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益管理应用于医院药库管理的尝试 被引量:17
1
作者 陶红慧 陈铮 +1 位作者 孟洪波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4-275,共2页
目的:完善医院药库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益。方法:采用精益管理的5S管理、目视管理、需求拉动式管理等管理工具。结果:药库的仓储能力增加,药品周转加快,工作效率提高。结论:精益管理可以促进医院药库的科学化管理,提高药品管理的效益和... 目的:完善医院药库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益。方法:采用精益管理的5S管理、目视管理、需求拉动式管理等管理工具。结果:药库的仓储能力增加,药品周转加快,工作效率提高。结论:精益管理可以促进医院药库的科学化管理,提高药品管理的效益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管理 医院药库 5S管理 目视管理 需求拉动式管理
原文传递
组织蛋白酶C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人冠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琼 万昌武 +7 位作者 于燕妮 夏冰 刘江金 张桥军 李竹 王承飞 王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33-2138,共6页
目的:检测组织蛋白酶C(CTSC)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人冠状动脉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冠心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的52例冠心病死亡案例的冠状动脉作为冠心病组,以同... 目的:检测组织蛋白酶C(CTSC)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人冠状动脉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冠心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的52例冠心病死亡案例的冠状动脉作为冠心病组,以同期25例无任何心脏疾病的意外死亡案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情况和血管内膜斑块形成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TSC和TNF-α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TSC及TNF-α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结果:HE染色见对照组冠状动脉内膜光滑平整、无增厚,管腔未见狭窄;冠心病组中血管内膜不规则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膜明显受压变薄,管腔呈不同程度偏心性狭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TSC和TNF-α在冠心病组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TSC和TNF-α均在泡沫细胞胞质中表达,且其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TSC和TNF-α在冠心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2=0.743,P<0.05)。结论:CTSC在冠状动脉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可能促进了TNF-α的表达,从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组织蛋白酶C 肿瘤坏死因子Α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亚洲牛带绦虫TaCRISP基因克隆、表达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4 位作者 黄江 廖兴江 郎书源 周灵贵 申萍香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目的通过筛选亚洲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asiatica)成虫cDNA质粒文库,识别半胱氨酸分泌蛋白(Ta CRISP),并进行克隆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TaCRISP的全... 目的通过筛选亚洲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asiatica)成虫cDNA质粒文库,识别半胱氨酸分泌蛋白(Ta CRISP),并进行克隆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TaCRISP的全长编码基因并预测编码蛋白质的各种结构与功能;将其编码区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之后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结果该基因全长1090bp,编码239个氨基酸,1aa-16aa位为分泌信号肽,理论分子量为26973.8,等电点为5.96。生物信息分析揭示,Ta CRISP与中殖孔绦虫CRISP一致性为38%,相似性为54%;所构建的重组体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与目标基因相符。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成功。结论发现亚洲牛带绦虫Ta CRISP基因,成功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出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牛带绦虫 半胱氨酸分泌蛋白 分子克隆 原核表达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猪带绦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克隆表达和免疫学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武英 黄江 +4 位作者 胡旭初 余新柄 徐劲 廖兴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分析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利用NCBI和ExPASy中有关基因、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分析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利用NCBI和ExPASy中有关基因、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析工具,结合其它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从猪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TsLDH-A)的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将TsLDH-A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该基因全长1 332bp,编码331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LDH-A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可达54%,具有乳酸脱氢酶保守结构域。其编码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3 5461.1Da,有3个跨膜区和多个磷酸化位点,蛋白的理化性质较稳定。预测有4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L-乳酸脱氢酶活化位点之一的His192包含于表位190-199aa中。酶催化位点的3个关键氨基酸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质粒pET-28a(+)-TsLDH-A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蛋白。重组蛋白能被TsLDH-A重组蛋白免疫的SD大鼠血清、感染了猪带绦虫的病人血清及猪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TsLDH-A的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该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学活性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乳酸脱氢酶A 序列分析 克隆表达 免疫学特性
