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品种混合种植的抗病增产作用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研究了小麦品种河农215和冀麦23以不同比例混合种植的抗病增产作用。2个品种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3∶1,1∶1,1∶3和0∶1,接种用的病菌为条锈菌、叶锈菌和白粉菌的混合菌种。通过田间调查及分析,证明了品种混合种植有显著的抗病增产作用,在3种混合比例之间未表现出一致的优劣,但均优于品种纯合种植。混合种植的抗病作用随着病的加重而更加明显。
作者
曹克强
曾士迈
机构地区
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出处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2年第3期47-48,F003,共3页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混播
抗病
增产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0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13
同被引文献
250
1
李振岐.
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原因及其控制策略[J]
.大自然探索,1998(4):22-25.
被引量:27
2
孟庆平,姚玉臣,印祥民,贾立车.
玉米品种间当代杂交优势测试和利用的初探[J]
.玉米科学,2002,10(z1):14-15.
被引量:5
3
曹丽华,康振生,赵杰,黄丽丽,魏国荣.
中国小麦条锈菌4个流行小种的RAPD标记[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7):37-40.
被引量:19
4
贾玉峰,张新生,赵明.
普通玉米单交种与高油玉米杂交当代子粒化学成分的遗传分析[J]
.玉米科学,2004,12(2):26-29.
被引量:9
5
王成社,李景琦,杨进荣,刘俊,王富荣.
小麦条锈病流行小种对小麦新品系产量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2004,31(2):121-126.
被引量:6
6
熊洪,唐玉明,任道群,李兴莲,程开禄,姚万春,周兴兵,刘康.
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4):445-449.
被引量:23
7
刘丽,周阳,何中虎,阎俊,张艳,Pea R J.
Glu-1和Glu-3等位变异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4,30(10):959-968.
被引量:54
8
尚玉磊,李春喜,邵云,姜丽娜.
禾本科主要作物生育初期内源激素动态及其作用的比较[J]
.华北农学报,2004,19(4):47-50.
被引量:24
9
丁岩钦.
论害虫种群的生态控制[J]
.生态学报,1993,13(2):99-106.
被引量:167
10
安林利,徐兆飞,张哲夫.
小麦品种混播试验[J]
.山西农业科学,1989,17(3):11-1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6
1
袁烨,刘国华,陈立云.
作物混种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8,22(S1):381-385.
被引量:13
2
张新军,吕润海,梁卫理.
麦类作物不同品种混合群体的生产性能评述[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146-149.
被引量:6
3
沈丽,叶香萍,廖华明,何华健,王胜,刘如东,罗林明.
小麦多品种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及稳产作用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4):615-619.
被引量:11
4
朱敏,史振声,李凤海,王志斌.
玉米不同品种间、混作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2007,15(B09):100-103.
被引量:11
5
史振声,朱敏,李凤海,王志斌.
玉米不同品种间作的增产效果研究[J]
.玉米科学,2008,16(2):107-109.
被引量:21
6
周海波,陈巨莲,刘勇,程登发,陈林,孙京瑞.
小麦品种多样性对麦长管蚜的生态调控作用[J]
.植物保护学报,2009,36(2):151-156.
被引量:17
7
黄冲,郭洁滨,孙振宇,马占鸿,刘跃富,陈伦开.
小麦品种混(间)种对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和产量影响研究[J]
.植物保护,2009,35(3):115-117.
被引量:10
8
郭世保,黄丽丽,康振生,程晶晶,陆宁海,杨之为,陈银潮.
小麦多品种混播控制条锈病的效果和机理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0):3485-3492.
被引量:23
9
朱敏,史振声,李凤海,王志斌.
玉米不同品种混作增产机理研究[J]
.种子,2009,28(10):100-103.
被引量:3
10
杨秀兰,张旭臣,杜久元.
小麦混系群体和纯系群体产量比较试验[J]
.种子世界,2009(12):32-34.
二级引证文献
113
1
尹志刚,李刚,李宇峰.
不同药剂组合对小麦条锈病和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9,0(10):82-84.
被引量:2
2
袁烨,刘国华,陈立云.
作物混种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8,22(S1):381-385.
被引量:13
3
李汉一,向宝玉,马殊,张俊鹏,邵军,苟红敏,王晓东.
冬小麦条锈病内外菌源的原理和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388-390.
被引量:1
4
陈国立,宋多义,祁丽敏,刘建娜,李元力,李清峰.
不同玉米品种间作对抗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9,41(6):46-47.
被引量:6
5
郭世保,黄丽丽,康振生,程晶晶,杨之为.
小麦品种混播条件下条锈病发生、扩展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1):106-110.
被引量:8
6
郭世保,陈俊华,史洪中,康振生,黄丽丽.
小麦条锈病的控制策略和方法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4):972-975.
被引量:6
7
李爱军,李占录,袁斌,李作一,周福平.
去雄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9):17-19.
被引量:3
8
赵磊,孙振宇,黄冲,王爽,潘娟娟,王海光,曹世勤,马占鸿.
小麦品种混种对条锈病控制效果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15(5):49-54.
被引量:7
9
胡新,许艳丽,李春杰.
利用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研究进展[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1,27(1):118-122.
被引量:7
10
谭和平,冯德建,叶善蓉,徐文平,周李华.
茶树单株矮化与良种组合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38(1):20-23.
1
曹克强,曾士迈.
品种混合种植的防病保产作用[J]
.植物保护,1990,16(2):46-48.
被引量:19
2
刘传增.
不同栽插密度对龙粳39、龙粳31混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种业,2017(4):67-68.
3
刘传增.
优质粳稻垦稻12号、绥粳4号混种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2016,22(2):93-94.
被引量:4
4
梁卫红.
鲁西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超高产大豆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7(6):17-17.
被引量:1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199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