份输血、手术前住院患者血清标本。再将试剂1、2均阳性的血清标本28份、仅试剂1阳性的15份和仅试剂2阳性的17份血清标本进行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试剂1、2抗-HCV均阳性28份标本的RT-PCR结果均阳性,仅试剂1抗-HCV阳性的15份标本中2份阳性,试剂2抗-HCV阳性的17份标本中3份阳性;仅试剂1或2抗-HCV阳性的32份血清标本中,HCV RNA RT-PCR检测阳性率为15.63%。结论采用双试剂检测能提高抗-HCV的检出率和结果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
下载PDF
急诊室创伤患者创伤评分与并发症和救治的关系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俊 学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急诊室用创伤评分(TS)在创伤患者快速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TS对1826例创伤患者进入和离开急诊室时的创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实施影像等检查和救治。结果 TS分值定为1~16分。分值越低表示伤情越重。1826例创伤患者入... 目的 探讨急诊室用创伤评分(TS)在创伤患者快速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TS对1826例创伤患者进入和离开急诊室时的创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实施影像等检查和救治。结果 TS分值定为1~16分。分值越低表示伤情越重。1826例创伤患者入急诊室时。TS分值10分以上占73.06%,10分以下(包括10分)占26.94%;离开急诊室时,TS分值10分以上占91.84%.TS分值10分以下(包括10分)占8.16%;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1)。TS分值越低,在诊治过程中低血压、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越高。液体需要量与TS分值有明显相关性,TS分值越低,液体需要量越大。结论 TS使用简便快速,能较好地反映损伤严重程度和伤情,对急诊室医生及早掌握病情,尽快完成急诊接诊程序和救冶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评分 急诊室 并发症 救治 液体需要量 严重程度 诊治过程 接诊程序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和管理 被引量:15
12
作者 文晓兵 学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67-468,共2页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手术中血液动力学改变和麻醉及管理.方法16例患者均采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方法,以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以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等全麻.当收缩压超过150 mmHg用硝普钠降压.收缩压低于90 mmHg时用去甲肾上腺素升...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手术中血液动力学改变和麻醉及管理.方法16例患者均采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方法,以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以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等全麻.当收缩压超过150 mmHg用硝普钠降压.收缩压低于90 mmHg时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建立完善的血液动力学监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充分的麻醉效果,安全完成麻醉和手术.12例采用硝普钠0.1~8.0(2.1±1.2)μg·kg-1·min-1降压,控制收缩压在120 mmHg左右.9例采用去甲肾上腺素0.01~0.15(0.04±0.02)μg·kg-1·min-1升压,维持收缩压在100~120 mmHg左右.结论适当偏深的麻醉,完善的监测以及根据血液动力学实施的降压和升压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手术方法 麻醉手术 血液动力学 肿瘤 降压作用
下载PDF
严重烧伤病人早期肠道营养及护理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英 李建萍 +1 位作者 学成 8徐能武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72-574,共3页
关键词 烧伤 肠道营养 护理
原文传递
麻醉和手术风险数字化评估方法解读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学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47-949,共3页
关键词 手术风险 评估方法 麻醉 数字化 解读 风险预测 手术并发症 生理状况
下载PDF
连续腰麻用于心血管系统异常的高龄病人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学成 文晓兵 +1 位作者 张育才 周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80-181,共2页
连续腰麻用于心血管系统异常的高龄病人江学成*文晓兵*张育才*周文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以下简称腰麻)不仅能够获得完善的镇痛、良好的肌松、而且局麻药用量仅是硬膜外用量的1/5~1/10,对心脏的作用甚微,微导管连续腰麻技... 连续腰麻用于心血管系统异常的高龄病人江学成*文晓兵*张育才*周文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以下简称腰麻)不仅能够获得完善的镇痛、良好的肌松、而且局麻药用量仅是硬膜外用量的1/5~1/10,对心脏的作用甚微,微导管连续腰麻技术已有报告[1~4]。本文介绍一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 神经阻滞 心血管系统 老年人 麻醉
下载PDF
麻醉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德朋 石轩雨 +6 位作者 杨磊 袁丽丽 文晓兵 周文 杜冰 张燕燕 学成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年第4期301-306,共6页
