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炙甘草汤对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患者心率变异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王永成 李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5-170,共6页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对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患者心率变异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诊断明确的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用胺碘酮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辨证服...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对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患者心率变异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诊断明确的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用胺碘酮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辨证服用炙甘草汤加减。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律失常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心率变异率(HRV),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心律失常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HRV指标均升高(P<0.05,P<0.01),IL-6,hs-CRP水平均下降(P<0.05,P<0.01),治疗组HRV,IL-6,hs-CRP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炙甘草汤能提高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调节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心律失常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及炎症损伤具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汤 心律失常 气阴两虚证 心率变异性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桂枝汤桂枝-白芍不同比例配伍通过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及慢性炎症改善盐敏感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35
2
作者 陈纪烨 周国锋 +5 位作者 王永成 迟辰昱 韩晓伟 张永健 李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8,共9页
目的:观察桂枝汤不同桂枝-白芍比例配伍对盐敏感高血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桂枝汤改善盐敏感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具体的... 目的:观察桂枝汤不同桂枝-白芍比例配伍对盐敏感高血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桂枝汤改善盐敏感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具体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6周龄盐敏感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桂枝汤桂枝-白芍1∶1组(简称桂芍1∶1组)、桂枝汤桂枝-白芍1∶2组(简称桂芍1∶2组)、桂枝汤桂枝-白芍2∶1组(简称桂芍2∶1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低盐饲料喂养,其余4组给予高盐饲料喂养,喂养4周后开始灌胃,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桂芍1∶1组、桂芍1∶2组和桂芍2∶1组分别按4.0,5.5,5.5 g·kg^-1给予桂枝汤水溶液灌胃,连续灌胃4周。每周测量1次血压;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采用苏木素-伊红(HE)及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IL-6,TNF-α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Smad2,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8~15周的血压升高,LVESD,LVEDD升高,LVFS,LVEF降低,胶原容积分数升高,免疫组化显示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增加,IL-10,IL-6,TNF-αmRNA的表达均升高,TGF-β1,Smad2,Smad3,α-SMA蛋白的表达升高,Smad7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桂枝汤各组在12~15周血压上升延缓,LVESD,LVEDD降低(P<0.01),LVFS,LVEF升高(P<0.01),胶原容积分数降低(P<0.01),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同时,IL-10 mRNA的表达升高(P<0.05,P<0.01),IL-6,TNF-α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高血压 心肌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通路 炎症
原文传递
免疫炎症反应在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陈纪烨 +3 位作者 王永成 周国锋 张永健 李晓(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534-2539,共6页
心肌纤维化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是以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调、胶原成分比例失调且排列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关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一直备受关注,研究发现除了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外,由免疫炎症反应导致的心肌纤... 心肌纤维化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是以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调、胶原成分比例失调且排列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关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一直备受关注,研究发现除了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外,由免疫炎症反应导致的心肌纤维化也是造成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炎症细胞因子可介导多种免疫反应,影响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诱导心肌纤维化,导致心力衰竭。了解免疫炎症机制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有助于从免疫炎症角度进一步了解心肌重构,为心力衰竭的预后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就免疫和炎症反应参与心肌纤维化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炎症反应 心肌纤维化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桂枝汤桂芍不同比例配伍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晓 杨金龙 +3 位作者 林海青 徐向东 姜月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1-745,共5页
