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鲁西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超高产大豆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超高产大豆的根系形态和活力是大豆成长养分供应的主要来源,在农业种植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大豆种植中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的研究,对超高产大豆根系形态和活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大豆较传统大豆种植更有优势,混合种植的大豆根系活力水平更高,掌握适宜的大豆种植密度也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
梁卫红
机构地区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7-17,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种植方式
超高产大豆
根系形态
活力
影响
鲁西地区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3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马兆惠,车仁君,王海英,张惠君,谢甫绨.
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超高产大豆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6):1084-1094.
被引量:37
2
马兆惠..磷酸二铵对单混种植条件下超高产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4:
3
陈光荣,高世铭,张国宏,王立明.
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10,29(5):39-41.
被引量:10
4
朱元刚,高凤菊,曹鹏鹏,王乐政.
种植密度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5,26(6):1751-1758.
被引量:37
5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王艳丽,刘凤珍,董岭超.
杂交大豆高产种植方式及合理群体结构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5):3-8.
被引量:6
6
张富厚,王黎明,郑跃进,马占强,韦淑亚.
不同种植密度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12):44-45.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90
1
刘秀珍,张阅军,杜慧玲.
水肥交互作用对间作玉米、大豆产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3):75-77.
被引量:30
2
张林青,马爱京,王余龙,董桂春.
珍汕97/明恢63重组自交系群体根系性状对产量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04,19(4):51-54.
被引量:5
3
常江,张自立,郜红建,黄界颍,甘旭华.
外源稀土对水稻伤流组分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5):522-525.
被引量:35
4
李少明,赵平,范茂攀,高世昌,郑毅.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氮素养分吸收利用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5):572-574.
被引量:67
5
梁建生,曹显祖.
杂交水稻叶片的若干生理指标与根系伤流强度关系[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3,14(4):25-30.
被引量:72
6
金剑,刘晓冰,王光华,李艳华,潘相文,S.J.Herbert.
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与产量关系研究[J]
.大豆科学,2004,23(4):253-257.
被引量:33
7
卢广远,郝瑞莲,谢幸华,江红英.
商豆1099不同密度、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大豆通报,2005(1):10-10.
被引量:5
8
翟云龙,章建新,薛丽华,李宁.
密度对超高产春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109-111.
被引量:21
9
任冬莲,路贵和,刘学义.
大豆成苗期抗旱性与根系生长的关系[J]
.中国油料,1993,15(1):37-39.
被引量:27
10
赵政文,马继凤,李小红,刘海荷.
南方春大豆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含量的变化[J]
.大豆科学,1994,13(1):53-60.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13
1
王冬昭,饶德民,李琪瑞,程彤,于德彬,孟凡钢,赵婧,闫晓艳,邱强,张伟.
种植模式对高密度下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根形态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2023,48(6):20-26.
被引量:2
2
邱强,石一鸣,闫晓艳,张伟,高淑芹,董岭超.
不同株型大豆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3):11-13.
被引量:14
3
常鸿杰,李金梁.
三色生态菌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1):49-50.
4
王竹,杨文钰.
不同种植密度对套作大豆茎叶形态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957-1960.
被引量:10
5
王曙明,孙寰,赵丽梅,王跃强,彭宝,范旭红,张宝石.
中国大豆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J]
.大豆科学,2009,28(6):1089-1096.
被引量:12
6
李殿祥,门文革,董金秋.
大豆大垄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9-49.
被引量:3
7
陈智文,程云清,刘剑锋,张雯雯,秦晓伟.
稀植对大豆生长、结荚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140-143.
被引量:6
8
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套作模式下大豆品种与密度二因素试验分析[J]
.大豆科技,2010(3):11-13.
9
尹晓娟,吴显峰,边辉.
大豆130cm大垄高台密植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9):56-56.
被引量:2
10
刘志刚.
七台河市大豆植株底荚高度增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11(1):128-13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4
1
盖嘉慧,闫孝贡,刘剑钊,郭金瑞,袁静超,张洪喜,闫晓艳,任军.
吉林中部超高产大豆的生育特征与营养特性研究[J]
.大豆科学,2014,33(3):451-454.
被引量:2
2
贾钰莹,蒋滢,赵强,谢甫绨,于翠梅.
农杆菌介导超高产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研究[J]
.大豆科学,2014,33(5):634-637.
被引量:4
3
董友魁,赵洋,杨爱寻,刘德恒,韩艳红,唐红丽.
干旱胁迫对超高产大豆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9-10.
被引量:6
4
董友魁,唐红丽,韩艳红,刘德恒,朱海荣,付连舜.
干旱胁迫对超高产大豆主要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5(3):126-12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刘会丽.
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于超高产大豆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J]
.区域治理,2017,0(4):166-166.
1
大豆新品种通交98-837的选育与推广[J]
.农村科学实验,2005(9):34-34.
2
陈平.
超高产大豆“洪引一号”[J]
.专业户,1991(5):39-40.
3
徐淑敏,高中.
两个超高产大豆品种在迁安市表现优异[J]
.河北农业,2002(4):28-28.
4
朱传宝.
鲁西夏大豆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6):43-43.
被引量:1
5
田中实秋,谢国禄.
四个水稻品种的根系形态:不同根系对施氮的反应[J]
.国外作物育种,1995(4):7-8.
6
A.A.A.Bawazir,D.B.Idle,夏明忠.
高粱根系形态和抗旱性的关系[J]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1(1):23-26.
7
王化岑,王晨阳.
高产小麦根系形态与生长规律的研究[J]
.作物杂志,1997(5):33-34.
被引量:4
8
尹会会,杨中旭,李秋芝,王士红,李海涛,李彤.
鲁西地区棉田杂草的发生及防治[J]
.棉花科学,2012,34(5):48-50.
被引量:5
9
张宝玉.
超高产大豆新品种“日引千斤黄”[J]
.农村百事通,2006(8):33-33.
10
陈桂平.
超高产大豆中黄13号配套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06,24(5):62-63.
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