下载PDF
他莫昔芬与托瑞米芬治疗乳腺癌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林燕 陶红慧 +2 位作者 严楚顺 翁乐瑾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评估2种内分泌治疗乳腺癌药的经济学价值。方法:13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他莫昔芬组(TAM组)80例,托瑞米芬组(TOR组)50例,观察2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TAM、TOR... 目的:评估2种内分泌治疗乳腺癌药的经济学价值。方法:13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他莫昔芬组(TAM组)80例,托瑞米芬组(TOR组)50例,观察2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TAM、TOR组治疗药品成本分别为90.30、809.52元,有效率分别为88.75%、94%。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评估,TAM方案优于TOR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他莫昔芬 托瑞米芬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贵州汉族19个STR基因座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勤松 任峥 +4 位作者 张红玲 王杰 喻芳 黄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调查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贵州汉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分布,评估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0A试剂盒,研究贵州520名汉族无关健康个体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多态性。用310型遗传分析仪进行... 目的调查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贵州汉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分布,评估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0A试剂盒,研究贵州520名汉族无关健康个体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多态性。用310型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Gene Mapper~ID v3.1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杂合度为0.603 8~0.916 4,个体识别率为0.790 0~0.985 6,非父排除率为0.295 5~0.826 9,多态信息含量为0.553 5~0.908 9,累积个体识别率为1-1.230 0×10^(-22),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9 99。贵州汉族和其他五个地域的汉族两两之间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仅贵州汉族与山东汉族、辽宁汉族、山西汉族之间存在基因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19S433等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贵州汉族人群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对群体遗传学和法医物证学研究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短串联重复序列 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0A试剂盒 汉族 贵州
下载PDF
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黄江 +3 位作者 廖兴江 江楠 王宇 刘玉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通过对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表达,对其免疫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出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过双酶切、PCR鉴定后,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 目的通过对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表达,对其免疫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出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过双酶切、PCR鉴定后,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重组后的蛋白用His-镍蛋白纯化柱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进行免疫学分析,Western blotting鉴定该蛋白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体,并得到高纯度蛋白,该蛋白可被感染猪带绦虫的病人及猪、感染牛带绦虫病人及感染亚带绦虫病人血清所识别。结论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可在原核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反应性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谷胱甘肽转移酶 原核表达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白骨化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 被引量:5
8
作者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本文分析了15具白骨化尸体标本的股骨汞(Hg),铅(Pb),镉(Cd)元素含量数据,在三年的时间内采集了3次,一共收集到45个数据。首先将这组数据看着纵向数据,利用线性随机效应混合模型、Cox随机混合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如果对每个白骨... 本文分析了15具白骨化尸体标本的股骨汞(Hg),铅(Pb),镉(Cd)元素含量数据,在三年的时间内采集了3次,一共收集到45个数据。首先将这组数据看着纵向数据,利用线性随机效应混合模型、Cox随机混合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如果对每个白骨化尸体标本建立线性模型,可以精确预测出死亡时间,而且不需要采集铅元素含量数据。混合效应模型的预测效果也很好,最大误差不会超过1个月。其次我们对数据不作任何假设,利用机器学习中随机森林方法分析数据,并利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来判断结果的可靠性,训练集和测试集的NMSE分别为0.1205944,0.5604286,因此可以用训练出的模型来预测死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线性随机效应混合模型 随机森林 5折交叉验证
原文传递
贵阳地区常见嗜尸性蝇类丽蝇科DNA条形码的构建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红玲 杨明 +3 位作者 黄映康 黄江 王杰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90-492,496,共4页