目的观察桂枝汤桂芍不同比例配伍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es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DCAN)的预防作用。方法 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弥可保组和桂枝汤桂芍1:1组(简称桂... 目的观察桂枝汤桂芍不同比例配伍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es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DCAN)的预防作用。方法 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弥可保组和桂枝汤桂芍1:1组(简称桂芍1:1组)、桂枝汤桂芍2:1组(简称桂芍2:1组)、桂枝汤桂芍1:2组(简称桂芍1:2组),每只10只。灌胃1周后,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继续灌胃4周。检测标本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乙酰胆碱酶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睫状生长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的变化。结果造模4周后,STZ大鼠体重明显低于空白组大鼠,而血糖高于空白组大鼠。模型组、弥可保组及桂芍2:1、1:2、1:1组大鼠体重和血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左心室及室间隔中TH、TH/CHAT、NGF升高,CHAT、CNTF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弥可保组左心室TH、TH/CHAT降低(P<0.05,P<0.01),CNTF升高(P<0.05),左心室及室间隔CHAT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桂芍1:1组左心室及室间隔中TH、TH/CHAT降低,CNTF升高(P<0.05,P<0.01),CHAT升高(P<0.01),室间隔中NGF降低(P<0.01);桂芍1:2组左心室TH/CHAT降低(P<0.01),左心室及室间隔CHAT、CNTF均升高(P<0.05,P<0.01);与弥可保组比较,桂芍2:1组左心室CHAT降低,TH、TH/CHAT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桂芍1:1组室间隔TH、TH/CHAT降低(P<0.05),左心室及室间隔CHAT、CNTF升高(P<0.05,P<0.01);桂芍1:1组与桂芍1:2组及桂芍2:1组比较,左心室CHAT升高、TH/CHAT降低及室间隔中TH、TH/CHAT降低,CHAT升高;左心室与室间隔中CNTF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TZ模型大鼠出现自主神经损伤,表现出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桂枝汤可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五苓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纪烨 张永健 +6 位作者 姜萍 周国锋 王永成 李兆钰 彭波 李晓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5220-5227,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五苓散(WLS)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与文献挖掘获取五苓散的有效活性成分和对应的作用靶点,从而建立单味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在GeneCards、OMIM数...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五苓散(WLS)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与文献挖掘获取五苓散的有效活性成分和对应的作用靶点,从而建立单味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CHF的靶点,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CHF-靶点网络模型并进行分析;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借助DAVID在线工具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注释(GO)和东京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用Surflex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通过筛选得到50个活性成分,29个潜在靶点,8243个CHF靶点,27个五苓散-CHF共同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五苓散治疗CHF的关键靶点包括CASP3、RELA、AR、ESR1、CHRM1、CASP8等,生物过程主要涉及信号转导、神经系统发育、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转录起始、对雌二醇的反应、胆碱能突触传递等,KEGG富集主要涉及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胆碱能突触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五苓散中(+)-儿茶素、花旗松素等关键化合物与CASP8、CHRM1、NR3C1等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从网络药理学角度初步揭示了五苓散治疗CHF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五苓散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慢性心力衰竭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儿茶素 花旗松素
原文传递
基于“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理论防治心脏自主神经重构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44-1947,共4页
心脏自主神经重构(CANR)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病理生理的复杂性,目前未有理想的治疗措施。中医学营卫理论强调人体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动态性,可用于解释CANR的病理生理并指导其治疗。根据《难经·十四难》所言&q... 心脏自主神经重构(CANR)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病理生理的复杂性,目前未有理想的治疗措施。中医学营卫理论强调人体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动态性,可用于解释CANR的病理生理并指导其治疗。根据《难经·十四难》所言"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治疗原则,文章从CANR的病理复杂性、心脏自主神经系统与营卫理论相关性、桂枝汤治疗CANR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加以论述,首次提出并探索调和营卫法对CANR的治疗作用。调和营卫治疗CANR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即重视调动机体自身的修复和适应能力,恢复机体稳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卫理论 桂枝汤 心血管病 自主神经重构
原文传递
经方炙甘草汤合潜阳封髓丹对室性早搏患者自主神经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永成 豆娟娟 +5 位作者 张仪美 周国锋 李兆钰 闫梦晗 李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81-1885,共5页
目的:观察经方炙甘草汤合潜阳封髓丹对室性早搏(阴阳两虚、虚阳上浮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自主神经失衡的影响。方法:将诊断明确的室性早搏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并给予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经方炙甘草汤合潜阳封髓丹对室性早搏(阴阳两虚、虚阳上浮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自主神经失衡的影响。方法:将诊断明确的室性早搏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并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炙甘草汤合潜阳封髓丹加减,对照组给予通脉养心丸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总疗效及24h总数、Lown分级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试验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室性早搏总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Lown分级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同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中医症状积分,试验组总积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HRV指标均升高(P<0.05,P<0.01),试验组HRV(SDNN、RMSSD、HF、LF)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经方炙甘草汤合潜阳封髓丹治疗阴阳两虚、虚阳上浮证型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可以减少室性早搏发作频次,降低Lown等级,改善临床症状,调节交感-迷走神经平衡,是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新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汤 潜阳封髓丹 室性早搏 自主神经
