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亚经济合作的新发展及我国的对策研究(总报告)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人类已进入21世纪初的重要历史时刻,世界正在发生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快,给各国经济既带来新的机遇,又带来严峻挑战.
作者
国家发改委外事司与外经所课题组
机构地区
国家发改委外事司与外经所课题组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2004年第4期2-13,共12页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关键词
东亚地区
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
自由贸易区
产业转移
进出口贸易
国际化
分类号
F114.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60
1
庞中英.
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J]
.欧洲研究,1999,20(2):40-46.
被引量:64
2
冯绍雷,卿文辉,范军.
热话题与冷思考(十一)——关于全球性与民族性的对话[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3):5-15.
被引量:7
3
姚椿龄.
美国与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立[J]
.美国研究,1995,9(3):110-126.
被引量:7
4
宋国友.
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与美国霸权的变迁[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7):56-61.
被引量:6
5
杨光海.
美国的东亚同盟体系:态势、趋向及意图[J]
.国际论坛,2002,4(4):29-34.
被引量:6
6
门洪华.
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J]
.太平洋学报,2004,12(2):4-13.
被引量:21
7
傅大刚.
东亚经济合作的现状与中国的对策[J]
.当代世界,2002(9):7-9.
被引量:8
8
张秀三.
东亚经济合作趋势与中国的对策[J]
.国际论坛,2002,4(2):63-66.
被引量:5
9
安志达.
建立中日韩全面经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J]
.亚太经济,2003(6):39-42.
被引量:1
10
胡德坤,徐建华.
美国东亚遏制战略与日本对东南亚经济外交[J]
.世界历史,2002(5):35-42.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1
1
李恒.
从“10+3”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J]
.经济经纬,2004,21(6):31-35.
被引量:4
2
门洪华.
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兼论中国大战略的谋划[J]
.开放导报,2005(3):23-30.
被引量:17
3
娄爱花.
西部大开发与财税政策取向[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18(1):25-29.
被引量:1
4
胡鞍钢,门洪华.
研究中国东亚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意义[J]
.国际观察,2005(3):26-35.
被引量:7
5
郑有国.
英、欧关系模式——日本重返亚洲的战略选择[J]
.亚太经济,2005(6):39-42.
6
门洪华.
美国霸权与东亚:一种制度分析[J]
.太平洋学报,2005,13(9):36-47.
被引量:2
7
马青.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和进展[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4):20-21.
8
王营.
从东亚区域合作的利弊因素分析中国的政策取向[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14-16.
被引量:1
9
任丽凤.
东亚经济合作的现状及中国的角色定位[J]
.东南亚纵横,2007(4):26-29.
被引量:2
10
章旻慧,马永浩,朱婷.
江苏省“中等收入陷阱”特征分析[J]
.今日科技,2012(4):70-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黄大慧,韩爱勇.
东亚地区主义研究评析[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3):135-149.
被引量:9
2
门洪华.
权力转移、问题转移与范式转移——关于霸权解释模式的探索[J]
.美国研究,2005,19(3):7-32.
被引量:19
3
郑有国.
中日经济与亚洲经济的一体化[J]
.亚太经济,2006(6):45-49.
被引量:7
4
林爽.
国家主义、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关系与东亚一体化[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1):44-46.
被引量:1
5
任芳丽,孙红梅.
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分析及财税政策的比较[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143-146.
6
郭兵云,卓旭春.
当前中国国家利益探析[J]
.甘肃理论学刊,2008(1):11-16.
被引量:3
7
门洪华.
中国崛起与东亚安全秩序的变革[J]
.国际观察,2008(2):16-25.
被引量:18
8
蔡辉明.
区域生产网络模式下的东亚经济一体化[J]
.老区建设,2008(8):23-25.
被引量:1
9
金晓晨.
东亚区域经济组织多边协定的定位及路径[J]
.法学杂志,2008,29(5):147-149.
10
宫秀川.
拉美一体化:21世纪美俄战略博弈的新区域[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10(6):74-80.
被引量:1
1
李叙芳.
世界多极化与中国的发展机遇[J]
.前沿,2004(1):49-52.
2
崔世杰.
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清晰[J]
.商情,2009(11):18-18.
3
本刊编辑部.
认清形势 振奋精神 坚定信心 团结奋斗[J]
.当代兵团,1999,0(6):1-1.
4
宋桂元.
东亚经济合作的构想与难题[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79-82.
5
陈建安.
中韩日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应[J]
.世界经济研究,2007(1):74-80.
被引量:28
6
张佰里.
我国“十五”期间的世界经济大背景[J]
.学习月刊,2001(2):11-14.
7
王和兴.
发展中国家: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J]
.求是,2004(9):59-61.
被引量:1
8
吴航,窦尔翔.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意义[J]
.商业时代,2004(15):51-52.
被引量:3
9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陶涛:亚投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征[J]
.中国对外贸易,2015(4):18-18.
10
邓楠.
迎接新世纪挑战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1):1-3.
被引量:2
经济研究参考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