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德育的分离与回归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是社会生活整体的,德育是教育整体的,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的分离和德育从教育整体中的分离,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同时又造成了德育的孤立与失落。让德育回归到教育整体中,就是要使德育融合在教育全过程之中,以生活为出发点和根本旨归,以对人的精神生命的关怀和促进人的精神生命的自由成长为目的。
作者
谢广山
机构地区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3-166,共4页
Academic Exchange
关键词
德育
教育整体
生活
人文关怀
分类号
G40-012.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3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4
1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被引量:247
2
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三联书店,1994.72、55-56.
被引量:41
3
何秀煌.新世纪的道德教育--从记号学的观点看道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A]..道德与公民教育--东亚经验与前瞻[C].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1996..
被引量:2
4
[美]杜威.教育的道德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5
[德]马丁·布伯.品格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6
W·F·康纳尔.20世纪世界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被引量:2
7
[美]尔伯格.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德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8
东方朔.
自我概念之诠释及其冲突——社群主义和伦理学中的反理论思潮对自由主义自我概念的批判[J]
.开放时代,2001(5):49-54.
被引量:8
9
孙奋中.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10
甘绍平.伦理智慧[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87..
被引量:144
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87年.第421-422、422页.
被引量:185
3
.《庄子·天下》[M].,..
被引量:105
4
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被引量:259
5
"A Crisis in Moral Philosophy ,.Why Is Search for the Foundations of Ehties So Frustrating? "Knowing and Valuing-The search for Common Roots.,ed.by H.T.Engelhardt Jr.and D.Callahan,The Hastings Center1980,p20,第21页,第22页,第38页,第33页.
被引量:1
6
麦金秦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59页.
被引量:1
7
T.E. Wren : Caring Abrupt Morality: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in Mord Psychology,The MIT Press 1991,p165
被引量:1
8
Thomas Nagel:The Possibility of Altrui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被引量:1
9
.《公共论丛: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207页.
被引量:1
10
Charles Taylor:Hege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p6,第121-124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33
1
陈富国,陈付龙.
论伦理视角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110-114.
被引量:2
2
韩雷.
制度伦理环境: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J]
.消费导刊,2008,0(20):224-224.
3
俞美玉.
写作对于高职生的价值[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9):53-54.
被引量:1
4
方凌瑾.
全球化语境下的大学道德教育[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2):35-38.
5
王嘉毅,周福盛.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东乡族为个案[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32-36.
被引量:20
6
陈翠芳.
从德性理解环境伦理学[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1):92-97.
被引量:11
7
黄文仁.
教学模式的变革与体育教师角色的转换[J]
.体育学刊,2002,9(2):10-12.
被引量:24
8
李福杰.
高等教育本质研究述评[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90-92.
被引量:5
9
杨涛.
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教育改革[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98-102.
10
曹晶.
论关注生命体验的课程[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103-10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胡金木.
生命·道德·道德教育——生命视域中的道德教育[J]
.中国德育,2007,2(9):14-19.
被引量:3
2
高德胜.
生活德育简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1-5.
被引量:118
3
班华.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3-80.
被引量:223
引证文献
1
1
孙冕.
试论生命视域中的学校德育范式转换[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7):31-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施冰芸.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高职德育范式嬗变与重构[J]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12(2):50-54.
1
李志刚.
新课改下小学课堂教学若干问题思考及应对[J]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4(14):148-149.
2
马长云.
创新教育之我见[J]
.新校园(上旬刊),2009(11):41-41.
3
郝知礼.
提高教师素质,严谨务实创新[J]
.职业,2011(15):43-43.
4
李仁甫.
教育:“为了”什么?[J]
.青年教师,2004(7):18-18.
5
秦晓华.
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考试观[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7(2):62-65.
被引量:4
6
林静.
尊重差异 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北京市教育学会学习障碍研究分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梁威研究员专访[J]
.中国教师,2012(6):7-9.
7
王立文,王建光.
教学思维创新改良刍议[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2):55-55.
8
曾远红.
班主任工作需与时俱进[J]
.学园,2012(9):161-161.
9
徐冠杰,吴健.
从教与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
.文学教育(中),2011(8):16-17.
被引量:1
10
吴霏.
教育的幸福旨归[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8):22-24.
学术交流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