原文传递
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心血管疾病抗炎治疗的新领域 被引量:19
8
作者 姜萍 +1 位作者 杨金龙 李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378,384,共6页
目前普遍认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炎症免疫反应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心血管疾病中也伴有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紊乱或结构损伤,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迷走神经张力减低... 目前普遍认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炎症免疫反应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心血管疾病中也伴有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紊乱或结构损伤,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迷走神经张力减低而交感神经张力亢进。因此,改善自主神经紊乱同时减轻机体低度炎症反应将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向。近60年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可接受免疫系统信号,并可传出神经冲动调节免疫系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系统 胆碱能抗炎通路 交感神经系统 迷走神经 心血管疾病 炎症
下载PDF
基于心系疾病热毒学说探讨中医药抗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兆钰 丁书文 +4 位作者 王永成 吴斯佳 王琳 李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916-3920,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缺乏根本的治疗药物。随着国内外对AS免疫炎症机制研究的深入,不断发现中医"热毒"与免疫炎症在AS疾病发生发展与治疗上存在一定相关性,出现...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缺乏根本的治疗药物。随着国内外对AS免疫炎症机制研究的深入,不断发现中医"热毒"与免疫炎症在AS疾病发生发展与治疗上存在一定相关性,出现热毒理论及相应体系,提出免疫炎症很可能是中医药防治AS的关键点。文章基于心系疾病热毒学说,分析热毒与AS免疫炎症机制的联系,概括其主要表现在外邪感染诱发,AS代谢免疫等病理过程与痰瘀毒交结的病机发展相似,以及益气清热解毒大法与免疫炎症平衡调节理念一致等方面,为中医药治疗提供调节免疫炎症平衡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系疾病热毒学说 中医药 益气活血解毒法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炎症 冠心病
原文传递
Effect of Guizhi Decoction(桂枝汤)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Regulation of Cardiac Autonomic Nervous Imbalance in Diabetes Mellitus Rats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晓 姜月华 +3 位作者 姜萍 杨金龙 杨传华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7期524-533,共10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abnormalities i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in diabetic rats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Guizhi Decoction (桂枝汤) on cardiac autonomic nervous (CAN) imbalance. Methods... Objective: To observe abnormalities i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in diabetic rats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Guizhi Decoction (桂枝汤) on cardiac autonomic nervous (CAN) imbalance. Methods: A radio-telemetry system for monito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was implanted into rats to record electrocardiac signals and all indictors of HRV [time domain measures: 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RR intervals in 24 h (SDNN), 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 (RMSSD), percentag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adjacent RR intervals greater than 50 ms (PNN50),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s of RR intervals (SDANN); frequency domain measures: low frequency (LF), high frequency (HF), total power (TP), and LF/HF ratio]. The normal group was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e remaining rat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streptozocin (STZ)-induced diabetic model. After 4 weeks, the model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model group, the methycobal group, and the Guizhi Decoction group, 9 rats in each group. Four weeks after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drugs, the right atria of the rats were collected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tyrosine hydroxylase (TH) and 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CHAT) to observ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ympathetic and vagus nerves in the right atrium. The myocardial homogenate from the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and the left ventricle was use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 CHAT, 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43 (GAP-43),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and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 (CNTF) levels using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1) STZ rats had elevated blood glucose levels, reduced body weight, and decreased heart rate;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del group and the drug treated groups. (2)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only RMSSD and TP increased in the methycobal group significantly (P〈0.05); SDNN, RMSSD, PNN50, LF, HF, and TP increased, LF/HF decreased (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mellitus cardiac autonomicneuropathy sympatheUc-vagal imbalanc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Chinese medicine Guizhi Decoction
