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谈“从契约到身份”——对第三法域的探索
被引量: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代社会中的“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在现代社会中正转变为“从契约到身份”的运动。确定强势主体与弱势主体这样一种“新身份” ,成为第三法域的显著特点。这种新身份的形成 ,导致新的法律调整原则、新型的权益观以及新型的法律调整模式等一整套机制的形成。
作者
董保华
周开畅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学院社会法研究所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1期44-50,共7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契约
身份
社会法
社会结构
第三法域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583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18
参考文献
2
1
朱光磊.
从身份到契约——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与性质[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1):35-40.
被引量:27
2
何清涟:《经济学与人类关怀》,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98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6
1
候绪杰.
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定位与构建[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6):57-63.
被引量:1
2
颜英红.
浅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40-41.
被引量:1
3
万东升.
论我国的身份代表制[J]
.重庆社会科学,2006(2):99-102.
被引量:5
4
张彬.
从“解构”走向“结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趋势[J]
.长白学刊,2006(4):81-84.
被引量:3
5
盛晔,张彬.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动力、过程和结构[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4):38-43.
被引量:3
6
游龙波,徐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若干特征[J]
.东南学术,2007(6):116-123.
被引量:6
7
张翔.
政治共识:中国公民文化建设的症结[J]
.沈阳大学学报,2009,21(3):59-62.
被引量:2
8
李爱敏.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及其历史意义[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1(6):60-64.
被引量:4
9
吴晓林,赵志鸿.
从“过渡阶层”到“积极公民”——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整合功能研究[J]
.高教探索,2010(4):30-34.
被引量:12
10
黄淑贞,朱丽丽.
网络事件中的阶层冲突[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49-54.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583
1
孙晋.
数字平台的反垄断监管[J]
.中国社会科学,2021(5):101-127.
被引量:448
2
苏炜杰.
日本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责任:立法保障、运行逻辑与经验启示[J]
.现代日本经济,2023,42(4):80-94.
被引量:7
3
王鹏飞.
数据安全导向下企业刑事合规保护体系建构[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81-86.
被引量:18
4
薛军.
《电子商务法》平台责任的内涵及其适用模式[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3,41(1):57-68.
被引量:35
5
杨复卫.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合同风险及其法律治理[J]
.当代法学,2021,35(6):109-120.
被引量:13
6
范俊玉.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启示[J]
.行政与法,2007(12):55-57.
被引量:8
7
徐彦冰.
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弊端及其完善[J]
.法学,2004(7):10-13.
被引量:20
8
邢会强.
制止经济过热措施的宏观调控法分析[J]
.法学,2004(7):43-50.
被引量:4
9
雷兴虎,习小琴,吕亚峰.
中国企业产品免检制度的存与废——兼谈我国企业产品质监制度的完善[J]
.法学,2004(7):97-104.
被引量:11
10
倪振峰.
经济法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性法律——论经济法对象、体系和地位[J]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4):7-1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9
1
贾远琨.
契约社会的矫正——从契约到身份[J]
.法制与社会,2006(23):78-79.
被引量:2
2
史际春,朱大旗,杨子蛟,邱潮斌.
2004年经济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
.法学家,2005(1):68-74.
3
郭明龙.
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法发展[J]
.政法论丛,2005(1):36-42.
被引量:4
4
杨耀荣.
新发展观视野中经济法的发展思路[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5):17-18.
被引量:1
5
姜涛.
论劳动刑法的建构及其法理[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5):48-57.
被引量:10
6
林嘉,范围.
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论——从《劳动合同法》的视角解读[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2(6):107-115.
被引量:16
7
童列春.
营业的性质与商法构造[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68-73.
被引量:2
8
孔庆东.
在韩国讲“韩战”[J]
.法制与社会,2006(12):72-73.
9
于维琴.
新形势下企业弱势群体的社会法保护[J]
.前沿,2009(5):104-106.
被引量:4
10
郝英慧,熊勇.
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法保护[J]
.创新,2008,2(5):91-9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18
1
陈城伟.
寻回“失落”的用户——平台合作治理与用户的主体性建构[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3(1):211-239.
2
张文斐,万志前.
劳动关系视角下职务育种的认定及权益分配[J]
.私法,2023(5):131-147.
被引量:1
3
赵普民,刘翀宇.
我国31省市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比较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2019,0(31):179-180.
被引量:2
4
王雪纯.
“守门人”的概念构造与理论嬗变——对以“守门人”作为数字平台责任基础的质疑[J]
.经济法论丛,2024(1):119-136.
5
张素伦.
平台企业的双重面向及反垄断监管因应——兼论我国“守门人”制度的构建[J]
.河北法学,2024,42(1):98-113.
被引量:9
6
周莉欣.
电商平台自治法律机制的构建[J]
.法商研究,2024,41(2):106-123.
被引量:4
7
张新宝.
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个人信息保护独立监督机构研究[J]
.东方法学,2022(4):37-49.
被引量:36
8
梅献忠.
生态化:物权法的使命与回应[J]
.长白学刊,2007(3):65-68.
被引量:2
9
康纪田,师军惠.
论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的产权结构关系[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5):609-616.
被引量:3
10
梅献忠.
论物权法的“生态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0-22.
被引量:3
1
郝英慧,熊勇.
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法保护[J]
.创新,2008,2(5):91-93.
被引量:1
2
张翀.
社会法与市民社会——第三法域探微[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3):278-282.
被引量:1
3
卢成光.
经济法的性质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7(6):66-66.
被引量:1
4
金家胜.
试论经济法的性质和地位[J]
.温州大学学报,2001,14(1):8-11.
被引量:2
5
朱时敏.
第三法域之“三农问题”论纲[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3):17-20.
6
王为农,吴谦.
社会法的基本问题:概念与特征[J]
.财经问题研究,2002(11):90-93.
被引量:62
7
张鹏菲.
社会法性质的法理学浅析[J]
.法制与社会,2007(12).
被引量:1
8
曹明睿.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理论研究的反思[J]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2(1):5-8.
9
李洁筠.
从“契约到身份”命题看民法的本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9-112.
被引量:3
10
韩永.
检察院“插手”公益诉讼[J]
.中国新闻周刊,2015,0(24):38-39.
浙江学刊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