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针结合手法治疗偏瘫后肩痛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偏瘫后肩痛患者采用电针结合手法治疗和单纯应用电针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对偏瘫肩痛均有疗效,结果提示电针结合手法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肩痛程度,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
苗红
刘培强
机构地区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东省交通医院血栓中心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813-1813,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关键词
电针
手法
联合治疗
偏瘫
肩痛
分类号
R277.72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2
1
王茂斌主编,汪立等编..偏瘫的现代评价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7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上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78.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27
1
刘蓓,范晓华.
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J]
.中国康复,2005,20(4):224-225.
被引量:37
2
彭化生,袁春兰.
影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2):142-144.
被引量:31
3
彭化生,袁春兰.
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2):150-151.
被引量:15
4
陈荣仪,黄桂成.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412-413.
被引量:5
5
彭化生,袁春兰,刘美华.
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与晚期康复对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8):1129-1130.
被引量:4
6
崔红,曹永贺,兰丽丽.
针灸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2例[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5):73-73.
被引量:4
7
彭化生,袁春兰.
老年脑出血患者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功能恢复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10):1026-1028.
被引量:30
8
李江,朱其秀,孙希美,魏小丽,秦广平,王强.
康复疗法与口服替扎尼定联合治疗脑卒中偏瘫肌痉挛疗效观察[J]
.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29(6):414-416.
被引量:7
9
孙肖姬,任莲崔,方秀桂,王芝云.
偏瘫患者痉挛状态的康复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2):71-72.
被引量:5
10
邱平.
康复医学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6):556-558.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40
1
周钰,沈雪勇.
机体细胞缝隙连接与经络相关性的探讨[J]
.现代中医药,2004,24(6):9-10.
被引量:3
2
彭伟,范丽华.
循经浮刺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体会[J]
.新疆中医药,2004,22(6):35-35.
被引量:3
3
邢艳丽,于惠敏,姚风祯,于致顺.
头穴针刺不同次数对中风偏瘫病人皮肤痛阈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1993,9(6):21-22.
被引量:21
4
陈梅,徐斌,李玉堂.
针刺及相关技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进展和疗效分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4):59-62.
被引量:7
5
刘光亭.
巨针巨刺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6):538-539.
被引量:5
6
定天明,陈坚,张正行,张奕华.
生物体内一氧化氮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
.药学进展,2005,29(5):221-226.
被引量:20
7
陈跃来,哈力甫,岑珏,黄俏蓉,侯文光,高志强.
电针与手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对比观察[J]
.中国针灸,2005,25(6):425-426.
被引量:8
8
郭青.
滞针法电针加TDP照射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50例[J]
.陕西中医,2006,27(7):858-859.
被引量:4
9
裘小玲,裘昊,黄涌,吴圣荣,钱群,求晓恩.
钩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06,25(7):10-12.
被引量:11
10
肖青云.
针刺配合埋线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12):31-3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龚辉,唐强.
针康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0-11.
被引量:18
2
陈国珍,陈立典.
针灸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应用进展[J]
.福建中医药,2008,39(2):63-64.
被引量:3
3
贲卉,荣培晶,高昕妍,李亮,何伟.
手针、电针、温灸对穴位NO含量影响的实验比较观察[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1):47-50.
被引量:8
4
刘悦,殷晓莉,李旭阳.
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7):47-4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张磊,宋虎杰.
腹针疗法联合传统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34):73-74.
2
张慧敏,唐强.
针康法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79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11,52(10):855-858.
被引量:30
3
邢艳丽,王艳,朱路文.
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4):304-306.
被引量:12
4
张慧敏,唐强.
针刺加康复防治脑卒中异常运动模式的康复学评定[J]
.中国针灸,2011,31(6):487-492.
被引量:46
5
聂文彬,刘志顺,赵宏.
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系统评价[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4):25-28.
被引量:8
6
张宾.
针灸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5):83-83.
被引量:5
7
戴淑青,郑燕,贺新泽.
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8):993-995.
被引量:12
8
嵇波,胡琅琳,李志刚,李晓泓,张露芬.
基于心脏和经脉经穴探讨NO与交感神经变化的研究情况分析[J]
.心脏杂志,2012,24(5):651-654.
被引量:1
9
周延华,王东.
失语症的研究进展[J]
.北方药学,2013,10(2):36-37.
被引量:4
10
李艳.
留针时间及针刺频次规律与针刺时效关系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13,40(3):538-540.
被引量:24
1
张维,刘志顺,黄漫.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偏瘫后肩痛3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刊,1999,34(4):46-47.
2
陈宗华,黄宗菊,肖慈丽,杨小梅.
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偏瘫后肩痛临床研究[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2):80-81.
被引量:5
3
吕召霞.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82-82.
4
袁利.
综合疗法治疗偏瘫后肩痛23例[J]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1):47-47.
5
覃勤,何锦玉.
巳时中药烫熨对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效果观察[J]
.护理与康复,2014,13(3):281-282.
被引量:10
6
陈丽华,金远林,周鹏,房显辉.
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5):252-253.
被引量:7
7
梁国伟.
综合康复治疗偏瘫后肩痛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10):620-621.
被引量:20
8
陈立典,吴强.
偏瘫后肩痛83例治疗观察[J]
.中医杂志,1996,37(10):609-610.
被引量:5
9
张忠霞,张学玲,高汉义.
中药熏洗加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11,51(33):98-99.
被引量:10
10
佟飞.
中药溻渍治疗卒中偏瘫后肩痛32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13,35(3):351-352.
被引量:1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