原文传递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病理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姜月华 李晓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异常的心率变异性可间接反应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免疫组化和镜下观察可直接认识心脏自主神经分布、结构和形态改变。建立符合人类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特征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DCAN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近几年开展的DCAN动... 异常的心率变异性可间接反应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免疫组化和镜下观察可直接认识心脏自主神经分布、结构和形态改变。建立符合人类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特征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DCAN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近几年开展的DCAN动物模型的研究,分析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和微观结构的改变,探索DCAN的病理特征。根据DCAN病理特征,其治疗应以调节交感-迷走平衡为重点,针对交感和迷走神经不同损伤结构应用作用靶点不同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心脏 病理过程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心脏成纤维细胞microRNA-22/TGFβ-1信号通路研究红花-葶苈子对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咏 +2 位作者 王成 李晓 王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71-175,I0020,共6页
目的观察红花-葶苈子药对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小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并探寻其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40只C57BL/6雄性小鼠,其中20只结扎左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后心衰小鼠模型。分别从C57BL/6雄性小鼠分离心脏成纤维细胞和心脏微血... 目的观察红花-葶苈子药对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小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并探寻其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40只C57BL/6雄性小鼠,其中20只结扎左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后心衰小鼠模型。分别从C57BL/6雄性小鼠分离心脏成纤维细胞和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并使用Ang II刺激其过度增殖。利用Masson染色评价心衰小鼠心肌纤维化程度。Real time-PCR评价心肌组织和细胞microRNA-22、COL1A1mRNA、COL3A1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评价心肌组织和细胞TGFβ-1表达情况。结果 (1)心肌组织Masson染色显示红花-葶苈子药对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衰小鼠心肌纤维化,上调心肌组织microRNA-22表达、下调TGFβ-1表达。(2)细胞实验证实Ang II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及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上调成纤维细胞COL1A1、COL3A1、TGFβ-1表达,下调microRNA-22表达;过表达microRNA-22成纤维细胞其COL1A1、COL3A1、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红花-葶苈子药对则可下调COL1A1、COL3A1、TGFβ-1表达,上调microRNA-22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结论红花-葶苈子药对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衰小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与调节成纤维细胞miRNA-22/TGFβ-1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葶苈子 药对 心肌纤维化 microRNA
下载PDF
调和营卫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韩晓伟 周国锋 +3 位作者 王永成 杨金龙 李晓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46-49,共4页
营卫与心关系紧密。心者主血脉,营卫生血行血。营卫运行失常,血脉瘀滞,内生痰浊水饮,导致心血瘀阻;营卫虚损,伤及心之气血阴阳,均可导致心系疾病的发生。调和营卫法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 营卫与心关系紧密。心者主血脉,营卫生血行血。营卫运行失常,血脉瘀滞,内生痰浊水饮,导致心血瘀阻;营卫虚损,伤及心之气血阴阳,均可导致心系疾病的发生。调和营卫法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调和营卫法具有缓解内皮功能障碍、调节自主神经重构、重塑肠道菌群、抗炎、逆转纤维化、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心功能等作用,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中取得显著疗效。该文通过将调和营卫法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分析调和营卫法干预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和营卫法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炎症因子与心率变异性在不稳定心绞痛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姚晓东 +3 位作者 庄欣 吴波 王燕 李晓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11-214,224,共5页