目的降低手术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和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安全性。方法参照国内外麻醉和手术风险评估方法、安全管理和质控制度、相关技术指南及规范,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搭建麻醉患者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平台。结果1建立和改进术前对麻醉患者... 目的降低手术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和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安全性。方法参照国内外麻醉和手术风险评估方法、安全管理和质控制度、相关技术指南及规范,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搭建麻醉患者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平台。结果1建立和改进术前对麻醉患者风险评估方法。2拟定风险分级管理基本原则。3设计一套可操作性流程。4配套开发麻醉患者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的软件及患者风险管理档案。5制定麻醉风险管理质控考核标准。实现对手术患者风险识别和评估、分级管理、智能信息档案以及过程考核等整个过程进行管理。结论此平台使手术患者风险管理变得简单规范,容易操作,有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手术 风险评估 风险分级管理 风险防范
下载PDF
病情-麻醉-手术三位一体方法与ASA-PS预测术中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德朋 王全英 +6 位作者 黄光晖 马福嫣 杨蔷 朱跃 薛路 周文 学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 建立病情-麻醉-手术三位一体预测术中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新方法.方法 分别以美国麻醉学协会的患者体质分级标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ASA-PS)、Carrillo's方法作为病情、手... 目的 建立病情-麻醉-手术三位一体预测术中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新方法.方法 分别以美国麻醉学协会的患者体质分级标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ASA-PS)、Carrillo's方法作为病情、手术、麻醉风险分级标准,制作风险评估量表.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对3 543例各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和分级,记录术中心血管并发症.将病情-麻醉-手术的风险等级与术中心血管并发症进行二元逻辑分析,获得回归系数.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病情-麻醉-手术三位一体风险评估数学模型,用三位一体模型对术中心血管并发症进行预测并与直接用ASA-PS建模的模型比较.结果 3 543例患者术中共发生心血管并发症311例(8.78%).三位一体方法中3种元素对术中并发症的贡献大小依次为病情、麻醉和手术元素,回归系数分别为0.886、0.508、0.268;ASA-pS的回归系数为1.089.三位一体方法术中并发症预测公式为logit (P) =-6.298+0.886×ASA-PS等级+0.508×麻醉等级+0.268×手术等级;ASA-PS方法公式为logit(P)=-4.758+ 1.089×ASA-PS.三位一体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ROC)为0.809,ASA-PS的AUROC为0.732.结论 与ASA-PS比较,病情-麻醉-手术三位一体风险评估新方法预测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的效力和拟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麻醉 风险评估 风险预测 并发症 美国麻醉学协会的患者体质分级
原文传递
4种创伤评分法在颅脑外伤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胡宁利 学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昏迷评分法 创伤计分法 修正创伤计分法 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
下载PDF
全麻苏醒期代谢改变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学成 胡宁利 +3 位作者 徐德朋 文晓兵 周文 崔世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05-306,共2页
目的 探讨麻醉苏醒期的代谢改变。方法  2 0例颅脑和胸腹部手术的全麻病人在分别于诱导前、插管后 1 5分钟、切皮时、拔管前即刻和拔管后 1 5分钟测定呼吸频率 (RR)、潮气量(VT)、吸入气氧分数 (FIO2 )、呼出气氧分数 (FEO2 )、吸入气... 目的 探讨麻醉苏醒期的代谢改变。方法  2 0例颅脑和胸腹部手术的全麻病人在分别于诱导前、插管后 1 5分钟、切皮时、拔管前即刻和拔管后 1 5分钟测定呼吸频率 (RR)、潮气量(VT)、吸入气氧分数 (FIO2 )、呼出气氧分数 (FEO2 )、吸入气CO2 分数 (FICO2 )和呼出气CO2 分数(FECO2 ) ,同时测定血压、心率和SpO2 。结果 大部分病人在苏醒过程中有躁动、挣扎、不耐受导管和痛苦等表现。在拔管前即刻心率、收缩压乘积显著增加 (1 968 44± 31 0 33) ,拔管后 1 5分仍高于基础水平。拔管前即刻RR和MV明显增加。拔管前即刻 VO2 和 VCO2 均显著增加 ,同时产热量也增加。拔管后 1 5分钟这三种参数仍未恢复至基础值。结论 苏醒期存在明显应激反应和代谢改变 ,因素是多方面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反应 代谢改变 全身麻醉 麻醉苏醒期
下载PDF
自救互救训练中引入单兵救护新器材和模拟教学的做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原 学成 《人民军医》 2015年第1期113-115,共3页
自救互救是战场伤员救护的关键环节。本文探讨了将急救价值高、易学易用、适合于单兵自救互救的新器材和模拟教学手段纳入官兵的自救互救训练的做法,以克服传统自救互救训练的局限性,提高训练效果和官兵的救护技能。
关键词 战伤 自救互救 训练 急救器材 模拟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