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本文就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职业学校与企业通过制度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等措施,使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获利。
作者
丁发平
机构地区
诸暨市职教中心
出处
《职业》
2019年第4期54-55,共2页
Occupation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汽修专业
实训基地
分类号
U472-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G712 [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35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李梦卿,王若言,罗莉.
现代学徒制的中国本土化探索与实践[J]
.职教论坛,2015,31(1):76-81.
被引量:64
2
史锋.
高职院校集群化实训模式的构建[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2):111-114.
被引量:8
3
杨师缘.
建国以来我国学徒制政策内容演变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16,18(4):1-4.
被引量:3
4
吴雪萍著..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18.
5
姜大源.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33):5-14.
被引量:267
二级参考文献
69
1
刘伟.
校企合作中工学结合问题解读[J]
.职业,2007(27):100-101.
被引量:4
2
陈波涌.
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潮(上)[J]
.职教论坛,2004,20(10S):60-62.
被引量:12
3
伊辉勇,应晓跃,郑辉昌.
实训基地建设与创新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7-118.
被引量:18
4
陈解放.
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被引量:582
5
曹建平.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4-7.
被引量:36
6
李黎明.
论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7(5):111-113.
被引量:87
7
孙琳.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的思考[J]
.教育研究,2007,28(10):62-66.
被引量:43
8
王永.技工教育:积跬步至千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09-12(001).
被引量:2
9
Bundesministerium fuer Bildung und Forschung Duale Ausbildung sichbar gemacht [Z], 2013.
被引量:1
10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官方网站[EB/OL],http://www.bmbf.de.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35
1
翟希东.
职业教育本科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路径——基于对15所职业技术大学的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0):18-24.
被引量:31
2
康韩笑,祁占勇.
现代学徒制视野下学徒与企业的法律关系探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6-11.
被引量:4
3
李姿潼,包兵兵.
职业院校“中高贯通”培养体系的形成机理及优化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24(9):53-57.
4
李慧.
职业教育的补充“元”: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本土化路径探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22(18):34-39.
被引量:2
5
何卫华.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2022(12):47-51.
被引量:1
6
杜文静,黄德桥.
企业新型学徒制视域下技能人才培养探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21(18):10-14.
被引量:1
7
王晓利,陈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技工教育的变迁理路及其历史回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3):5-16.
被引量:7
8
金恬.
现代学徒制与终身学习[J]
.作家天地,2020(19):191-191.
9
李敏明.
德、澳、美、日四国职业教育海外办学模式、经验与启示[J]
.职业教育,2023(35):45-48.
10
艾兴,郭昊沄,李俞萱.
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机制和路径——与《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24(5):73-80.
同被引文献
11
1
盛兴文.
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2020,0(1):32-35.
被引量:4
2
王如.
论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
.祖国(教育版),2013(12):20-20.
被引量:1
3
乔梁,阳运清.
“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关于校企合作形式的探讨[J]
.中国市场,2014(48):170-171.
被引量:3
4
邓丽君,姜波.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
.北极光,2019,0(5):184-185.
被引量:2
5
朱晓鹏.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25):107-108.
被引量:2
6
朱继刚,熊永亮.
中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职业,2018,0(19):24-25.
被引量:3
7
秦永平.
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时代汽车,2018(9):51-52.
被引量:4
8
曹成欣.
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
.汽车实用技术,2019,0(18):237-238.
被引量:3
9
黄亦文.
多元选择深化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7):93-94.
被引量:4
10
吕晓霞.
探究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营销(上),2019(2):223-22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张永花.
探究校企合作在中职学校如何有效实施[J]
.品位·经典,2020(9):106-107.
2
郭轶夫.
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
.车时代,2020(11):49-49.
3
张柏森.
县级职教中心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
.时代汽车,2021(19):35-36.
1
李蒙,瞿新吉,耿珂莹.
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智库时代,2019(1):53-53.
被引量:6
2
饶艳英,李章良,黄建辉,陈香.
环境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广东化工,2019,46(2):247-249.
被引量:4
3
龚兵,孙斌.
创新机制搭平台 倾情关爱育俊才[J]
.中国税务,2018,0(10):70-70.
4
李丽萍.
“云模式”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J]
.经济研究导刊,2019(3):151-152.
被引量:3
5
董伯文.
实践性法律教学的反思与完善[J]
.法制博览,2017(32):247-247.
6
砥砺前行的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9(6).
7
那雪姣,梁剑锋.
基于校企合作的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饮食科学,2019(2):235-235.
被引量:1
职业
201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