目的研究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炎性标志物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UA患者40例,女性26例,男性14例,年龄50~80岁。将研究对象分为hs-CRP〈1.0组mg/L(n=15),hs-CRP(1... 目的研究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炎性标志物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UA患者40例,女性26例,男性14例,年龄50~80岁。将研究对象分为hs-CRP〈1.0组mg/L(n=15),hs-CRP(1.0~3.0)mg/L组(n=16),hs-CRP〉3.0 mg/L组(n=9)。所有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获取心率变异性(HRV),计算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同时检测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含量。分析hsCRP、IL-6的自然对数与SDNN、RMSSD的关系。结果 hs-CRP(〉3 mg/L)组较hs-CRP(1~3 mg/L)组SDNN和RMSSD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间频域指标比较,随hs-CRP的升高,其低频(LF)、高频(HF)、极低频(VLF)和总功率(TP)逐渐降低,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hs-CRP自然对数(Lnhs-CRP)与SDNN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365,P=0.022),而Lnhs-CRP与RMSSD之间无明显相关。IL-6自然对数(Ln IL-6)与SDNN呈负相关(r=-0.700,P〈0.001),与RMSSD呈负相关(r=-0.457,P=0.003)。结论 UA患者HRV的降低与体内炎性标记物hs-CRP、IL-6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心率变异性 超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桂枝汤不同桂芍比例配伍对6-OHDA诱导的心脏去交感神经损伤模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姜萍 +5 位作者 姜月华 杨金龙 徐向东 王雪 林海青 李晓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8-613,共6页
目的探讨桂枝汤不同桂芍配伍比例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心脏去交感神经模型大鼠心肌神经递质及其限速酶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弥可保组、桂枝汤桂... 目的探讨桂枝汤不同桂芍配伍比例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心脏去交感神经模型大鼠心肌神经递质及其限速酶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弥可保组、桂枝汤桂芍2∶1组、桂枝汤桂芍1∶2组及桂枝汤桂芍1∶1组,每组9只。连续腹腔注射3日6-OHDA制备心脏去交感神经模型。弥可保组和桂枝汤组于造模前1周开始药物灌胃,弥可保组给予弥可保[0.15 mg/(kg·d)]灌胃,桂枝汤桂芍1∶1组、桂枝汤桂芍1∶2组和桂枝汤桂芍2∶1组分别按4.0、5.5和5.5 g生药/(kg·d)给予桂枝汤水煎剂灌胃。共给药10日。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右心房和室间隔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胆碱乙酰氨基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右心房和室间隔NE、TH、TH/ChAT及GAP-43水平降低,NGF含量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弥可保及桂枝汤各组右心房及室间隔NE、GAP-43水平升高,室间隔NGF水平降低;桂芍2∶1、1∶1组右心房TH、TH/ChAT比例升高,桂芍1∶1组右心房及室间隔NGF含量均降低(P<0.01,P<0.05)。与弥可保组比较,桂芍1∶1组右心房及室间隔NE、TH及GAP-43水平升高,NGF含量降低(P<0.05);桂芍2∶1组室间隔NE及GAP-43含量升高(P<0.05)。结论桂枝汤桂芍2∶1及桂芍1∶1配伍可改善6-OHDA诱导的去交感神经模型大鼠心肌中神经递质及其限速酶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减轻6-OHDA引起的交感神经损伤,维持心脏中交感-迷走神经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化学去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失支配 6-羟基多巴胺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黄芪桂枝五物汤调节M1/M2巨噬细胞改善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馨慧 王苏童 +6 位作者 吕穆杰 田子 王永成 边莉 李晓 姜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1-810,共10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调节M1/M2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方法U937细胞经脂多糖诱导为M1巨噬细胞,建立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沉默和激动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10%含药血清组、siRNA阴性对照(NC)10%含药血清组、siRNAα7nAchR10...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调节M1/M2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方法U937细胞经脂多糖诱导为M1巨噬细胞,建立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沉默和激动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10%含药血清组、siRNA阴性对照(NC)10%含药血清组、siRNAα7nAchR10%含药血清组和α7nAchR激动剂GTS-21组。免疫荧光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数量,定量反转录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M1型巨噬细胞产生的促炎因子和M2型巨噬细胞产生的抗炎因子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巨噬细胞α7nAchR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含药血清组M1型巨噬细胞数量减少(P<0.01),M2型巨噬细胞数量增加(P<0.01);M1型巨噬细胞基因黏附蛋白白细胞整合素(Cd11c)、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均降低(P<0.01),M2型巨噬细胞基因精氨酸酶1(Arg1)、甘露糖受体1(CD206)表达均升高(P<0.01);M1型巨噬细胞产生的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含量减少(P<0.01),M2型巨噬细胞产生的抗炎因子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升高(P<0.01);10%含药血清组、siRNA NC 10%含药血清组、GTS-21组α7nAchR表达均增加(P<0.01)。与siRNAα7nAchR 10%含药血清组比较,siRNA NC 10%含药血清组、GTS-21组M1型巨噬细胞数量减少(P<0.01),M2型巨噬细胞数量增加(P<0.01);siRNA NC 10%含药血清组Cd11c、iNOS表达降低(P<0.01),Arg1表达升高(P<0.01);siRNA NC 10%含药血清组IL-1β、IL-6含量减少(P<0.01),IL-10、TGF-β含量升高(P<0.01);siRNA NC 10%含药血清组、GTS-21组α7nAchR表达均增加(P<0.05,P<0.01)。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能通过激动α7nAchR促使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改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巨噬细胞 极化 炎症 黄芪桂枝五物汤 小鼠
原文传递
桂枝汤对4-甲基邻苯二酚诱导心脏交感神经芽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晓 姜萍 +5 位作者 林海青 徐向东 杨金龙 于潇华 姜月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20-1325,共6页
目的观察桂枝汤对4-甲基邻苯二酚(4-MC)诱导的心脏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方法 10 mg·L-1的4-MC(10μg·kg-1体重)腹腔注射30d诱导建立心脏交感神经芽生模型,分别给予美托洛尔和不同桂芍比例的桂枝汤(桂芍比分别为1∶1、1∶2、2... 目的观察桂枝汤对4-甲基邻苯二酚(4-MC)诱导的心脏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方法 10 mg·L-1的4-MC(10μg·kg-1体重)腹腔注射30d诱导建立心脏交感神经芽生模型,分别给予美托洛尔和不同桂芍比例的桂枝汤(桂芍比分别为1∶1、1∶2、2∶1)进行药物干预。观察大鼠心率、心电图改变,ELISA法检测左心室和右心房心肌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生长相关蛋白(GAP-43)、酪氨酸羟化酶(TH)、乙酰胆碱酶(CHAT)的含量,免疫荧光法观察右心房、左心室中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 4-MC造成心脏交感神经芽生,对CHAT无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心率降低;各组心电图无明显差异;相比模型对照组,各药物组右心房和左心室中NE、GAP-43、TH的含量降低(P<0.05);免疫荧光示各药物组右心房和左心室中TH阳性神经分布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桂芍比为1∶1和1∶2时药效最佳,与美托洛尔相似。结论桂枝汤(桂芍比为1∶1和1∶2)可以有效减轻4-MC诱导的心脏交感神经芽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芽生 自主神经重构 4-甲基邻苯二酚 美托洛尔 桂枝汤 心脏
