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常性痤疮患者粉刺与脓疱皮损中细菌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孔俐君 孙令 秦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1-152,共2页
共采集42例寻常性痤疮患者标本128份,其中粉刺72份,脓液56份,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结果发现从痤疮皮损中分离出的细菌,最多的是需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其它种类仅为少数。从粉刺和脓液中培养出的细菌种... 共采集42例寻常性痤疮患者标本128份,其中粉刺72份,脓液56份,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结果发现从痤疮皮损中分离出的细菌,最多的是需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其它种类仅为少数。从粉刺和脓液中培养出的细菌种类差异不明显,而细菌的阳性率有一定差异,其结果对我们探讨寻常性痤疮的发病机理及研究治疗方法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细菌培养 细菌分离
下载PDF
香菇C_(91-3)菌丝发酵液蛋白抑制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生长及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戴兵 黄敏 +1 位作者 宁安红 高鹏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656-658,共3页
目的研究香菇C91-3菌丝发酵液蛋白LFP91-3对小鼠腹水型宫颈癌细胞株(U14)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剂量(50、100、150μg)的LFP91-3对U14所致小鼠腹水型宫颈癌模型进行治疗,观察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并用MTT法LFP91-3浓度5、10、15μgml和流式... 目的研究香菇C91-3菌丝发酵液蛋白LFP91-3对小鼠腹水型宫颈癌细胞株(U14)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剂量(50、100、150μg)的LFP91-3对U14所致小鼠腹水型宫颈癌模型进行治疗,观察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并用MTT法LFP91-3浓度5、10、15μgml和流式细胞仪对经LFP91-3作用的U14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LFP91-3能明显延长U14所致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对体外培养的U14有直接杀伤作用,抑制率随LFP91-3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LFP91-3阻滞U14于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结论LFP91-3能抑制小鼠宫颈癌细胞株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C91-3菌丝发酵液蛋白 小鼠 宫颈癌 肿瘤细胞 U14细胞 细胞生长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香菇C_(91-3)菌发酵液的抑菌作用的初不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宁安红 曹婧 +1 位作者 黄敏 伦永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8-18,21,共2页
香茹 C91 - 3 菌是课题组经过多年筛选出的一株经生物发酵后 ,其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的真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发酵液与青霉素、链霉素对比试验证明 ,该菌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抑制革兰阴性菌的作用 ,对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
关键词 香菇C91-3菌 抑菌作用 发酵液 香菇多糖
下载PDF
成人正畸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陆卉 周慧敏 +2 位作者 宋晓波 孙境庐 刘红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正畸患者在固定矫治器戴入后,其牙周临床指标和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早期变化。方法选择成人正畸患者11例,分别在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第1、3个月检查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 目的研究成人正畸患者在固定矫治器戴入后,其牙周临床指标和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早期变化。方法选择成人正畸患者11例,分别在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第1、3个月检查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同时采集龈下菌斑样本,利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中P.gingivalis和总细菌的数量,计算出P.gingivalis的检出率和构成比。分析牙周临床指标和P.gingivalis的检出率、构成比在不同观察时点的变化情况。结果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在矫治器戴入后均比戴入前明显升高(P<0.05)。探诊深度在矫治器戴入1个月后升高(P<0.05),3个月后下降至基线水平。试验中未发现有探诊深度大于2mm的患者,也未发现有附着丧失的患者。在3次检测中,P.gingivalis检出率均为45.5%,而P.gingivalis构成比的变化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固定矫治器戴入早期可引发成人正畸患者口内局部菌斑堆积,菌群中P.gingivalis增殖,出现轻度牙龈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 牙龈卟啉单胞菌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牙周临床指标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和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与人工流产术后不孕症的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冬梅 黄涛 +1 位作者 张卓然 朱建良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性传播病毒和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0例人工流产术后不孕症妇女和39例正常妇女进行了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2)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结果不孕组和对照组HSV2的阳性检... 目的探讨性传播病毒和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0例人工流产术后不孕症妇女和39例正常妇女进行了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2)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结果不孕组和对照组HSV2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0.0%和25.5%,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PV的阳性率分别是533%和33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SV和HPV在两组中的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是43.3%(26/60)和23.1%(9/39),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HSV2或HSV2和HPV的混合感染与人工流产术后不孕症有显著的相关性,很可能是不孕的原因之一。两组99份标志中,HSV2和HPV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35.35%,统计学分析表明,HSV2和HPV感染与不孕有极显著的相关性χ=12.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2 HPV 人工流产术 不孕症