目的:构建贵阳地区常见嗜尸性蝇类丽蝇科的系统发育树。方法:对家兔尸体上采集到的嗜尸性蝇类丽蝇科的卵、幼虫及成虫提取DNA,扩增COI基因条形码区的序列,采用CLC Sequence View、MEGA软件进行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采集到... 目的:构建贵阳地区常见嗜尸性蝇类丽蝇科的系统发育树。方法:对家兔尸体上采集到的嗜尸性蝇类丽蝇科的卵、幼虫及成虫提取DNA,扩增COI基因条形码区的序列,采用CLC Sequence View、MEGA软件进行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采集到丽蝇科5属9种嗜尸性蝇类,经序列测定确定各样本的形态学鉴定与分子鉴定是符合的,并以此序列构建出贵阳地区常见嗜尸性蝇类丽蝇科的系统发育树。结论:可以利用COⅠ基因条形码区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进行贵阳地区嗜尸性蝇类的种属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昆虫学 蝇科 序列分析 DNA
下载PDF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2008年门急诊处方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燕 陶红慧 +1 位作者 严楚顺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31-233,共3页
关键词 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门诊部 医院 急诊室 医院
下载PDF
大头金蝇卵不同发育时间形态变化及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冰 刘玉铭 +4 位作者 王启燕 张红玲 王杰 黄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 研究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卵不同发育时间的形态变化和基因表达差异规律。方法 从大头金蝇成虫产完卵后,取出卵块,记时为0 h,每隔2 h取卵10枚,直至有幼虫孵出,分别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不同发育时间的形态学... 目的 研究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卵不同发育时间的形态变化和基因表达差异规律。方法 从大头金蝇成虫产完卵后,取出卵块,记时为0 h,每隔2 h取卵10枚,直至有幼虫孵出,分别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不同发育时间的形态学变化。提取0、2、4、6和8 h等5个发育时间点的蝇卵RNA,应用RT-PCR比较循环阈值(threshold cycle,CT值)法测定bicoid、slalom和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基因相对表达水平,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CT值及时间进行拟合直线方程、等比级数曲线方程和指数方程分析。结果 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大头金蝇卵产后0~4h形态学变化不明显,6h有体节形成,8 h开始出现皱缩,9 h有幼虫孵出;扫描电镜下观察,卵产后0~4 h时变化不明显,卵孔一端略向外突出,卵孔周围光滑,6 h后卵孔一端向内凹陷,卵孔周围有不规则突起形成,8 h时凹陷明显,9 h已发育为幼虫。大头金蝇卵在不同发育时间bicoid、slalom和chitin synthase等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随着时间变化呈一定的规律变化,相关回归方程式3个基因CT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大头金蝇卵形态结构随时间改变而发生变化。大头金蝇卵不同发育时间的bicoid、slalom和chitin synthase基因表达水平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金蝇 形态结构 基因差异表达
下载PDF
CD40基因RS1535045多态性与冠心病及其所致猝死的关联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乐 +5 位作者 张琼 于燕妮 万昌武 刘江金 汪家文 王杰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CD40基因RS153504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及其所致猝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2017-2018年共330例尸检血液样本,对照组192例,CHD组138例,其中单纯CHD患者72例,CHD猝死62例。利用多重扩增及高... 目的:探讨CD40基因RS153504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及其所致猝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2017-2018年共330例尸检血液样本,对照组192例,CHD组138例,其中单纯CHD患者72例,CHD猝死62例。利用多重扩增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到基因分型,用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确定对照组及病例组基线资料差异,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评估各个变量的风险值。结果:RS1535045位点TC和TT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CHD猝死组中TC和TT基因型的频率也高于单纯CHD组,经过二元logistic回归调整各个危险因素后显示RS1535045-T等位基因是CHD及CHD猝死的危险因素。经过Gensini评分分层回归后Gensini评分≤10时,RS1535045-T等位基因仍是CHD猝死的危险因素,而Gensini评分>10时,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40的RS1535045-T等位基因是CHD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RS1535045-T等位基因也是CHD猝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其作用在较低冠状动脉狭窄组中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基因RS1535045 冠心病 猝死
原文传递
生物信息学分析牛带绦虫烯醇酶基因及其蛋白的结构和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江 廖兴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 分析和预测牛带绦虫成虫烯醇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的各种在线分析工具,并结合其它大型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如Vector NTI suite,分析从牛带绦虫全长cDNA质... 目的 分析和预测牛带绦虫成虫烯醇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的各种在线分析工具,并结合其它大型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如Vector NTI suite,分析从牛带绦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的烯醇酶基因的结构和编码区序列,并分析、预测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特性、抗原表位、翻译后的修饰、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等。结果 该基因全长1 641 bp,编码区为133~1 096 bp,编码320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理论预测值为34866.8 Mr。具有一从内到外的跨膜区,无各种亚细胞定位序列,具有多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蛋白的理化性质稳定。有13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牛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发现烯醇酶基因,并预测得到其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带绦虫 烯醇酶 CDNA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2009—2011年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燕 陶红慧 +2 位作者 严楚顺 陈铮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年第9期787-790,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中祛瘀...