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业集群经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产业集群经济是浙江省经济的一大特色,它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小城镇效应。产业集群经济在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为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及农村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我国其他地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典范。
作者
樊天霞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117-119,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产业集群经济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农民就业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1
孙应丽.
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城镇化[J]
.学术探索,2003(8):24-26.
被引量:7
2
丁益喜.
论集群经济的规模经济和小城镇效应[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3):184-187.
被引量:8
3
蔡兵,陈鸿.
我国农民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
.岭南学刊,2002(5):57-61.
被引量:7
4
朱玉清.
农村失业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9(1):14-1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丁益喜.
论小城镇建设与供销社发展机遇[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37-40.
被引量:1
2
汪祥春 夏德能.西方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2
3
保罗·克鲁格曼 茅瑞新.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36—138.
被引量:3
4
[1]胡淑珍.中国经济热点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2.
被引量:1
5
[4]余云霞、付麟.中国就业新概念[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8.
被引量:1
6
[6]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
被引量:1
7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1.2.13.
被引量:1
8
姜作培,营怀鎏.
西方国家再就业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界,1998,0(3):54-57.
被引量:2
9
秦星.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1(5):76-80.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19
1
陈英乾.
产业聚集、产业定位与农村城镇化[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4(3):197-198.
被引量:2
2
肖云,石玉珍.
青壮年农民工的失业及社会保障状况研究——对重庆市954名青壮年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J]
.青年研究,2004(10):22-25.
被引量:2
3
石庆华,黄国勤.
用“六化”破解“三农”难题[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9-11.
被引量:1
4
宋斌文.
中国现阶段农民失业成因分析[J]
.经济前沿,2003(10):44-47.
被引量:2
5
赖文燕.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3):44-46.
被引量:3
6
陈鸿.
对我国农业投资不和谐状况的成因分析——对构建我国和谐型农业投资机制的背景及路径分析[J]
.南方经济,2005,34(10):57-60.
被引量:7
7
刘俊杰.
产业集群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2):29-30.
被引量:1
8
刘金林.
基于“三农”问题缓解的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服装业小企业集群绩效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12):97-102.
被引量:1
9
耿相魁.
城市化进程中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策略选择[J]
.决策咨询通讯,2010,21(1):30-35.
被引量:7
10
宋珊.
我国“三农”问题现状及解决路径[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0(3):21-2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2
1
余炬文,谌新民,陈志辉.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心镇劳动力转移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05(S1):73-77.
被引量:1
2
王波.
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关论点及文献综述[J]
.江苏商论,2009(4):137-140.
被引量:6
3
徐维祥,唐根年.
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04(6):70-76.
被引量:16
4
王建国,刘丽秋.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J]
.科学与管理,2004,24(5):41-42.
被引量:2
5
孙成钢.
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J]
.瞭望,2005(43):44-44.
被引量:10
6
徐维祥,唐根年,陈秀君.
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
.经济地理,2005,25(6):868-872.
被引量:91
7
韦光,左停.
农村产业集群现象透视[J]
.江苏农村经济,2005(12):26-27.
被引量:2
8
尹成杰.
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3):4-7.
被引量:190
9
李国武.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关系的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8):50-55.
被引量:24
10
梁东,汪朝阳.
产业集群定量测度方法轨迹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2):64-66.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9
1
刘彬.
产业集群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关系的协整分析[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202-204.
被引量:1
2
王霞.
牡丹江市工业化道路的产业选择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中国林业企业,2004(6):40-42.
3
吴俊青,刘圣奇.
小议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接头的改进[J]
.中国有线电视,2005(2):201-201.
4
马永欢,董朝阳,周立华,王正文.
河西地区农垦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区域效应研究[J]
.经济地理,2006,26(2):287-292.
5
张景新,王鑫.
以产业集群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思考[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7):55-57.
6
葛兵.
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B12):86-87.
被引量:4
7
黄海平,龚新蜀,黄宝连.
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J]
.西北人口,2009,30(5):18-22.
被引量:7
8
苏永照.
江苏省产业集群就业创造效应的实证分析[J]
.经济论坛,2010(6):77-80.
被引量:1
9
高云,陈伟忠,詹慧龙,矫健.
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383-38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杨黛.
产业集群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理及其启示[J]
.南方农村,2008,24(4):37-39.
被引量:2
2
苏胜强,杨海涛,许苗苗.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J]
.改革与战略,2009,25(2):100-103.
3
冯泰文.
劳动力价格对中国工业就业弹性的调节效应分析[J]
.价格月刊,2010(3):3-7.
被引量:3
4
黄海平,龚新蜀,黄宝连.
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10,31(4):64-69.
被引量:57
5
王红伟.
论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聚区对就业的带动效应[J]
.商业时代,2011(19):99-100.
被引量:1
6
刘延.
我国农村现代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29-16331.
被引量:1
7
王继夏,魏灿,赵新怡.
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汉阴县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0):204-206.
被引量:3
8
左竹.
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10):82-84.
被引量:3
9
邓淑红,贾长安,韩洁.
丹江口区及上游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4):104-106.
10
张谛.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农业产业集群共同演化发展[J]
.商业经济研究,2015(19):119-120.
被引量:3
1
吴光镭,王萍,何雄浪.
宜宾市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探讨(下)[J]
.宜宾学院学报,2008,8(7):1-5.
2
李鹏.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推动西部经济发展[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3):81-83.
被引量:3
3
吴光镭,王萍,何雄浪.
宜宾市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探讨(上)[J]
.宜宾学院学报,2008,8(5):1-6.
4
徐菱涓.
产业集群:园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J]
.中国科技论坛,2004(5):25-28.
被引量:11
5
丁凤莉.
产业集群经济与中小纺织企业的发展战略[J]
.纺织财会,2004(5):46-48.
6
蒋力.
1996-2004年宁波市私营企业的发展特点分析[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19(1):13-15.
被引量:1
7
季树忠,卢玉梅,陈跃华.
产业集群背景下价格垄断的行为特征与防范对策——对价格垄断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思考[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11):8-10.
8
林俊标.
广东—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演化分析[J]
.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7):25-29.
被引量:3
9
刘俊杰.
产业集群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2):29-30.
被引量:1
10
丁益喜.
论集群经济的规模经济和小城镇效应[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3):184-187.
被引量:8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