原文传递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大鼠肝细胞癌、肝硬化结节超顺磁性氧化铁MR增强图像纹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郭冬梅 邱天爽 +1 位作者 康伟 张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3-566,共4页
目的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分析大鼠肝细胞癌(HCC)结节及肝硬化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图像纹理特征。方法建立大鼠HCC及肝硬化模型,获取大鼠HCC、肝硬化结节SPIO增强图像,手动选取161个(HCC结节81个,肝硬化80个)感兴趣区(ROI),通过生成灰... 目的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分析大鼠肝细胞癌(HCC)结节及肝硬化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图像纹理特征。方法建立大鼠HCC及肝硬化模型,获取大鼠HCC、肝硬化结节SPIO增强图像,手动选取161个(HCC结节81个,肝硬化80个)感兴趣区(ROI),通过生成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两组图像的二阶矩、对比度、相关、逆差矩、熵、方差6种纹理特征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HCC结节呈相对均匀的高信号,较大HCC灶(>2 cm)呈高、低混杂信号,肝硬化结节在SPIO增强图像呈低信号。HCC组的相关及熵均值高于肝硬化组(P<0.05),二阶矩、对比度、逆差矩及方差的均值低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通过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的二阶矩、对比度、相关、逆差矩、熵、方差6种纹理特征参数,可进一步用于基于纹理特征的大鼠HCC、肝硬化结节SPIO增强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分析 灰度共生矩阵 肝硬化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参杞合剂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红喆 范晓磊 张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7-400,共4页
目的 :研究参杞合剂 (SQ)对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用参杞合剂对荷瘤鼠进行连续胃饲治疗 10天 ,观察其抑瘤率及免疫学指标的改变。流式细胞仪结合电镜观察其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荷瘤小鼠抑瘤率为 6 5 6... 目的 :研究参杞合剂 (SQ)对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用参杞合剂对荷瘤鼠进行连续胃饲治疗 10天 ,观察其抑瘤率及免疫学指标的改变。流式细胞仪结合电镜观察其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荷瘤小鼠抑瘤率为 6 5 6 8% ,SQ能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P <0 0 5 ) ;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形成S期阻滞。病理可见大片坏死 ,电镜可见坏死及凋亡。结论 :参杞合剂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其机理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阻滞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杞合剂 荷瘤小鼠 免疫功能 细胞周期 影响 肿瘤免疫
下载PDF
抗肿瘤真菌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星云(综述) 黄敏(综述) +1 位作者 宁安红(综述) 钟民涛(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576-579,共4页
药用真菌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以往认为多糖是真菌抗肿瘤活性的主要成分,但真菌中分离出的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凝集素、核糖核酸酶等蛋白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抗肿瘤活性。真菌蛋白质是另一种重要的生... 药用真菌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以往认为多糖是真菌抗肿瘤活性的主要成分,但真菌中分离出的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凝集素、核糖核酸酶等蛋白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抗肿瘤活性。真菌蛋白质是另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其抗肿瘤活性和机制的研究有广大的开发空间和挖掘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真菌蛋白质类 抗肿瘤药
原文传递
基于培养组学的健康人口腔细菌分离鉴定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冰 孙媛媛 +1 位作者 马郁芳 鄢秋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口腔的不同部位进行细菌分离,扩展对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以期为后续的口腔菌群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培养组学方法分离口腔不同部位的细菌,采集2个健康人扁桃体、唾液、牙菌斑3个部位的样本,使用13种培养基并于需氧和... 目的 通过对口腔的不同部位进行细菌分离,扩展对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以期为后续的口腔菌群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培养组学方法分离口腔不同部位的细菌,采集2个健康人扁桃体、唾液、牙菌斑3个部位的样本,使用13种培养基并于需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16S rRNA基因全长测序分析。结果 总计获得144株菌,分属36个种,10个科,3个门。其中,链球菌属细菌种类最多。基于16S rRNA基因全长相似度98.65%的阈值判定,获得5种潜在全新细菌。3个部位中,扁桃体分离的细菌种类多样性最丰富。结论 13种培养基中,BHI培养基获得的口腔细菌多样性最好;BAB培养基与TSA培养基更适合口腔链球菌生长,链球菌的比例更高;LBB培养基上只有较单一的口腔细菌生长,不适于广谱分离口腔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菌群 培养组学 细菌分离
原文传递
