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磷、砷、碲对过共晶铝硅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用磷、砷、碲对含20%~25%Si的高硅铝合金复合变质处理,对硅晶体的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晶硅由原来的30~50μm缩小到11~14μm,尖角状明显钝化,共晶硅也得到了细化;抗拉强度提高了17%~44%,延伸率提高了28%~53%。
作者
孟繁琴
陈廉清
机构地区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航天制造技术》
2004年第1期32-33,39,共3页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关键词
磷
砷
碲
过共晶铝硅合金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延伸率
经济效益
实验
分类号
TG115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孟繁琴.
稀土和磷复合变质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硅晶体形貌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
.稀土,1998,19(2):61-64.
被引量:19
2
李沛勇,贾均,郭景杰.
亚共晶Al-Si合金熔体处理的研究进展[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7,17(2):36-39.
被引量:26
3
李金富,叶孔容,吉党生,郝建军.
碳酸稀土对铝硅合金变质作用的研究[J]
.铸造,1993,42(5):5-9.
被引量:6
4
陈浩然.从第八届国际复合材料会议看复合材料发展动向[J]复合材料学报,1992(0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李金富,叶孔容,吉党生,郝建军.
碳酸稀土对铝硅合金变质作用的研究[J]
.铸造,1993,42(5):5-9.
被引量:6
2
杜挺,李国栋.
Cu-Ce-M(M=Sn,Zn,Pb)溶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4,4(3):25-28.
被引量:10
3
陈玉勇,贾均,马顺龙,李庆春,杨剑秋.
氯化稀土对ZL102合金变质作用及性能影响的研究[J]
.稀有金属,1989,13(6):472-479.
被引量:11
4
张绍兴.
稀土及锶对铸造铝硅合金的协同变质作用[J]
.材料工程,1990,18(4):24-27.
被引量:5
5
龚磊清.
针孔等级对铝合金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J]
.材料工程,1990,18(4):3-5.
被引量:3
6
束德林,金属力学性能,1994年,43页
被引量:1
7
李隆盛,铸造合金及熔炼,1992年,221页
被引量:1
8
杜维墨,稀土,1983年,2期,59页
被引量:1
9
黄永忠,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年,6卷,2期,13页
被引量:1
10
杜挺,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4年,2卷,2期,45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6
1
杨明波,代兵.
热处理对Al—7%Si-1.5%Cu—Mg—Ti—Mn合金性能的影响[J]
.造型材料,2004,28(3):13-15.
2
衡雪梅,刘俊,黄振翅.
铝合金用中间合金细化剂[J]
.轻金属,2004(12):46-50.
被引量:3
3
孟繁琴,陈廉清,赵伟敏,胡斌.
稀土、碲复合变质处理对铝硅铜合金断口形貌的影响[J]
.铸造,2005,54(2):161-163.
被引量:6
4
常芳娥,坚增运.
无凝固收缩铝硅合金的研制[J]
.铸造技术,2005,26(4):300-302.
被引量:9
5
常芳娥,坚增运.
无凝固收缩铝硅合金的组织细化[J]
.铸造技术,2005,26(7):588-590.
被引量:3
6
常芳娥,坚增运,程萍,许军锋.
热处理对无凝固收缩铝硅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5,25(4):377-380.
被引量:4
7
蒋育华.
提高铸造铝合金质量的技术途径和方法[J]
.航空发动机,1996,17(1):52-59.
被引量:8
8
刘萍,刘政,胥锴.
自生Mg_2Si颗粒增强过共晶Al-18%Si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研究[J]
.轻合金加工技术,2005,33(12):36-40.
被引量:1
9
王晓秋,王新国,丁伟中.
进气岐管铸造工艺模拟及工艺研究[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6,26(5):279-282.
被引量:8
10
任峻,陶钦贵.
用于铝合金晶粒细化的中间合金研究[J]
.铸造设备研究,2006(3):51-53.
被引量:2
1
姜锡山.
五害元素对钢的危害[J]
.金属世界,1992(2):24-25.
2
杨民主,王和平.
砷炼罐材质由RTSi改为A3钢的研究与应用[J]
.有色设备,2001,15(2):18-20.
3
隋亚玲,张立新.
低合金钢中硅,磷,砷的连续测定[J]
.机械工程师,1996(1):17-18.
4
С.,ГВ,于光.
含磷和砷的09Г2С和Ст3пс钢的回火脆性[J]
.国外低合金钢(合金钢),1993(13):113-116.
5
罗贤竟,俞健.
砷对70/30黄铜在1N NaNO_2水溶液中应力腐蚀开裂的抑制作用[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1,11(1):83-91.
6
赵丽杰,王恩路,刘向东,崔晓梅.
复合变质对高硅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
.煤炭技术,2001,20(3):48-49.
被引量:5
7
李树江.
杂质元素对灰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其消除方法[J]
.木工机床,1997(4):36-40.
被引量:5
8
安苹.
球铁生产中微量元素砷的影响[J]
.铸造技术,1996,21(2):34-36.
9
刘敏,韩荣东,孙宜强,王俊霖.
焊接高强钢HG785粗轧开裂原因分析[J]
.武钢技术,2014,52(3):30-32.
10
王剑星,杨钢,张忠模,赵彦,唐光明,魏小明,申超,黄河.
Cu含量对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0Cr17Ni4Cu4Nb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特殊钢,2017,38(3):66-69.
被引量:8
航天制造技术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