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中祛瘀类和抗肿瘤药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均居前列,符合我院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多发和乳腺特色专科乳腺肿瘤居多的特点。结论:我院临床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部分药品销售金额与DDDs同步性差,临床使用时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剂量,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用药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微面光纤面板的仿生复眼图像拼接及定位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超 裘溯 +1 位作者 金伟其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4-1150,共7页
为研究仿生复眼系统的图像拼接以及目标定位技术,使用三维设计制图软件Solid Works对9个光学透镜组成的仿生复眼系统镜头支架进行设计;使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对特征点进行提取,通过采用欧氏距离法和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对特征点对进... 为研究仿生复眼系统的图像拼接以及目标定位技术,使用三维设计制图软件Solid Works对9个光学透镜组成的仿生复眼系统镜头支架进行设计;使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对特征点进行提取,通过采用欧氏距离法和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对特征点对进行筛选;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图像进行融合;根据子眼镜头之间相互交叠的信息,选用了双目测距原理对空间目标进行三维定位。搭建了一套视场角为74.3°的视觉系统,得到了一副大视场的仿生复眼拼接图像,对空间4个不同位置的目标进行了定位,证明此仿生复眼系统能够获取大视场的拼接图像,能够对空间目标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复眼 图像拼接 目标三维定位 多微面光纤面板
下载PDF
发育性内皮基因座-1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16
作者 路艳林 周明 +7 位作者 李曼 彭进 丁九阳 万昌武 汪家文 王杰 夏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 检测发育性内皮基因座-1(DEL-1)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探讨其参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58例人冠状动脉标本分为CHD组(25例)和对照组(CON组,33例),以左前降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HE染色检测冠状动脉内... 目的 检测发育性内皮基因座-1(DEL-1)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探讨其参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58例人冠状动脉标本分为CHD组(25例)和对照组(CON组,33例),以左前降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HE染色检测冠状动脉内膜厚度、纤维帽厚度、管腔狭窄程度评价冠状动脉结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冠状动脉内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及CCAAT增强结合蛋白β(C/EBPβ)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DEL-1、GSK-3β、C/EBPβ及IL-17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细胞分布及表达水平;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DEL-1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形态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E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CHD组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程度增大、纤维帽厚度变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HD组中DEL-1主要表达在斑块内泡沫细胞胞质及胞核,而IL-17、GSK-3β及C/EBPβ主要在胞质中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CHD组中DEL-1、IL-17、GSK-3β、p-GSK-3β、C/EBPβ表达水平升高(P<0.05);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结果显示,DEL-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血管内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693、0.733,P<0.05),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432,P<0.05)。结论 DEL-1在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表达增加,其可能通过GSK-3β/C-EBPβ通路调节斑块内炎症反应,从而参与CH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内皮基因座-1 冠心病猝死 白细胞介素-17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CCAAT增强结合蛋白β通路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抗亚洲带绦虫药物对乳酸脱氢酶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祖云 +2 位作者 黄江 申萍香 廖兴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3-554,共2页
目的探讨抗亚洲带绦虫药物对于重组的亚洲带绦虫乳酸脱氢酶(Ta.LDH)酶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吡喹酮、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加入Ta.LDH所催化的丙酮酸还原成乳酸(正反应)以及乳酸氧化成丙酮酸(逆反应)的标准反应体系当中,测定烔?... 目的探讨抗亚洲带绦虫药物对于重组的亚洲带绦虫乳酸脱氢酶(Ta.LDH)酶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吡喹酮、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加入Ta.LDH所催化的丙酮酸还原成乳酸(正反应)以及乳酸氧化成丙酮酸(逆反应)的标准反应体系当中,测定烔?废汆堰?核苷酸(NADH)在A340处吸光度的变化值。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药物对酶活性的相对抑制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10 mmol/L吡喹酮对Ta.LDH催化正逆反应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3.99%(P<0.01)和94.67%(P<0.01),0.10 mmol/L阿苯达唑分别为85.45%(P<0.01)和73.81%(P<0.01);0.15 mmol/L甲苯咪唑分别为92.2%(P<0.01)和86.13%(P<0.01)。结论Ta.LDH可能为吡喹酮、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抗亚洲带绦虫药物作用的靶标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带绦虫 乳酸脱氢酶 重组蛋白 吡喹酮 阿苯达唑 甲苯咪唑