参杞合剂对人鼻咽癌细胞CNE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国英 范晓磊 +2 位作者 杨如虹 周慧敏 刘欣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研究参杞合剂(SQ)在体外对CNE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观察参杞合剂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参杞合剂作用不同时间后CNE细胞周期的改变,电镜结合DNA电泳分析参杞合剂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SQ对CNE细胞... 目的研究参杞合剂(SQ)在体外对CNE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观察参杞合剂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参杞合剂作用不同时间后CNE细胞周期的改变,电镜结合DNA电泳分析参杞合剂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SQ对CNE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其作用强度呈现出对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CNE细胞在SQ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G0/G1期比率下降,S期比率升高,出现S期阻滞。0.0625 g.生药/ml的SQ作用48 h后诱导出凋亡,凋亡率随着浓度的增加、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电镜下可见典型凋亡小体。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出凋亡特征性的DNA条带。结论参杞合剂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其机制可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S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杞合剂 CNE细胞株 细胞周期 凋亡
下载PDF
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淑凤 邓国英 +2 位作者 刘欣 孙文长 范晓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851-852,共2页
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安排合理的实验内容来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综合设计性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 生物安全
原文传递
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犬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嵩 陆成全 +2 位作者 韩叶叶 康志杰 刘银辉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25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常温感染组(12只)和亚低温感染组(13只)。2组均通过股静脉泵入活大肠埃希菌制成高动力型感染性休克模型。常温感染组在常温下继续观察,亚...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25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常温感染组(12只)和亚低温感染组(13只)。2组均通过股静脉泵入活大肠埃希菌制成高动力型感染性休克模型。常温感染组在常温下继续观察,亚低温感染组通过血管内降温实施亚低温治疗(33℃±1℃)。2组0、24、48 h通过PICCO采集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机监测呼吸力学参数。72 h后处死动物,拍摄胸片及留取肺组织病理切片,判断是否发生ARDS。结果观察至72 h时,亚低温感染组及常温感染组分别有4只及7只发生ARDS。2组氧合指数(OI)、氧分压[p(O_2)]及肺静态顺应性(Cst)均随观察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气道平台压(Pplat)及气道阻力(Raw)则随之逐渐升高(均P<0.05)。亚低温感染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常温感染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改善感染性休克犬的肺功能和肺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ARDS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犬科 血流动力学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肺功能 亚低温 感染性休克
下载PDF
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对副流感病毒灭活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益民 孔祥鹏 +2 位作者 张卓然 张曼霞 郑丛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65-168,共4页
副流感病毒(PIV)液膜或气溶胶经过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处理,对收集处理前后的病毒液进行血凝效 价和血红蛋白值(OD值)分析,确证非热放电对病毒的灭活作用.结果显示,液膜中87.5%以上的病毒经15 min 放电处理即被灭活;气溶胶中50%以上... 副流感病毒(PIV)液膜或气溶胶经过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处理,对收集处理前后的病毒液进行血凝效 价和血红蛋白值(OD值)分析,确证非热放电对病毒的灭活作用.结果显示,液膜中87.5%以上的病毒经15 min 放电处理即被灭活;气溶胶中50%以上的病毒经一次放电处理后即被灭活.分析认为,非热放电产生的高能电 子、紫外光及自由基对空气中携带的PIV病毒具有高效的灭活作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电场同时有利于高效 捕获空气中的PIV病毒载体,从而在放电场中灭活PIV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 副流感病毒 病毒灭活
下载PDF
哺乳仔猪断奶前后肠道微生物培养组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博 王志林 +7 位作者 魏文康 井晓欢 刘石 鄢秋龙 蒋宗勇 刘文华 胡译尹 陈庄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9,共15页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下一代测序和分离培养技术,结合宏基因组学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手段证实了猪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其代谢物活性对宿主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受限于传统培养方法,猪肠道中大多数细菌仍无法培养,因此,为了突破研究人员...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下一代测序和分离培养技术,结合宏基因组学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手段证实了猪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其代谢物活性对宿主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受限于传统培养方法,猪肠道中大多数细菌仍无法培养,因此,为了突破研究人员研究宿主-菌株相互关系及益生菌株开发应用的限制,本研究对仔猪断奶前后回肠和结肠内容物微生物进行高通量培养组学研究。结合需氧和厌氧条件、不同培养时间以及25种不同培养基,共筛选获得1385株厌氧、好氧和兼性厌氧菌株,并全部进行了16S rRNA全长测序鉴定和菌株保存,共计获得5个门、29个属和86个种菌,其中包含梭杆菌、拟杆菌等在以前的研究中较难分离获得的菌株,以及一些如乳酸菌等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益生菌,更为重要的是其中包含116株疑似新菌种。本研究获得的菌株信息可以进一步完善猪肠道微生物物种数据库,为后续宿主-菌株相互关系研究垫定了基础,对猪饲用益生菌相关产品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组学 仔猪断奶 肠道 菌株 鉴定
