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日关系与日本的展望——超越感情论建立创造性的中日关系
被引量:14
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4年第1期66-81,共16页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共引文献12
-
1阎静,孔刚.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中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对策[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26-30. 被引量:1
-
2刘建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政治思潮的后殖民状况分析——以“对日新思维”为例[J].开放时代,2011(3):85-101. 被引量:2
-
3孙迎辰.日本对华高技术出口政策与中日关系探析[J].东南亚研究,2000(1):51-55.
-
4杨伯江.弘扬条约精神,推动中日关系重返正常发展轨道[J].东北亚论坛,2018,27(5):3-13. 被引量:5
-
5杨伯江,胡继平,胡令远,黄大慧,丁红卫.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起点: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J].国际论坛,2022,24(4):3-33. 被引量:6
-
6杨伯江.中日关系50年发展演变与未来走势——兼论日本战略因素及其规定性作用[J].日本学刊,2022(4):19-31. 被引量:7
-
7杨伯江.从复交到缔约:当代中日关系法律规范的形成与台湾问题[J].日本学刊,2023(5):1-18. 被引量:2
-
8阎静,王军.冷战后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的凸显及其缘由[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6):72-75. 被引量:3
-
9姜川.发展中日关系的消极因素与积极因素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5-48.
-
10姜川.发展中日关系的消极因素与积极因素探析[J].绥化师专学报,2004,24(1):56-59.
同被引文献142
-
1杨伯江.以理性思维谋求中日关系的跨世纪发展[J].现代国际关系,1999(9):1-6. 被引量:13
-
2张香山.中日复交谈判回顾[J].日本学刊,1998(1):34-51. 被引量:38
-
3范跃江.日美安保条约的命运[J].东北亚论坛,1996,5(3):51-56. 被引量:3
-
4刘雪莲.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日关系[J].东北亚论坛,2004,13(4):75-79. 被引量:9
-
5王振民.文化、知觉与中日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1):31-35. 被引量:9
-
6蒋立峰.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不亲近感显著增强[J].日本学刊,2004(6):6-38. 被引量:18
-
7丁又双."对日关系新思维"论争述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5):126-132. 被引量:1
-
8张进山.中日关系“脱困”之我见[J].日本学刊,2005(1):1-5. 被引量:2
-
9西崎文子,王贞.全球性超级大国还是民主典范?——后冷战时代日本的美国观[J].国际政治研究,2005,26(1):84-93. 被引量:3
-
10张沱生.历史的回顾与启示——中日关系(1972-1992)[J].太平洋学报,2000,8(3):3-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4
-
1陈锋.走出中日关系的困境——兼论对日新思维[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6-78.
-
2赵猛,许峰.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的回顾与思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70-72.
-
3邹岩梅.日本国民心理对中日关系影响的分析及对策[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1):86-91.
-
4满国栋.21世纪新中日关系反思启示录[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25(4):5-8.
-
521世纪日本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课题组.同为大国的日本与中国如何相处——简析21世纪前期中日关系走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6):1-6.
-
6樊勇明.扩大战略互惠 发展中日友好[J].日本学刊,2007(2):16-25. 被引量:1
-
7刘胜湘.中日关系的走向及其对东亚安全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7(10):18-27. 被引量:1
-
8贾群英.关于我国对日战略的几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11):24-27.
-
9张瑞楠,程卫华.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研究综述[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13(1):14-18.
-
10和春红.战后中日和解的主要影响因素探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5):54-6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7
-
1周明,李嘉伟.国家身份与欧亚地区抗争政治的变奏[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38(3):101-131. 被引量:5
-
2陈锋.走出中日关系的困境——兼论对日新思维[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6-78.
-
3丁又双."对日关系新思维"论争述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5):126-132. 被引量:1
-
4贾群英.冷战后的中国对日外交战略选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11):10-13.
-
5黄兴华.浅析东亚区域主义[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25(3):73-76.
-
6吴澄秋.东亚结构变迁与中日关系:权力转移理论视角[J].当代亚太,2009(1):68-90. 被引量:12
-
7刘建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政治思潮的后殖民状况分析——以“对日新思维”为例[J].开放时代,2011(3):85-101. 被引量:2
-
8张利红.论民间外交在战后中日关系中的历史作用[J].长江丛刊,2016(11):43-43.
-
9蔡洁,白桦林,刘曼曼.中日贸易发展对政治关系的影响——基于不同产业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6(22):60-63.
-
10刘洪宇,吴兵.两面下注:新形势下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J].战略决策研究,2019,10(1):43-62. 被引量:6
-
1徐敦信.在新形势下谋求新的共同利益[J].日本学刊,2002(6):28-31.
-
2李力谦.日本不应忘记历史责任[J].中国律师,2007(9):51-53.
-
3郭永虎.近十年来中国学界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19(5):107-114.
-
4郭平坦.侨领陈焜旺:六十年的爱国情怀(下)[J].台声,2010(7):42-45.
-
5黎仕勇.论邓小平在处理香港问题上的基本原则与立场[J].思想理论教育,1995(3):11-13.
-
6江政华.香港回归大事记[J].新湘评论,1997,0(6):28-29.
-
7林雁鸣.“一国两制”影响深远──学习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两次谈话的一点体会[J].理论月刊,1994(10):9-12.
-
8高兴祖.关于日本对亚洲各国受害者的损害赔偿责任[J].南京社会科学,1996(8):46-49.
-
9中美《联合声明》中的新亮点[J].党政论坛,2011(4):36-36.
-
10孙宅巍.祖国统一的重要一步[J].学海,1997(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