下载PDF
桂枝汤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脏自主神经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姜月华 姜萍 +6 位作者 杨金龙 王燕 王雪 孙平 曹广尚 李晓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桂枝汤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重塑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弥可保组和桂枝汤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弥可保组... 目的观察桂枝汤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重塑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弥可保组和桂枝汤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弥可保组给予弥可保混悬液0.15 mg/(kg·d)灌胃,桂枝汤组给予桂枝汤4 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灌胃7周。采用生理参数遥测系统检测大鼠的心电图并计算心率变异性(HRV),包括时域分析的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频域分析的低频(LF)、高频(EF)、总功率(TP)及LF/EF;检测室间隔和左心室心肌匀浆中酪氨酸羟化酶(TH)、胆碱乙酰氨基转移酶(Ch AT)、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营养因子(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桂枝汤组大鼠SDNN、RMSSD和LF、HF、TP增高,而SDANN和LF/HF降低;大鼠室间隔和左心室Ch AT增加、TH/Ch AT降低,室间隔和左心室GAP-43、CNTF增加,而室间隔NGF降低(P<0.05或P<0.01)。与弥可保组比较,桂枝汤大鼠SDANN和LF/HF降低,RMSSD、LF、HF和TP升高;大鼠室间隔和左心室Ch AT、GAP-43、CNTF增加,TH/Ch AT降低(P<0.05或P<0.01)。结论桂枝汤可预防糖尿病大鼠心脏自主神经损伤,减轻自主神经重塑,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桂枝汤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脏自主神经重塑 心率变异性
原文传递
调和营卫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永成 +2 位作者 黄谨谅 姜鹰 李晓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0-1382,共3页
目的观察调和营卫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纳入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痰饮阻肺证型、阳虚水泛证型、气虚血瘀证型者共1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92例和对照组9... 目的观察调和营卫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纳入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痰饮阻肺证型、阳虚水泛证型、气虚血瘀证型者共1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加传统中医辨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以桂枝汤加减,两组均服药8周。观察调和营卫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率变异性(HRV)、中医症状积分、地高辛及利尿剂停减率的影响。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6.6%,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NT-pro BNP指标均下降,LVEF、SV、HRV指标均提高,两组比较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试验组治疗后地高辛及利尿剂停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和营卫法能调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优于传统中医治疗方药,在治疗心衰病各证型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自主神经 调和营卫 桂枝汤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红花-葶苈子药对通过改善心脏微环境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咏 王震 +1 位作者 王成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3-763,共11页
前期已证实红花-葶苈子药对作用于成纤维细胞抑制心肌纤维化,该研究则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进一步探究红花-葶苈子药对通过改善心脏微环境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可能机制。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 前期已证实红花-葶苈子药对作用于成纤维细胞抑制心肌纤维化,该研究则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进一步探究红花-葶苈子药对通过改善心脏微环境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可能机制。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红花-葶苈子药对活性成分及靶点,GeneCards、药物遗传学与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库(Pharmacogenetics and Pharmacogenomics Knowledge Base,PharmGKB)、在线孟德尔人类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等数据库获取心肌纤维化靶点,运用Cytoscape 3.8.1软件绘制"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CluoGo插件进行生物过程分析,联合使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和Funrich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纤维化大鼠,观察红花-葶苈子药对抑制心肌纤维化疗效;选取网络药理学预测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RT-PCR、ELISA验证红花-葶苈子药对对其相关靶标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红花-葶苈子药对活性成分31个及相应靶点204个,心肌纤维化靶点4 671个,交集靶点174个。红花-葶苈子药对治疗心肌纤维化的关键靶点包括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 (transcription factor AP-1,JUN)、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1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p53蛋白(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TP53)、转录因子p65 (transcription factor p65,RELA)、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8,MAPK8)等,生物过程涉及血管直径调节、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调节、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死亡等。通路富集分析涉及晚期糖基化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葶苈子 药对 心肌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心脏微环境 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