下载PDF
当归补血饮、莪术对体外H_(22)、K_(562)、Yac-1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芳 张卓然 金宁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50-51,共2页
应用MTT比色分析法观察当归补血饮及莪术两味中药在体外对H2 2 、K56 2 、Yac - 1三种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10 0mg/ml的当归补血饮对三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 :30 3%、4 3 4%、 36 7% ;莪术的抑制率分别为 :33 2 %、 4 2... 应用MTT比色分析法观察当归补血饮及莪术两味中药在体外对H2 2 、K56 2 、Yac - 1三种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10 0mg/ml的当归补血饮对三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 :30 3%、4 3 4%、 36 7% ;莪术的抑制率分别为 :33 2 %、 4 2 7%、 37 0 % ,与作为阳性对照的环磷酰胺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二者合用 ,抑制效果更为明显。结论 :两种中药均有明显而肯定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饮 莪术 体外抗肿瘤 药理 中药
下载PDF
红藻氨酸癫痫大鼠海马GFAP基因调控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春玲 黄敏 +1 位作者 安晓飞 张万琴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和方法 :用Southwestern印迹从红藻氨酸 (KA)癫痫大鼠海马结构中筛选调控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基因表达的DNA结合蛋白 ;并观察其在海马内表达变化的规律 ,旨在从基因调控水平深入探讨癫痫反复发作形成的神经病理学机制。结果 :... 目的和方法 :用Southwestern印迹从红藻氨酸 (KA)癫痫大鼠海马结构中筛选调控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基因表达的DNA结合蛋白 ;并观察其在海马内表达变化的规律 ,旨在从基因调控水平深入探讨癫痫反复发作形成的神经病理学机制。结果 :Southwestern印迹的实验显示海马结构内有两种调控GFAP基因表达的序列特异的DNA结合蛋白 ,分子量分别为 39kDa和 35 .5kDa ;KA后 1d ,两种调控蛋白的表达即开始增加 ,5~ 7d时表达显著增加 ,3周时表达最多 ,3个月时表达仍很高。结论 :KA通过上调调控GFAP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 ,使海马GFAP过量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反复发作 海马 GFAP基因 DNA结合蛋白 调控
下载PDF
宫颈癌HPV-16感染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鹏 王朝晖 +2 位作者 吕申 张丽 任惠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HPV 16感染对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 75例宫颈癌和 81例宫颈炎组织的HPV 16蛋白和P5 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PV 1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73 3% ,5 5 / 75 )与宫颈炎组织 (81 5 % ,6 6... 目的 探讨宫颈癌HPV 16感染对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 75例宫颈癌和 81例宫颈炎组织的HPV 16蛋白和P5 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PV 1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73 3% ,5 5 / 75 )与宫颈炎组织 (81 5 % ,6 6 / 81)差异无显著性 ;P5 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 (4 6 7% ,33/ 75 )高于宫颈炎组织 (2 9 6 % ,2 4 / 81) (P <0 0 5 )。宫颈癌组织HPV 16阳性组的P5 3蛋白阳性率 (4 9 1% ,2 7/ 5 5 )高于HPV 16阴性组 (4 0 0 % ,8/ 2 0 ) (P <0 0 5 ) ;宫颈炎组织HPV 16阳性组的P5 3蛋白阳性率 (36 4 % ,2 4 / 6 6 )高于HPV 16阴性组 (0 % ,0 / 15 ) (P <0 0 5 )。宫颈癌和宫颈炎组织HPV 16蛋白与P5 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HPV 16感染在宫颈癌和宫颈炎组织普遍存在 ,突变型P5 3蛋白的表达上调可作为宫颈癌发生的预警信号 ,HPV 16可能通过导致 p5 3基因突变促使宫颈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宫颈癌组织 宫颈炎 P53蛋白表达 感染 癌发生 阴性 表达率 显著性 阳性率
下载PDF
溃疡膏外敷治疗皮肤溃疡的细菌学研究及临床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世仪 王冰 +2 位作者 张丽 张卓然 吕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4-54,56,共2页
目的 为了深入探讨溃疡膏治疗皮肤溃疡的机理。方法 对 110例臁疮创面感染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 ,选出出现频率较高的五种细菌 ,进行抑菌试验 ,并与临床疗效平行观察。结果 溃疡膏对常见皮肤感染性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除对大肠埃... 目的 为了深入探讨溃疡膏治疗皮肤溃疡的机理。方法 对 110例臁疮创面感染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 ,选出出现频率较高的五种细菌 ,进行抑菌试验 ,并与临床疗效平行观察。结果 溃疡膏对常见皮肤感染性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除对大肠埃希菌无抑制作用外 ,对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具高度敏感性 (抑菌圈直径ф≥ 2 5 m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中度敏感 ( 2 0 m m≤抑菌圈ф≥ 2 5 mm ) ,且与临床疗效基本相符。结论 :溃疡膏对创面感染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膏 疗效 药敏实验 皮肤溃疡 细菌学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 DNA的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石铭 石龙 张卓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联合检测 HBV 血清 乙型肝炎病毒 DNA病毒 DNA含量 肝硬化 相关性 肝脏 慢性 患者
下载PDF
自身菌苗配合中药熏蒸和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洁 隋静 +3 位作者 宁安红 李莉 王真子 张玉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578-579,共2页
关键词 自身菌苗 中药熏蒸 中药面膜 治疗 寻常型痤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