原文传递
缝隙连接蛋白43及其S368位点磷酸化水平与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心肌毒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晓宇 王玉 +7 位作者 李竹 夏冰 汪家文 万昌武 汪元河 黄江 王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74-380,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SD大鼠的甲基苯丙胺(METH)中毒模型与心肌细胞中毒模型,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及其S368位点磷酸化(p-Cx43)表达水平;检测吸食METH的人心肌组织内Cx43及其S368位点p-Cx4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METH诱导的心肌毒性的关系,探... 目的通过构建SD大鼠的甲基苯丙胺(METH)中毒模型与心肌细胞中毒模型,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及其S368位点磷酸化(p-Cx43)表达水平;检测吸食METH的人心肌组织内Cx43及其S368位点p-Cx4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METH诱导的心肌毒性的关系,探讨Cx43及S368位点p-Cx43水平在METH诱导的心肌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METH慢性中毒动物模型和新生SD大鼠心肌原代METH中毒细胞模型;提取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x43、p-Cx4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x43及其S368位点p-Cx43水平与METH诱导的心肌毒性的关系。收集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中经毒化检验确认吸食METH的人心肌组织为实验组,无吸食任何毒品者为对照组;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2组心肌的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检测Cx43及其S368位点p-Cx43的表达水平。结果 (1)在METH慢性中毒动物模型中Cx43及S368位点p-Cx43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在METH中毒细胞浓度、时间梯度模型中,Cx43及其S368位点p-Cx43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3)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人心肌细胞呈现萎缩、坏死及局灶性出血等病理改变;(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人心肌组织中Cx43及S368位点p-Cx43表达水平降低,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之间闰盘处的棕黄色着色减少,部分呈现侧膜化改变;(5)实验组人心肌组织Cx43及S368位点p-Cx4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METH能通过减少心肌中Cx43及其S368位点p-Cx43的表达,从而破坏心肌的组织结构,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缝隙连接蛋白43 缝隙连接蛋白43磷酸化 S368位点 心肌毒性
下载PDF
亚洲带绦虫烯醇化酶基因的原核表达、鉴定与组织定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武英 +5 位作者 黄江 胡旭初 徐劲 余新炳 廖兴江 郎书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8-462,共5页
目的表达亚洲带绦虫(Taenia asiatica,Ta)成虫烯醇化酶(enolase,ENO)基因,并对其进行组织定位和免疫反应性分析。方法通过大规模测序从亚洲带绦虫cDNA文库中确定ENO基因,PCR扩增目的片段,将其克隆至表达质粒pET-30a(+),在大肠埃希菌BL-2... 目的表达亚洲带绦虫(Taenia asiatica,Ta)成虫烯醇化酶(enolase,ENO)基因,并对其进行组织定位和免疫反应性分析。方法通过大规模测序从亚洲带绦虫cDNA文库中确定ENO基因,PCR扩增目的片段,将其克隆至表达质粒pET-30a(+),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用镍离子金属螯合剂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该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将重组蛋白免疫SD大鼠制备免疫血清,ELISA检测抗体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确定ENO在亚洲带绦虫成虫组织中的定位。结果PCR、双酶切和DNA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质粒pET-30a(+)-TaENO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TaENO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47000。经亲和层析获高纯度的蛋白,蛋白浓度为0.37mg/ml。重组蛋白TaENO能被SD大鼠抗血清、感染亚洲带绦虫的猪血清和患者血清识别。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TaENO主要定位于成虫的表膜。结论纯化后的亚洲带绦虫成虫烯醇化酶重组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烯醇化酶主要定位于成虫表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带绦虫 烯醇化酶基因 原核表达 组织定位
下载PDF
电镜下两种嗜尸性蝇卵表面超微结构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启燕 张红玲 +4 位作者 刘玉波 王杰 任峥 黄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扫描电镜观察两种嗜尸性蝇卵表面的超微结构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为法医学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IM)提供昆虫学依据。方法: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成虫产卵开始记为0 h,大头金蝇卵每隔2 h收集一次,巨尾阿丽蝇卵每隔4 h收集一次,直... 目的:扫描电镜观察两种嗜尸性蝇卵表面的超微结构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为法医学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IM)提供昆虫学依据。方法: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成虫产卵开始记为0 h,大头金蝇卵每隔2 h收集一次,巨尾阿丽蝇卵每隔4 h收集一次,直至有幼虫孵出,用扫描电镜观察两种蝇卵形态及不同发育时期蝇卵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大头金蝇卵特点为中区终止包绕卵孔的方式为分叉型的,整体呈"Y"字形,中区以外绒毛膜光滑,垂柱之间时有融合,卵孔一端在0~4 h变化不明显,略向外突出,卵孔周围光滑,6 h卵孔开始凹陷、皱缩,8 h凹陷明显,9 h已发育为幼虫;巨尾阿丽蝇卵特点为在中区以外绒毛膜为菱形的网状结构,垂柱分散,端部呈球形,少数并接,卵孔一端在0~4 h变化不明显,卵孔周围不规则突起,发育8 h卵孔周围变光滑,圆形卵孔可见,发育12 h卵孔消失,所在部位开始皱缩,发育16 h卵孔周围皱缩明显,18 h已发育为幼虫。结论:观察不同发育时期大头金蝇卵与巨尾阿丽蝇卵表面超微结构,可为法医学推断PIM提供昆虫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尸性蝇卵 形态学 超微结构 电镜 法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